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比较”到“建议”——论上古议论语篇中否定比较句的功能扩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唐玉环 《语文学刊》 2017年第4期61-67,共7页
否定比较句是上古议论语篇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X不如Y"为主要结构形式,其含义是说话人做出"X不及Y"的判断或评价。由于语用推理的影响,否定比较句在比较的基础功能上,又拓展出两种新功能:择优推断和建议行为... 否定比较句是上古议论语篇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X不如Y"为主要结构形式,其含义是说话人做出"X不及Y"的判断或评价。由于语用推理的影响,否定比较句在比较的基础功能上,又拓展出两种新功能:择优推断和建议行为,比较联结词"不如"由动词虚化为副词和连词,否定比较句的功能也由言语认知行为扩展到言语交互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议论语篇 否定比较 言语认知 言语行为
下载PDF
维吾尔族大学生国家通用语否定比较句磨蚀研究
2
作者 闫新红 李延伟 《喀什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109-113,共5页
以语言磨蚀理论为切入点,分析维吾尔族大学生对含有"不比、不如、没有"标记词的三种国家通用语否定比较句的磨蚀情况。研究表明:语言信息的隐匿性、五要素间的磨蚀选择性及比较词对结果项的选择性是产生磨蚀的主要原因。基于... 以语言磨蚀理论为切入点,分析维吾尔族大学生对含有"不比、不如、没有"标记词的三种国家通用语否定比较句的磨蚀情况。研究表明:语言信息的隐匿性、五要素间的磨蚀选择性及比较词对结果项的选择性是产生磨蚀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以激活扩散模型的构建、磨蚀过程的回归及否定比较句五要素的架构启示教学,增强其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国家通用语 否定比较 磨蚀
下载PDF
汉语否定比较句初探
3
作者 侯明午 《科教文汇》 2013年第26期64-65,共2页
否定比较句是借助否定词实现比较的比较句,是汉语比较句的一个重要类型。否定比较句为数不多但情况复杂,不同类型的否定比较句在词语搭配、语义表达上均有很大差异。本文首先对否定比较句进行了定义和界定,并总结其典型句型,分析了以&qu... 否定比较句是借助否定词实现比较的比较句,是汉语比较句的一个重要类型。否定比较句为数不多但情况复杂,不同类型的否定比较句在词语搭配、语义表达上均有很大差异。本文首先对否定比较句进行了定义和界定,并总结其典型句型,分析了以"不比"、"不如"、"没有"、"不像"、"没法比"等否定词作为标志的否定比较句的句型特点,并对各种句型做了整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 否定比较 句型研究
下载PDF
“更”和“还”在肯定与否定比较句中的差异 被引量:25
4
作者 文全民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7,共10页
肯定比较句“X比Y·W”中,可以在W项前面插入副词“更”或者“还”。通常,“更”和“还”可以互换使用,而全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不变。但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更”和“还”不可以替换使用,在否定比较句“X不比Y·W”中,W... 肯定比较句“X比Y·W”中,可以在W项前面插入副词“更”或者“还”。通常,“更”和“还”可以互换使用,而全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不变。但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更”和“还”不可以替换使用,在否定比较句“X不比Y·W”中,W项前面插入“更”或者“还”所受限制会更大。“还”通常只能出现在表反问语气的否定比较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 “还” 主观性 否定比较
原文传递
山东兖州方言的否定比较句
5
作者 杨文波 《语言研究集刊》 CSSCI 2014年第2期36-43,326,共9页
文章首先考察了兖州方言比较句的类型,然后着重指出兖州人日常口语首选否定比较句,而少用肯定比较句,以致否定比较句相对强势,而肯定比较句相对弱势,最后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兖州方言 肯定比较 否定比较 标记理论
原文传递
比较否定结构“X不如Y·Z”和“X不比Y·Z”使用差异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华雨 《语料库语言学》 2017年第1期31-43,100,共14页
现代汉语中'X不如Y·Z'和'X不比Y·Z'都可以表达比较的否定,但两者在具体使用上有一定区别。本研究从原型语义和主观性差异两方面分析其语义及使用差异。研究发现:首先,在语义方面,'不如'句语义清晰,表... 现代汉语中'X不如Y·Z'和'X不比Y·Z'都可以表达比较的否定,但两者在具体使用上有一定区别。本研究从原型语义和主观性差异两方面分析其语义及使用差异。研究发现:首先,在语义方面,'不如'句语义清晰,表示'在Z上,X<Y';'不比'句的语义复杂,但其原型语义应为'在Z上,X≤Y'。其次,在主观性方面,第一,在基准项主观性上,'不如'句倾向于使用比喻义基准项和詈语义基准项,主观性更强;第二,在前加副词主观性上,'不如'倾向于同主观性较强的程度副词'远''真''还'以及语气副词'倒'搭配,'不比'倾向于同主观性较弱的语气副词'并'搭配,并由此印证了'不如'句比'不比'句的主观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否定结构 不如 不比 语义差异 主观性差异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与越南语存在句否定形式与情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黄素源 《国际汉语学报》 2016年第2期188-201,共14页
存在句是存现句最典型的一种.对于这种特殊的句子,至今己有不少学者深入研究并在此方面获得了相当大的成果.本文力图将现代汉语与越南语“存在句”(CAUTONTAI)的否定形式与情态特征进行比较.
关键词 现代汉语存在句 越南语 CAU TON TAI 否定形式与情态特征比较
下载PDF
主观极量评价句式“V过A的,没V过这么(那么)A的”研究
8
作者 李佳乐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27-30,共4页
句式"V过A的,没V过这么(那么)A的"是一个半固定式的转折复句,省略了但、但是、可是、不过一类的关联词,但转折意味并没有减弱,这是由于后项的"没V过"与前项的"V过"语义对立,从而构成分句间的转折关系。... 句式"V过A的,没V过这么(那么)A的"是一个半固定式的转折复句,省略了但、但是、可是、不过一类的关联词,但转折意味并没有减弱,这是由于后项的"没V过"与前项的"V过"语义对立,从而构成分句间的转折关系。通过分析相关语料可知,构式中的指示代词(这么/那么/如此/这般)除起加强性质形容词程度的作用外,还与"没"搭配构成否定比较级结构("没V过这么(那么)+A");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该构式产生了多种形式相似,也表极限义评价的变体形式;该构式具有口语分布、主观评价、语义对立等语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折复句 时体助词 自主动词 否定比较 主观极量评价
下载PDF
“一M不如一M”构式初探
9
作者 胡颖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7-52,共6页
“一M不如一M”是现代汉语常用构式之一,句法结构上,符合差比句的基本结构,包括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标记、比较点和比较值五个部分,不同于有固定两个比较项的一般比较句,该构式由具有明显指代功能的“一M”充当比较项。语义上,通... “一M不如一M”是现代汉语常用构式之一,句法结构上,符合差比句的基本结构,包括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标记、比较点和比较值五个部分,不同于有固定两个比较项的一般比较句,该构式由具有明显指代功能的“一M”充当比较项。语义上,通过递次比较和周遍比较两种方式而产生了序列递减义和遍指否定义双重构式义,且两者具有历时联系。语用功能方面,主要表现为突显功能、主观性和评价功能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义 否定比较 突显 主观性
下载PDF
说“无比”
10
作者 萧红 《长江学术》 2018年第3期112-121,共10页
对学界已有对"无比"性质及其演变动因的研究进行重新审视发现:首先,按照袁毓林《汉语词类划分手册》为"无比"的功能赋值,现代汉语的"无比"属于不太典型的修饰词和副词,与动词、形容词无涉,最好看作是修... 对学界已有对"无比"性质及其演变动因的研究进行重新审视发现:首先,按照袁毓林《汉语词类划分手册》为"无比"的功能赋值,现代汉语的"无比"属于不太典型的修饰词和副词,与动词、形容词无涉,最好看作是修饰词。其次,"无比"在其演变为修饰词的过程中表现出与其它否定比较词不同的特点。"无比"结构来源复杂,完整的发展阶段应包括(1)"无所比"中"所"脱落,形成"无比1";(2)由"无所比"替换为"无+(NP+比)",NP是代词或名词;(3)"无+(NP+比)"中主要成分缺省导致结构紧缩而形成新的"无比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比 非典型修饰词 否定比较 语序
下载PDF
“更”字比较句中多项比较的程序与格式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谊生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3-456,共14页
具有三个或多个次第比较项的"更"字句,都是包含多次两项比较的复句。由于比较基点不同,可以构成顺向递较、逆向递较和交互递较三种格式。含有分较和同较的多项比较句并不是真正的多项次第比较式。多项次第比较式包含兼较、合... 具有三个或多个次第比较项的"更"字句,都是包含多次两项比较的复句。由于比较基点不同,可以构成顺向递较、逆向递较和交互递较三种格式。含有分较和同较的多项比较句并不是真正的多项次第比较式。多项次第比较式包含兼较、合较以及属种、模糊等多种比较格式。多项次第比较否定句在比较方式、标记、预设等方面具有相应特点,但在比较项数、基点、程序等方面都与肯定比较句一致,也是多次两项比较格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 次第比较 会话隐含 比较程序 比较格式 多项否定比较
原文传递
英汉翻译中的“假朋友”现象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莉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2-65,共4页
“假朋友”一词源自法语词语“FauxAmis” ,现主要是指在语义结构上相似或相同 ,但含义却不相同的词或句子结构。全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英汉翻译中易出现“假朋友”的现象 :(1)词汇及习语 ;(2 )否定结构 ;(3)比较结构 ,从而指出正确鉴... “假朋友”一词源自法语词语“FauxAmis” ,现主要是指在语义结构上相似或相同 ,但含义却不相同的词或句子结构。全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英汉翻译中易出现“假朋友”的现象 :(1)词汇及习语 ;(2 )否定结构 ;(3)比较结构 ,从而指出正确鉴别“假朋友”现象对外语学习者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朋友 词汇及习语中的假朋友 比较否定中的假朋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