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有一种风格——论李之仪的词学理想
1
作者 曹志平 《德州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63-65,104,共4页
李之仪首次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视词为一种文体,在理论上把词提高到与诗、文等其他文学样式 分庭抗礼的地位,强调了词体的独特性和词艺的特殊性,表现了他对含蓄深婉、韵高趣雅、精妙难能的词学理 想境界的追求。李之仪“自有一种风格”的... 李之仪首次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视词为一种文体,在理论上把词提高到与诗、文等其他文学样式 分庭抗礼的地位,强调了词体的独特性和词艺的特殊性,表现了他对含蓄深婉、韵高趣雅、精妙难能的词学理 想境界的追求。李之仪“自有一种风格”的词学理论,在北宋词学批评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之仪 词学理想 含蓄婉曲 意深味永
下载PDF
古代讽刺小说讽刺风格观的重新审视——鲁迅讽刺风格观的分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志强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中国古代讽刺小说较早是由鲁迅论及的,他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对“讽刺小说”的论述被后来的众多文学批评者奉为对古代讽刺小说批评的典范,但他们没有看到鲁迅的讽刺风格观并未停留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之上,而... 中国古代讽刺小说较早是由鲁迅论及的,他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对“讽刺小说”的论述被后来的众多文学批评者奉为对古代讽刺小说批评的典范,但他们没有看到鲁迅的讽刺风格观并未停留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之上,而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发现鲁迅讽刺风格观的转变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研究进行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讽刺风格观 含蓄 辛辣直切
下载PDF
试论鲁迅的讽刺风格观的转变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志强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2-54,共3页
鲁迅的讽刺风格观并未停留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上,而是在不断发展完善。鲁迅的讽刺风格观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要是倾向于中国古代传统的婉而多讽的讽刺风格观,后期是中西交融的婉曲含蓄与辛辣直切并重的讽刺... 鲁迅的讽刺风格观并未停留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上,而是在不断发展完善。鲁迅的讽刺风格观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要是倾向于中国古代传统的婉而多讽的讽刺风格观,后期是中西交融的婉曲含蓄与辛辣直切并重的讽刺风格观。发现鲁迅的讽刺风格观的转变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研究进行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讽刺风格观 含蓄 辛辣直切
下载PDF
名家竹枝词特点简说
4
作者 孙前兰 青云 《学语文》 2015年第6期66-67,共2页
自刘禹锡以后,竹枝词的创作历演不衰,历代不乏名家,他们的竹枝词有这样一些共同点:内容上,富有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构思上,多平直记述,而以婉曲含蓄为妙;手法上,善用比兴、对举,饶有民歌风味;格律上,较绝句为宽松;语言上,质朴自... 自刘禹锡以后,竹枝词的创作历演不衰,历代不乏名家,他们的竹枝词有这样一些共同点:内容上,富有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构思上,多平直记述,而以婉曲含蓄为妙;手法上,善用比兴、对举,饶有民歌风味;格律上,较绝句为宽松;语言上,质朴自然,不避俗语俗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枝词 地方色彩 含蓄 民歌
下载PDF
论中唐文人词的词体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孙艳红 李昊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62,共5页
中唐时期产生大量文人词,中唐文人词的兴盛原因是由于世风走向享乐和文人心态的变化所致,其中刘禹锡、白居易、韦应物等人的创作,能够代表一般文人对词创作的风格与态度。较之盛唐的宫廷词风,中唐文人词呈现出词体的过渡性特征,但刘禹... 中唐时期产生大量文人词,中唐文人词的兴盛原因是由于世风走向享乐和文人心态的变化所致,其中刘禹锡、白居易、韦应物等人的创作,能够代表一般文人对词创作的风格与态度。较之盛唐的宫廷词风,中唐文人词呈现出词体的过渡性特征,但刘禹锡和白居易(以下简称刘白词)的词可以看作是初步奠定了词女性化的本质特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唐文人词 刘白词 词体特征 含蓄 女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