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剧表演艺术家吕瑞英首次出书
1
作者 伯强 《戏文》 2005年第4期101-101,共1页
关键词 越剧 戏曲表演艺术家 吕瑞英 新书出版 艺术演唱会 首发仪式 《映日荷花别样红——吕瑞英的流派艺术》
下载PDF
可爱深红映浅红 越剧吕瑞英旦角流派艺术专场 被引量:2
2
作者 枣树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I0004-I0004,25,共2页
4月21日晚,随着作曲家何占豪创作的“吕派交响”响起,《可爱深红映浅红——越剧吕瑞英旦角流派艺术专场》的帷幕在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徐徐拉开,吴素英、陈辉玲、周妤俊、黄依群、张永梅、孙泳卿等吕派弟子们次第登场,演绎了6个经典... 4月21日晚,随着作曲家何占豪创作的“吕派交响”响起,《可爱深红映浅红——越剧吕瑞英旦角流派艺术专场》的帷幕在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徐徐拉开,吴素英、陈辉玲、周妤俊、黄依群、张永梅、孙泳卿等吕派弟子们次第登场,演绎了6个经典的吕派折子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中心 吕瑞英 流派 旦角 越剧 可爱 何占豪 作曲家
下载PDF
古今契合 无戏不趋新 谈吕瑞英的越剧流派艺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惠康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5,共1页
戏剧是为了观众而存在的。演员创造角色,功在台上,成在台下,一切均需以观众的理解和认同为前提。唯其如此,演员的表演才能诱导观众的鉴赏反应,沟通舞台上下的情感交流,由此产生社会艺术审美效果。
关键词 艺术 吕瑞英 契合 流派 越剧 表演才能 情感交流 审美效果
下载PDF
浅谈越剧唱家吕瑞英——以唱段《辕门外三声炮》为例
4
作者 吕莎 《北方音乐》 2017年第22期74-74,共1页
本文简要概括越剧的起源、发展,介绍《穆桂英挂帅》唱段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以及著名演唱者吕瑞英老师演绎此唱段的唱腔和演唱技巧。
关键词 越剧 穆桂英挂帅 吕瑞英
下载PDF
吕瑞英的《花中君子》
5
作者 李惠康 《戏文》 2003年第2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吕瑞英 《花中君子》 越剧 表演艺术 角色塑造 唱腔 艺术欣赏
下载PDF
吕瑞英给我们的启示
6
作者 李惠康 《戏文》 2003年第5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吕瑞英 越剧 演员 演技 舞台艺术 《打金枝》 《西厢记》 艺术灵气 艺术形象
下载PDF
吕瑞英的“野姑娘”和萧皇后
7
作者 李惠康 《戏文》 2003年第4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吕瑞英 越剧 表演艺术家 吕派艺术 《十一郎》 《凄凉辽宫月》 徐凤珠形象 萧皇后形象 唱腔 演技
下载PDF
吕瑞英老师与我的师生情
8
作者 陈翠红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6-37,共2页
2005年7月28目,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我见到了景仰已久的越剧吕派创始人吕瑞英老师。在此之前,我虽然在芳华越剧团一直唱吕派,但从未想过有一天能走近大师,聆听大师的教诲。当我忐忑不安地站在吕老师面前时,却见到了... 2005年7月28目,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我见到了景仰已久的越剧吕派创始人吕瑞英老师。在此之前,我虽然在芳华越剧团一直唱吕派,但从未想过有一天能走近大师,聆听大师的教诲。当我忐忑不安地站在吕老师面前时,却见到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瑞英 老师 师生情 越剧团 创始人 大师
原文传递
吕瑞英的意义
9
作者 罗怀臻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0-63,共4页
吕瑞英是我由衷敬佩的越剧表演艺术家,也是我尊敬的一位长辈。在吕瑞英担任上海越剧院院长的时期,是上海越剧阳光明媚的日子。不是“阳光灿烂”,是“阳光明媚”,“灿烂”有时会灼伤眼睛,“明媚”则是柔和而有美感的,无论作为台上... 吕瑞英是我由衷敬佩的越剧表演艺术家,也是我尊敬的一位长辈。在吕瑞英担任上海越剧院院长的时期,是上海越剧阳光明媚的日子。不是“阳光灿烂”,是“阳光明媚”,“灿烂”有时会灼伤眼睛,“明媚”则是柔和而有美感的,无论作为台上的演员还是作为台下的女性,吕瑞英都是一位具有美感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瑞英 越剧表演艺术家 上海越剧院 意义 阳光 美感 演员
原文传递
五位“桂英” 吕派“挂帅”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伟霖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穆桂英挂帅》是越剧名家吕瑞英的代表剧目。1956年,年仅23岁的吕瑞英主演了根据豫剧改编的同名越剧《穆桂英挂帅》,大获成功,并留下了著名唱段“辕门外三声炮响如雷震”。此次作为吕瑞英旦角流派艺术专场系列活动之一,2009年4月25... 《穆桂英挂帅》是越剧名家吕瑞英的代表剧目。1956年,年仅23岁的吕瑞英主演了根据豫剧改编的同名越剧《穆桂英挂帅》,大获成功,并留下了著名唱段“辕门外三声炮响如雷震”。此次作为吕瑞英旦角流派艺术专场系列活动之一,2009年4月25、26日两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桂英挂帅》 吕瑞英 越剧 剧目 豫剧 主演 唱段 艺术
下载PDF
浅析越剧流派“吕派”的艺术特色——以唱段《辕门外三声炮》为例
11
作者 吕莎 李晓燕 《北方音乐》 2018年第2期62-62,73,共2页
本文通过将吕派中重要的传承人之一黄依群和吕瑞英演唱的同一个唱段相比较,来分析对比两位对作品的艺术处理方式,并对“吕派”的艺术特色有个初步的了解。
关键词 越剧 吕派 穆桂英 吕瑞英 黄依群
下载PDF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写给艺校老师陈天贶
12
作者 马向东 《文化艺术研究》 1999年第6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越剧团 陈三两 越剧艺术 吕瑞英 戏曲教学
下载PDF
越剧忆旧(二)
13
作者 偶文 《文化艺术研究》 1999年第1期33-,共1页
关键词 杨贵妃 吕瑞英 《贵妃醉酒》 《窦娥冤》
下载PDF
越国女儿,漂亮女孩──记宁波小百花越剧团青年花旦赵海英
14
作者 宁雯 《文化艺术研究》 1999年第4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越剧团 赵海英 吕瑞英
下载PDF
名越初照人(十一) 风也细细 雨也细细
15
作者 闻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2-43,共2页
和许多越剧戏迷一样,张永梅最初喜欢的是小生,她说自己当时特别迷恋《五女拜寿》中茅威涛的那段《奉汤》。可是进了戏校之后,因为身材娇小,她毫无争议地被安排学花旦。当时教她们唱腔的谢秀娟老师是吕瑞英老师的学生。也许也是出于... 和许多越剧戏迷一样,张永梅最初喜欢的是小生,她说自己当时特别迷恋《五女拜寿》中茅威涛的那段《奉汤》。可是进了戏校之后,因为身材娇小,她毫无争议地被安排学花旦。当时教她们唱腔的谢秀娟老师是吕瑞英老师的学生。也许也是出于那么一点私心吧,她安排了张永梅这棵“好苗子”学吕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女拜寿》 茅威涛 吕瑞英 老师 戏迷 越剧 小生 花旦
下载PDF
水样花旦的四个瞬间──赵海英印象
16
作者 吴空 《戏文》 2001年第3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越剧团 赵海英 吕瑞英 艺术专场 《打金枝》
下载PDF
喜回娘家庆华诞 抚今追昔话辉煌——嵊州市领导会见袁雪芬等越剧表演艺术家
17
作者 徐永明 《戏文》 2006年第3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表演艺术家 袁雪芬 越剧 嵊州市 纪念活动 徐玉兰 王文娟 吕瑞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