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越原意阐释与意蕴不确定性——《活着》批评之批评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达敏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0-94,共5页
作者余华对《活着》所作的原意阐释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相通。超越原意阐释的否定性批评指出作者没有对福贵的“活法”进行深刻的揭示与批判 ,是想诱导当代中国人如此活着。此种批评的三个理论支点使阐释超出了特定的文化语境和... 作者余华对《活着》所作的原意阐释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相通。超越原意阐释的否定性批评指出作者没有对福贵的“活法”进行深刻的揭示与批判 ,是想诱导当代中国人如此活着。此种批评的三个理论支点使阐释超出了特定的文化语境和时代情境。最大的不确定性等于最多的可能的确定性。《活着》意蕴的不确定性 ,一是因为它没有走向绝对性的确指 ,二是因为福贵不是典型人物 ,因而比典型具有更多的可塑性和生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小说 《活着》 余华 中国传统文化 不确定性 福贵形象 原意阐释 否定性批评
下载PDF
批评的否定意味与现代精神——关于《否定与徘徊》的随想
2
作者 朱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10-112,共3页
一批评当如何获得自身的价值,这些年批评界的实践与理论探寻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思和重估批评的价值及其本体意味。批评从依附于作品和从某种“工具”的地位开始逐渐挣脱,朝着自身独立的地位与方向倾斜和逼近,在各种选择的坐标中谋求自己... 一批评当如何获得自身的价值,这些年批评界的实践与理论探寻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思和重估批评的价值及其本体意味。批评从依附于作品和从某种“工具”的地位开始逐渐挣脱,朝着自身独立的地位与方向倾斜和逼近,在各种选择的坐标中谋求自己最佳的“定点”。尽管选择充满着阻力与困惑。80年代中后期的“方法论”热潮虽然在批评的思维空间中所起到的是一种积极开拓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迄今仍没有对当代批评本体性价值作出很有力的撼动。大多数人所沿袭的还是那种在简单的肯定与否定的注解中来显示批评的力量。然而,这种苍白无力的批评却不断地在使批评的功能退化,这显然是人们所不愿看到的。在批评中反对“简单化”、“庸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本体 批评精神 庸俗化 积极开拓 中后期 简单化 作品 否定性批评 批评观念 现代精神
下载PDF
充分的和不充分的
3
作者 李建军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6-77,共2页
当前批评界有两种不正常的现象,一种是夸而坠其实的广告性批评,一种是贬而失其据的否定性批评。前者的表现是动辄便给作品冠以“经典”“史诗”之类的美称,或谬称尚不成熟的作家为大师;而后者则以某种外来的理论为刀尺,削足适履,肢解作... 当前批评界有两种不正常的现象,一种是夸而坠其实的广告性批评,一种是贬而失其据的否定性批评。前者的表现是动辄便给作品冠以“经典”“史诗”之类的美称,或谬称尚不成熟的作家为大师;而后者则以某种外来的理论为刀尺,削足适履,肢解作品,以独断代替分析,对作品进行简单、粗率的否定,《必要的和不必要的》(《中华读书报》,96年1月10日)一文,就有商榷驳议的必要,因为这不仅关乎到对一部作品的评价,而且多少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并戒除一种不良的批评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陈忠实 海明威 “史诗” 《中华读书报》 否定性批评 文学语言 必要成分 作品 作家的风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