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53—2011年小兴安岭森林火灾含碳气体排放的估算 被引量:24
1
作者 胡海清 罗碧珍 +3 位作者 魏书精 孙龙 魏书威 文正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65-3076,共12页
根据1953—2011年小兴安岭森林调查数据和森林火灾统计资料,结合野外火烧迹地调查与室内控制试验数据,估算了小兴安岭1953—2011年森林火灾的碳排放量和含碳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1953—2011年小兴安岭森林火灾的总碳排放量为1.12×1... 根据1953—2011年小兴安岭森林调查数据和森林火灾统计资料,结合野外火烧迹地调查与室内控制试验数据,估算了小兴安岭1953—2011年森林火灾的碳排放量和含碳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1953—2011年小兴安岭森林火灾的总碳排放量为1.12×107t,年均排放量为1.90×105t,约占全国年均森林火灾碳排放量的1.7%;其中,含碳气体CO2、CO、CH4和非甲烷烃(NMHC)的排放量分别为3.39×107、1.94×105、1.09×105和7.46×104t,相应年均排放量5.74×105、3.29×104、1.85×103、1.27×103t分别占全国年均森林火灾含碳气体排放量的1.4%、1.2%、1.7%和1.1%.不同林型的燃烧效率和单位过火面积的碳排放量均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最后提出了合理的林火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排放 含碳气体排放 小兴安岭 林火管理措施
原文传递
云南松林计划烧除地表碳损失量及碳排放量估算 被引量:1
2
作者 宋灯辉 付迪 +3 位作者 黎建强 付钇珊 邢学霞 田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76-1383,共8页
计划烧除作为一项重要的营林措施,是科学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与碳分配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科学有效地评估计划烧除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地可燃物载量及碳储量的影响,准确估算计划烧除地表碳... 计划烧除作为一项重要的营林措施,是科学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与碳分配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科学有效地评估计划烧除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地可燃物载量及碳储量的影响,准确估算计划烧除地表碳损失量和含碳气体的排放量,对于定量评估计划烧除对云南松林碳源/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草灌层、枯落物层及土壤有机质层可燃物载量的调查和含碳率的测定,对计划烧除对地表可燃物载量和碳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计划烧除燃烧效率、含碳气体排放因子的测定,对计划烧除过程中总碳和含碳气体的排放量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1)实施计划烧除能有效减少地表可燃物载量,实施计划烧除林地总可燃物载量比未实施计划烧除林地减少了62.5%;计划烧除显著减少了林地地表碳储量,实施计划烧除的林地地表碳储量比未实施计划烧除林地减少了60.9%。2)云南松林计划烧除过程中碳排放量总和为0.24 t∙hm^(-2),以枯落物层燃烧过程中碳排放量最高,占总碳排放量的63.5%。3)云南松林计划烧除过程中主要含碳气体排放量总量为773kg∙hm^(-2),其中CO_(2)、CO、CH_(4)和NMHC排放总量分别为723、47.1、1.90、和1.41kg∙hm^(-2)。计划烧除能够有效减少地表可燃物载量,总碳排放量和含碳气体排放量显著小于森林火灾,是一种以小规模泄漏代替重特大森林火灾造成大量碳排放的森林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林 计划烧除 可燃物载量 储量 排放 排放因子 含碳气体排放
下载PDF
黑龙江省温带森林火灾碳排放的计量估算 被引量:22
3
作者 魏书精 罗碧珍 +1 位作者 孙龙 胡海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48-3063,共16页
森林火灾干扰作为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剧烈地改变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格局与过程,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碳循环与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森林火灾干扰的频率和强度进一步加剧,其排放的含碳气体对大气中温室... 森林火灾干扰作为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剧烈地改变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格局与过程,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碳循环与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森林火灾干扰的频率和强度进一步加剧,其排放的含碳气体对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贡献率更大,进而加快气候变暖的速率。科学有效地对森林火灾碳排放及含碳气体排放量进行计量估算,对了解区域乃至全球的碳循环及碳平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根据黑龙江省温带森林1953—2012年火灾统计资料和森林调查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通过野外火烧迹地调查以及实验室的控制环境实验来确定森林火灾碳排放计量中的各种参数,在林分水平上,利用排放因子的方法,估算了黑龙江省温带森林60年间火灾碳排放量和含碳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温带森林60年间火灾碳排放量为5.88×107t,年均排放量为9.80×105t,约占全国年均森林火灾碳排放量的8.66%;含碳气体CO2、CO、CH4和非甲烷烃(nonmethane hydrocarbons,NMHC)的排放量分别为1.89×108、1.06×107、6.33×105和4.43×105t,含碳气体CO2、CO、CH4和NMHC的年均排放量分别为3.15×106、1.77×105、1.05×104和7.38×103t,分别占全国年均森林火灾各含碳气体排放量的7.74%、6.52%、9.42%和6.53%。研究发现针阔混交林型的森林火灾面积占总过火林地面积的57.54%,由于其燃烧效率较低,在森林火灾中的碳排放量仅占排放总量的38.57%;尤其是针阔混交林森林火灾面积占总过火林地面积的20.71%,而碳排放量仅占总排放量的9.67%;且CO2的排放因子较低,其CO2排放量仅占总排放量的8.95%。同时研究表明,黑龙江省温带森林年均的碳排放对该区域的碳循环与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经营可持续管理策略,亦提出了科学的林火管理策略及其合理化的林火管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含碳气体排放 森林火灾 林火管理路径 黑龙江省
下载PDF
大兴安岭呼中区2010年森林火灾碳排放的计量估算 被引量:32
4
作者 胡海清 魏书精 孙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9-119,共11页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特殊而重要的生态因子,亦是导致植被和土壤碳储量动态变化的重要干扰因子。森林火灾的碳排放对气候变化及大气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科学有效地对其进行计量,对了解区域和全球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平衡具有重要...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特殊而重要的生态因子,亦是导致植被和土壤碳储量动态变化的重要干扰因子。森林火灾的碳排放对气候变化及大气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科学有效地对其进行计量,对了解区域和全球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大兴安岭野外森林可燃物的调查数据和2010年森林火灾统计资料,利用GIS技术工具,通过野外火烧迹地调查与室内控制环境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种计量参数,从林分水平上,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大兴安岭2010年森林火灾碳排放量和含碳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大兴安岭2010年森林火灾碳排放量为117870.62t;含碳气体排放量CO2、CO、CH4和NMHC分别为379606.01,23425.74,1081.46和758.61t。虽然针阔混交林火烧面积占总过火面积的26.35%,但是碳排放量只占总排放量的13.79%,而2种偃松林型的火烧面积只占总过火面积的29.92%,碳排放量却占总排放量的50.35%,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林火管理策略。研究结果为正确认识森林火灾对区域碳平衡及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排放 含碳气体排放 排放因子 林火管理策略
下载PDF
大兴安岭2001—2010年森林火灾碳排放的计量估算 被引量:34
5
作者 胡海清 魏书精 孙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5373-5386,共14页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是导致植被和土壤碳储量减少的重要路径之一。森林火灾总碳和含碳气体的排放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科学有效地对其进行计量,对了解全球的碳平衡和碳循环,以及森林火灾对大气碳平衡的影响机理均有重...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是导致植被和土壤碳储量减少的重要路径之一。森林火灾总碳和含碳气体的排放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科学有效地对其进行计量,对了解全球的碳平衡和碳循环,以及森林火灾对大气碳平衡的影响机理均有重要意义。大兴安岭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针叶林区,又是森林火灾的多发区,科学计量该区森林火灾的碳排放量,对了解区域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大兴安岭2001—2010年森林火灾统计资料和森林资源清查中各林型可燃物载量数据,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并结合野外火烧迹地调查与室内控制环境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种计量参数,从林分水平上计量大兴安岭2001—2010年间森林火灾所排放的总碳和含碳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在10a间森林火灾所排放的总碳量为5.36×106t;含碳气体排放量CO2、CO、CH4和NMHC分别为1.73×107t、1.10×106t、7.10×104t和3.50×104t。通过分析可知3种兴安落叶松林型(杜鹃-落叶松林、杜香-落叶松林和草类-落叶松林)对该区的碳排放具有重要贡献,占总碳排放量的83.08%,占含碳气体排放量CO2、CO、CH4和NMHC分别为83.36%、82.25%、57.96%、81.00%。同时研究表明,该区年均的碳排放对区域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森林火灾 排放 排放因子 含碳气体排放
下载PDF
森林火灾碳排放计量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6
作者 胡海清 魏书精 +1 位作者 金森 孙龙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23-1434,共12页
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是导致植被和土壤碳储量减少的重要途径之一.森林火灾含碳气体排放对大气碳平衡及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科学有效地对其进行计量,对了解森林火灾在全球碳循环和碳平衡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是导致植被和土壤碳储量减少的重要途径之一.森林火灾含碳气体排放对大气碳平衡及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科学有效地对其进行计量,对了解森林火灾在全球碳循环和碳平衡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3个方面阐述森林火灾碳排放计量模型的研究进展:森林火灾直接排放总碳和含碳气体计量方法;森林火灾碳排放计量模型的影响因子及计量参数;森林火灾碳排放计量中不确定性原因剖析.最后提出了提高碳排放计量定量化的3种路径选择: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改进算法、提高森林火灾面积的估测精度、结合有效可燃物计量模型,提高估测可燃物载量的准确率;使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并结合室内控制实验、野外试验与火烧迹地调查确定燃烧效率;通过大量室内燃烧实验和野外空中采样来确定排放因子和排放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排放 含碳气体排放 计量模型
原文传递
Regional Diferences in the Efect of Climate and Soil Texture on Soil Organic Carbon 被引量:1
7
作者 WANG Mei-Yan SHI Xue-Zheng +4 位作者 YU Dong-Sheng XU Sheng-Xiang TAN Man-Zhi SUN Wei-Xia ZHAO Yong-Cu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6期799-807,共9页
The agricultural soil carbon poo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itigat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ana unaerstanamg the son orgamc carbon-climate-soil texture relationship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stimating cropland... The agricultural soil carbon poo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itigat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ana unaerstanamg the son orgamc carbon-climate-soil texture relationship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stimating cropland soil carbon pool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Using data from 900 soil profiles, obtained from the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of China, we investigated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depth distribution in relation to climate and soil texture under various climate regimes of the cold northeast region (NER) and the warmer Huang-Huai-Hai region (HHHR) of China.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OC content was higher in NER than in HHHR. For both regions, the SOC content at all soil depths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relationships with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MAT), but was related to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MAP) just at the surface 0-20 cm. The climate effect on SOC content was more pronounced in NER than in HHHR.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 of soil texture on SOC content were not found. However, the dominant texture factors were different. The effect of sand content on SOC was more pronounced than that of clay content in NER. Conversely, the effect of clay on SOC was more pronounced than sand in HHHR. Climate and soil texture jointly explained the greatest SOC variability of 49.0% (0-20 cm) and 33.5% (20-30 cm) in NER and HHHR, respectively. Moreover, regional differences occurred in the importance of climate vs. soil texture in explaining SOC variability. In NER, the SOC content of the shallow layers (0-30 cm) was mainly determined by climate factor, specifically MAT, but the SOC content of the deeper soil layers (30-100 cm) was more affected by texture factor, specifically sand content. In HHHR, all the SOC variability in all soil layers was predominantly best explained by clay content. Therefore, when temperature was colder, the climate effect became stronger and this trend was restricted by soil depth.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soil depth influence underscored the importance of explicitly considering them in modeling long-term soil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and predicting potential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CROPLAND soil carbon pool soil depth TEMPERATU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