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盘陀山-鹰嘴红山含钨花岗岩带形成时代及源区示踪 被引量:35
1
作者 杨合群 赵国斌 +5 位作者 李文明 杨建国 李英 王小红 姜寒冰 谭文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7-413,共7页
位于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缝合带南侧被动陆缘隆起区的盘陀山-鹰嘴红山花岗岩带,赋存有盘陀山钨矿床-望旭山钨矿床-鹰嘴红山钨矿床。本文选择盘陀山和鹰嘴红山含钨花岗岩体,采用固体质谱稀释法进行锆石U-Pb法同位素测年,获得年龄... 位于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缝合带南侧被动陆缘隆起区的盘陀山-鹰嘴红山花岗岩带,赋存有盘陀山钨矿床-望旭山钨矿床-鹰嘴红山钨矿床。本文选择盘陀山和鹰嘴红山含钨花岗岩体,采用固体质谱稀释法进行锆石U-Pb法同位素测年,获得年龄值为373.8±1.6Ma~398.9±2.9Ma,确定形成时代为泥盆纪;同时测定花岗岩全岩Rb-Sr和Sm-Nd同位素组成,计算得(87Sr/86Sr)i值为0.722158~0.745368,εNd(t)值为-6.70552~-6.55118,根据(87Sr/86Sr)i值明显大于0.708和εNd(t)值远小于0,推断该带含钨花岗岩起源于古老陆壳物质的重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钨花岗岩 形成时代 源区示踪 盘陀山 鹰嘴红山
下载PDF
湘南王仙岭地区中生代含钨与含锡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其成矿差异机制 被引量:20
2
作者 章荣清 陆建军 +4 位作者 王汝成 姚远 丁腾 胡加斌 张怀峰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32,共28页
南岭地区以发育多旋回、多成因的花岗岩及其有关的有色和稀有金属矿床著称。王仙岭地区位于南岭中部。晚三叠世的王仙岭含钨花岗岩具有相对较高的P2O5(0.22%)和Al2O3(14.37%)含量,低的Zr+Nb+Ce+Y含量(118μg/g)和稀土总量... 南岭地区以发育多旋回、多成因的花岗岩及其有关的有色和稀有金属矿床著称。王仙岭地区位于南岭中部。晚三叠世的王仙岭含钨花岗岩具有相对较高的P2O5(0.22%)和Al2O3(14.37%)含量,低的Zr+Nb+Ce+Y含量(118μg/g)和稀土总量(65.6μg/g)。花岗岩的初始87Sr/86Sr比值、εNd(t)和εHf(t)值分别为O.7172-0.7305、-7.1~-9.5和-10.2--11.5,对应的Nd和Hf的两阶段模式年龄为1.83~1.95Ga和1.5-2.0Ga。晚侏罗世荷花坪含锡黑云母花岗岩以及花岗斑岩脉具有较低的P2O5(0.04%)和Al2O3(12.91%和12.25%)含量,高的Zr+Nb+Ce+Y含量(334μg/g和385μg/g)和稀土总量(287μg/g和303μg/g)。与王仙岭花岗岩相比,荷花坪花岗岩和花岗斑岩脉具有相对较低的初始87Sr/86Sr比值(〈0.7200),高的εNd(t)和εHf(t)值(-8)以及年轻的Nd和Hf两阶段模式年龄(约1.5Ga)。王仙岭花岗岩具有s型花岗岩的特征,由古元古代变质基底的部分熔融形成;而荷花坪花岗岩花岗斑岩脉具有和A2型花岗岩特征,是由麻粒岩化的中元古代变质基底部分熔融形成。王仙岭岩体富硼,与钨成矿作用密切相关,而荷花坪岩体与花岗斑岩脉富氟,与锡矿化有关。两期花岗岩均为还原性的高分异花岗岩,两者成矿差异可能是由部分熔融形成两类花岗岩的基底钨锡含量差异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成因 含钨花岗岩 花岗岩 王仙岭 荷花坪 湘南
下载PDF
赣南和赣北-皖南钨成矿带含钨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苏慧敏 蒋少涌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92-1308,共17页
赣南和赣北-皖南是华南两个最重要的钨成矿带,其中赣南发育有"崇-余-犹"矿集区、于都矿集区、"三南"矿集区等,产有西华山、漂塘、盘古山和大吉山等重要钨矿床.近年来,赣北-皖南地区钨矿找矿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新发... 赣南和赣北-皖南是华南两个最重要的钨成矿带,其中赣南发育有"崇-余-犹"矿集区、于都矿集区、"三南"矿集区等,产有西华山、漂塘、盘古山和大吉山等重要钨矿床.近年来,赣北-皖南地区钨矿找矿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新发现了一系列与晚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关的中型、大型甚至超大型的钨-铜(钼)矿床(如大湖塘、朱溪、东源、百丈岩等),使该区成为了华南又一个重要的钨矿带.本文旨在将这一新的钨矿带与赣南钨矿带中的含钨花岗岩的时空分布、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物质起源及其含矿性差异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以利于对华南含钨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机制有更深入的理解.结果表明:(1)赣南钨矿的成岩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晚侏罗世(165~150Ma),赣北-皖南地区钨-铜(钼)矿的成岩成矿时代则分为两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50~140Ma)和早白垩世(135~120Ma);(2)赣北-皖南和赣南含钨花岗岩都属于高度演化的岩石,赣南花岗岩可能经历了更高程度的分异和更为强烈的流体-熔体相互作用;(3)赣北-皖南地区含钨花岗岩的源岩可能来自于新元古代双桥山群中一套砂质-泥质岩夹变火山岩岩系,赣南含钨花岗岩则起源于中元古代富粘土质泥岩的重熔.本文认为,赣北-皖南地区钨-铜(钼)矿和赣南钨矿不同的成矿作用特征主要是受花岗岩岩浆的源区物质控制以及演化分异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钨花岗岩 物质来源 成矿特征 赣北-皖南 赣南
原文传递
南岭中-晚侏罗世含铜铅锌与含钨花岗岩的成因差异:以湘南铜山岭和魏家矿床为例 被引量:17
4
作者 黄旭栋 陆建军 +5 位作者 Stanislas SIZARET 王汝成 马东升 章荣清 赵旭 吴劲薇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66-782,共17页
南岭地区中-晚侏罗世含铜铅锌与含钨花岗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截然不同.含铜铅锌花岗岩主要为准铝质含角闪石的花岗闪长岩,具有较高的CaO/(Na_2O+K_2O)比值、LREE/HREE比值和δEu值,较低的Rb/Sr比值,Ba、Sr、P、Ti轻微亏损,分异演... 南岭地区中-晚侏罗世含铜铅锌与含钨花岗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截然不同.含铜铅锌花岗岩主要为准铝质含角闪石的花岗闪长岩,具有较高的CaO/(Na_2O+K_2O)比值、LREE/HREE比值和δEu值,较低的Rb/Sr比值,Ba、Sr、P、Ti轻微亏损,分异演化程度较低.含钨花岗岩为高分异演化的过铝质花岗岩,其CaO/(Na_2O+K_2O)比值、LREE/HREE比值和δEu值较低,Rb/Sr比值较高,Ba、Sr、P、Ti强烈亏损.含铜铅锌花岗岩主要形成于155.2~167.0Ma,峰值为160.6Ma,含钨花岗岩主要形成于151.1~161.8Ma,峰值为155.5Ma,两者存在约5Ma的时差.在湘南铜山岭含铜铅锌和魏家含钨花岗岩系统研究基础上,结合南岭地区中-晚侏罗世含铜铅锌与含钨花岗岩的对比,提出了两类含矿花岗岩的成因模式.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软流圈上涌和玄武质岩浆底侵.底侵玄武质岩浆加热促使下地壳镁铁质角闪岩相基底首先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与铜铅锌矿化有关的花岗闪长质岩浆.随着玄武质岩浆底侵,中-上地壳富白云母变质沉积基底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与钨矿化有关的花岗质岩浆.花岗岩源区成分的差异导致花岗岩成矿专属性不同,源区部分熔融的时间先后导致了含铜铅锌与含钨花岗岩之间存在5Ma左右的时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锌花岗岩 含钨花岗岩 岩石成因 中-晚侏罗世 南岭
原文传递
甘肃肃北野牛滩含钨花岗质岩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毛景文 杨建民 +3 位作者 张作衡 张招崇 王志良 田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2-155,共14页
与甘肃省塔儿沟大型钨矿有关的野牛滩岩体是我国北方地区一个典型的含钨花岗质岩体。该岩体主体为花岗闪长岩,次为黑云母花岗岩,钨矿化与花岗闪长岩有着明显的时空关系。花岗间长岩低硅富铝多碱质组分,V、Ba、Co、Ni、Cr和Sr等含量颇高... 与甘肃省塔儿沟大型钨矿有关的野牛滩岩体是我国北方地区一个典型的含钨花岗质岩体。该岩体主体为花岗闪长岩,次为黑云母花岗岩,钨矿化与花岗闪长岩有着明显的时空关系。花岗间长岩低硅富铝多碱质组分,V、Ba、Co、Ni、Cr和Sr等含量颇高,稀土元素分布型式呈右斜列形,La/Yb值15~25,δEu 0.6~0.7。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数据说明该岩体既不同于S型也不同于Ⅰ型含钨花岗岩类,是一种少见的含钨花岗质岩石类型。其形成环境不是通常出现的碰撞环境,而是碰撞前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钨花岗岩 岩石学 地球化学 野牛滩 甘肃省
下载PDF
南岭与钨锡矿床有关晚侏罗世花岗岩的成矿专属性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郭春丽 陈振宇 +1 位作者 楼法生 许以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1-311,共11页
晚侏罗世是南岭地区与花岗岩类有关钨锡矿的大规模爆发期,成岩成矿年龄集中在150~160 Ma,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的花岗岩类。本文搜集了已发表的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和 Sr-Nd 同位素数据,根据稀土元素标准化图解将上述... 晚侏罗世是南岭地区与花岗岩类有关钨锡矿的大规模爆发期,成岩成矿年龄集中在150~160 Ma,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的花岗岩类。本文搜集了已发表的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和 Sr-Nd 同位素数据,根据稀土元素标准化图解将上述花岗岩划分为“海鸥式”和“斜倾式”两类,通过对比发现这两种类型花岗岩在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上也有明显的差异。根据Ca/(Mg+Fe)-Al/(Mg+Fe)图解对上述两类花岗岩的物质来源进行了区分,认为“斜倾式”花岗岩的源区更为复杂。此外,依据典型矿物、SiO2-P2O5、Rb-Y、Rb-Th 图解对两类花岗岩的成因类型进行了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花岗岩 成因类型 晚侏罗世 南岭地区
下载PDF
南岭多时代花岗岩的钨锡成矿作用 被引量:89
7
作者 陈骏 王汝成 +2 位作者 朱金初 陆建军 马东升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南岭成矿带以与多时代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稀有金属成矿为特色,是我国19个重点成矿区带中5个重点矿产勘察地区之一,南岭花岗岩的基础研究和地质找矿实践不断取得重要进展.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对南岭多时代花岗岩与钨锡成矿作用的主要新... 南岭成矿带以与多时代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稀有金属成矿为特色,是我国19个重点成矿区带中5个重点矿产勘察地区之一,南岭花岗岩的基础研究和地质找矿实践不断取得重要进展.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对南岭多时代花岗岩与钨锡成矿作用的主要新认识:(1)南岭地区存在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等多时代钨锡花岗岩.(2)南岭地区燕山期含锡(钨)花岗岩构成北东向分布的准铝质A型花岗岩带,延伸约350km,暗色包体常见,为典型的磁铁矿型花岗岩.(3)燕山早期含锡花岗岩和含钨花岗岩具有不同的岩石学特征,大多含锡花岗岩以准铝质一弱过铝质(含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为主,而含钨花岗岩则以二云母花岗岩及白云母花岗岩为主,含锡花岗岩锆石的钿“0集中在一28,而含钨花岗岩中的锆石的“f)集中在一814,表明含锡花岗岩的物源中明显有地幔物质参与,而含钨花岗岩的物源则以地壳物质为主.(4)基于南岭钨、锡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研究表明榍石、磁铁矿和黑云母等常见矿物是含锡花岗岩成矿能力的有效标志,而黑钨矿等矿物可以作为含钨花岗岩的重要判别标志.本文认为,南岭复式岩体不同时代花岗岩之间的内在联系、南岭不同时代含钨锡花岗岩的成矿特征、南岭含矿长英质岩脉与岩浆演化关系、南岭花岗岩穹窿与成矿关系等应该是今后南岭花岗岩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 含钨花岗岩 花岗岩 成矿能力 成矿特征
原文传递
湘南彭公庙加里东期含白钨矿细晶岩脉的发现 被引量:45
8
作者 张文兰 王汝成 +8 位作者 雷泽恒 华仁民 朱金初 陆建军 谢磊 车旭东 章荣清 姚远 陈骏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448-1454,共7页
彭公庙花岗岩是南岭地区的一个大型岩基,近年来在其周围陆续发现了多条白钨矿石英脉.本文利用LA-ICP-MS技术测定了彭公庙花岗岩体中的锆石U-Pb年龄,不仅证实该岩体的主体——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为加里东期花岗岩(约435~436Ma),而且还... 彭公庙花岗岩是南岭地区的一个大型岩基,近年来在其周围陆续发现了多条白钨矿石英脉.本文利用LA-ICP-MS技术测定了彭公庙花岗岩体中的锆石U-Pb年龄,不仅证实该岩体的主体——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为加里东期花岗岩(约435~436Ma),而且还发现其中的细晶岩脉亦属加里东期(426.5Ma),特别是基于岩相学研究在该岩脉中鉴定出岩浆成因的白钨矿,说明南岭地区确实存在加里东期含钨花岗岩.这项成果对于深入研究前燕山期花岗岩的成矿潜力以及燕山期大规模成矿作用具有较重要的指示意义,同时也显示加里东期花岗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尤其是细晶岩或细粒花岗岩是进一步寻找加里东期含钨花岗岩和钨成矿作用的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晶岩 加里东花岗岩 含钨花岗岩 彭公庙
原文传递
Multiple-aged granitoids and related tungsten-tin mineralization in the Nanling Range, South China 被引量:50
9
作者 CHEN Jun WANG RuCheng +2 位作者 ZHU JinChu LU JianJun MA DongShe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2045-2055,共11页
The Nanling metallogenic belt in South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well-developed tungsten-tin mineralization related to multi- ple-aged granitoids. This belt is one of the 5 key 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 areas among ... The Nanling metallogenic belt in South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well-developed tungsten-tin mineralization related to multi- ple-aged granitoids. This belt is one of the 5 key 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 areas among the 19 important metallogenic tar- gets in China. Import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recent years in understanding the Nanling granitoids and associated miner- alization, an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atest major findings as follows: (1) there exists a series of Caledonian, Indosinian, and Yanshanian W-Sn-bearing granites; (2) the Sn-bearing Yanshanian granites in the Nanling Range form an NE-SW trending aluminous A-type granite belt that stretches over 350 km. The granites typically belong to the magnetite series, and dioritic micro-granular enclaves with mingling features are very common; (3) the Early Yanshanian Sn- and W-bearing granites pos- sess different petr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features to each other: most Sn-bearing granites are metaluminous to weakly per- aluminous biotite (hornblende) granites, with zircon tHe(t) values of ca. -2 to -8, whereas most W-bearing granites are peralu- minous two-mica granites or muscovite granites with CHf(t) values of ca. -8 to -12; (4) based on the petrology and geochemis- try of the W-Sn-bearing granites, mineralogic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ommon minerals such as titanite, magnetite, and bio- tite may be used as indicators for discriminating the mineralizing potential of the Sn-bearing granites. Similarly, W-bearing minerals such as wolframite may indicate the mineralizing potential of the W-bearing granites. Future studies should be fo- cused on examining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ultiple-aged granites in composite bodies, the metallogenic pecu- liarities of multiple-aged W-Sn-bearing granites, the links between melt evolution and highly evolved ore-bearing felsic dykes, and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granite domes and miner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ling Range tungsten-bearing granites tin-bearing granites mineralizing potential ore-forming peculiariti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