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刘备与诸葛亮君臣遇合
1
作者 马凤岗 汤慧敏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29-133,共5页
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刘备与诸葛亮君臣遇合是君臣政治运作模式的一个完美范型,这一范型的产生,依赖于他们共同“报国家、安黎庶”的政治抱负和君臣同心一体的和谐关系,在这里,充分体现了刘备之仁、之明和诸葛亮之贤、之忠。
关键词 刘备 诸葛亮 君臣遇合 三顾茅庐 关系
下载PDF
良禽择木而栖 贤臣择主而事——从《三国演义》中的人才流动看“君臣遇合” 被引量:1
2
作者 马瑞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5期108-109,共2页
《三国演义》中描写了大量的人才流动。为找到知己者,进而搭建成就功名的平台,许多有志之士在几个政治集团之间多次辗转。试以魏、蜀、吴三国中具代表性人才的辗转流动为例,揭示封建社会"君臣遇合"的条件。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人才流动 君臣遇合
下载PDF
清华简《治政之道》《治邦之道》之君臣遇合伦理探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子珍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114,共8页
清华简《治政之道》《治邦之道》所载君臣观既注重君主教化,上下各有其修,同时也强调君臣政治主体地位平等,尊重双方正当利益。《治政之道》《治邦之道》跳出诸子义利之辨学理上的讨论,从现实政治实践出发,在重视"义"的三代... 清华简《治政之道》《治邦之道》所载君臣观既注重君主教化,上下各有其修,同时也强调君臣政治主体地位平等,尊重双方正当利益。《治政之道》《治邦之道》跳出诸子义利之辨学理上的讨论,从现实政治实践出发,在重视"义"的三代政治传统价值的同时,又肯定"利"的正当性,而这与战国士人阶层的壮大及国家官僚体制的发展有着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政之道》 《治邦之道》 君臣遇合 官僚制
下载PDF
引愁泄忧 结偶遇合──《诗经》中的舟船意象 被引量:8
4
作者 白显鹏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57-59,共3页
引愁泄忧结偶遇合──《诗经》中的舟船意象白显鹏黑格尔说过,“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美学》第2卷)儒勒... 引愁泄忧结偶遇合──《诗经》中的舟船意象白显鹏黑格尔说过,“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美学》第2卷)儒勒·莫罗阿在论述文学的象征问题时也曾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舟船 文学意象 《毛传》 相似性 象征主义 客体对象 象征意义 《诗三家义集疏》 君臣遇合
下载PDF
三国历史的诗意化——唐代咏三国诗与士人心态 被引量:3
5
作者 关四平 陈默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6-51,共6页
唐代咏三国诗是中国咏史诗中的奇葩 ,也是三国题材演化史上的一环 ,其中寓含着丰厚的文化意蕴 ,从中可透视有唐一代士人群体的时代文化心态。士人们以三国英雄为楷模 ,将其人生理想寄寓其中 ,强烈地表达出他们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对君臣... 唐代咏三国诗是中国咏史诗中的奇葩 ,也是三国题材演化史上的一环 ,其中寓含着丰厚的文化意蕴 ,从中可透视有唐一代士人群体的时代文化心态。士人们以三国英雄为楷模 ,将其人生理想寄寓其中 ,强烈地表达出他们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对君臣遇合的企盼 ,对时势命运的叹惋等深层心理。唐代咏三国诗中所蕴涵的君臣观、贤才观、英雄观、历史观、人生价值观等文化观念 ,对后代士人的心态及三国题材的创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咏三国诗 士人心态 建功立业 君臣遇合 文化观念
下载PDF
天狗与凤凰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飞 《杜甫研究学刊》 1998年第3期33-38,共6页
杜甫作《天狗赋》序但言“天宝中”,未详其年。《杜文注解》认为是天宝六载杜甫应试不第留京后作;《读杜心解》则附于天宝十四载所作《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之后;仇兆鳌《杜诗详注》存疑,以类相附,编在天宝十三载所作《雕赋》之... 杜甫作《天狗赋》序但言“天宝中”,未详其年。《杜文注解》认为是天宝六载杜甫应试不第留京后作;《读杜心解》则附于天宝十四载所作《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之后;仇兆鳌《杜诗详注》存疑,以类相附,编在天宝十三载所作《雕赋》之后。本文在此无意讨论其作年,但细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凤凰台》 天狗 人才悲剧 奉儒守官 君臣遇合 社会人生 咏物 现实世界 凤凰情结
下载PDF
论王安石词作及词学观 被引量:1
7
作者 柴东 《西部学刊》 2022年第18期160-164,共5页
《全宋词》共收录王安石词作29首,是他个人政治改革经历的侧面反映。王安石词作按主题可分为咏史、咏物、咏怀、闲适、禅理、闺意六类,其词作具有集句、用典、对仗、比兴等特点。王安石词学观可归纳为:(一)以词言志取法诗骚;(二)作词之... 《全宋词》共收录王安石词作29首,是他个人政治改革经历的侧面反映。王安石词作按主题可分为咏史、咏物、咏怀、闲适、禅理、闺意六类,其词作具有集句、用典、对仗、比兴等特点。王安石词学观可归纳为:(一)以词言志取法诗骚;(二)作词之语务奇务新;(三)词不必谐律。王安石词作有力打破了词体惯有的表现形式,扩大了词的题材内容、艺术手法及情感表现范围,但也造成了词之音乐性的淡化,逐渐丢失了词之为词的本来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以诗为词 君臣遇合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中的益州人士
8
作者 沈伯俊 《今日四川》 1994年第3期44-45,共2页
《三国演义》以蜀汉兴亡为主线,不仅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这个光彩照人的主角,塑造了刘关张、赵云等典型形象,而且以生动传神的文笔,描写了许多益州人士.刘备集团大体上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刘备进入益州之前的旧部,另一部分则是刘备... 《三国演义》以蜀汉兴亡为主线,不仅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这个光彩照人的主角,塑造了刘关张、赵云等典型形象,而且以生动传神的文笔,描写了许多益州人士.刘备集团大体上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刘备进入益州之前的旧部,另一部分则是刘备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和占领益州之后逐步吸收的蜀中人士.前者是刘备东征西讨二十几年才积聚起来的一点本钱,自然是蜀汉王朝的开国元勋:后者虽然归附刘备较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益州 典型形象 蜀中 四川 刘备集团 君臣遇合 三件事 性格表现 足食足兵
下载PDF
追叙生平,自伤身世——李商隐《锦瑟》赏析
9
作者 蒋云昌 《阅读与鉴赏(教研)》 2008年第11期40-40,33,共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李商隐的《锦瑟》一诗,其主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怀人、咏物、悼亡、自伤身世、寄托君臣遇合、诗集自序开宗明义、政治寓意等诸说,面对扑朔迷离的诗歌意境和一大堆纷纭异说,一时不知如何理解,但细...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李商隐的《锦瑟》一诗,其主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怀人、咏物、悼亡、自伤身世、寄托君臣遇合、诗集自序开宗明义、政治寓意等诸说,面对扑朔迷离的诗歌意境和一大堆纷纭异说,一时不知如何理解,但细加琢磨,却在迷离中有踪迹可循。此诗约作于唐宣宗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瑟》 李商隐 身世 高中语文第三册 生平 赏析 君臣遇合 政治寓意
下载PDF
唐太宗为君之道的亮色
10
作者 李玉莲 《山西老年》 2002年第12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李世民 《谏太宗十思疏》 虚心纳谏 惟才是举 魏征 李建成 贞观之治 君臣遇合 门第观念 社会环境
原文传递
论王褒的创作及其心态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跃进 彭燕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5-135,共11页
王褒是西汉宣帝时期著名的辞赋大家,《洞箫赋》为其代表作。《文心雕龙·比兴》"优柔温润,如慈父之畜子也,此以声比心者也",即出自此赋。还有一类作品,趋时应景,颂扬为主,如《四子讲德论》、《圣主得贤臣颂》等也很有影... 王褒是西汉宣帝时期著名的辞赋大家,《洞箫赋》为其代表作。《文心雕龙·比兴》"优柔温润,如慈父之畜子也,此以声比心者也",即出自此赋。还有一类作品,趋时应景,颂扬为主,如《四子讲德论》、《圣主得贤臣颂》等也很有影响。这类作品,其内容可能无足称道,但用词考究,逻辑力强,很能打动君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还有另外一类作品,如《僮约》、《责鬚髯奴辞》等,运用大量方言俚语,表现出鲜明的世俗化倾向。这三类文章,风格各异,特点不同,但又都能很好地结合于王褒一身。其中的原因,除王褒本人的才高思俊外,亦有其特定的时代政治背景与区域文化特点。文章即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比较系统地分析了王褒的创作心态及其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褒 辞赋 抒情咏物小赋 应时之文 通俗文 君臣遇合
原文传递
黛玉宝钗形象的原型意义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虹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6-55,共10页
黛玉宝钗形象的原型意义孙虹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一书中说:“一个典型的、或者重复出现的意象,我的意思是,原型就是将一首诗与另一首诗联系起来,并因而使我们的文学体验综合为整体的象征。”原型批评又称“神话——原型”批评,它... 黛玉宝钗形象的原型意义孙虹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一书中说:“一个典型的、或者重复出现的意象,我的意思是,原型就是将一首诗与另一首诗联系起来,并因而使我们的文学体验综合为整体的象征。”原型批评又称“神话——原型”批评,它旨在通过不同时代文学所隐含的表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钗 黛玉 审美取向 《红楼梦》 钗黛形象 原型意义 原型批评 君臣遇合 大某山民 雅俗文学
原文传递
姑以情诗解《锦瑟》
13
作者 王光武 《教育文汇》 2008年第3期57-59,共3页
《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恋情说、咏物说、悼亡说、自伤身世说、寄托君臣遇合说、诗集总序说等。诸说均能说出一定的道理,但难成确解。因诗意太朦胧,所以清代大诗人大学者王士桢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 《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恋情说、咏物说、悼亡说、自伤身世说、寄托君臣遇合说、诗集总序说等。诸说均能说出一定的道理,但难成确解。因诗意太朦胧,所以清代大诗人大学者王士桢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教师教学参考书》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年华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支离,须从大处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瑟》 情诗 教学参考书 君臣遇合 论诗绝句 感情真挚 恋情 意旨
原文传递
以儒学重塑元代政治生态的改革家李孟
14
作者 黄二宁 《文史天地》 2022年第11期18-22,共5页
李孟(1255-1321),字道复,号秋谷,路州上党人(今山西长治),是元代中期极为重要的政治家。他由布衣至帝王师的传奇人生,君臣遇合的千载际遇,儒吏并重的政治胆识,针砭时弊的改革举措,谋划恢复科举取士制度,开创了元代儒治中兴的局面。目前... 李孟(1255-1321),字道复,号秋谷,路州上党人(今山西长治),是元代中期极为重要的政治家。他由布衣至帝王师的传奇人生,君臣遇合的千载际遇,儒吏并重的政治胆识,针砭时弊的改革举措,谋划恢复科举取士制度,开创了元代儒治中兴的局面。目前,学界对李孟的研究非常少。笔者见到的只有魏崇武教授的两篇文章。本文结合李孟生平与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关系来看,可以将李孟一生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进而讲述李孟利用儒学重塑元代政治生态的政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育黎拔力八达 传奇人生 元仁宗 君臣遇合 改革举措 山西长治 元代政治 帝王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