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吕泗渔场海洋学特征与定置网渔获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叶振江 王巍令 +2 位作者 徐宾铎 任一平 窦硕增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31,共5页
本文以2006—2009年吕泗渔场海洋学调查和已有相关研究相结合。综述吕泗渔场的地形、地貌、水团与温盐要素特征和渔业生物多样性特点。在此基础上,论述吕泗渔场帆张网、坛子方、洋方网、深水方、单根方主要定置渔具的分布及其渔获性能,... 本文以2006—2009年吕泗渔场海洋学调查和已有相关研究相结合。综述吕泗渔场的地形、地貌、水团与温盐要素特征和渔业生物多样性特点。在此基础上,论述吕泗渔场帆张网、坛子方、洋方网、深水方、单根方主要定置渔具的分布及其渔获性能,并进一步阐明辐射沙脊是该渔场最突出特点,适应该地貌开发出不同类型网具的有效性与多样性。吕泗渔场当前定置网具属过量发展,渔业资源已衰退,应该加强管理和资源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泗渔场 海洋学 定置网 分布 渔获性能
下载PDF
吕泗渔场沿岸海域春夏季虾类群落特征 被引量:15
2
作者 徐捷 陈佳杰 徐兆礼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97-1105,共9页
为研究吕泗渔场沿岸海域虾类群落结构特征,利用2010年春季(5月)和夏季(9月)在吕泗渔场沿岸海域开展渔业资源调查获取的资料,分析了虾类的种类组成、多样性空间分布及群落结构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吕泗渔场沿海海域春... 为研究吕泗渔场沿岸海域虾类群落结构特征,利用2010年春季(5月)和夏季(9月)在吕泗渔场沿岸海域开展渔业资源调查获取的资料,分析了虾类的种类组成、多样性空间分布及群落结构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吕泗渔场沿海海域春夏两季共出现虾类18种,其中春季11种,夏季15种;春季优势种为葛氏长臂虾、日本鼓虾和鲜明鼓虾,夏季优势种为哈氏仿对虾和中华管鞭虾。研究表明:吕泗渔场沿岸海域虾类春季以暖温性生态类群为主,夏季以暖水性生态类群为主。吕泗渔场沿岸虾类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较高的站位主要集中在调查海域的外侧。运用聚类和多维标度对群落结构的相似性进行分析,结合水深等环境因子对吕泗渔场沿岸海域虾类的群聚类型进行了讨论,吕泗渔场沿岸虾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明显、空间差异显著,水团变化、地形、水深是导致吕泗渔场沿岸海域春夏季虾类群落结构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类 种类组成 多样性 群落结构 吕泗渔场
下载PDF
吕泗渔场沿岸海域的虾类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捷 陈佳杰 徐兆礼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49,共9页
本文根据吕泗渔场及附近海域2010年春季(5月)和夏季(9月)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吕泗渔场沿岸海域虾类资源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水团、水深和水文等环境因素对虾类数量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5和9月,虾类重量密度为24.21和2.19kg... 本文根据吕泗渔场及附近海域2010年春季(5月)和夏季(9月)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吕泗渔场沿岸海域虾类资源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水团、水深和水文等环境因素对虾类数量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5和9月,虾类重量密度为24.21和2.19kg·km-2,尾数密度为12.68×103和1.30×103ind·km-2。2个季节虾类资源密度的平面分布特征呈相同的规律,都是外部水域高于沿岸水域。5月,虾类主要优势种由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鲜明鼓虾(Alpheus distinguendus)和日本鼓虾(Alpheus juponicus)构成,其中葛氏长臂虾对尾数和重量的贡献率较大,为5月最重要的优势种;9月,虾类优势种由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和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构成,其中哈氏仿对虾对尾数贡献率最大,对重量贡献率较大,为9月最重要的优势种。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结合虾类资源的密度、温度、盐度及水深等环境因子,对调查海域虾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吕泗渔场沿岸海域虾类数量的变化主要来自优势种的贡献;虾类资源密度季节变化特征与调查海域底温呈显著负相关;特殊的沙棘潮沟地形与虾类密度平面分布关系明显,较深的潮沟往往是虾类资源集中分布的区域。本研究对于认识吕泗渔场沿海虾类资源动态变化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同时也为掌握该海域渔场渔汛及虾类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泗渔场 虾类 优势种 资源密度 时空分布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吕泗渔场灰鲳Pampus cinereus(Bloch)产卵群体生物学及利用状况 被引量:9
4
作者 汤建华 吴磊 +2 位作者 高银生 吴福权 冒红 《现代渔业信息》 2006年第12期10-13,共4页
鲳鱼是吕泗渔场的重要经济鱼类,灰鲳(PampuscinereusBloch)在鲳鱼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作者对灰鲳产卵群体的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进行了比较,2003年灰鲳资源开发利用率为0.8,较1981、199... 鲳鱼是吕泗渔场的重要经济鱼类,灰鲳(PampuscinereusBloch)在鲳鱼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作者对灰鲳产卵群体的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进行了比较,2003年灰鲳资源开发利用率为0.8,较1981、1991年的0.55和0.65加大,建议加强资源保护、削减捕捞力量,对流刺网利用进行限制,维持一定数量的亲鱼,确保资源的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鲳 生物学 资源利用 吕泗渔场
下载PDF
江苏吕泗渔场发现的柯氏喙鲸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丕烈 韩家波 +2 位作者 马志强 王召会 刘军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78-484,共7页
2008年10月10日江苏省赣榆县渔船在吕泗渔场(N 32°45,′E 122°15′)作业时,误捕一头雄性柯氏喙鲸,体长618 cm,为中国大陆海域首次记录。该鲸颅基长874 mm,脊椎式:C7+T9+L11+Ca21=48,指式:Ⅰ1、Ⅱ7、Ⅲ6-7、Ⅳ4-5、Ⅴ3。
关键词 吕泗渔场 柯氏喙鲸 形态
下载PDF
吕泗渔场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吕赢 袁广旺 +2 位作者 花卫华 郑江鹏 方南娟 《江苏科技信息》 2015年第15期20-23,共4页
文章基于2012年与2013年对吕泗渔场两次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吕泗渔场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吕泗渔场受到有机氯农药一定程度上的污染。受吕泗渔场潮流的影响,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有机氯农药分布均呈现南部海域明显... 文章基于2012年与2013年对吕泗渔场两次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吕泗渔场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吕泗渔场受到有机氯农药一定程度上的污染。受吕泗渔场潮流的影响,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有机氯农药分布均呈现南部海域明显高于北部海域,北部海域远岸高于近岸,南部海域近岸高于远岸的分布趋势。通过对α-666和γ-666的含量比值分析,吕泗渔场可能存在新的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泗渔场 有机氯农药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海水 沉积物
下载PDF
吕泗渔场人工鱼礁群流场效应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白一冰 张成刚 罗小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5-30,共6页
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和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工鱼礁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CJK3D-WEM建立了吕泗渔场组合型人工鱼礁群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模拟了礁群实施后周边海域水动力的变化,并通过分析海床泥沙... 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和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工鱼礁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CJK3D-WEM建立了吕泗渔场组合型人工鱼礁群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模拟了礁群实施后周边海域水动力的变化,并通过分析海床泥沙活动性探讨了礁群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礁体的阻挡作用会在礁体后方形成了一个梭状的缓流区域,离礁体越近流速越小;多礁体之间形成了流速渐次变化的生物和鱼类栖息带,流场效应较好;礁群的实施对海床泥沙活动影响相对较小,短期内人工鱼礁下沉或掩埋的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JK3D-WEM 流场效应 海床稳定 泥沙活动 人工鱼礁 吕泗渔场
下载PDF
吕泗渔场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袁广旺 郑江鹏 +4 位作者 花卫华 方南娟 吕赢 高楠 李凤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5年第10期78-83,共6页
2013年5月采集吕泗渔场海域15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进行了测定,分析了该海域PAHs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并对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 2013年5月采集吕泗渔场海域15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进行了测定,分析了该海域PAHs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并对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吕泗渔场表层沉积物中优控的16种PAHs均有检出,PAHs的含量范围为31.5~109.6ng/g,平均值为54.5ng/g。PAHs的浓度整体上呈现由近岸到远海递减的趋势。与国内其他海区相比较,本研究区域的污染处于较低水平;通过特征组分比例确定吕泗渔场大部分站位表现为煤燃烧源、石油燃烧源的混合来源,LS13、LS14、LS15表现为以煤燃烧源为主的单一来源;生态风险评价显示,吕泗渔场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存在严重的生态风险的概率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沉积物 吕泗渔场 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吕泗渔场水环境质量现状 被引量:6
9
作者 方南娟 魏爱泓 +2 位作者 崔彩霞 袁广旺 矫新明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34-37,共4页
采用多种方法定量评价了吕泗渔场水体的环境质量,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吕泗渔场水体主要受到沿岸陆源污染和海上交通污染的影响,主要超标物为无机氮(D IN)和活性磷酸盐(PO4-P)。吕泗渔场大部分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环境质量... 采用多种方法定量评价了吕泗渔场水体的环境质量,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吕泗渔场水体主要受到沿岸陆源污染和海上交通污染的影响,主要超标物为无机氮(D IN)和活性磷酸盐(PO4-P)。吕泗渔场大部分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应根据水域纳污能力,实施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泗渔场 海域 水环境 质量现状
下载PDF
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的吕泗渔场近岸海域主要生物潜在碳源及营养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世科 孙文 张硕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80,共10页
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对2018年吕泗渔场近岸海域夏季主要生物种类的潜在碳源及其营养级进行分析,利用IsoSource模型计算该海域消费者的3大碳源(浮游植物、悬浮颗粒有机物、底质有机物)贡献值,并比较叠加潜在碳源影响前后主要生物种类的... 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对2018年吕泗渔场近岸海域夏季主要生物种类的潜在碳源及其营养级进行分析,利用IsoSource模型计算该海域消费者的3大碳源(浮游植物、悬浮颗粒有机物、底质有机物)贡献值,并比较叠加潜在碳源影响前后主要生物种类的营养级变化。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和底质有机物对37种主要生物种类的贡献比例分别为58.7%和28.2%,而悬浮颗粒有机物的贡献较小。因此判定吕泗渔场近岸海域夏季主要生物种类的潜在碳源主要是浮游植物和底质有机物。通过分别叠加3大潜在碳源和单一物种作为基准值构建两个营养级谱,右营养级谱的生物种类营养级范围为1.74~3.92,比左营养级谱平均下降0.19个营养级,尽管两个营养级谱的整体趋势走向不变,但部分鱼类和多数虾类的营养位置发生改变。右营养级谱的基准值随着潜在碳源叠加比例的不同而变化,能有效反映生物营养级,更适用于低营养级的虾蟹类。但对于处于中高级消费者位置的鱼类来说,这种叠加的效果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吕泗渔场 主要生物 潜在碳源 营养级分析
下载PDF
吕泗渔场主要渔获物春夏秋三季脂肪酸组成及食性分析
11
作者 陈仕煊 于雯雯 +1 位作者 张虎 张硕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28,共10页
为探究吕泗渔场主要渔获物营养价值、食性及季节变化,于2018年5、8和10月渔业资源调查采集渔获物,测定其脂肪酸组成,采用脂肪酸标记法进行食性分析。结果显示,8种主要渔获物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PUFA/SFA)为0.88~1.79,n-3/n-6为2.... 为探究吕泗渔场主要渔获物营养价值、食性及季节变化,于2018年5、8和10月渔业资源调查采集渔获物,测定其脂肪酸组成,采用脂肪酸标记法进行食性分析。结果显示,8种主要渔获物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PUFA/SFA)为0.88~1.79,n-3/n-6为2.56~3.18,C16:1n7和Σ15+Σ17夏季显著增加(P<0.05),C20:5n3+C22:6n3(EPA+DHA)、PUFA/SFA、n-3/n-6、C20:4n6、C22:6n3和Σ22+Σ24秋季显著增加(P<0.05),C20:1+C22:1秋季显著减少(P<0.05)。各渔获物营养价值较高且秋季显著高于春、夏季,其中,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lucid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polyactis)营养价值最优。DHA/EPA和聚类分析将渔获物分为3组: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和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凤鲚(Coilia mystus)、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angerii)、棘头梅童鱼和小黄鱼;银鲳(Pampusargenteus)。哈氏仿对虾、周氏新对虾、日本蟳植食性和底栖生物食性明显,凤鲚和小黄鱼浮游动物食性明显,银鲳植食性和浮游动物食性明显,皮氏叫姑鱼和棘头梅童鱼食性无明显偏好。夏季,硅藻和细菌食源显著增加;秋季,底栖生物、甲藻和陆生植物食源显著增加,浮游动物食性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营养价值 食性 季节 渔获物 吕泗渔场
下载PDF
“吕四”与“吕泗”——从旅游片《远方的家》之吕四古镇谈起
12
作者 吴俊仪 季伟 潘彬彬 《剧影月报》 2024年第2期98-100,共3页
CCTV-4大型日播旅游栏目《远方的家》自开播以来,通过引领公众选择旅游目的地和出行方式,展示中国的自然人文之美和中国人眼中的世界之美,弘扬深厚的中华文化。2022年5月,该栏目介绍了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吕四渔港。吕四渔港位于江苏东部... CCTV-4大型日播旅游栏目《远方的家》自开播以来,通过引领公众选择旅游目的地和出行方式,展示中国的自然人文之美和中国人眼中的世界之美,弘扬深厚的中华文化。2022年5月,该栏目介绍了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吕四渔港。吕四渔港位于江苏东部启东市的吕四镇,该镇南濒长江而东靠大海,具有千年的建置史。但是吕四当地对于本地区的地名向来都是“吕四”与“吕泗”两个名称混用,如作为行政区划,一般称之为“吕四港镇”,但也有著名的“吕泗港”“吕泗渔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泗渔场 吕四港 出行方式 旅游目的地 吕泗 行政区划 开放口岸 《远方的家》
下载PDF
春夏季吕泗渔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动物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13
作者 于雯雯 刘培廷 +5 位作者 高银生 高继先 吴福权 汤建华 吴磊 施金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44-2749,共6页
采用2010年5月(春季)和8月(夏季)对吕泗渔场小黄鱼银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的2个航次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的饵料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和多样性。结果表明:该海域的饵料浮游动物丰度春季(163.1 ind·m^(-3))... 采用2010年5月(春季)和8月(夏季)对吕泗渔场小黄鱼银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的2个航次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的饵料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和多样性。结果表明:该海域的饵料浮游动物丰度春季(163.1 ind·m^(-3))高于夏季(46.3 ind·m^(-3)),生物量夏季(699 mg·m^(-3))高于春季(324 mg·m^(-3)),西南部水域的丰度和生物量均高于东北部水域;两个季节共同的优势种是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拿卡箭虫(Sagitta nagae)和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 sinica),其中中华哲水蚤占绝对的优势,其次是真刺唇角水蚤;饵料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夏季(2.27)低于春季(2.51),整体群落结构较稳定,为该保护区的鱼类尤其是幼鱼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保护区 吕泗渔场 物种多样性
原文传递
吕泗渔场沿岸海域春夏季鱼类生态类群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捷 孙岳 徐兆礼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3-250,共8页
根据2010年春夏季吕泗渔场沿岸海域2个航次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生态类群结构进行分析,并与我国不同纬度海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春季(5月)出现鱼类21种,生态类群以暖温种(9种)为主,分别占该季节鱼类总尾数和总质量... 根据2010年春夏季吕泗渔场沿岸海域2个航次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生态类群结构进行分析,并与我国不同纬度海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春季(5月)出现鱼类21种,生态类群以暖温种(9种)为主,分别占该季节鱼类总尾数和总质量的45.2%和72.9%;优势种主要由暖温性的小黄鱼、焦氏舌鳎和半滑舌鳎组成.夏季(9月)出现鱼类28种;暖水种(21种)大量出现,分别占该季鱼类总尾数和总质量的75.2%和71.7%,棘头梅童鱼、凤鲚等成为优势种.方差分析表明,两个季节吕泗渔场温度和盐度均差异明显,导致鱼类物种更替,呈现出暖温种、沿岸种和近海种逐渐减少,而暖水种和河口种逐渐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泗渔场 鱼类 生态类群 种类组成 优势种
原文传递
小黄鱼育幼期吕泗渔场的饵料浮游动物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海景 徐兆礼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72-2076,共5页
根据2008年6月在吕泗渔场(31.90°N-32.10°N、121.70°E-121.95°E)海域生态环境调查资料,分析了该区饵料浮游动物种类分布、优势种、数量分布、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共出现饵料浮游动物31种(不含浮游幼体和腔... 根据2008年6月在吕泗渔场(31.90°N-32.10°N、121.70°E-121.95°E)海域生态环境调查资料,分析了该区饵料浮游动物种类分布、优势种、数量分布、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共出现饵料浮游动物31种(不含浮游幼体和腔肠动物),种类数和丰度均以桡足类占据优势;该区总生物量均值为845.54mg.m-3,其中大潮时为895.58mg.m-3,分布趋势为北部高于南部,小潮时为795.49mg.m-3,分布趋势为中部较高;6月吕泗渔场饵料浮游动物优势种分别是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长轴螺(Peraclis reticulata)、长额刺糠虾(Acanthomysis longirostris);大潮时真刺唇角水蚤和中华哲水蚤优势度最高均为0.19,小潮时真刺唇角水蚤优势度最高为0.40;在吕泗渔场,6月饵料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优势种数较多,反映出该渔场小黄鱼饵料环境的稳定性,为小黄鱼幼体生长提供了良好的饵料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泗渔场 浮游动物 小黄鱼
原文传递
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的吕泗渔场近岸海域夏季主要生物营养级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世科 于雯雯 张硕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1-308,共8页
2018年9月对吕泗渔场近岸海域的渔业资源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了该海域主要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及营养级。结果表明:吕泗渔场近岸海域主要生物的δ13C值范围在-24.27‰^-13.24‰,平均值为(-17.15±1.85)‰;δ15N值范围在4.30‰~14... 2018年9月对吕泗渔场近岸海域的渔业资源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了该海域主要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及营养级。结果表明:吕泗渔场近岸海域主要生物的δ13C值范围在-24.27‰^-13.24‰,平均值为(-17.15±1.85)‰;δ15N值范围在4.30‰~14.61‰,平均值为(11.21±1.90)‰。聚类分析表明,吕泗渔场近岸海域主要生物可划分为4大营养类群:第一类群包括多数中、小型鱼类、虾类及其他无脊椎动物;第二类群包括斑鰶、鲻鱼等鱼类和安氏白虾、脊尾白虾等虾类;第三类群为浮游植物;第四类群为浮游动物。在连续营养谱中,鱼类、虾蟹类和贝螺类的营养级范围分别为3.2~4.7、3.2~4.2和2.0~4.1,大多数物种归属中、高级消费者的范畴。本次调查吕泗渔场近岸海域相同生物种类的营养级平均值比东、黄海偏高0.6,且多数鱼、虾、蟹类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表明该海域多数生物的生长环境和营养结构比较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泗渔场 近岸海域 碳、氮稳定同位素 营养级
原文传递
吕泗上升流观测和动力机制模拟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建荣 戚定满 吴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7-91,103,共6页
基于2000年8月长江口外现场观测的分析,首次发现在长江口外吕泗附近存在着上升流现象。该上升流将下层的冷水和营养盐带向上层,对海区的环境和生态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该上升流的动力机制,作者利用基于ECOM_si建立的一个水平球面坐... 基于2000年8月长江口外现场观测的分析,首次发现在长江口外吕泗附近存在着上升流现象。该上升流将下层的冷水和营养盐带向上层,对海区的环境和生态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该上升流的动力机制,作者利用基于ECOM_si建立的一个水平球面坐标系的高分辨率湍流闭合的三维环流数值模式研究该上升流现象。该模式计算区域包括东海、黄海和渤海,考虑实际岸线和水深。在综合考虑风应力、开边界体积通量和密度梯度力的情况下,模拟结果再现了吕泗海区的上升流现象,与观测结果较为一致。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产生该处上升流的动力机制主要是盐淡水混合产生的斜压效应,风应力的作用较弱,边界水体积通量产生的正压效应不起作用。倾斜的底形与斜压效应、风应力的联合作用使吕泗海区的上升流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升流 吕泗渔场 现场观测 三维数值模式 斜压效应
下载PDF
浅谈银鲳鱼文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佳 徐善良 《中国水产》 CAS 2021年第10期107-108,共2页
银鲳(Pampusargenteus),鲈形目、鲳科、鲳属,是俗称“鲳鱼”的众多鱼类中的一种。因其背部呈淡墨青色,腹部呈银白色,皆具银白色光泽,故称其为银鲳,宁波市当地称之“白扁”“鲳扁鱼”,河北省、天津市一带多称“镜鱼”“平鱼”等。银鲳属... 银鲳(Pampusargenteus),鲈形目、鲳科、鲳属,是俗称“鲳鱼”的众多鱼类中的一种。因其背部呈淡墨青色,腹部呈银白色,皆具银白色光泽,故称其为银鲳,宁波市当地称之“白扁”“鲳扁鱼”,河北省、天津市一带多称“镜鱼”“平鱼”等。银鲳属暖水性中上层集群性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包括波斯湾、伊朗、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海域,在中国的吕泗渔场和舟山渔场分布较为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泗渔场 舟山渔场 集群性 银鲳 西太平洋 鲈形目 暖水性 印度尼西亚
下载PDF
捕到大海龟放回大海
19
作者 陈建康 《海洋世界》 1994年第7期17-17,共1页
6月17日上午,江苏射阳县苏射渔3209号船船主、江苏射阳县沿通镇沟浜村渔民吴中华带领船员们在吕泗渔场28渔区5小区作业时,捕到一只罕见的大海龟。此龟重75公斤,头有直径为20厘米的木头那么粗,嘴似鹰嘴,爪子像四条大青鱼连着龟身。龟尾... 6月17日上午,江苏射阳县苏射渔3209号船船主、江苏射阳县沿通镇沟浜村渔民吴中华带领船员们在吕泗渔场28渔区5小区作业时,捕到一只罕见的大海龟。此龟重75公斤,头有直径为20厘米的木头那么粗,嘴似鹰嘴,爪子像四条大青鱼连着龟身。龟尾像一张放大的黄色桑叶,长1米,最宽的地方有80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泗渔场 龟尾 鹰嘴 龟王
下载PDF
南黄海两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底拖网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袁健美 张虎 +4 位作者 胡海生 贲成恺 肖悦悦 祖凯伟 祝超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86-2193,共8页
利用2019年8月—2020年4月的3个航次底拖网调查资料,对南黄海2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了2个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现状。结果表明:2个保护区3个季节调... 利用2019年8月—2020年4月的3个航次底拖网调查资料,对南黄海2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了2个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现状。结果表明:2个保护区3个季节调查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78种,其中甲壳动物最多(30种),其次是鱼类25种,软体动物12种,棘皮动物10种,多毛类1种;保护区的优势种较为丰富,对虾保护区优势种季节更替率较小,银鲳保护区优势种以甲壳类为主,经济种类较多;夏季2个保护区之间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P<0.05),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总体上相对稳定。本研究为近岸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为渔业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州湾 吕泗渔场 拖网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组成 物种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