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的吡啶杂环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 被引量:4
1
作者 郑辉 刘运奎 +2 位作者 李艳波 肖亮 徐振元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15-219,共5页
为了寻找高活性的新化合物,通过相转移催化反应,在二氯甲烷/水体系中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吡啶杂环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31P NMR、IR和MS的表征,并通过元素分析确证。室内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 为了寻找高活性的新化合物,通过相转移催化反应,在二氯甲烷/水体系中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吡啶杂环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31P NMR、IR和MS的表征,并通过元素分析确证。室内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3a对苜蓿蚜Aphis medicaginisKoch和化合物3c对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e的LC50值分别为1.64和0.73mg/L,与对照药剂毒死蜱的活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杂环化合物 硫代磷酸酯 合成 杀虫活性
下载PDF
主链含吡啶杂环的半芳香聚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召朋 张彦昌 +4 位作者 张晨曦 刘民英 付鹏 崔喆 赵清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18,共4页
以含吡啶杂环的2,5-吡啶二羧酸和1,10-十碳二元胺为主要原料,经过酰氯化、界面缩合和固相后聚合三步合成了一种主链含吡啶杂环的新型长碳链半芳香聚酰胺。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 以含吡啶杂环的2,5-吡啶二羧酸和1,10-十碳二元胺为主要原料,经过酰氯化、界面缩合和固相后聚合三步合成了一种主链含吡啶杂环的新型长碳链半芳香聚酰胺。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光谱和溶解性测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该杂环半芳香聚酰胺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其初始分解温度(T_(d0))为410℃,熔点(T_m)为243℃,在常见的极性溶剂(如三氟乙酸、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和二甲基亚砜等)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且其透光性能优于同类别的含苯环半芳香聚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芳香聚酰胺 吡啶杂环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新型含吡啶杂环菊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郑辉 刘运奎 +2 位作者 叶高艺 许丹倩 徐振元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96-598,601,共4页
为了寻找新的活性化合物,根据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以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以3,5-二氯-6取代胺基吡啶杂环的酚钠盐和菊酰氯为原料,在二氯甲烷-水混合体系中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吡啶杂环菊酯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NMR、13CNMR、IR... 为了寻找新的活性化合物,根据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以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以3,5-二氯-6取代胺基吡啶杂环的酚钠盐和菊酰氯为原料,在二氯甲烷-水混合体系中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吡啶杂环菊酯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NMR、13CNMR、IR和MS等分析方法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4e和4f具有有效的杀菌活性,在500mg/L时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率均为100%,对黄瓜炭疽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0%、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杂环化合物 合成 菊酯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含吡啶杂环氯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杀菌活性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云晴 王丽艳 +3 位作者 唐丽 刘家庆 杜昱瀛 吴定成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4-318,共5页
旨在筛选具有较好的水溶性、绿色环保、对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杀菌性的杀菌剂。利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不同碳链长度的含吡啶杂环氯化铵(简称C8,C10,C12,C14,C16)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四种植物病原菌的离体杀菌活性,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并计... 旨在筛选具有较好的水溶性、绿色环保、对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杀菌性的杀菌剂。利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不同碳链长度的含吡啶杂环氯化铵(简称C8,C10,C12,C14,C16)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四种植物病原菌的离体杀菌活性,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并计算有效抑菌浓度EC50值。结果表明:碳链长度为12的含吡啶杂环氯化铵(C1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稻纹枯病原菌的EC50=9.69×10^-3 g/L、对照药井岗霉素的EC50=7.02×10^-2 g/L;对西瓜枯萎病原菌的EC50=2.93×10^-2 g/L、对照药甲基布拖津的EC50=0.506 g/L;对苹果腐烂病原菌的EC50=1.57×10^-5 g/L、对照药苯醚甲环唑的EC50=3.50×10^-4 g/L;对番茄灰霉病原菌的EC50=1.85×10^-4 g/L、对照药菌恶唑的EC50=2.04×10^-3 g/L。即C12对四种病原菌的EC50值明显低于对照药剂,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通过相同试验方法进一步得到C12对四种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094,0.091,0.083和0.087 g/L。为含吡啶杂环氯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植物病原菌的防治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杂环氯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植物病原菌 离体 最小抑菌浓度 杀菌活性
下载PDF
新型噻吩并吡啶双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5
作者 赵长阔 王先恒 +3 位作者 高磊 杨福红 保玉娇 李婵 《浙江化工》 CAS 2017年第10期16-19,共4页
以市场易得的苯乙酮、噻吩-2-甲醛为原料,经过羟醛缩合,得到的α,β-不饱和酮化合物2与2-氰基乙硫乙酰胺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环合生成2H-吡啶硫酮3;最后在碱性条件下,与溴代苯乙酮一步合成新型噻吩并吡啶双杂环化合物1,总收率为25.4%。... 以市场易得的苯乙酮、噻吩-2-甲醛为原料,经过羟醛缩合,得到的α,β-不饱和酮化合物2与2-氰基乙硫乙酰胺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环合生成2H-吡啶硫酮3;最后在碱性条件下,与溴代苯乙酮一步合成新型噻吩并吡啶双杂环化合物1,总收率为25.4%。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便,产物收率高等优点,可推广合成至该类其它取代的吡啶双杂环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酮 噻吩-2-甲醛 一锅法 吡啶杂环衍生物
下载PDF
2-(4`-甲酸吡啶)-亚肼基-1,3-二硫杂环戊烷化合物对水稻常见病菌的室内抑菌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苟绍华 李磊民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88-91,共4页
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含氮、硫杂环化合物2-(4`-甲酸吡啶)-亚肼基-1,3-二硫杂环戊烷对水稻常见的几种病菌(稻瘟病、白叶枯、恶苗病)的室内抑菌实验结果。发现其对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的抑菌率分别达到82.06%和81.59%,与市售的稻瘟灵(85.68%... 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含氮、硫杂环化合物2-(4`-甲酸吡啶)-亚肼基-1,3-二硫杂环戊烷对水稻常见的几种病菌(稻瘟病、白叶枯、恶苗病)的室内抑菌实验结果。发现其对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的抑菌率分别达到82.06%和81.59%,与市售的稻瘟灵(85.68%)、叶枯唑(76.94%)的效果相当或接近,而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抑制效果(抑菌率74.64%)比市售的多菌灵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甲酸吡啶)-亚肼基-1 3-二硫杂环戊烷 稻瘟病菌 白叶枯病菌 恶苗病菌 抑菌实验
下载PDF
N-杂环卡宾-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7
作者 夏喜泉 张辉 张桂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0-1006,共7页
以N749染料为母体,保留三联吡啶配体( tcterpy)作为辅助配体,利用两齿的N-杂环卡宾-吡啶配体(NHC-py)替代2个硫氰酸(NCS)配体设计了一系列同时含有三齿配体和两齿配体的染料分子1~4.利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以N749染料为母体,保留三联吡啶配体( tcterpy)作为辅助配体,利用两齿的N-杂环卡宾-吡啶配体(NHC-py)替代2个硫氰酸(NCS)配体设计了一系列同时含有三齿配体和两齿配体的染料分子1~4.利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TD-DFT)方法对染料分子1~4及母体分子N749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分子具有良好的光吸收性能,最低能吸收波长可达到800 nm,吸收跃迁为MLCT/LLCT混合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杂环卡宾-吡啶 电子吸收 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杂环吡啶季铵盐酸化缓蚀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伟波 王海军 +5 位作者 宋雨纯 朱奕霖 关博文 连宇博 王頔 杜佳璐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1年第5期107-109,122,共4页
以多烷基吡啶鎓衍生物和多元脂肪醇基苄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杂环吡啶季铵盐酸化缓蚀剂,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出了最佳合成工艺: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2 h,多烷基吡啶鎓衍生物和多元脂肪醇基苄氯的摩尔比为1:1,pH值为4。合成出的酸化缓... 以多烷基吡啶鎓衍生物和多元脂肪醇基苄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杂环吡啶季铵盐酸化缓蚀剂,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出了最佳合成工艺: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2 h,多烷基吡啶鎓衍生物和多元脂肪醇基苄氯的摩尔比为1:1,pH值为4。合成出的酸化缓蚀剂在90℃,20%的工业盐酸中加入1.0%,腐蚀速率可达2.48 g/(m^(2)·h)。并测试了该酸化缓蚀剂在不同的酸液腐蚀条件下对N80钢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杂环吡啶季铵盐酸化缓蚀剂在不同的酸液腐蚀条件下均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且合成工艺简单,无需添加甲醇等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 缓蚀剂 杂环吡啶 腐蚀速率
下载PDF
吡喃葡糖基氮杂环卡宾-钯(Ⅱ)-吡啶配合物的NMR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中高 谢倩 +3 位作者 元洋洋 李静 路东亮 陈正旺 《波谱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5-514,共10页
以溴化1-(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3-丁基咪唑盐(化合物1)、吡啶和醋酸钯为原料,快速合成了空气稳定的1-(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3-丁基-咪唑-2-亚基-溴化钯(Ⅱ)-吡啶(配合物2).配合物2的结构中存在... 以溴化1-(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3-丁基咪唑盐(化合物1)、吡啶和醋酸钯为原料,快速合成了空气稳定的1-(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3-丁基-咪唑-2-亚基-溴化钯(Ⅱ)-吡啶(配合物2).配合物2的结构中存在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糖环上有多个手性碳,其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较复杂,不易归属.本文通过元素分析对配合物2的组成进行表征,运用1D和2D NMR技术(包括1H NMR、13C NMR、DEPT135、DEPT90、DEPT45、COSY、1H-13C HSQC、1H-13C HMBC)对配合物2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全归属.研究发现,在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的稠环上多个弱配位的氧和乙酰基氧原子上孤电子对的作用下,配合物2的氮杂环卡宾-钯(Ⅱ)-吡啶金属键形成对稠环上碳氢化学环境的影响比对丁基的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核磁共振 吡喃葡糖基氮杂环卡宾-钯(Ⅱ)-吡啶
下载PDF
含氟吡啶羧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辉 刘运奎 +1 位作者 赵卿 徐振元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4-168,共5页
为了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以氟乙酸甲酯、氰乙酰胺和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环合、氯化、水解、酰氯化等反应合成了含氟吡啶酰氯中间体,再与醇类和酚类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氟吡啶羧酸酯类化合物,总收率约38%。其结构经1HNMR、13CNM... 为了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以氟乙酸甲酯、氰乙酰胺和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环合、氯化、水解、酰氯化等反应合成了含氟吡啶酰氯中间体,再与醇类和酚类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氟吡啶羧酸酯类化合物,总收率约38%。其结构经1HNMR、13CNMR、IR、MS及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确证。初步杀虫抑菌活性测试表明,部分化合物1e、1i、1j和1k在500mg/L浓度下,对淡色库蚊的杀死率在61.9%~100%之间,但对几种受试植物病菌的抑制活性很差。化合物1k活性最好,在500mg/L时对粘虫(armyworm)和淡色库蚊(culex mosquito)的杀死率均为100%。初步构效关系分析表明,芳杂环酚的该类化合物有较好的活性,而脂肪醇的该类化合物无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化合物 吡啶杂环 羧酸酯类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一氯吡啶及多氯吡啶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崇懒 张昌夫 尤爱惠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4-216,共3页
介绍了各种氯吡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用途。
关键词 一氯吡啶 多氯吡啶 合成 吡啶化合物 氯化 含氯含氮化合物 吡啶杂环
下载PDF
钒(Ⅴ)-5-Br-PADAP-H_2O_2-吐温-80显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天喜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24-426,共3页
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 - 80存在下 ,钒 ( )与 2 - [(5 -溴 - 2 -吡啶 ) -偶氮 ]- 5 -二乙氨基苯酚 (5 -Br- PADAP)及 H2 O2 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 :在 p H1.5— 4 .0范围内 ,钒 ( )与 5 - Br- PADAP、H2 O2 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 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 - 80存在下 ,钒 ( )与 2 - [(5 -溴 - 2 -吡啶 ) -偶氮 ]- 5 -二乙氨基苯酚 (5 -Br- PADAP)及 H2 O2 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 :在 p H1.5— 4 .0范围内 ,钒 ( )与 5 - Br- PADAP、H2 O2 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最大吸收峰位于 5 95 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6 .2× 10 4L· mol-1· cm-1,配合物组成比为钒 ( )∶ 5 - Br- PADAP∶ H2 O2 =1∶ 1∶ 1。钒含量在 0— 15μg/ 2 5 m 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灵敏度较高 ,用于合成水样中钒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BR-PADAP H2O2 吐温-80 显色体系 分光光度法 测定 合成水样 吡啶杂环偶氮化合物
下载PDF
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from water at low overpotentials with cobalt complexes supported by redox-active bipyridyl-NHC donors
13
作者 Lizhu Chen Xiaojun Su Jonah W.Jurss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3187-3194,共8页
Three cobalt complexes bearing tunable,redox-active bipyridyl N-heterocyclic carbene(NHC)-based ligands have been studied for 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from aqueous solutions.The effect of structural modific... Three cobalt complexes bearing tunable,redox-active bipyridyl N-heterocyclic carbene(NHC)-based ligands have been studied for 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from aqueous solutions.The effect of structural modifications to the ligand framework is investigated across the catalyst series,which includes a non-macrocyclic derivative(1-Co)and 16-(2-Co)and 15-(3-Co)membered macrocycles.A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is demonstrated,in which the macrocyclic complexes have greater activity compared to their non-macrocyclic counterpart with the most rigid catalyst,supported by the 15-membered macrocycle,performing best overall.Indeed,3-Co catalyzes H2 evolution from aqueous pH 4 acetate buffer with a Faradaic efficiency of 97%at a low overpotential of 330 mV.Mechanistic studies are consistent with formation of a cobalt-hydride species that is subsequently protonated to evolve H2 via a heterolytic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ox-active bipyridyl N-heterocyclic carbene donors Cobalt complex ELECTROCATALYSIS Water splitting Hydrogen evolution
下载PDF
苯基吡啶基杂环类化合物的合成
14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4年第14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苯基吡啶杂环类化合物 合成 药物 水解 中间体 结构
原文传递
配合物[Fe_2(μ_2-OH)(tpmc)](ClO_4)_3·EtOH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15
作者 王宏图 刘波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4-727,共4页
以Fe(ClO4)2.6H2O和N,N',N'',N'''-四(2-吡啶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tpmc)为原料,采用溶液界面扩散法,在二氯甲烷与乙醇两相溶剂的界面上制得Fe(Ⅱ)的双核配合物[Fe2(μ2-OH)(C34H44N8)](ClO4)3.EtOH(... 以Fe(ClO4)2.6H2O和N,N',N'',N'''-四(2-吡啶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tpmc)为原料,采用溶液界面扩散法,在二氯甲烷与乙醇两相溶剂的界面上制得Fe(Ⅱ)的双核配合物[Fe2(μ2-OH)(C34H44N8)](ClO4)3.EtOH(1),其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1属正交晶系,Pbcm空间群,晶胞参数a=11.652(2),b=17.505(4),c=22.256(5),α=β=γ=90°,V=453 9.7(16)3,Z=4,Dc=1.519 g.cm-3,μ=0.887 mm-1,F(000)=2 152,R1=0.058 3,ωR2=0.175 8。1中的Fe(Ⅱ)分别与外向型配体tpmc的十四元环上的两个氮原子,两个吡啶环上的氮原子和μ2-OH上的氧原子配位,形成一个畸变的三角双锥几何构型。连接两个Fe(Ⅱ)核中心的μ2-OH氧桥以及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缔合作用,增强了晶体结构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 N'' N'''-四(2-吡啶甲基)-1 4 8 11-四氮杂环十四烷 Fe(Ⅱ) 双核配合物 μ2-OH氧桥 合成 晶体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