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学生肯定自我的形成 被引量:2
1
作者 师海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112-115,共4页
文章首先论述了自我与自我意识的概念、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的原因,接着分析了肯定的自我与否定的自我的表现,最后,就如何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肯定的自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自我 自我意识 肯定的自我 否定的自我 归属感 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下载PDF
消除焦虑的有效方法——自我渲泄
2
作者 王力 《辽宁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Z2期39-39,共1页
焦虑从总体上说是一种消极的否定情绪,表现为莫名的压抑感和恐惧感,伴有紧张、心情烦躁、不安、失眠、易发脾气等症状。焦虑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总的来说是消极的。许多中学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感。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渲泄是... 焦虑从总体上说是一种消极的否定情绪,表现为莫名的压抑感和恐惧感,伴有紧张、心情烦躁、不安、失眠、易发脾气等症状。焦虑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总的来说是消极的。许多中学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感。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渲泄是消极焦虑的有效方法之一。 自我渲泄大体分为积极的肯定的自我渲泄和消极的否定的自我渲泄两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渲泄 消除焦虑的方法 有效方法 心理健康 中学生 焦虑情绪 否定的自我 肯定的自我 焦虑感 引导学生
下载PDF
中日大学生心理不安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张日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9-36,61,共9页
中日大学生心理不安的比较研究张日昇对于“不安”或“焦虑”(anxiety),过去只将其归结为一种因“恐怖”而引起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多注意对其因“恐怖”所派生的、负面性质的研究。近些年来,通过从各个方面对“不安”进行探... 中日大学生心理不安的比较研究张日昇对于“不安”或“焦虑”(anxiety),过去只将其归结为一种因“恐怖”而引起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多注意对其因“恐怖”所派生的、负面性质的研究。近些年来,通过从各个方面对“不安”进行探讨和研究,研究者在探究不安的“消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不安 中日大学生 中国的大学生 自我接纳 中国大学生 性别差异 同一性地位 自我同一性 否定的自我 认知的自我
下载PDF
谈无斥责教育
4
作者 张光富 曹功俊 《基础教育研究》 1996年第3期29-29,共1页
谈无斥责教育湖北张光富,曹功俊斥责教育的特声、是教育中缺乏对被教育者的尊重,缺乏民主,缺乏内心情感的交流,缺乏对学生科学的具体的指导,缺乏对学生肯定的鼓励,缺乏对学生的爱;在语言中习惯使用训斥、指责、讥讽以至威胁;在... 谈无斥责教育湖北张光富,曹功俊斥责教育的特声、是教育中缺乏对被教育者的尊重,缺乏民主,缺乏内心情感的交流,缺乏对学生科学的具体的指导,缺乏对学生肯定的鼓励,缺乏对学生的爱;在语言中习惯使用训斥、指责、讥讽以至威胁;在体态语言上表现为冷漠、严厉、盛气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斥责教育 自我教育 否定的自我 体态语言 人的价值 正视错误 生物实验 消极作用 内心情感 教学生涯
下载PDF
“人狗悖论”的生命现象学诠释——以《大话西游》为例
5
作者 王海龙 韦政希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0-96,共7页
米歇尔·亨利的生命现象学主张,非意向性的先验情感的被给予性是意向性的认识活动的被给予性的基础,前者是纯粹现象学生命的特征,后者则是强调理性主义的科学的特征,两者之间存在一个矛盾:生命的自我否定。触及人的存在的电影中往... 米歇尔·亨利的生命现象学主张,非意向性的先验情感的被给予性是意向性的认识活动的被给予性的基础,前者是纯粹现象学生命的特征,后者则是强调理性主义的科学的特征,两者之间存在一个矛盾:生命的自我否定。触及人的存在的电影中往往存在这个矛盾。生命现象学的这些主张在电影《大话西游》中得到生动体现,尤其是影片中的同一个孙悟空既是人、又是狗的悖论切合了生命现象学的主题:生命的自我否定。在孙悟空身上,集中体现了这个悖论中非意向性与意向性的矛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现象学 情感 生命的自我否定 《大话西游》 人狗悖论
下载PDF
当学生面临挫折的时候
6
作者 沃建中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教师 初中生 心理状态 情绪状态 现实性 意志品质教育 普遍性 否定的自我 追求的目标 社会经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