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孔子的理想人格三境界论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聂亮
刘泽民
-
机构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93,共7页
-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陆九渊心学的实学精神及当代价值研究”(19C0089)
长沙理工大学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项目“陆九渊本心的美学意蕴”研究成果。
-
文摘
孔子儒学是“仁”的哲学,更是“人”的哲学,孔子开启了儒家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建构了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君子、贤者、圣人为目标的理想人格三境界的体系。孔子的理想人格三境界是逐层上升和递进的:第一重境界是修己安人、侧重社会功利性的君子境界,第二重境界是注重内在道德修养的贤者境界,第三重境界则是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孔子的理想人格三境界对于当今社会的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仍然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
关键词
仁
理想人格
君子境界
贤者境界
圣人境界
-
分类号
B22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教师的德育关系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高菊梅
-
机构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1-44,共4页
-
文摘
高校教师的德育水平直接决定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思想水平,目前,高校教师的德育现状中重教书轻育人、趋功利淡敬业、重学高轻身正、乏严谨滋腐败值得关注,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中存在的刚、柔、和三类精神价值,不独影响中国传统文人,更是对现代教师有着深刻的指导作用,"刚"即积极进取,敢于创新,以学立范;"柔"即淡泊名利,安贫乐教;"和"即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就是要和如春风,对学生充满爱心。探讨传统文化和高校教师的最终目标,希冀把高校教师推向道德理想的"君子"境界。
-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高校教师
刚
柔
和
君子境界
-
Key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llege teachers
Inflexibility
yielding
ham^ny
noble character
-
分类号
G71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学问还是学习:《论语》开篇“学”字究为何义?
- 3
-
-
作者
卢巧玲
-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院
-
出处
《中国文化论衡》
2017年第1期33-40,共8页
-
文摘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最重要材料,正确解读《论语》意义重大。作为全书的开篇,"学而时习之"中的"学"究竟是什么意思?这关系到对整部《论语》乃至孔子思想的准确把握。从孔子之学、孔子的追求以及孔子对待"人不知"的态度等方面,可以印证"学"与"道"相近,应该作为名词来理解,指"思想主张"。《论语》首篇的几个分句连贯一致,与孔子的人生主题相应,是他一生追求的真实写照。
-
关键词
学而
孔子之学
孔子之道
君子境界
-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儒家美育精神新论——基于出土简帛文献的考察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谭玉龙
-
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
-
出处
《美育学刊》
2020年第4期54-61,共8页
-
基金
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中华美学精神’融入高校美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CQGJ19B2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以来出土简帛文献美学思想研究”(18CZX0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儒家美育思想是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不能离开儒家美育精神。近年来,我国境内出土了大量简帛文献,其中有许多失传千年的儒家佚籍,这为更加全面与真实地呈现儒家美育精神提供了新材料。由出土文献可知,儒家美育以教人判别美丑,进而形成好美恶丑的审美观为首要任务,同时又要求艺术家应“有为”而作,让艺术作品充满道德内容,从而发挥艺术对百姓的道德教化作用。此外,儒家将“君子”境界的养成视作美育的最终目标,“君子”将外在的道德约束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如同“天道”流行那样自觉本然,所以“君子”境界就是儒家美育追求的集真善美为一体的至乐境界。这也体现出儒家美育之根本精神,即通过审美活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可以说,儒家美育精神不仅具有其历史意义,还有其当代价值。
-
关键词
出土简帛
儒家美育精神
美丑观
“有为”而作
“君子”境界
-
Keywords
unearthed bamboo slips and silk books
the spirit of Confucian aesthetic education
view of beauty and ugliness
arts based on moral education
the realm of a wise and virtuous man
-
分类号
K87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一以贯之:儒家主体意识在书法中的呈现
- 5
-
-
作者
张兴军
-
机构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2年第8期38-40,共3页
-
文摘
“书如其人”一直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命题,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书法被赋予了道德色彩,并在儒家追求“君子境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儒家强调自我是意志方向的决定者,肯定自我是自由的主体,认为规范源于主体意志。由此产生的主体意识在书法中也有明显的体现。主体意识强调自我,而自我以心为主宰,因此心对于书法的起源和书法风格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探寻儒家主体意识对于书法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对当代书法重视形式、忽略精神内涵的现状进行反思和矫正。
-
关键词
书如其人
君子境界
主体意识
书法起源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