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油中的乳化活性组分及含碱体系驱油机理 被引量:4
1
作者 秦慧 叶汝强 牟伯中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4-470,共7页
针对三次采油中常用的含碱体系,介绍了原油中的碱水乳化活性组分,主要为有机酸、起辅助作用的非酸合氧化合物和其他非酸组分。有些原油还含有影响其碱水乳化性能的特殊微量组分,如硅氧烷、氨基酸和苯胺。综述了含碱体系驱油机理,包括降... 针对三次采油中常用的含碱体系,介绍了原油中的碱水乳化活性组分,主要为有机酸、起辅助作用的非酸合氧化合物和其他非酸组分。有些原油还含有影响其碱水乳化性能的特殊微量组分,如硅氧烷、氨基酸和苯胺。综述了含碱体系驱油机理,包括降低界面张力、润湿反转、乳化、增大水相黏性、改变原油流变性、增溶刚性膜和热力学分析,以及碱、盐等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组分 含碱体系 驱油机理 原油 乳化 综述
下载PDF
无碱与含碱化学体系驱替稠油特征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韩玉贵 丁名臣 +3 位作者 刘义刚 邹剑 赵鹏 王业飞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9-132,138,共5页
稠油含碱体系化学驱能够显著提高采收率,但是碱的加入会带来结垢、采出液破乳难等问题,因此,人们逐渐考虑用无碱体系驱替稠油。当前关于2类体系驱替稠油特征和机理差异的研究较少,为了明确无碱和含碱化学体系驱替稠油差异,文中主要针对... 稠油含碱体系化学驱能够显著提高采收率,但是碱的加入会带来结垢、采出液破乳难等问题,因此,人们逐渐考虑用无碱体系驱替稠油。当前关于2类体系驱替稠油特征和机理差异的研究较少,为了明确无碱和含碱化学体系驱替稠油差异,文中主要针对表面活性剂-聚合物(SP)和碱-聚合物(AP)体系开展了界面张力(IFT)、乳化性能和驱油特征研究。结果表明,SP和AP驱替稠油机理存在显著不同,即前者通过超低IFT形成油在水中乳化型(O/W)乳状液驱油,而后者与稠油没有达到超低IFT,形成水在油中乳化型(W/O)的乳状液。驱油结果表明,化学体系驱替稠油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AP、泡沫、SP、聚合物(P)、碱(A)、表面活性剂(S)。这说明:P的加入(扩大波及体积)是提高稠油采收率的前提,然后S和A才能充分发挥其超低IFT和乳化作用;气泡辅助的SP驱-泡沫驱是当前无碱复合体系驱替稠油的较好的注入方式,是接替AP驱的重要技术;与泡沫驱相比,单一SP驱存在对化学药剂的潜在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提高采收率 体系 含碱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