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含油气系统模拟技术在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层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成俊
李少荣
+3 位作者
陈朝刚
张健强
宋科雄
郑永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8年第2期32-35,共4页
运用Petro Mod软件对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层开展含油气系统模拟,分析页岩气成藏条件,结果表明:渝东南地区主要经历了三次快速沉积时期和三次剥蚀时期;现今页岩气含量受控于生烃演化和构造运动,五峰组–龙马溪组志留纪晚期开始生烃...
运用Petro Mod软件对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层开展含油气系统模拟,分析页岩气成藏条件,结果表明:渝东南地区主要经历了三次快速沉积时期和三次剥蚀时期;现今页岩气含量受控于生烃演化和构造运动,五峰组–龙马溪组志留纪晚期开始生烃,三叠纪末含气量达到最大,在沉积构造演化过程中仍持续生烃,至今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牛蹄塘组最佳生烃期在晚志留世,燕山期构造运动之前已经停止生烃,页岩气藏发生置换作用,导致现今含气量极低且以氮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地区
含油气系统模拟
页岩气
下古生界
成藏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差异富集历史的动态模拟——以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
2
作者
李斌
钟笠
+4 位作者
吕海涛
杨素举
徐勤琪
张鑫
郑斌嵩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3-1066,共14页
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针对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复杂的差异富集历史,采用成藏动力学模拟方法进行深层油气的生排烃、运聚和调整改造的历史恢复。研究表明:①塔河油田下寒武统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反映出不同构造带...
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针对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复杂的差异富集历史,采用成藏动力学模拟方法进行深层油气的生排烃、运聚和调整改造的历史恢复。研究表明:①塔河油田下寒武统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反映出不同构造带的生排烃过程及其强度具有明显不同,是导致深层油气相态差异的主要原因。②走滑断裂和不整合面等构成的复合输导体系控制深层油气早期运移聚集和后期调整,中寒武统台内膏盐岩阻止深层油气的垂向运聚,致使深层油气呈现明显的“断控”特征,其中北东向走滑断裂带和深层油气运移低势区叠加有利于汇聚成藏,且主要沿北东向走滑断裂带呈串珠状分布。③成藏动态模拟揭示“源-断-缝-膏-保”时空配置控制塔河深层油气的差异富集,奥陶系经历多期充注、垂向运聚、侧向调整改造的成藏历史,深层油气一直处于运移聚集和逸散的动态平衡中。④油气残留量统计显示塔河油田深层奥陶系鹰山组和蓬莱坝组仍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潜力,超深层中上寒武统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前景。研究为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的动态定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也可以为古老克拉通盆地碳酸盐岩相关油气成藏演化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盆地
塔里木盆地
海相碳酸盐岩
油气
差异富集
动态成藏
模拟
流体势技术
塔河油田
下古生界
含油气系统模拟
深层—超深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盆地沉积充填演化与含油气系统耦合模拟方法在超深层油气成藏模拟中的应用——以四川盆地中部震旦系灯影组为例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可禹
刘建良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45-1458,共14页
21世纪初开始的非常规油气(致密油气、页岩油气)革命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油气系统范式的认知。基于经典含油气系统模式所建立的“蛋糕式”简单且独立的“生-储-盖”分层模式已无法有效模拟非常规油气的富集规律和有利区分布。盆地沉积充填...
21世纪初开始的非常规油气(致密油气、页岩油气)革命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油气系统范式的认知。基于经典含油气系统模式所建立的“蛋糕式”简单且独立的“生-储-盖”分层模式已无法有效模拟非常规油气的富集规律和有利区分布。盆地沉积充填正演模拟与含油气系统耦合模拟相结合,可充分考虑盆地沉积充填过程中各含油气系统要素的非均质性,能够形成较精细的地质模型,预测深层和非常规油气的成藏过程与有利区分布,为盆地全油气系统的定量研究提供有效的模拟手段。以四川盆地中部超深层震旦系灯影组为例,在资料匮乏和精度不高的情况下,利用基于过程约束的沉积正演模拟方法模拟灯影组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建立灯影组精细的沉积相/岩相非均质性地质模型,在明确灯影组构造-热演化史以及震旦系—寒武系烃源岩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开展灯影组的沉积-成藏耦合数值模拟,预测了灯影组的油气运移方向及有利聚集区。与传统的简单层状模型的模拟结果相对比,盆地沉积充填-成藏耦合的数值模拟更充分地考虑了灯影组沉积的非均质性,能模拟灯影组内部由于沉积相变而在岩性圈闭内形成的油气聚集,模拟得到的油气富集位置和规模与实际勘探发现更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正演
模拟
含油气系统模拟
震旦系灯影组
深层
油气
四川盆地
原文传递
题名
含油气系统模拟技术在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层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成俊
李少荣
陈朝刚
张健强
宋科雄
郑永华
机构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页岩气研究中心
斯伦贝谢中渝页岩气技术服务(重庆)有限公司
重庆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8年第2期32-35,共4页
基金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重庆市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子项目"重庆市页岩气勘探有利区带优选及资源量评价研究(快速评价)"(渝地调设审字[2014]81号)
文摘
运用Petro Mod软件对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层开展含油气系统模拟,分析页岩气成藏条件,结果表明:渝东南地区主要经历了三次快速沉积时期和三次剥蚀时期;现今页岩气含量受控于生烃演化和构造运动,五峰组–龙马溪组志留纪晚期开始生烃,三叠纪末含气量达到最大,在沉积构造演化过程中仍持续生烃,至今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牛蹄塘组最佳生烃期在晚志留世,燕山期构造运动之前已经停止生烃,页岩气藏发生置换作用,导致现今含气量极低且以氮气为主。
关键词
渝东南地区
含油气系统模拟
页岩气
下古生界
成藏分析
分类号
TE112.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差异富集历史的动态模拟——以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
2
作者
李斌
钟笠
吕海涛
杨素举
徐勤琪
张鑫
郑斌嵩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3-1066,共14页
基金
四川省区域创新合作项目“复杂油藏高效开发相关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21QYCX004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项目“塔北奥陶系油气富集规律与增储目标评价”(P21048-3)。
文摘
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针对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复杂的差异富集历史,采用成藏动力学模拟方法进行深层油气的生排烃、运聚和调整改造的历史恢复。研究表明:①塔河油田下寒武统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反映出不同构造带的生排烃过程及其强度具有明显不同,是导致深层油气相态差异的主要原因。②走滑断裂和不整合面等构成的复合输导体系控制深层油气早期运移聚集和后期调整,中寒武统台内膏盐岩阻止深层油气的垂向运聚,致使深层油气呈现明显的“断控”特征,其中北东向走滑断裂带和深层油气运移低势区叠加有利于汇聚成藏,且主要沿北东向走滑断裂带呈串珠状分布。③成藏动态模拟揭示“源-断-缝-膏-保”时空配置控制塔河深层油气的差异富集,奥陶系经历多期充注、垂向运聚、侧向调整改造的成藏历史,深层油气一直处于运移聚集和逸散的动态平衡中。④油气残留量统计显示塔河油田深层奥陶系鹰山组和蓬莱坝组仍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潜力,超深层中上寒武统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前景。研究为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的动态定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也可以为古老克拉通盆地碳酸盐岩相关油气成藏演化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叠合盆地
塔里木盆地
海相碳酸盐岩
油气
差异富集
动态成藏
模拟
流体势技术
塔河油田
下古生界
含油气系统模拟
深层—超深层
Keywords
superposition basin
Tarim Basin
marine carbonate rock
oil and gas differential accumulation
dynamic accumulation simulation
fluid potential technology
Tahe Oilfield
Lower Paleozoic petroleum system simulation
deep and ultra-deep strata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盆地沉积充填演化与含油气系统耦合模拟方法在超深层油气成藏模拟中的应用——以四川盆地中部震旦系灯影组为例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可禹
刘建良
机构
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45-1458,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92055204,No.41821002和No.42002115)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4010401)资助。
文摘
21世纪初开始的非常规油气(致密油气、页岩油气)革命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油气系统范式的认知。基于经典含油气系统模式所建立的“蛋糕式”简单且独立的“生-储-盖”分层模式已无法有效模拟非常规油气的富集规律和有利区分布。盆地沉积充填正演模拟与含油气系统耦合模拟相结合,可充分考虑盆地沉积充填过程中各含油气系统要素的非均质性,能够形成较精细的地质模型,预测深层和非常规油气的成藏过程与有利区分布,为盆地全油气系统的定量研究提供有效的模拟手段。以四川盆地中部超深层震旦系灯影组为例,在资料匮乏和精度不高的情况下,利用基于过程约束的沉积正演模拟方法模拟灯影组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建立灯影组精细的沉积相/岩相非均质性地质模型,在明确灯影组构造-热演化史以及震旦系—寒武系烃源岩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开展灯影组的沉积-成藏耦合数值模拟,预测了灯影组的油气运移方向及有利聚集区。与传统的简单层状模型的模拟结果相对比,盆地沉积充填-成藏耦合的数值模拟更充分地考虑了灯影组沉积的非均质性,能模拟灯影组内部由于沉积相变而在岩性圈闭内形成的油气聚集,模拟得到的油气富集位置和规模与实际勘探发现更吻合。
关键词
地层正演
模拟
含油气系统模拟
震旦系灯影组
深层
油气
四川盆地
Keywords
forward stratigraphic modeling
petroleum system modeling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deep oil-gas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TE1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含油气系统模拟技术在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层的应用
成俊
李少荣
陈朝刚
张健强
宋科雄
郑永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差异富集历史的动态模拟——以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
李斌
钟笠
吕海涛
杨素举
徐勤琪
张鑫
郑斌嵩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盆地沉积充填演化与含油气系统耦合模拟方法在超深层油气成藏模拟中的应用——以四川盆地中部震旦系灯影组为例
刘可禹
刘建良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