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卷取温度对微合金化含磷钢薄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郑之旺 苟淑云 《钢铁钒钛》 CAS 2008年第2期9-13,共5页
以低碳微合金化含磷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热轧态和冷轧退火态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以及退火再结晶动力学行为,研究了卷取温度(6006、507、00℃)对微合金化含磷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轧卷取温度对微合金化含磷钢的显微组... 以低碳微合金化含磷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热轧态和冷轧退火态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以及退火再结晶动力学行为,研究了卷取温度(6006、507、00℃)对微合金化含磷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轧卷取温度对微合金化含磷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热轧卷取温度从700℃降低到600℃,试验钢退火再结晶受到明显延迟,再结晶激活能明显提高;卷取温度对热轧态和退火态铁素体晶粒尺寸影响较小,但热轧态强度随着卷取温度降低而提高;随着卷取温度的降低,冷轧退火态的强度提高,且力学性能对退火温度的敏感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钢 微合金化 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含铜含磷钢的品种开发 被引量:3
2
作者 郭亮 《冶金译丛》 1999年第4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耐候 品种开发 含铜含磷钢 稀土处理
下载PDF
微钛处理对含磷钢薄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郑之旺 《钢铁钒钛》 CAS 2007年第2期9-15,共7页
以低碳含磷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卷取温度时(分别为600、650和700℃)热轧态和冷轧退火态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以及退火再结晶动力学行为,研究了微钛(0.015%)处理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轧卷取温度对低碳含磷钢的... 以低碳含磷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卷取温度时(分别为600、650和700℃)热轧态和冷轧退火态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以及退火再结晶动力学行为,研究了微钛(0.015%)处理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轧卷取温度对低碳含磷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很小,但微钛处理后,低碳含磷钢的再结晶动力学受到延迟,特别当卷取温度为600℃时,不但热轧态和冷轧退火态的强度提高,而且力学性能对卷取温度和退火温度的敏感性增加;随着卷取温度的降低,热轧态和冷轧退火态的强度提高,且冷轧退火态强度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幅度增加。微钛处理对含磷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与钛析出相的粗化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钢 微钛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硼抑制超低碳高强含磷钢裂纹的研究
4
作者 贾启超 《鞍钢技术》 CAS 2015年第2期24-27,共4页
为了研究硼对超低碳高强含磷钢裂纹的抑制作用,设计了含硼和不含硼两种成分的超低碳高强含磷钢,通过拉伸断裂实验、金相分析、二相粒子透射分析等方法,对两种钢的力学性能、组织、成形性能和使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硼对超低... 为了研究硼对超低碳高强含磷钢裂纹的抑制作用,设计了含硼和不含硼两种成分的超低碳高强含磷钢,通过拉伸断裂实验、金相分析、二相粒子透射分析等方法,对两种钢的力学性能、组织、成形性能和使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硼对超低碳含磷钢裂纹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能够显著提高产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含磷钢 裂纹 抑制
下载PDF
新一代汽车用钢──高强度含磷钢板(1) 被引量:3
5
作者 冷启明 《运输车辆》 1995年第1期20-21,共2页
高强度含磷钢板在我国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已取得重要成果,初步形成了强度和冲压级别的系列化。文章对这一汽车车体用钢新品种的制钢依据、基本性能、成形性能、焊接性能以及应用问题进行了介绍;并着重阐述其应用特点,旨在对进一步推广... 高强度含磷钢板在我国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已取得重要成果,初步形成了强度和冲压级别的系列化。文章对这一汽车车体用钢新品种的制钢依据、基本性能、成形性能、焊接性能以及应用问题进行了介绍;并着重阐述其应用特点,旨在对进一步推广应用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钢 成形性 汽车 材料
下载PDF
冷轧压下率对含磷钢性能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饶芝兰 朱学刚 《钢铁研究》 CAS 1995年第4期7-9,6,共4页
阐述了含磷钢不同的冷轧压下率对其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压下率在70%左右时,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故最佳冷轧压下率的变化范围确定为65%~75%。
关键词 含磷钢 冷轧 性能 轧制 压下率
下载PDF
新一代汽车用钢──高强度含磷钢板(2)
7
作者 冷启明 《运输车辆》 1995年第2期15-17,共3页
新一代汽车用钢──高强度含磷钢板(2)冷启明3.成形性能(1)基本成形性能经实测,国产和日产RP钢板的r,n值实物控制水平相当,340MPa级的钢板rm接近1.600;370MPa级的大于1.450;390MPa级的... 新一代汽车用钢──高强度含磷钢板(2)冷启明3.成形性能(1)基本成形性能经实测,国产和日产RP钢板的r,n值实物控制水平相当,340MPa级的钢板rm接近1.600;370MPa级的大于1.450;390MPa级的约1.300左右,每一强度级差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材料 含磷钢 成形性
下载PDF
汽车领域用钢含磷钢的开发
8
作者 本刊讯 《涟钢科技与管理》 2013年第1期34-34,共1页
顺应世界发展趋势,俄罗斯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高冲压性钢——屈服强度为280—550mpa的DR钢。这种钢种包括磷微合金钢(P质量分数在0.12%以下),即所谓的具有很高硬化倾向的磷化钢——RS钢。
关键词 含磷钢 开发 汽车 发展趋势 屈服强度 质量分数 微合金 冲压性
下载PDF
铌钛复合微合金化对含磷冷轧结构钢板组织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马春宇 郑之旺 《钢铁研究》 CAS 2009年第3期14-19,共6页
以低碳含磷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卷取温度(600、650、700℃)时热轧态和冷轧退火态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退火再结晶动力学行为,对比研究了微铌(0.02%)处理和铌钛复合微合金化(0.02%Nb+0.012%Ti)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 以低碳含磷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卷取温度(600、650、700℃)时热轧态和冷轧退火态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退火再结晶动力学行为,对比研究了微铌(0.02%)处理和铌钛复合微合金化(0.02%Nb+0.012%Ti)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微铌处理钢相比,铌钛复合微合金化钢在600℃卷取时析出物数量更多,在更高温度卷取时熟化速度更快,650℃卷取时即熟化到一定程度。低温(600℃)卷取时,铌钛复合微合金化钢的退火再结晶更难,800℃×30 s连续退火可以保证完全再结晶。将温度继续升高至800℃以上,会导致强度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板卷之间的性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化 含磷钢 Nb+Ti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含磷低锰钢板的研制
10
作者 余永宁 张刚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32-338,共7页
以低锰(≤2%)含磷钢板为对象,探索在罩式炉进行的获得双相组织的周期退火工艺,并研究磷对周期退火后钢板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提供适合我国冶企工业生产条件的抗拉强度≥540MPa,延伸率≥27%的含磷钢板生产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含锰~2... 以低锰(≤2%)含磷钢板为对象,探索在罩式炉进行的获得双相组织的周期退火工艺,并研究磷对周期退火后钢板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提供适合我国冶企工业生产条件的抗拉强度≥540MPa,延伸率≥27%的含磷钢板生产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含锰~2%,磷(0.1~0.13)%的钢板,经680℃保温8h,再在730℃保温4h,随炉以50℃/h速度冷却至400℃后空冷的周期退火工艺退火,可以达到上述提出的性能要求,并且冲压成型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 含磷钢 周期退火
下载PDF
含磷高强IF钢中FeTiP相的脱溶及硬化现象 被引量:22
11
作者 熊道礼 毛卫民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0-353,共4页
分析含磷高强IF钢中FeTiP相的脱溶行为及对硬度的影响,发现含磷IF钢的时效硬化现象.实验表明,550℃时效时硬化效果比较明显.电镜和能谱分析表明大量细小的FeTiP相脱溶是产生硬化现象的重要原因.750℃时效时,FeTiP相中Fe:Ti:P(... 分析含磷高强IF钢中FeTiP相的脱溶行为及对硬度的影响,发现含磷IF钢的时效硬化现象.实验表明,550℃时效时硬化效果比较明显.电镜和能谱分析表明大量细小的FeTiP相脱溶是产生硬化现象的重要原因.750℃时效时,FeTiP相中Fe:Ti:P(原子比)并不严格地符合1:1:1的比例,且在晶界及晶内均有析出.在超低碳高纯净微合金钢中,如FeTiP相等非碳氮化合物导致的硬化现象值得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 FeTiP相 脱溶 含磷高强IF 硬化
下载PDF
再结晶退火对冷轧含磷IF钢微观组织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新莉 袁泽喜 +2 位作者 李平和 郭爱民 王迪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73-477,共5页
本文对80%冷轧变形量、1 mm板厚的含磷IF钢施以相同温度不同保温时间的退火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实验手段,研究了不同保温时间条件下,IF钢板的微观组织和主织构及晶界特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实验钢在810℃保温1... 本文对80%冷轧变形量、1 mm板厚的含磷IF钢施以相同温度不同保温时间的退火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实验手段,研究了不同保温时间条件下,IF钢板的微观组织和主织构及晶界特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实验钢在810℃保温180 s和360 s均发生了完全再结晶,主织构是{111}〈110〉和{111}〈112〉,晶界特征主要是低∑CSL晶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IF 织构 再结晶 晶界特性
下载PDF
含磷高强IF钢热轧轧裂原因分析
13
作者 王畅 于洋 +3 位作者 刘珂 王林 陈瑾 焦会利 《首钢科技》 2015年第1期14-18,23,共6页
观察了含磷高强IF钢热轧轧裂缺陷的微观形貌及热轧卷拉伸试样断口情况,分析了轧裂形成原因主要始于连铸坯的中心偏析造成的中部裂纹及中部缩孔等内部缺陷。根据现有连铸工艺条件提出了控制过热度低于30℃以及加大轻压下量至4mm等改善... 观察了含磷高强IF钢热轧轧裂缺陷的微观形貌及热轧卷拉伸试样断口情况,分析了轧裂形成原因主要始于连铸坯的中心偏析造成的中部裂纹及中部缩孔等内部缺陷。根据现有连铸工艺条件提出了控制过热度低于30℃以及加大轻压下量至4mm等改善措施,可有效改善连铸坯内部质量,减轻中心裂纹及缩孔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 含磷高强IF 中心偏析 轻压下 过热度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含磷TRIP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康 史文 +1 位作者 罗娟娟 李麟 《上海金属》 CAS 2008年第5期31-34,共4页
采用计点法定量金相、静态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含磷低硅TRIP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两相区退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延伸率、n值、强塑积都上升,而随着贝氏体区等温时间的增长,试验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 采用计点法定量金相、静态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含磷低硅TRIP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两相区退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延伸率、n值、强塑积都上升,而随着贝氏体区等温时间的增长,试验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n值、强塑积都下降。试验钢经800℃退火1.5min和400℃等温50s处理后可以获得好的相变诱发塑性和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强塑积可达2187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TRIP 热处理工艺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稀土Ce对含磷高强IF钢铸轧全过程MnS夹杂物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皓 包燕平 +3 位作者 智建国 高帅 王敏 史超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8,共8页
对含磷高强IF钢中MnS夹杂物控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含磷高强IF钢中添加稀土进行对比试验,借助扫描电镜等设备对铸坯1/8、1/2、7/8厚度方向的试样以及热轧、冷轧、连退工序的带钢试样进行了夹杂物统计及二维形貌的观测对比,并对铸坯试样... 对含磷高强IF钢中MnS夹杂物控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含磷高强IF钢中添加稀土进行对比试验,借助扫描电镜等设备对铸坯1/8、1/2、7/8厚度方向的试样以及热轧、冷轧、连退工序的带钢试样进行了夹杂物统计及二维形貌的观测对比,并对铸坯试样中小样电解的夹杂物及轧制各工序试样中原貌提取的夹杂物进行三维形貌的观测对比.结果表明:铸坯中心MnS夹杂物数量分布明显大于铸坯近表面,稀土的加入,先与钢中S相结合,并在凝固过程中较MnS提前析出,生成了小尺寸的球状夹杂物,可明显降低铸坯各位置MnS夹杂物的尺寸及数量;未加稀土钢在带钢轧制各工序中MnS夹杂物尺寸为10μm左右,且具有遗传性,在轧制过程中压延变长,但没有碎化弥散.加入稀土后形成了S–O–Ce类夹杂物,形态呈球形,尺寸为2~5μm,且独立弥散分布,不会对带钢组织连续性造成影响,有利于产品各相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高强IF MnS夹杂物 稀土Ce 冲压开裂 凝固率
下载PDF
退火温度和时间对含磷高强IF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杰 张冠峰 +1 位作者 李文钱 许荣昌 《山东冶金》 CAS 2014年第5期28-31,共4页
以超低碳含磷高强IF钢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冷轧及模拟退火试验。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及退火时间的延长,试验钢再结晶越完全,晶粒形状更趋近等轴晶;试验钢退火后具有较强的{111}<110>和{111}<112>织构;采用... 以超低碳含磷高强IF钢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冷轧及模拟退火试验。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及退火时间的延长,试验钢再结晶越完全,晶粒形状更趋近等轴晶;试验钢退火后具有较强的{111}<110>和{111}<112>织构;采用700~720℃退火4 h可使试验钢各项力学性能指标满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IF 退火 织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唐钢不锈钢1580热连轧机含磷高强IF钢的堆钢原因及解决措施
17
作者 刘海春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2018年第2期41-43,共3页
热连轧机轧制含磷高强IF钢厚度≤3.5mm以下规格,在精轧机组头部穿带时极易发生堆铜事故。通过对含磷高强IF钢的堆钢原因进行研究,发现带铜钢种特性、轧机负荷分配、轧制冷却水、两炉温差等均对其稳定轧制有一定影响,结合堆钢现象分... 热连轧机轧制含磷高强IF钢厚度≤3.5mm以下规格,在精轧机组头部穿带时极易发生堆铜事故。通过对含磷高强IF钢的堆钢原因进行研究,发现带铜钢种特性、轧机负荷分配、轧制冷却水、两炉温差等均对其稳定轧制有一定影响,结合堆钢现象分析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措施,为实现含磷高强IF钢的稳定生产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 含磷高强IF
下载PDF
松弛法研究含磷高强IF钢第二相粒子的应变诱导析出行为
18
作者 干洋 惠亚军 +3 位作者 王畅 王林 张誉公 焦会立 《首钢科技》 2017年第1期11-16,共6页
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上,利用应力松弛试验研究了含磷高强IF钢第二相粒子析出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微合金元素析出钉扎住了位错与晶界,导致应力松弛曲线呈现出3个阶段的特征。试验用钢的PTT曲线呈现典型的“C”曲线形状,最快... 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上,利用应力松弛试验研究了含磷高强IF钢第二相粒子析出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微合金元素析出钉扎住了位错与晶界,导致应力松弛曲线呈现出3个阶段的特征。试验用钢的PTT曲线呈现典型的“C”曲线形状,最快析出的鼻子点温度约为850℃,在此温度下,第二相粒子析出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分别为14,246s,随着弛豫时间的增加,第二相粒子析出数量逐渐增多,形貌逐渐粗化,析出粒子为Ti4C2S2和TiC,主要呈圆形颗粒形貌。由于试验钢种采用磷强化,在析出的第二相粒子中存在棒形和长条形FeTiP,同时由于磷的晶界偏聚,所以FeTiP同样存在晶界析出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高强IF 合金化 第二相 应变诱导析出 应力松弛
下载PDF
1580热连轧机含磷高强IF钢的堆钢原因及解决措施
19
作者 赵建勇 张征 李金 《中国金属通报》 2018年第6期236-236,238,共2页
热连轧机轧制含磷高强IF钢厚度≤3.5mm以下规格,在精轧机组头部穿带时极易发生堆钢事故。通过对含磷高强IF钢的堆钢原因进行研究,发现带钢钢种特性、轧机负荷分配、轧制冷却水等均对其稳定轧制有一定影响,结合堆钢现象分析原因并制定针... 热连轧机轧制含磷高强IF钢厚度≤3.5mm以下规格,在精轧机组头部穿带时极易发生堆钢事故。通过对含磷高强IF钢的堆钢原因进行研究,发现带钢钢种特性、轧机负荷分配、轧制冷却水等均对其稳定轧制有一定影响,结合堆钢现象分析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措施,为实现含磷高强IF钢的稳定生产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 含磷高强IF
下载PDF
一种Q355级别高磷耐候钢板的开发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月香 周平 +2 位作者 高立福 麻衡 郑艳 《山东冶金》 CAS 2017年第1期1-3,8,共4页
通过对高磷耐候钢性能要求和工艺特点的分析,基于低成本思路进行以Cu、P为基的合金成分设计,并制定了相应的关键生产工艺控制措施,成功开发出综合性能优良的Q355级别高磷耐候钢板。试制钢板屈服强度达到420 MPa以上,抗拉强度达到520 MP... 通过对高磷耐候钢性能要求和工艺特点的分析,基于低成本思路进行以Cu、P为基的合金成分设计,并制定了相应的关键生产工艺控制措施,成功开发出综合性能优良的Q355级别高磷耐候钢板。试制钢板屈服强度达到420 MPa以上,抗拉强度达到520 MPa以上,-20℃A_(kV)达到170 J以上,耐大气腐蚀性指数I超过7.0,且钢板表面质量和板形控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耐候 含磷钢 工业试制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