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革命氛围”下的“全球化”理论批判——从德里达谈起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夫生 《广东社会科学》 2002年第1期163-166,共4页
本文依据福柯的话语权力生成理论 ,较全面评析阿里夫·德里克对“全球化”进程的解读。在此基础上 ,作者指出 :(1 )发展主义是全球化理论的基础和前提 ;(2 )“全球化”是建立在欧美中心基础上的一种乌托邦主义 ;(3 )“全球化”是以... 本文依据福柯的话语权力生成理论 ,较全面评析阿里夫·德里克对“全球化”进程的解读。在此基础上 ,作者指出 :(1 )发展主义是全球化理论的基础和前提 ;(2 )“全球化”是建立在欧美中心基础上的一种乌托邦主义 ;(3 )“全球化”是以牺牲弱小民民族利益为代价的 ,存在求证存在是一种主动迎接挑战的积极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发展主义 权力中心 后革命氛围
下载PDF
评《后革命氛围与全球资本主义》
2
作者 仰海峰 《学海》 CSSCI 2004年第6期205-206,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后革命氛围与全球资本主义》 胡大平 南京大学出版社 资本主义
下载PDF
后革命氛围中革命历史再叙事的娱乐化
3
作者 孙斐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75-78,共4页
在后革命氛围中,革命被当作消费的对象和符号,革命历史再叙事明显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影响,戏说革命历史之风盛行,革命英雄人物被塑造成充满欲望的凡夫俗子,革命故事呈现出曲折离奇、悬念重生的面貌。这种书写革命历史的方式满足了大众的... 在后革命氛围中,革命被当作消费的对象和符号,革命历史再叙事明显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影响,戏说革命历史之风盛行,革命英雄人物被塑造成充满欲望的凡夫俗子,革命故事呈现出曲折离奇、悬念重生的面貌。这种书写革命历史的方式满足了大众的文化口味,制造了阅读上的快感,取得了市场上的成功。在革命故事的重述中掺杂进大众文化中常用的娱乐元素,表明的是作家对市场经济实用法则的一种认同和对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主动退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革命氛围 革命历史再叙事 娱乐化
下载PDF
后革命氛围中革命历史再叙事的价值重评
4
作者 孙斐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9-112,共4页
在后革命氛围中,经典革命历史叙事被重写,形成了一股革命历史再叙事的风潮。革命历史再叙事受到了大众文化的明显影响,固有革命的价值理念和内在逻辑遭到不同程度的瓦解,作品呈现出表现纷繁芜杂的文化取向和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尽管如此... 在后革命氛围中,经典革命历史叙事被重写,形成了一股革命历史再叙事的风潮。革命历史再叙事受到了大众文化的明显影响,固有革命的价值理念和内在逻辑遭到不同程度的瓦解,作品呈现出表现纷繁芜杂的文化取向和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尽管如此,革命历史再叙事依然有存在的必要,革命历史应该在更加开放自由的思想视野下被再次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革命氛围 革命历史再叙事 价值重评
下载PDF
后革命氛围中革命历史叙事的娱乐化
5
作者 孙斐娟 《柳州师专学报》 2012年第1期30-33,11,共5页
在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的影响下,革命历史叙事呈现出明显的娱乐化特征。富有吸引力的故事情节、世俗性的英雄人物和喜剧化的场景构成了当下革命叙事的大致样态。这种书写方式成功地满足了大众的审美心理,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
关键词 娱乐化 革命话语 叙事特征 后革命氛围
下载PDF
后革命氛围中革命历史再叙事的娱乐化
6
作者 孙斐娟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74-78,共5页
在后革命氛围中,革命被当作消费的对象和符号,革命历史再叙事明显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影响,戏说革命历史之风盛行,革命英雄人物被塑造成充满欲望的凡夫俗子,革命故事呈现出曲折离奇,悬念重生的面貌。这种书写革命历史的方式满足了大众的文... 在后革命氛围中,革命被当作消费的对象和符号,革命历史再叙事明显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影响,戏说革命历史之风盛行,革命英雄人物被塑造成充满欲望的凡夫俗子,革命故事呈现出曲折离奇,悬念重生的面貌。这种书写革命历史的方式满足了大众的文化口味,制造了阅读上的快感,取得了市场上的成功。在革命故事的重述中掺杂进大众文化中常用的娱乐元素,表明的是作家对市场经济实用法则的一种认同和对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主动退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革命氛围 革命历史再叙事 娱乐化
下载PDF
一个晚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肖像——评《后革命氛围与全球资本主义》
7
作者 楚惊鸿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00-201,共2页
关键词 阿里夫· 德里克 晚期马克思主义者 后革命氛围与全球资本主义》
下载PDF
大众文化的市场逻辑——后革命氛围中的中产趣味与消费想像 被引量:10
8
作者 傅守祥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3-228,共6页
20世纪末,中国社会走进崭新的“后革命”时代,确立了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和彻底开放的社会调整格局。在这种时代背景中,孕育已久的中国大众文化在国家体制默许及市场逻辑笼罩下迅速崛起,取代了传统精英文化的支配地位和美... 20世纪末,中国社会走进崭新的“后革命”时代,确立了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和彻底开放的社会调整格局。在这种时代背景中,孕育已久的中国大众文化在国家体制默许及市场逻辑笼罩下迅速崛起,取代了传统精英文化的支配地位和美学趣味,并由高科技与现代传媒的强力支持而独霸了最大的市场份额,直接影响着最广大的城镇市民。大众文化的勃兴是文化受到长期禁锢之后重获解放的结果,是对大一统的文化格局的颠覆,代表了经济和技术上的历史潮流;同时,遵循“市场逻辑”、依靠数码技术的大众文化又带着严重的先天不足,加剧了急功近利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精神压力,消解了人文价值的传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市场逻辑 中产趣味 消费主义 情色消费 后革命氛围
原文传递
“八十年代”与“革命重述”——以198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革命话语为中心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牧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71,共12页
在我们当下这个所谓的"后革命时代",革命是被如何理解和叙述的,以及这样的理解和叙述方式是如何建构起来的,构成了探究"八十年代"与"革命重述"复杂关系的前提。"八十年代"普遍被认为存在着一种... 在我们当下这个所谓的"后革命时代",革命是被如何理解和叙述的,以及这样的理解和叙述方式是如何建构起来的,构成了探究"八十年代"与"革命重述"复杂关系的前提。"八十年代"普遍被认为存在着一种"拨乱反正"的冲动,革命及其叙事因此遭遇质疑,这一"后革命氛围"构成了"革命重述"原动力。"革命重述"不仅是新的意识形态建构的方式,而且成为摆脱革命叙事"路径依赖"的必然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理解和叙述革命的三重分裂,它们一方面是杂糅并存的,一方面也包含一个大致的历史演进,而之所以如此者,则又跟革命重述的混杂主体密切相关。"八十年代"的"革命重述"因而隐含了多重话语竞争。这复杂性虽为1990年代以来的后现代论述和消费主义遮蔽,以至"革命的阴暗面"不断重复,但其间却仍不乏国家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关怀的深度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 革命重述” 后革命氛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