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鲁番—哈密盆地陆源碎屑沉积环境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40
1
作者 邵磊 李文厚 袁明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35-442,共8页
吐鲁番—哈密盆地从晚二叠世到晚第三纪经历了复杂的,多旋回的沉积构造演化历史,造成主要地层间均以不整合为界。盆地内沉积相类型丰富,沉积环境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在晚石炭世,盆地北部为浅海环境;到晚二叠世,沉积环境由海... 吐鲁番—哈密盆地从晚二叠世到晚第三纪经历了复杂的,多旋回的沉积构造演化历史,造成主要地层间均以不整合为界。盆地内沉积相类型丰富,沉积环境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在晚石炭世,盆地北部为浅海环境;到晚二叠世,沉积环境由海相转变为陆相,并在上二叠统下部形成大量冲积相或河流相粗碎屑沉积;在三叠纪,沉积物主要形成于冲积相或河流—湖泊环境中,古气候则由干旱转为温暖湿润。早、中侏罗世,沉积环境以湖泊—沼泽相为主;到晚侏罗世,则以辫状河流相为主及干旱气候为特征。在白垩纪,盆地的沉积范围大为缩小,以湖泊环境为主;第三纪,沉积范围则扩大到整个盆地,沉积相以辫状河流及冲积相为特征,沉积气候干旱,局部地区接受了盐类沉积。古流向分析显示,吐—哈盆地具有复杂的沉积搬运体系。在盆地南侧,沉积物搬运方向总是由南向北,表明觉罗塔格山是盆地的主要物源区;而在盆地北侧,博格达山自晚侏罗世开始隆起,构成盆地的另一新的物源区,沉积物搬运方向由北向南。在白垩及第三纪,博格达山成为盆地的主要物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 沉积环境 哈密盆地 吐鲁番盆地 陆源碎屑
下载PDF
吐鲁番—哈密盆地的砂岩特点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邵磊 李文厚 袁明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5-99,共5页
吐哈盆地的砂岩主要属杂砂岩类,总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形成于强烈剥蚀、快速搬运的沉积环境中。物源类型主要为源自大陆壳内的中、酸性火成岩。砂岩成分按分布特点以二叠纪、三叠侏罗纪以及白垩第三纪划分为三阶段... 吐哈盆地的砂岩主要属杂砂岩类,总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形成于强烈剥蚀、快速搬运的沉积环境中。物源类型主要为源自大陆壳内的中、酸性火成岩。砂岩成分按分布特点以二叠纪、三叠侏罗纪以及白垩第三纪划分为三阶段,分别代表盆地三个重要演化时期。在晚二叠世,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及CIA指数均较低,代表了构造活动较强的快速剥蚀、快速搬运的沉积环境,是海西运动在本区的反映;而三叠侏罗纪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及CIA指数均明显提高,显示盆地发育稳定而广阔,化学风化作用加强;在中生代晚期,由于燕山及其后喜山运动的影响,使吐哈盆地及其周边地区构造活动性加强,造成砂岩的CIA指数再次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石学 地球化学 哈密盆地 砂岩 吐鲁番盆地
下载PDF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微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以吐鲁番—哈密盆地十红滩铀矿床为例 被引量:19
3
作者 乔海明 张复新 +2 位作者 耿海波 黄建新 尚高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6-641,共6页
通过样品采集、细菌培养和鉴定等,首次在中国大型的十红滩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容矿层中发现不同种群的细菌。氧化带主要分布铁细菌、硫杆菌、硝化菌等好氧菌,矿石带主要分布厌氧的硫酸盐还原菌,其种类和数量上具明显的生物地球化学... 通过样品采集、细菌培养和鉴定等,首次在中国大型的十红滩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容矿层中发现不同种群的细菌。氧化带主要分布铁细菌、硫杆菌、硝化菌等好氧菌,矿石带主要分布厌氧的硫酸盐还原菌,其种类和数量上具明显的生物地球化学分带性,并与岩石的地球化学分带性一致。首次利用容矿层的硫酸盐还原菌在室内进行了硫酸盐还原试验。根据细菌的代谢特征,结合硫酸盐还原菌还原试验,分析了细菌在层间氧化带形成、铀氧化迁移和还原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菌 好氧菌 地球化学分带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 十红滩 吐鲁番-哈密盆地 新疆
下载PDF
吐鲁番-哈密背驮式盆地的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葛肖虹 王锡魁 +2 位作者 昝淑芹 董清水 柳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41-244,共4页
吐鲁番-哈密背驮式盆地的特征葛肖虹,王锡魁,昝淑芹,董清水,柳平(长春地质学院,长春,130026)1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沉积与构造特征我国新疆东部著名的含煤、含油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的最具特色的背... 吐鲁番-哈密背驮式盆地的特征葛肖虹,王锡魁,昝淑芹,董清水,柳平(长春地质学院,长春,130026)1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沉积与构造特征我国新疆东部著名的含煤、含油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的最具特色的背驮式盆地,它位于博格达山和觉罗塔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吐鲁番盆地 哈密背驮式盆地 新疆
下载PDF
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托克逊凹陷早侏罗世孢粉植物群及其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尹凤娟 华洪 张子福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吐鲁番—哈密盆地托克逊凹陷早侏罗世地层中产孢粉化石共53属74种。通过对纵向上典型属种及优势组分含量变化规律的分析可划分为两个孢粉组合Osmundacidites-Protopinus-Cycadopites组合和Cyathidites-Piceaepollenites-Cycadopites组合... 吐鲁番—哈密盆地托克逊凹陷早侏罗世地层中产孢粉化石共53属74种。通过对纵向上典型属种及优势组分含量变化规律的分析可划分为两个孢粉组合Osmundacidites-Protopinus-Cycadopites组合和Cyathidites-Piceaepollenites-Cycadopites组合,它们分别产自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与国内外有关化石群进行比较,八道湾组的时代应属早侏罗世早期;三工河组的时代应为早侏罗世晚期。托克逊地区当时的植被是由银杏、苏铁类和松柏类等乔木,并伴有真蕨类等草本植物组成。古气候应属亚热带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 托克逊凹陷 孢粉组合 古气候 早侏罗世
下载PDF
砂岩铀矿成矿过程中有机质作用的实验研究——以吐鲁番—哈密盆地十红滩铀矿床为例 被引量:20
6
作者 杨殿忠 夏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8-222,共5页
本文利用采自吐鲁番—哈密盆地西南部的样品,有针对性地做了一系列有机质抽提及分离实验,即 ① 利用氯仿抽提岩石中有机质实验;② 利用CS_2—NmP(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抽提岩石中有机质实验;③ 腐殖质提取及分离实验。以上有机... 本文利用采自吐鲁番—哈密盆地西南部的样品,有针对性地做了一系列有机质抽提及分离实验,即 ① 利用氯仿抽提岩石中有机质实验;② 利用CS_2—NmP(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抽提岩石中有机质实验;③ 腐殖质提取及分离实验。以上有机质抽提物及分离物分别做铀含量测试。通过实验发现,按以上实验顺序,岩石有机质提取物或分离物中铀含量依次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腐殖质中分离出的黄腐酸(Fulvic acids)中铀含量最高,说明在吐哈盆地西南部砂岩铀矿的形成过程中有机质(主要是腐殖质和沥青质)的吸附作用起到部分作用,起最主要作用的是黄腐酸,而且与铀酰离子是以络合(或螯合)形式进行迁移。通过实验和分析,作者认为腐殖质(Humic substances)的络合作用和吸附作用在铀的迁移过程中是紧密相联的,而不是互相孤立的两种作用。在铀的迁移和沉淀富集过程中,黄腐酸(Fulvic acids)和腐殖酸(Humic acids)分别起到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黄腐酸 砂岩型铀矿床 有机地球化学 吐鲁番-哈密盆地 有机质
下载PDF
吐鲁番-哈密盆地晚二叠世早期植物群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陆军 姚兆奇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44-671,784-788,共28页
记述了吐鲁番-哈密盆地晚二叠世早期植物化石19属29种(包括6新种,2相似种和10未定种),这是一个以种子蕨类为主的安加拉型植物群。文中对这一植物群的性质和地质时代作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和对比。
关键词 植物群 晚二叠世早期 吐鲁番哈密盆地
下载PDF
沉积认识下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地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地层对比格架的建立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晓东 杨少春 +2 位作者 陈宁宁 张喜 陈国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6-664,共9页
根据岩芯观察结果,结合区域地质、钻井及测井资料分析表明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地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地层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在沉积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多种地层对比方法,对勘探新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地层对比。结果表明:水西沟群... 根据岩芯观察结果,结合区域地质、钻井及测井资料分析表明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地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地层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在沉积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多种地层对比方法,对勘探新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地层对比。结果表明:水西沟群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平原和前缘亚相,各亚相体对应于"组"的级别地层单元;厘定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的地层界限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相变界面;以上、下两套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河漫沼泽微相稳定的煤层为区域对比标志层,准确控制目的层,并利用沉积旋回和岩性对比,进一步将各亚相体划分出相当于"段"的级别的地层单元。由此建立的沉积认识的地层对比格架,能够客观反映地层沉积的变化,为下一步地质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哈密盆地 吉深1地区 水西沟群 沉积相 地层对比
下载PDF
吐鲁番-哈密盆地早二叠世晚期植物群 被引量:7
9
作者 刘陆军 姚兆奇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31-643,783,共13页
首次记述了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早二叠世晚期植物11属13种(包括4新种和4未定种),这是一个以科达类及其相关属为主的安加拉植物群。典型的安加拉植物Vojnovskya属的发现,不但在时代的判定上,而且在植物地理区划上都... 首次记述了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早二叠世晚期植物11属13种(包括4新种和4未定种),这是一个以科达类及其相关属为主的安加拉植物群。典型的安加拉植物Vojnovskya属的发现,不但在时代的判定上,而且在植物地理区划上都具重要意义。文中还对这一植物群的特征和时代问题作了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 早二叠世晚期 吐鲁番哈密盆地
下载PDF
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区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预测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少春 赵晓东 +2 位作者 张喜 周立业 刘桓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130,共8页
提出多相带匹配分析法预测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即以有利的沉积相带、构造相带、储集相带等控带因素为单因子,针对不同地区,综合考虑各单因子的影响程度,依据不同因子控带贡献大小,采用叠合匹配原则,根据匹配程度将"... 提出多相带匹配分析法预测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即以有利的沉积相带、构造相带、储集相带等控带因素为单因子,针对不同地区,综合考虑各单因子的影响程度,依据不同因子控带贡献大小,采用叠合匹配原则,根据匹配程度将"甜点"由好到差分成Ⅰ、Ⅱ、Ⅲ和Ⅳ类。通过分析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区中侏罗系西山窑组一段沉积、构造、储层等控带因素认为:研究区有利沉积相带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辫状河道和河道叠置体微相;有利构造相带主要为南部斜坡带、中部凹陷局部微隆起及断裂发育储层改造区和北部长轴状大型背斜构造带;有利储集相带主要为孔隙度>3.2%、渗透率>0.1×10-3μm2的储层分布区。通过多相带匹配分析,预测研究区Ⅰ类"甜点"主要位于南部斜坡吉深1井西侧、吉1井附近、中部凹陷带的西侧狭长条带、北部构造带的吉3背斜中部、东深2井背斜西翼及之间的局部小构造。对比分析预测结果与录井及测井解释成果,符合度较高,该方法能够直观有效地预测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对于指导该类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甜点”预测 多相带匹配分析法 吉深1区 吐鲁番-哈密盆地
下载PDF
吐鲁番—哈密盆地形成演化与含油气远景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俞仁连 傅恒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7-227,共11页
吐鲁番—哈密盆地是准噶尔—吐鲁番板块内的陆相断陷型山间盆地。自晚二叠世至中、新生代,盆地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发育了上二叠统、上三叠统及下、中侏罗统三套生油层系。北部凹陷是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多期叠加的生油凹... 吐鲁番—哈密盆地是准噶尔—吐鲁番板块内的陆相断陷型山间盆地。自晚二叠世至中、新生代,盆地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发育了上二叠统、上三叠统及下、中侏罗统三套生油层系。北部凹陷是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多期叠加的生油凹陷区,是今后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主战场。托克逊凹陷是晚二叠世生油凹陷,五堡凹陷是晚三叠世生油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 哈密盆地 生油岩 含油气
下载PDF
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晚三叠世黄山街组、郝家沟组孢粉植物群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尹凤娟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39-248,287-288,共10页
本文对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3口石油探井中黄山街组、郝家沟组共108块样品进行了孢粉分析研究。自下而上建立了晚三叠世两个孢粉组合,即Aratrisporites-Alisporites组合和Os-mundacidite... 本文对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3口石油探井中黄山街组、郝家沟组共108块样品进行了孢粉分析研究。自下而上建立了晚三叠世两个孢粉组合,即Aratrisporites-Alisporites组合和Os-mundacidites-Chordasporites组合,讨论了组合特征及其时代,并与国内外有关层位及化石群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孢粉植物群所反映的古植被和古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植物群 晚三叠世 古植被 吐鲁番哈密盆地
下载PDF
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构造风格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蟒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7,14,共8页
不同的构造风格造成了不同类型的油气圈闭条件。因此研究含油气盆地的构造风格可以预测有关油气圈闭类型,这对于指导新探区的油气勘探具有实际意义。作者通过地面地质调查、卫片影纹特征的描述、钻井和测井资料的分析、大量高质量地震... 不同的构造风格造成了不同类型的油气圈闭条件。因此研究含油气盆地的构造风格可以预测有关油气圈闭类型,这对于指导新探区的油气勘探具有实际意义。作者通过地面地质调查、卫片影纹特征的描述、钻井和测井资料的分析、大量高质量地震剖面的解释,初步识别出吐鲁番一哈密盆地包含了2大类、9小类的构造风格:(1)基底卷入型,包括裂谷及其它伸展构造,扭动构造,基底断块和披覆褶皱,迭置构造,洼陷构造;(2)盖层拆离型,包括拆离逆冲断层和褶皱构造,差异压实构造,侵入构造,撞击构造。勘探工作者已经在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扭动构造、拆离逆冲断层和褶皱构造中找到了许多油田。预计它们将仍然是吐鲁番-哈密盆地最有远景的含油气构造,而基底断块和披覆褶皱必将在未来的勘探中显示其含油气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哈密 盆地 构造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吐鲁番-哈密盆地重力异常分析
14
作者 李景宜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55-58,共4页
利用趋势面分析法对吐鲁番盆地东部地区的布格重力异常进行数据处理,划分出区域异常和局部异常,运用地质和地球物理方法对该区二叠纪盆地基底形态作出比较全面的解析。
关键词 布格异常 趋势分析 吐鲁番-哈密盆地
下载PDF
吐鲁番-哈密盆地现今地温与油气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世焕 任战利 +1 位作者 马团校 王武和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2-440,共9页
通过大量的地层测温资料综合分析确定了吐鲁番 -哈密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的现今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值 ,该盆地 (以下简称吐哈盆地 )现今地温梯度为 2 .50℃ /1 0 0 m,大地热流值为 47.8m W/m2 ,现今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值分布具有东高西低... 通过大量的地层测温资料综合分析确定了吐鲁番 -哈密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的现今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值 ,该盆地 (以下简称吐哈盆地 )现今地温梯度为 2 .50℃ /1 0 0 m,大地热流值为 47.8m W/m2 ,现今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值分布具有东高西低的特点。吐哈盆地现今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值高于塔里木盆地及准噶尔盆地 ,现今地温场受地壳厚度、基底结构及盆地构造的控制。吐哈盆地现今地温对烃源岩的油气生成有重要控制作用 ,台北凹陷属持续埋藏增温型凹陷 ,烃源岩现今仍处于成油高峰期。哈密坳陷、托克逊凹陷部分地区烃源岩古地温高于今地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哈密盆地 地温 地温梯度 油气生成
下载PDF
技术获得感与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需求——基于我国新疆吐哈盆地哈密瓜主产区的调查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钿 王晓琼 +1 位作者 赵向豪 刘国勇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6-79,共4页
基于我国新疆吐哈盆地实地综合调查的农户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户技术获得感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需求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参与培训、技术获取渠道、参加合作社、哈密瓜面积占比与文化程度分别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需... 基于我国新疆吐哈盆地实地综合调查的农户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户技术获得感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需求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参与培训、技术获取渠道、参加合作社、哈密瓜面积占比与文化程度分别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需求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农户对现行技术满意度与栽培方式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需求产生显著的负向效应,其中农户对现行技术满意度成为影响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需求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基于农户不同需求效应,应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导以带动农户之间的交流;同时,要求我们在对农户进行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培训时,不仅要注重效果还要引导农户将农业绿色技术应用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 主产区 吐哈盆地 技术获得感 农业绿色生产 技术需求
下载PDF
吐哈盆地哈密坳陷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要素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37,共3页
借鉴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的经验,综合现有的地质、物探及钻井资料,从火成岩油气成藏的3个主控因素入手,分析评价哈密坳陷石炭-二叠系的油气成藏潜力后认为,哈密坳陷存在至少3套有价值的烃源岩,具有成藏的烃源岩基础;尽管石炭-二叠... 借鉴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的经验,综合现有的地质、物探及钻井资料,从火成岩油气成藏的3个主控因素入手,分析评价哈密坳陷石炭-二叠系的油气成藏潜力后认为,哈密坳陷存在至少3套有价值的烃源岩,具有成藏的烃源岩基础;尽管石炭-二叠系储集层普遍较差,但部分探井揭示出火山岩原生储集层有被次生裂缝改善的迹象,目的层的后期浅埋以及古构造背景下后期的抬升遭一定程度的风化剥蚀等有利于火山岩的淋滤改造和储集层的发育,这种构造背景下控制的尤其是具有油气规模聚集的区域是下一步勘探的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哈密坳陷 石炭系 二叠系 主控因素 火山岩
下载PDF
吐鲁番—哈密盆地的由来与演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詹士高 《化石》 2002年第4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吐鲁番-哈密盆地 演变 形成 地质沉积 构造
下载PDF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模式及砂体预测──以吐哈盆地温米油田中侏罗统为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周丽清 熊琦华 +6 位作者 吴胜和 马晓芬 陈崇河 王仲林 刘曰强 于锋 王前荣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02-404,共3页
沉积成熟度低、富含牵引流成因的流水构造是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以吐哈盆地温米油田中侏罗统三间房组为例,对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特征分析认为:湖盆可容空间较小时,辫状河三角洲相对发育,水下分支河道横向迁移频繁,易形成席... 沉积成熟度低、富含牵引流成因的流水构造是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以吐哈盆地温米油田中侏罗统三间房组为例,对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特征分析认为:湖盆可容空间较小时,辫状河三角洲相对发育,水下分支河道横向迁移频繁,易形成席状分布的砂体(水下分支河道复合作);可容空间增大时,辫状河三角洲相对不发育,这时水下分支河道延伸不远,河道砂体较孤立,河口砂坝相对比较发育。利用地震测井约束反演不仅提高了原始资料的垂向分辨率,而且可预测砂体的横向分布,使地下地质情况的认识从井孔扩展到井间,从一维扩展到二维和三维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盆地 哈密盆地 中侏罗纪 沉积相模式 油田
下载PDF
吐哈盆地鲁克沁弧形带油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20
20
作者 涂小仙 梁浩 黄卫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58-461,共4页
通过对吐哈盆地鲁克沁弧形带的构造演化、储集层展布及孔隙演变、油源对比、成藏期、稠油稠变机理等方面的分析,认为吐玉克稠油油田形成于早侏罗世,并具有良好的构造条件和储集条件;原油稠变原因除与二叠系烃源岩在低熟期生排的原油... 通过对吐哈盆地鲁克沁弧形带的构造演化、储集层展布及孔隙演变、油源对比、成藏期、稠油稠变机理等方面的分析,认为吐玉克稠油油田形成于早侏罗世,并具有良好的构造条件和储集条件;原油稠变原因除与二叠系烃源岩在低熟期生排的原油本身就比较粘稠有关以外,更重要的是与厌氧细菌降解和轻质组分散失有关。指出鲁克沁弧形带是吐哈盆地前侏罗系稠油和稀油勘探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盆地 哈密盆地 前陆盆地 油气藏 成藏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