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电影语言的含蓄美 被引量:7
1
作者 冯学民 王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42,共1页
电影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具有多方面的特点,而其中“含蓄性”是它比较突出的特点。
关键词 电影语言 含蓄美
下载PDF
含蓄美探源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文忠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67-72,共6页
含蓄不只是一种手法、一种风格,它是人类艺术美的理想形态。中国审美意识史上的含蓄美,可以追溯到“周礼”的委婉性与《周易》的尚象性,并成为儒、道、禅美学共同推崇的审美至境。西方艺术同样崇尚含蓄蕴藉,然而,审美方式的差异致... 含蓄不只是一种手法、一种风格,它是人类艺术美的理想形态。中国审美意识史上的含蓄美,可以追溯到“周礼”的委婉性与《周易》的尚象性,并成为儒、道、禅美学共同推崇的审美至境。西方艺术同样崇尚含蓄蕴藉,然而,审美方式的差异致使中西含蓄艺境,具有“虽痛快仍含蓄,虽简洁嫌费墨”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蓄 艺术理想 含蓄渊源 中西含蓄美
下载PDF
浅谈公益广告的含蓄美 被引量:1
3
作者 邹红梅 孙红阳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84-186,共3页
含蓄是一种美,它内涵丰富,意蕴深长。公益广告的参与性原则、艺术性特征、创作实践、有限的时间空间决定了其自身需要含蓄美。从构思技巧出发,公益广告的含蓄美,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象征、幽默、反常、悬念、摹状等。
关键词 公益广告 含蓄美 艺术性特征 艺术表现手法
下载PDF
简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 被引量:3
4
作者 黄俊英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69-71,共3页
含蓄是艺术美的一种理想形态 ,是艺术创作普遍追求的审美目标 ,是中国诗学的审美传统 ,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含蓄美是在主客观相结合过程中的艺术创造 ,是审美主体的艺术才能和美学观的体现 ,具有多种风格 ,多样化的表现形态 ,具体表现... 含蓄是艺术美的一种理想形态 ,是艺术创作普遍追求的审美目标 ,是中国诗学的审美传统 ,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含蓄美是在主客观相结合过程中的艺术创造 ,是审美主体的艺术才能和美学观的体现 ,具有多种风格 ,多样化的表现形态 ,具体表现为意境的含蓄美、比兴的含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含蓄美 传统 意蕴 主体 意境 比兴 语言 文艺
下载PDF
广告英语中委婉语的含蓄美 被引量:4
5
作者 贺利婧 林铁莉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6年第A01期140-141,共2页
文学作品的语言应该具有最高程度的优雅和给人以想象余地的含蓄。广告英语作为一种“半文学文体”,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可避免地要追求一种含蓄美。含蓄美是一种高境界的美,在广告英语中主要借助委婉语的运用来得以体现。委婉语的含蓄美极... 文学作品的语言应该具有最高程度的优雅和给人以想象余地的含蓄。广告英语作为一种“半文学文体”,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可避免地要追求一种含蓄美。含蓄美是一种高境界的美,在广告英语中主要借助委婉语的运用来得以体现。委婉语的含蓄美极大地增添了广告英语的魅力,使其“促购”功能得到相当程度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英语 委婉语 含蓄美
下载PDF
李清照《醉花阴》词的含蓄美在英译中的传达 被引量:3
6
作者 闫朝晖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1期89-92,共4页
李清照的《醉花阴》词委婉含蓄,余味无穷。词中含蓄手法的运用,为该词的对外译介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对《醉花阴》的欣赏和对外译介过程中,应该对词中含蓄手法的运用和含蓄美的文化基因给予充分的重视,尽可能准确传达原作的美学特征和深... 李清照的《醉花阴》词委婉含蓄,余味无穷。词中含蓄手法的运用,为该词的对外译介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对《醉花阴》的欣赏和对外译介过程中,应该对词中含蓄手法的运用和含蓄美的文化基因给予充分的重视,尽可能准确传达原作的美学特征和深刻内涵,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醉花阴》 含蓄美 诗学 翻译
下载PDF
论王家卫电影隐喻镜头语言下的含蓄美 被引量:1
7
作者 倪来成 《文化艺术研究》 2010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王家卫的电影总是在讲述着追寻与拒绝的故事。他选择即兴的拍摄手法,将电影的叙事文本模糊,通过人物的情感对白来表现对生活的真切感受,使得整部影片叙事的整体感变弱。本文通过对几部电影的比较总结,论述了这个性格导演的电影隐喻镜头... 王家卫的电影总是在讲述着追寻与拒绝的故事。他选择即兴的拍摄手法,将电影的叙事文本模糊,通过人物的情感对白来表现对生活的真切感受,使得整部影片叙事的整体感变弱。本文通过对几部电影的比较总结,论述了这个性格导演的电影隐喻镜头语言下所体现出来的孤独、隐忍以及悲戚的含蓄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卫电影 隐喻 镜头语言 含蓄美 叙事文本 拍摄手法 含蓄 整体感 总结 追寻 影片 性格 生活 人物 情感 模糊 故事 感受 导演
下载PDF
流行歌词辞格的含蓄美及其文化解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树春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00-103,共4页
 流行歌词之所以大量运用比喻、双关、借代、用典、象征等含蓄蕴藉的诸多辞格,是因为受到传统文化的支配性影响和为了趋同人们含蓄为美的心理之故。客观上说,这些辞格确实起到促进流行歌曲更好"流行"的作用,而且也是构成中...  流行歌词之所以大量运用比喻、双关、借代、用典、象征等含蓄蕴藉的诸多辞格,是因为受到传统文化的支配性影响和为了趋同人们含蓄为美的心理之故。客观上说,这些辞格确实起到促进流行歌曲更好"流行"的作用,而且也是构成中国流行歌曲"民族特色"的要素之一。但要注意把握分寸,辩证运用,当曲则曲,宜直则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歌词 辞格 含蓄美 文化 比喻 象征 用典 借代 运用规则
下载PDF
论中国古典诗学的含蓄美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国乾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3,共3页
含蓄是中国诗学的重要范畴,是艺术美的一种理想形态,是艺术创作普遍追求的审美目标,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含蓄美是在主客观相结合过程中的艺术创造,是审美主体的艺术才能和美学观的体现,具有多层次结构和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中国诗学的... 含蓄是中国诗学的重要范畴,是艺术美的一种理想形态,是艺术创作普遍追求的审美目标,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含蓄美是在主客观相结合过程中的艺术创造,是审美主体的艺术才能和美学观的体现,具有多层次结构和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中国诗学的含蓄美,具有其赖以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积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蓄美 意蕴 表现形态 文化机制
下载PDF
解读平面设计中笔墨的含蓄美 被引量:4
10
作者 席彬 《包装与设计》 2007年第4期94-95,共2页
中国的设计与造物自古便与中国绘画、书法、诗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运动生成变化的自然规律造就了中国设计艺术以流动折转的线条和水墨色彩舒缓的韵味来感叹生命之无限。道生万物,万物载道,以万物之理见万物之宗,意即“载道”实为... 中国的设计与造物自古便与中国绘画、书法、诗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运动生成变化的自然规律造就了中国设计艺术以流动折转的线条和水墨色彩舒缓的韵味来感叹生命之无限。道生万物,万物载道,以万物之理见万物之宗,意即“载道”实为有理,有理实为“载道”,“文以载道”是以载其根本之道。中国文化如此,中国设计艺术则以较为明确直观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设计 含蓄美 中国绘画 解读 设计艺术 自然规律 中国文化 不可分
下载PDF
含蓄美:数字标题的另一种魅力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新平 于非非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50-52,共3页
数字型新闻标题除了以直观简明取胜的一类之外,还有以含蓄蕴藉见长的一类。这类标题富有悬念,单从新闻标题很难看出数字所表达的确切意义,特别吸引读者的眼球。它常常用有悖于常识的数字逻辑关系设置悬念,用俗语中的数字入题引人入胜,... 数字型新闻标题除了以直观简明取胜的一类之外,还有以含蓄蕴藉见长的一类。这类标题富有悬念,单从新闻标题很难看出数字所表达的确切意义,特别吸引读者的眼球。它常常用有悖于常识的数字逻辑关系设置悬念,用俗语中的数字入题引人入胜,将各种修辞手法与数字结合,别具一种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 新闻标题 含蓄美
下载PDF
中国古诗中的含蓄美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明生 《襄樊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60-65,共6页
含蓄美,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含蓄美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特征表现以小指大,因近见远;文以复意为工,义生文外,秘响傍通;言有尽而意无穷;多义性与朦胧性。含蓄美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的渊源,如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道家虚无说的... 含蓄美,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含蓄美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特征表现以小指大,因近见远;文以复意为工,义生文外,秘响傍通;言有尽而意无穷;多义性与朦胧性。含蓄美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的渊源,如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道家虚无说的哲学影响、禅宗思想的影响、传统思维方式的模糊性整体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蓄美 中国古诗 中国文化
下载PDF
朦胧淡月云来去——浅论李煜词的含蓄美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莱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年第10期75-77,共3页
含蓄美乃是我国古典文学艺术与传统美学的普遍要求,“词中之帝”李煜词作大都直抒胸臆,但也不乏含蓄美。尤其是其作品大多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情感真实蕴藉。并多用“月”、“梦”等意象,并使用象征表现手法,创造出朦胧含蓄的意境... 含蓄美乃是我国古典文学艺术与传统美学的普遍要求,“词中之帝”李煜词作大都直抒胸臆,但也不乏含蓄美。尤其是其作品大多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情感真实蕴藉。并多用“月”、“梦”等意象,并使用象征表现手法,创造出朦胧含蓄的意境,使词的境界具有了很高的艺术美感和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煜 含蓄美 情感 意象 象征
下载PDF
电影含蓄美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海峰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8-20,共3页
电影因形象直观可视性,失去了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诸种促使欣赏者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元素,从而消弱了欣赏者的审美能动性。因此,电影想要做到含蓄,无疑更富挑战性。如果能使艺术形象体现出一种含蓄美,观众对影片的创造就被激活了。
关键词 含蓄美 电影 文学作品 艺术形象 可视性 再创造 能动性 挑战性 欣赏 影片
下载PDF
浅析《红楼梦》语言含蓄美的生成——基于修辞视角 被引量:1
15
作者 费云霞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20-23,共4页
含蓄是我国传统艺术比较显著的一个审美特征,也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传统。作品文字不直接点明,而是让读者仔细体会、分析,运用自己的联想去品味其中的意蕴,文学作品语尽而意不穷,是含蓄。含蓄美,是《红楼梦》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文章... 含蓄是我国传统艺术比较显著的一个审美特征,也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传统。作品文字不直接点明,而是让读者仔细体会、分析,运用自己的联想去品味其中的意蕴,文学作品语尽而意不穷,是含蓄。含蓄美,是《红楼梦》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文章拟从修辞学的角度,通过分析《红楼梦》中双关、映衬、婉转这三种辞格的使用情况,从修辞效果的生成谈含蓄美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语言艺术 含蓄美 修辞 修辞格
下载PDF
论福州工艺雕刻作品中的“含蓄美” 被引量:1
16
作者 翁炳峰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52-52,共1页
福州雕刻历史悠久,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本文剖析了福州工艺雕刻作品中的“含蓄美”,认为“含蓄美”是成熟雕刻艺术作品的基本特性。
关键词 工艺雕刻作品 含蓄美 福州市 观念 雕刻艺术
下载PDF
古典诗歌含蓄美的形态探析
17
作者 葛金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68,76,共5页
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支奇葩,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极为珍贵的组成部分,其含蓄美的艺术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乳水交融,相辅相成,经久不衰。文章通过对含蓄美的艺术表现形态探讨,以期更好地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美。
关键词 古典诗歌 含蓄美 探析
下载PDF
论王家卫电影隐喻镜头语言下的含蓄美
18
作者 倪来成 祖云峰 《电影评介》 2010年第6期14-15,共2页
王家卫的电影总是在讲述着追寻与拒绝的故事。他选择即兴的拍摄手法,将电影的叙事文本模糊,通过人物的情感对白来表现对生活的真切感受,使得整部影片叙事的整体感变弱。对几部电影的比较总结,论述了这个性格导演的电影隐喻镜头语言下所... 王家卫的电影总是在讲述着追寻与拒绝的故事。他选择即兴的拍摄手法,将电影的叙事文本模糊,通过人物的情感对白来表现对生活的真切感受,使得整部影片叙事的整体感变弱。对几部电影的比较总结,论述了这个性格导演的电影隐喻镜头语言下所体现出来的孤独、隐忍以及悲戚的含蓄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卫 隐喻 镜头语言 含蓄美
下载PDF
浅析中国设计艺术审美之含蓄美特征
19
作者 闫青青 安国荔 《大舞台》 2011年第11期143-144,共2页
含蓄是中国人传统性格的表现,含蓄美也是中国艺术审美特征之一,它体现了中国人对审美艺术的需求,设计艺术与含蓄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来自于我们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设计者加以理解运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我们现代设计... 含蓄是中国人传统性格的表现,含蓄美也是中国艺术审美特征之一,它体现了中国人对审美艺术的需求,设计艺术与含蓄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来自于我们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设计者加以理解运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我们现代设计艺术中含蓄美是一种间隔的美,能创造出不一样的意境美,也被作为民族特色运用到了广告、语言、标志等各种设计艺术中,这种本土化的设计也给我们带来了更高的更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蓄美 设计艺术 表现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歌含蓄美探源
20
作者 李艳敏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32-34,共3页
中国古典诗歌历来讲究含蓄,含蓄之法深得诗人钟爱。含蓄的风格历久不衰,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其赖以生成和持续发展的土壤;儒家的道德观和佛、道的哲学方法论又给予诗歌表现艺术以重大影响,或钳制或启迪,这是含蓄风貌形成过程中不容忽略的... 中国古典诗歌历来讲究含蓄,含蓄之法深得诗人钟爱。含蓄的风格历久不衰,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其赖以生成和持续发展的土壤;儒家的道德观和佛、道的哲学方法论又给予诗歌表现艺术以重大影响,或钳制或启迪,这是含蓄风貌形成过程中不容忽略的社会思想背景,是促使诗歌含蓄化的外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含蓄美 儒家诗学观 佛道思想 传统思维特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