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吞咽障碍管理小组的康复模式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黄莉 袁丽秀 +2 位作者 牛雪飞 梁姗姗 吴宗惠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72-0176,共5页
探讨基于吞咽障碍管理小组的康复模式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寻求新的吞咽障碍管理模式。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0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至少两周的83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 探讨基于吞咽障碍管理小组的康复模式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寻求新的吞咽障碍管理模式。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0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至少两周的83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包含40例患者,仅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有43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基于吞咽障碍管理小组的康复模式,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实施康复治疗护理。研究对比治疗前后两周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状况、日常生活质量以及他们对治疗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 在增加吞咽障碍管理小组的康复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OIS 等级、SWAL-QOL评分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基于吞咽障碍管理小组的康复模式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方面展现出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中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管理小组 康复模式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2
作者 余小锋 吴晓敏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给予穴位贴敷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评估2组临床...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给予穴位贴敷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评估2组临床疗效、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7%,高于对照组78.67%(P<0.05)。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WST)分级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穴位贴敷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吞咽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摄食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吞咽障碍 穴位贴敷 吞咽障碍治疗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电针舌三针辅助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鹏 姚玉婷 +4 位作者 贾贤达 肖志娟 郜静 刘敏肖 沈文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舌三针辅助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电针舌三针辅助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SGB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电针舌三针疗法,共治疗14 d。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舌骨移动度、吞咽用时、吞咽功能(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及生活质量(Swallowing Quality-of-Life Instrument,SWAL-QOL)评分、营养状态指标[白蛋白(Prealbumin,P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白蛋白(Albumin,ALB)]平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舌骨上、下移动度较治疗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喉关闭用时、咽运送用时、口腔运送用时、吞咽反应用时较治疗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ALB、TR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电针舌三针辅助SGB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可增大舌骨移动度,缩短吞咽用时,利于改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舌三针 星状神经节阻滞 脑梗死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下载PDF
《老年人吞咽障碍5Ws和1H管理的最佳实践建议》(2022年)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秦静静 孙丽凯 +2 位作者 王玫 彭神奕 裴佳诚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198,共5页
从老年人吞咽障碍护理视角对《老年人吞咽障碍5Ws和1H管理的最佳实践建议》(2022年)进行解读,对推荐意见进行归类整理,以增进我国护理人员对其的理解,提高临床实用性。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老年人 最佳实践 护理
下载PDF
于氏项针联合揿针治疗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妍 陈存阳 +1 位作者 孙远征 孙颖哲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7期33-37,共5页
目的:分析于氏项针联合揿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于氏项针联合揿针组)与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脱离1例,剩余34例。两组除基础治疗外,对照组... 目的:分析于氏项针联合揿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于氏项针联合揿针组)与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脱离1例,剩余34例。两组除基础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于氏项针联合揿针治疗。记录并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吞咽造影(VFSS)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SWAL-QOL)。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降低,VFSS指标及SWAL-QOL评分增高,且治疗组总有效率以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氏项针联合揿针可以改善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且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脑卒中 揿针 于氏项针
下载PDF
多感官刺激联合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丽 何东梅 唐蓉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25-230,共6页
目的观察多感官刺激联合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鼻留置胃管管饲;观察... 目的观察多感官刺激联合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鼻留置胃管管饲;观察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观察B组在观察A组基础上,加用多感官刺激方案。3组均干预8周,在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观察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吞咽困难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体质指数(BMI)、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以及舌骨喉复合体动度检查(舌骨上移距离、甲状软骨上移距离、舌骨前移距离、甲状软骨前移距离)。结果干预8周后,除对照组SWAL-QOL评分以外,其余3组洼田饮水试验、SSA评分和SWAL-QOL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而观察B组在洼田饮水试验与其余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A评分低于其余2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观察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情况方面,干预8周后3组BMI均高于干预前,NRS2002均低于干预前(P<0.05)。组间比较,3组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NRS2002方面,观察A组和观察B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A组和观察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喉复合体动度检查方面,干预8周后,除对照组舌骨上移距离,其余3组各项距离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B组舌骨上移距离、舌骨前移距离高于其余2组(P<0.05),甲状软骨前移距离、甲状软骨上移距离仅高于对照组,与观察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感官刺激联合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作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感官刺激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口腔感觉训练对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吞咽障碍患儿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马贵林 孙素真 王泽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口腔感觉训练对重症病毒性脑炎(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的康复效果、吞咽功能、神经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儿童医院2021-01—2023-03收治的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10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口腔感觉训练对重症病毒性脑炎(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的康复效果、吞咽功能、神经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儿童医院2021-01—2023-03收治的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10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口腔感觉训练组和NMES联合组各54例。2组患者均进行抗病毒、降颅内压、去高热、控制惊厥、保护脑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口腔感觉训练组给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NMES联合组在口腔感觉训练基础上进行NMES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康复效果、吞咽功能[吞咽障碍调查量表(DDS)]、神经功能指标[血清脑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的烯醇化酶(NSE)水平]、营养状况[主观的综合性营养评分量表(SGA)]、生活质量[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结果康复治疗4周后,NMES联合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口腔感觉训练组的72.22%(P<0.05);NMES联合组口腔期、咽期、食管期DDS评分、SGA评分、SWAL-QOL评分、血清BDNF水平明显高于口腔感觉训练组,血清NSE水平低于口腔感觉训练组(P<0.05)。结论NMES联合口腔感觉训练用于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的康复治疗,可有效提升康复效果,进一步改善吞咽功能和神经功能,改善患儿的营养不良状况,提升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口腔感觉训练 重症病毒性脑炎 吞咽障碍
下载PDF
阶梯式摄食训练在老年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吕文君 邢晓芳 +4 位作者 刘孝义 康静 徐倩 史梦君 吴玲玲 《循证护理》 2024年第5期934-937,共4页
目的:探讨阶梯式摄食训练在老年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取2023年5月—2023年10月江苏省某三级老年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52例老年吞咽障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人所在病区将52例病人分为试验组(n=26)和对照组(n=26)... 目的:探讨阶梯式摄食训练在老年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取2023年5月—2023年10月江苏省某三级老年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52例老年吞咽障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人所在病区将52例病人分为试验组(n=26)和对照组(n=26)。对照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试验组实施阶梯式摄食训练方案,两组干预前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进食评估调查问卷进行测评,并比较两组误吸发生率、住院时间、体质指数等。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误吸发生率、SSA评分、进食评估调查问卷评分、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评分、住院时间、体质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式摄食训练能有效减少老年病人误吸发生率,改善病人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提升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食训练 增稠剂 老年人 吞咽障碍 食品 护理
下载PDF
光栓塞法建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小鼠模型
9
作者 田聪 饶泽华 +5 位作者 饶彤 陆梦 陈安坤 刘欣 慕容志苗 岳增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2-458,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行的小鼠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模型。方法:3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和模型(PSD)组,光栓塞(PT)法制作PSD小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尾静脉注射玫瑰红。分别于第1、3、7 d采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测定小鼠的脑... 目的:建立一种可行的小鼠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模型。方法:3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和模型(PSD)组,光栓塞(PT)法制作PSD小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尾静脉注射玫瑰红。分别于第1、3、7 d采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测定小鼠的脑血流量,采用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面积比率,采用多导生理记录仪MP160记录小鼠吞咽的在体吞咽肌群肌电面积,采用4 min饮水实验测量小鼠的饮水功能,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结果:小鼠各时间点脑血流量均下降,第1 d脑血流量急剧下降,第3、7 d脑血流量逐渐恢复,侧支循环建立,脑梗死面积逐渐减小;与Sham组比较,PSD组小鼠第1、3 d肌电面积均减小(P<0.05),但呈逐渐恢复趋势,第7 d与Sham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第1、3、7 d的4 min内饮水量、体重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小鼠出现一定程度的吞咽障碍症状,有望成为PSD的转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栓塞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 小鼠
下载PDF
绿豆糜/亲水胶体复合物流变学性质及在三维打印吞咽障碍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马丽苹 王钰 +1 位作者 李莹 冯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9-179,共11页
该文以绿豆糜为食物基质,系统研究了黄原胶、阿拉伯胶、κ-卡拉胶、高酯果胶、魔芋葡甘聚糖5种亲水胶体(添加量为绿豆干重的1%)对绿豆糜流变学性质、3D打印性及吞咽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亲水胶体可有效提升产品的流动应力、剪切... 该文以绿豆糜为食物基质,系统研究了黄原胶、阿拉伯胶、κ-卡拉胶、高酯果胶、魔芋葡甘聚糖5种亲水胶体(添加量为绿豆干重的1%)对绿豆糜流变学性质、3D打印性及吞咽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亲水胶体可有效提升产品的流动应力、剪切稀释性、触变性(除魔芋葡甘聚糖)、蠕变恢复性和凝胶强度,并且减少流动水含量。纯绿豆糜及添加高酯果胶、κ-卡拉胶和阿拉伯胶的绿豆糜打印效果不佳。添加黄原胶和魔芋葡甘聚糖的绿豆糜打印精确度高。吞咽障碍测试结果表明,除纯绿豆糜外,添加亲水胶体的绿豆糜均达到吞咽障碍食品5级-细馅型标准。该研究对深入理解物料流变学特性与3D打印之间的内在关联、丰富吞咽障碍食品的研发手段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吞咽障碍 绿豆糜 亲水胶体 流变学
下载PDF
超声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张新颜 吴桐 +3 位作者 章洁 黄绍春 张传文 刘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 探讨B/M型超声测量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后吞咽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存在咽期吞咽障碍,完全依赖管饲进食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2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经口摄食功能评估量表(FOIS)、视频吞咽障碍分级(VDS)量表中7项咽期评... 目的 探讨B/M型超声测量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后吞咽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存在咽期吞咽障碍,完全依赖管饲进食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2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经口摄食功能评估量表(FOIS)、视频吞咽障碍分级(VDS)量表中7项咽期评分及超声测量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FOIS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98,P<0.000)。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VDS评分显著降低,颏舌骨肌运动距离、舌骨位移和舌骨-甲状软骨间距离缩短率(ASR)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 超声检测颏舌骨肌运动距离、舌骨位移和ASR可以评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舌骨及喉上抬功能的受损情况,间接反映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吞咽障碍
下载PDF
早期喉癌术后吞咽障碍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2
作者 张蕊 曲莉 +2 位作者 尹昕 杨喜科 郑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4期422-426,共5页
目的构建预测早期喉癌术后吞咽障碍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54例早期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周内是否发生吞咽障碍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开展单因素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 目的构建预测早期喉癌术后吞咽障碍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54例早期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周内是否发生吞咽障碍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开展单因素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利用R软件并基于预测变量构建预测吞咽障碍发生的列线图模型。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并行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154例患者术后发生吞咽障碍49例(31.82%);病例组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咽喉反流性疾病史、手术方式为常规喉裂开术、张口受限程度为3度、术后1周疼痛程度为重度的患者比例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喉癌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手术方式为常规喉裂开术、咽喉反流史、张口受限程度为3度、术后1周疼痛度为重度等5项(P<0.05);将上述危险因素引入R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显示AUC为0.759(95%CI=0.674~0.844),拟合优度HL检验χ^(2)=10.293,P=0.173。结论基于年龄、咽喉反流病史、手术方式、张口受限程度、术后1周疼痛度等5项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较好地预测早期喉癌患者术后吞咽障碍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喉癌 吞咽障碍 影响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13
作者 黄晓霞 唐佳迎 +2 位作者 郭芝廷 陈瑶 封秀琴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81-187,共7页
目的 分析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相关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运用CiteSpace 5.8R3可视化软件对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119篇,英文... 目的 分析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相关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运用CiteSpace 5.8R3可视化软件对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119篇,英文文献408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关键词分析发现,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并发症、风险因素、筛查与管理等方面,中文文献形成吞咽障碍、危险因素、气管插管、误吸、营养、吞咽评估共6个聚类,英文文献形成dysphagia(吞咽障碍)、airway management(气道管理)、management(管理)、endotracheal intubation(气管插管)、muscle skeletal(肌肉骨骼)、aspiration(误吸)、cardiac surgery(心脏手术)共7个聚类;关键词突现分析发现,并发症管理和症状评估是拔管后吞咽障碍的研究前沿。结论 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聚焦于重症、心脏外科术后及颈椎骨折的患者,中英文文献的研究主题及类型存在差异,护理在拔管后吞咽障碍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我国护理工作者今后应借鉴国外经验,以提升患者经口进食的安全性、促进早期恢复经口进食为目的,开发具有特异性的评估工具,制订规范化拔管后吞咽评估与管理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拔管后吞咽障碍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护理
下载PDF
化痰通遂汤联合督脉三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脂质过氧化及血清NPAS4、PARK7的影响
14
作者 李正飞 张任 赵国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化痰通遂汤联合督脉三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对患者脂质过氧化及血清NPAS4、PARK7的影响。方法研究将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2022年4月在医院诊疗的8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受试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3... 目的探讨化痰通遂汤联合督脉三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对患者脂质过氧化及血清NPAS4、PARK7的影响。方法研究将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2022年4月在医院诊疗的8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受试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化痰通遂汤治疗,试验组予以化痰通遂汤治疗的同时采用督脉三针治疗,密切观察并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疗效,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指标,血清NPAS4、PARK7水平,NIHSS评分、FMA评分、SSA评分及SIS评分。结果应用化痰通遂汤联合督脉三针治疗后的试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应用化痰通遂汤治疗的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OD、iso-PGs指标较治疗前均上升(P<0.05),且试验组SOD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组iso-PGs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MDA指标治疗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SSA评分、FMA评分及SI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FMA评分及S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IHSS评分、SS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NPAS4、PARK7水平较治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试验组患者血清NPAS4、PARK7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化痰通遂汤联合督脉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极佳,联用能够改善氧化应激以及脂质过氧化指标,降低血清NPAS4、PARK7水平,提高患者生存水平,安全可靠,临床应用前景较为宽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通遂汤 督脉三针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脂质过氧化 神经元PAS结构域蛋白4 血清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
下载PDF
项丛刺疗法联合揿针埋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15
作者 王玉双 李晓磊 +1 位作者 米少辉 刘英敏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410-1414,共5页
目的探究项丛刺疗法联合揿针埋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P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揿针埋针治疗,... 目的探究项丛刺疗法联合揿针埋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P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揿针埋针治疗,观察组采用项丛刺疗法联合揿针埋针治疗,两组干预隔日1次,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洼田饮水试验、中医证候积分、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相关指标(咽收缩率和咽收缩持续时间)、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指标[持续时间和平均振幅值(averaged electromyography,AEMG)]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75.00%)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咽收缩率以及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的AEMG和持续时间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咽收缩持续时间增加(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丛刺疗法联合揿针埋针治疗PSD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吞咽功能,缓解症状,改善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表面肌电图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丛刺疗法 揿针埋针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 吞咽功能
下载PDF
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16
作者 金海涛 王非 张雯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3期225-230,共6页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接受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接受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视频透视吞咽检查量表(VFSS)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积分,以及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观察组不同时期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治疗前降低,VFSS评分、FOI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VFSS、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67%,高于对照组的78.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口腔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口腔准备期、口腔期(P<0.05)。结论: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吞咽能力,快速减轻症状,并促进血液循环,尤其是口腔前期患者的疗效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针刺 脑卒中 吞咽康复训练 动脉血流速度 口腔前期 口腔准备期 口腔期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联合穴位按摩在中风后吞咽障碍中的应用
17
作者 黄华清 施家芳 施碧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3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在中风患者吞咽障碍中应用经颅磁刺激联合穴位按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根据随机摸球法的形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在中风患者吞咽障碍中应用经颅磁刺激联合穴位按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根据随机摸球法的形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及穴位按摩护理干预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开展经颅磁刺激技术。对2组治疗疗效及反应吞咽能力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P<0.05)。治疗前,2组患者在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得分均降低,试验组患者的吞咽能力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为(1.76±0.24)分,低于对照组的(3.06±0.55)分(P<0.05)。结论将经颅磁刺激联合穴位按摩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中,相比于常规康复护理联合穴位按摩,有助于提高吞咽能力,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穴位按摩 经颅磁刺激 吞咽能力
下载PDF
时效性激励对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张佳 李和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时效性激励对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93例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根据入院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146例和观察组1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直接摄食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时效... 目的探讨时效性激励对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93例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根据入院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146例和观察组1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直接摄食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时效性激励。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吞咽功能、营养状态[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功能恢复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及并发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吞咽期通过时间(PTT)、吞咽障碍评分、食管上括约肌(UES)完全开放率以及NIHSS、BI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血清ALB、PA、TRF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时效性激励联合直接摄食训练可改善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机体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性激励 吞咽障碍 摄食训练 吞咽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吞咽枕联合姿势代偿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华锋凯 龚献莲 +4 位作者 玉铭 吴凤菊 李雪梅 陈维 杨智英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6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制吞咽枕联合姿势代偿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4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接... 目的探讨自制吞咽枕联合姿势代偿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4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进食时使用吞咽枕辅助低头吞咽姿势代偿,对照组患者不使用吞咽枕,进食时自行采取低头吞咽姿势代偿。比较两组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干预14 d后,观察组的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吞咽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时使用吞咽枕辅助姿势代偿,可降低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缓解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增强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吞咽 姿势代偿
下载PDF
生物电刺激联合口肌训练治疗5~7岁痉挛型脑瘫吞咽障碍患儿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李蔷 佟南 +2 位作者 车凤凤 杨丽兰 李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600-604,共5页
目的 探讨生物电刺激联合口肌训练治疗5~7岁痉挛型脑瘫吞咽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深圳市儿童医院2020-01—2023-06收治的101例5~7岁痉挛型脑瘫吞咽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生物电刺激联合口... 目的 探讨生物电刺激联合口肌训练治疗5~7岁痉挛型脑瘫吞咽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深圳市儿童医院2020-01—2023-06收治的101例5~7岁痉挛型脑瘫吞咽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生物电刺激联合口肌训练)51例,对照组(口肌训练)50例,2组患儿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舌骨复合体移动度以及口运动功能。结果 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16%比78.00%,P<0.05);治疗后,联合组口腔期[(8.94±0.76)分]、咽期[(4.04±0.80)分]、食管期得分[(1.41±0.50)分]以及DDS总分[(14.39±2.01)分]均低于对照组[(10.82±0.80)分、(4.48±0.50)分、(2.02±0.80)分、(17.60±1.50)分](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儿舌骨上移[(15.10±2.11)mm]、前移[(10.51±1.07)mm],甲状软骨上移[(22.51±3.00)mm]、前移[(4.51±0.95)mm]范围均明显大于对照组[(13.22±1.84)mm、(9.10±1.47)mm、(21.10±1.85)mm、(3.52±1.03)mm](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儿下颌[(18.61±3.22)分]、唇[(16.51±1.47)分]以及舌运动得分[(15.84±1.10)分]均高于对照组[(16.50±2.84)分、(14.84±1.99)分、(14.10±0.84)分](P<0.05)。结论 生物电刺激联合口肌训练能有效改善5~7岁痉挛型脑瘫吞咽障碍患儿吞咽障碍水平、舌骨复合体移动度与口运动能力,且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刺激 口肌训练 痉挛型脑瘫 吞咽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