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及其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田兆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64-65,共2页
道家学派创史人老子从道法自然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无为而治”的国家管理模式,系统地阐述了“为无为而无不治”的辩证管理原则。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无为而治”不是消极保守的无所作为,而是强调按客观规律办事,... 道家学派创史人老子从道法自然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无为而治”的国家管理模式,系统地阐述了“为无为而无不治”的辩证管理原则。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无为而治”不是消极保守的无所作为,而是强调按客观规律办事,清简政事,顺应自然,因势利导,尽量减少对社会生活的人为干预。这对我们今天政府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加强基层社会自治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自然 无为 君道无为
下载PDF
道家顺应自然原则与民族性格
2
作者 吕锡琛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9期43-47,共5页
道家顺应自然原则与民族性格吕锡琛顺应自然是道家思想的主旋律,在这一主旋律的支配下,构成了道家所独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以及现实态度和理想追求。这一切,通过各种途径,世代相沿,在中国人的心灵中凝结积淀,逐渐... 道家顺应自然原则与民族性格吕锡琛顺应自然是道家思想的主旋律,在这一主旋律的支配下,构成了道家所独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以及现实态度和理想追求。这一切,通过各种途径,世代相沿,在中国人的心灵中凝结积淀,逐渐融入中华民族的心理性格之中,对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应自然 安时处顺 民族性格 《吕氏春秋》 《淮南子》 家思想 自然无为 君道无为 《太平经》 宽容精神
下载PDF
汉代“无为”思想简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生龙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7年第5期56-61,共6页
汉代“无为”思想承先秦“无为”思想而来,但有它新的特点。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汉高祖到景帝末,“无为”思想被付诸实施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表现出严重的局限性;武帝建元、无光间《淮南子》和《论六家之要指》从现实情况出发... 汉代“无为”思想承先秦“无为”思想而来,但有它新的特点。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汉高祖到景帝末,“无为”思想被付诸实施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表现出严重的局限性;武帝建元、无光间《淮南子》和《论六家之要指》从现实情况出发,对先秦以来的“无为”思想作出了总结和发展;儒家独尊、黄老失势后,“无为”思想在政治方面巳无突破性进展,但在宇宙观和人生观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兹略述如下。一、黄老派实施“无为”后的成效及局限汉高祖初定天下,儒生陆贾就从总结秦王朝覆灭的教训、从汉王朝的长治久安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静无为 淮南子 人生观 君道无为 思想 窦太后 三个阶段 汉高祖 汉王朝 先秦
下载PDF
论“无为而治”领导方式
4
作者 张金岭 《中华文化论坛》 1995年第4期19-24,共6页
论“无为而治”领导方式张金岭产生于先秦时期的"无为"思想,经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的薪火相传,不断损益诠释,透过二三千年漫长的时间隧道,到今天仍放射出智慧之光。对"无为"思想的解释,角度是多样的,哲学的、政治学的、养生学... 论“无为而治”领导方式张金岭产生于先秦时期的"无为"思想,经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的薪火相传,不断损益诠释,透过二三千年漫长的时间隧道,到今天仍放射出智慧之光。对"无为"思想的解释,角度是多样的,哲学的、政治学的、养生学的,等等。笔者认为,只有从管理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而治” 领导方式 管理思想 现代管理理论 为政以德 君道无为 领导者 成功的管理者 有为
下载PDF
先秦“无为”思想简论
5
作者 李生龙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6年第2期7-13,96,共8页
“无为”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思想。先秦道、儒、治刑名法术的学者无不讲它;汉代不仅学者讨论,还被施诸实践,造成了汉初“无为”而治的盛世。它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无为”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自然观、政治观、人生观诸方面的内... “无为”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思想。先秦道、儒、治刑名法术的学者无不讲它;汉代不仅学者讨论,还被施诸实践,造成了汉初“无为”而治的盛世。它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无为”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自然观、政治观、人生观诸方面的内容。它是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对于它的内涵和发展情况,学术界还没有人系统论述过。本文只试图就它在先秦时代的情况作一些探索。先秦“无为”思想大体上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一)从西周初年(《诗》、《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静无为 君道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重要思想 老子 西周初年 思想家 先秦时代 庄子 人生观
下载PDF
“善治”理论的古典形态与变异回归 被引量:1
6
作者 田兆阳 《新视野》 CSSCI 2003年第5期71-72,共2页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从道法自然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政善治”的国家管理模式,系统地阐述了“为无为而无不治”的辩证管理原则。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无为而治”不是消极保守的无所作为,而是强调按客观规律办事,精简政事...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从道法自然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政善治”的国家管理模式,系统地阐述了“为无为而无不治”的辩证管理原则。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无为而治”不是消极保守的无所作为,而是强调按客观规律办事,精简政事,顺应自然,因势利导,尽量减少对社会生活的人为干预。当今世界流行的“善治”理论与其似有某些呼应与回归,对于我们今天政府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加强社会自治等,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治 古典形态 无为 君道无为
下载PDF
黄老之学的方法论与政治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滕复 《浙江学刊》 1986年第Z1期184-190,84,共8页
黄老之学十分注重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与老子借天道以限制人事不同,黄老是要借天道以推行人事。而黄老哲学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奠定了它对天道与人道关系的认识及其社会政治思想的坚实基础。黄老之学的政治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本... 黄老之学十分注重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与老子借天道以限制人事不同,黄老是要借天道以推行人事。而黄老哲学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奠定了它对天道与人道关系的认识及其社会政治思想的坚实基础。黄老之学的政治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本文限于篇幅,仅就其政治思想的方法论及其具体的理论表现做一阐述。一、君道无为的原则黄老政治思想方法论的核心是君道无为的原则。它要求君主效法天地,体认天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之学 社会政治思想 思想方法论 黄帝四经 君道无为 客观规律 发展变化 朴素辩证唯物主义 因应
下载PDF
稷下学者政治哲学的演进
8
作者 蔡德贵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98-101,共4页
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一直是与社会政治的发展紧密结合的。在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数思想家对于社会的治乱、国家的兴衰都表示了较多的关注。在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往往同时又是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一直是与社会政治的发展紧密结合的。在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数思想家对于社会的治乱、国家的兴衰都表示了较多的关注。在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往往同时又是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总是较直接地服务于社会政治的。稷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淳于髡 稷下学 君道无为 孟子 政治思想 荀子 政治 有为 慎到
下载PDF
借鉴老子思想做一个有效的管理者
9
作者 曹光荣 《湖南商学院学报》 1996年第5期62-63,共2页
近阅老子《道德经》,全书81章,可谓言辞隽永,博大精深,气势恢宏。阅后掩书,老子的形象在我心中睿智而伟大。老子思想的突出表现是“宽、厚、柔”的“无为”,而无为思想的核心恰恰是“有为”,他的许多理论观点至今仍如璀灿明珠闪烁光辉,... 近阅老子《道德经》,全书81章,可谓言辞隽永,博大精深,气势恢宏。阅后掩书,老子的形象在我心中睿智而伟大。老子思想的突出表现是“宽、厚、柔”的“无为”,而无为思想的核心恰恰是“有为”,他的许多理论观点至今仍如璀灿明珠闪烁光辉,于我们从事管理工作十分有益。本文略采几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思想 管理工作 管理者 德经 理论观点 突出表现 无为思想 法自然 核心 君道无为
下载PDF
从《吕氏春秋》的政治学说看吕不韦与秦始皇的矛盾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玉瑾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75-80,共6页
秦相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是一部以黄老之学为主导,“兼儒墨,合名法”,试图建立封建大一统思想体系的重要著作。围绕建立和巩固中央集权政权,吕氏主张法治德治并行,对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的法治传统进行了补充和修正,从而同奉行... 秦相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是一部以黄老之学为主导,“兼儒墨,合名法”,试图建立封建大一统思想体系的重要著作。围绕建立和巩固中央集权政权,吕氏主张法治德治并行,对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的法治传统进行了补充和修正,从而同奉行韩非法治学说的秦始皇发生了尖锐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不韦 《吕氏春秋》 秦始皇 政治学说 韩非 德化 君道无为 分封制 商鞅变法
下载PDF
《吕氏春秋》与秦始皇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魁田 《唐都学刊》 1994年第4期29-33,共5页
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吕氏春秋》与秦始皇的关系,一是吕不韦为什么要编这部《吕氏春秋》?对这个问题主要是从随着天下的统一思想也需要统一这方面来阐述的.新兴地主阶级统一思想的任务,是由汉武帝完成的,而《吕氏春秋》是完成这... 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吕氏春秋》与秦始皇的关系,一是吕不韦为什么要编这部《吕氏春秋》?对这个问题主要是从随着天下的统一思想也需要统一这方面来阐述的.新兴地主阶级统一思想的任务,是由汉武帝完成的,而《吕氏春秋》是完成这一任务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二是论述了《吕氏春秋》中所体现的思想与秦始皇的矛盾.在阐述矛盾的过程中,也试解了吕不韦的自杀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于一尊 折衷主义 义兵 君道无为 有为 稷下学宫
下载PDF
屈原与宋钘、尹文之研究(下)
12
作者 韩雪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8,26,共7页
三、屈原与宋、尹思想之比较1.屈原与宋尹天道观之比较道家的自然天道观,在宋尹手里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其根本标志就在于,他们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道即精气的概念。关于“精气”,《内业》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精也是气,... 三、屈原与宋、尹思想之比较1.屈原与宋尹天道观之比较道家的自然天道观,在宋尹手里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其根本标志就在于,他们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道即精气的概念。关于“精气”,《内业》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精也是气,是气之精致,纯粹的部分。而其性质、状态及作用,《内业》中则描绘说: 凡物之精,比(本作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敬守而勿失,是谓成德。德成而智出,万物毕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天 中国哲学史 根本标志 社会理想 君道无为 礼法兼治 尹文 圣人 认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