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阿拉善地块南缘构造活动特征与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外扩展的最新边界
被引量:
18
1
作者
郑文俊
张博譞
+7 位作者
袁道阳
陈干
张逸鹏
俞晶星
张冬丽
毕海芸
刘炳旭
杨敬钧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4-236,共13页
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方式及最新扩展边界的位置,是目前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研究的热点。基于近年来对阿拉善地块南缘及邻区活动构造运动特征调查和定量研究结果,重点总结了阿拉善地块南缘活动断裂几何图像及运动特征,指出以前...
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方式及最新扩展边界的位置,是目前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研究的热点。基于近年来对阿拉善地块南缘及邻区活动构造运动特征调查和定量研究结果,重点总结了阿拉善地块南缘活动断裂几何图像及运动特征,指出以前普遍认为的稳定阿拉善地块内部在新生代晚期发育了一系列规模不等、运动性质各异的活动断裂,这些活动断裂是青藏高原向外扩展过程中新生或先存断裂复活的结果,断裂对区域地貌的控制作用形成了阿拉善地块南缘的地貌和构造边界。综合新生代变形、构造地貌、低温年代学、大地测量与现代地震活动等资料和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中晚期以来发生了有序的向外扩展,形成了两个有重要意义的扩展边界:一是在10 Ma左右形成的以祁连山北缘断裂为主要边界控制构造的、完整清晰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貌及构造边界;二是在新生代晚期3~2 Ma形成的阿拉善地块南缘与祁连山北缘断裂近平行展布的、主要由逆冲断裂所组成的青藏高原扩展最新边界。在现今构造、地貌格局中,阿拉善地块南缘已成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最新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活动
几何图像
运动特征
构造转换
向外扩展
高原新边界
阿拉善地块南缘
青藏高原东北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亚大陆新生代构造演化
被引量:
63
2
作者
张培震
张会平
+3 位作者
郑文俊
郑德文
王伟涛
张竹琪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4-585,共12页
东亚大陆的新生代构造演化受两大地球动力系统所控制: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及陆内汇聚体系、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板块俯冲消减体系.从晚白垩纪到古新世期间,温暖宽阔的新特提斯洋分割着欧亚大陆和印度次大陆,并且向北俯冲消减于欧亚板...
东亚大陆的新生代构造演化受两大地球动力系统所控制: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及陆内汇聚体系、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板块俯冲消减体系.从晚白垩纪到古新世期间,温暖宽阔的新特提斯洋分割着欧亚大陆和印度次大陆,并且向北俯冲消减于欧亚板块之下.与此同时,太平洋板块继续向西俯冲消减于欧亚板块之下,随着俯冲速率的大幅度降低,俯冲边界发生海沟后撤(trench rollback),使得欧亚大陆东边界开始形成一系列NNE走向的弧后拉张盆地.尽管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的起始时间仍有争议,但至少强烈碰撞发生在距今45~55Ma期间.陆-陆碰撞及印度板块持续的楔入作用导致了新特提斯海的退出,青藏高原南部和中部的地壳增厚,并隆起形成“原青藏高原”.碰撞及其强烈的楔入作用还导致了青藏高原南部岩石圈块体向SE方向的大规模挤出.青藏高原南部块体的挤出时间与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海洋俯冲消减带的加速后撤是一致的,表现为沿消减带上盘弧后盆地的快速拉张和裂陷,构成具有成因联系的“源-汇关系”.距今20~30Ma期间,随着青藏高原大规模南东挤出的减弱,碰撞和楔入引起了向NE方向挤压的增强,导致了青藏高原本身向S和向NE方向的扩展.构造变形向南迁移到主边界逆冲推覆带,向北扩展到昆仑山断裂,造成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陇西盆地开始接受最初的新生代沉积,形成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大规模晚新生代沉积盆地群.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板块的海沟后撤大幅度减速或停止,直接导致了日本海扩张的停止,华北盆地裂陷期终止,进入整体热下沉阶段.大约距今10Ma以来,青藏高原内部的高海拔地区晚中新世以来开始出现近SN向的拉张,形成一系列SN向裂谷以及NW向右旋和NE向左旋的共轭走滑断裂系.与此同时,青藏高原向周边生长扩展,祁连山快速隆起形成高原北边界,龙门山也第2次加速隆升,与四川盆地形成近4 000m的地貌高差.在东部,沿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板块俯冲消减带的运动开始加速,不仅弧后拉张作用停止,一些早新生代的拉张盆地还发生反转而遭受到挤压缩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沟后撤
源-汇关系
青藏高原
向外扩展
弧后拉张
东亚大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抚顺之战 功不可没
3
作者
梁宏
迟国权
苏晓力
《兰台世界(上旬)》
1998年第12期34-34,共1页
抚顺之战在辽沈战役中是一次小仗,在辽沈战役史研究中往往被忽视,但在辽沈战役取得最后胜利乃至整个东北解放中却起着重要作用。1948年10月下旬,长春解放之后,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迅速南进攻占沈阳,所属独立第10师在师长赵...
抚顺之战在辽沈战役中是一次小仗,在辽沈战役史研究中往往被忽视,但在辽沈战役取得最后胜利乃至整个东北解放中却起着重要作用。1948年10月下旬,长春解放之后,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迅速南进攻占沈阳,所属独立第10师在师长赵东寰率领下作为前锋向南开进。10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沈战役
国民党军
作战计划
由里
向外扩展
东北野战军
断水断电
守备部队
迫击炮
武器弹药
火力发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拉善地块南缘构造活动特征与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外扩展的最新边界
被引量:
18
1
作者
郑文俊
张博譞
袁道阳
陈干
张逸鹏
俞晶星
张冬丽
毕海芸
刘炳旭
杨敬钧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
出处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4-236,共13页
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题(2019QZKK090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0101)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197,41774049,41972228,41590861)
广东省引进人才创新团队项目(2016ZT06N331)。
文摘
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方式及最新扩展边界的位置,是目前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研究的热点。基于近年来对阿拉善地块南缘及邻区活动构造运动特征调查和定量研究结果,重点总结了阿拉善地块南缘活动断裂几何图像及运动特征,指出以前普遍认为的稳定阿拉善地块内部在新生代晚期发育了一系列规模不等、运动性质各异的活动断裂,这些活动断裂是青藏高原向外扩展过程中新生或先存断裂复活的结果,断裂对区域地貌的控制作用形成了阿拉善地块南缘的地貌和构造边界。综合新生代变形、构造地貌、低温年代学、大地测量与现代地震活动等资料和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中晚期以来发生了有序的向外扩展,形成了两个有重要意义的扩展边界:一是在10 Ma左右形成的以祁连山北缘断裂为主要边界控制构造的、完整清晰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貌及构造边界;二是在新生代晚期3~2 Ma形成的阿拉善地块南缘与祁连山北缘断裂近平行展布的、主要由逆冲断裂所组成的青藏高原扩展最新边界。在现今构造、地貌格局中,阿拉善地块南缘已成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最新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
构造活动
几何图像
运动特征
构造转换
向外扩展
高原新边界
阿拉善地块南缘
青藏高原东北缘
Keywords
tectonic activity
geometry
kinematics
tectonic transformation
outward expansion
the latest boundary of plateau
the southern Alashan block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分类号
P546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亚大陆新生代构造演化
被引量:
63
2
作者
张培震
张会平
郑文俊
郑德文
王伟涛
张竹琪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4-585,共12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先导项目(XDB03020200)资助
文摘
东亚大陆的新生代构造演化受两大地球动力系统所控制: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及陆内汇聚体系、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板块俯冲消减体系.从晚白垩纪到古新世期间,温暖宽阔的新特提斯洋分割着欧亚大陆和印度次大陆,并且向北俯冲消减于欧亚板块之下.与此同时,太平洋板块继续向西俯冲消减于欧亚板块之下,随着俯冲速率的大幅度降低,俯冲边界发生海沟后撤(trench rollback),使得欧亚大陆东边界开始形成一系列NNE走向的弧后拉张盆地.尽管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的起始时间仍有争议,但至少强烈碰撞发生在距今45~55Ma期间.陆-陆碰撞及印度板块持续的楔入作用导致了新特提斯海的退出,青藏高原南部和中部的地壳增厚,并隆起形成“原青藏高原”.碰撞及其强烈的楔入作用还导致了青藏高原南部岩石圈块体向SE方向的大规模挤出.青藏高原南部块体的挤出时间与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海洋俯冲消减带的加速后撤是一致的,表现为沿消减带上盘弧后盆地的快速拉张和裂陷,构成具有成因联系的“源-汇关系”.距今20~30Ma期间,随着青藏高原大规模南东挤出的减弱,碰撞和楔入引起了向NE方向挤压的增强,导致了青藏高原本身向S和向NE方向的扩展.构造变形向南迁移到主边界逆冲推覆带,向北扩展到昆仑山断裂,造成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陇西盆地开始接受最初的新生代沉积,形成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大规模晚新生代沉积盆地群.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板块的海沟后撤大幅度减速或停止,直接导致了日本海扩张的停止,华北盆地裂陷期终止,进入整体热下沉阶段.大约距今10Ma以来,青藏高原内部的高海拔地区晚中新世以来开始出现近SN向的拉张,形成一系列SN向裂谷以及NW向右旋和NE向左旋的共轭走滑断裂系.与此同时,青藏高原向周边生长扩展,祁连山快速隆起形成高原北边界,龙门山也第2次加速隆升,与四川盆地形成近4 000m的地貌高差.在东部,沿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板块俯冲消减带的运动开始加速,不仅弧后拉张作用停止,一些早新生代的拉张盆地还发生反转而遭受到挤压缩短作用.
关键词
海沟后撤
源-汇关系
青藏高原
向外扩展
弧后拉张
东亚大陆
Keywords
trench rollback
source-sink relationship
outward growth of the Tibetan plateau
back-arc extension
continental eastern Asia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抚顺之战 功不可没
3
作者
梁宏
迟国权
苏晓力
出处
《兰台世界(上旬)》
1998年第12期34-34,共1页
文摘
抚顺之战在辽沈战役中是一次小仗,在辽沈战役史研究中往往被忽视,但在辽沈战役取得最后胜利乃至整个东北解放中却起着重要作用。1948年10月下旬,长春解放之后,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迅速南进攻占沈阳,所属独立第10师在师长赵东寰率领下作为前锋向南开进。10月...
关键词
辽沈战役
国民党军
作战计划
由里
向外扩展
东北野战军
断水断电
守备部队
迫击炮
武器弹药
火力发电
分类号
K266.6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阿拉善地块南缘构造活动特征与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外扩展的最新边界
郑文俊
张博譞
袁道阳
陈干
张逸鹏
俞晶星
张冬丽
毕海芸
刘炳旭
杨敬钧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亚大陆新生代构造演化
张培震
张会平
郑文俊
郑德文
王伟涛
张竹琪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抚顺之战 功不可没
梁宏
迟国权
苏晓力
《兰台世界(上旬)》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