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对含铜取向硅钢脱碳退火后的组织、织构与抑制剂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慧敏 张程远 +4 位作者 吴忠旺 贾宇巍 赵小龙 罗晓阳 任慧平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6-112,共7页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Sn对含铜取向硅钢脱碳退火后的组织、织构与抑制剂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碳退火后,由于Sn元素对抑制力的增强,可使初次再结晶晶粒变得更加均匀、细小,脱碳退火板的平均晶粒直径由10μ...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Sn对含铜取向硅钢脱碳退火后的组织、织构与抑制剂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碳退火后,由于Sn元素对抑制力的增强,可使初次再结晶晶粒变得更加均匀、细小,脱碳退火板的平均晶粒直径由10μm减小为6μm。试样主要织构组分相差不大,均存在较弱的α取向线织构、较强的γ取向线织构和一定量的Goss织构。但加入Sn元素后,α取向线织构密度略微减小,Goss织构明显加强。含Sn取向硅钢的抑制剂类型为Sn与Cu_(2)S和MnS的抑制剂复合共存,且Sn对析出物尺寸分布会产生较大影响,添加Sn后脱碳退火板中20~50 nm的第二相粒子数量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取向硅钢 脱碳退火 Sn元素 织构 抑制剂
下载PDF
含铜取向硅钢热轧工艺优化
2
作者 吴进 万方潜 张庆春 《电工钢》 2021年第2期11-15,共5页
针对含铜取向硅钢牌号判级标准提高,通过控制其热轧关键工艺,制定有效的精轧速度控制优化模式,降低精轧纯轧时间和提高精轧终轧温度,显著提升了牌号合格率。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终轧温度下,含铜取向硅钢热轧板中产生更多的弥散析出相、... 针对含铜取向硅钢牌号判级标准提高,通过控制其热轧关键工艺,制定有效的精轧速度控制优化模式,降低精轧纯轧时间和提高精轧终轧温度,显著提升了牌号合格率。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终轧温度下,含铜取向硅钢热轧板中产生更多的弥散析出相、热轧板1/4层处{110}面织构明显增多,生产实践中有效的精轧速度控制优化模式对磁性能提升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取向硅钢 热轧 织构 磁性能
下载PDF
含铜低温热轧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组织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若平 刘静 +4 位作者 汪汝武 毛炯辉 朱业超 林勇 许光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65-568,共4页
为研究含铜低温热轧取向硅钢再结晶组织,采用3种不同的初次再结晶退火工艺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脱碳退火前的高温退火工艺有助于增加硅钢初次再结晶组织中20°-45°晶界比率;采用渗氮工艺,可在大幅提高∑5晶界比率的同时增大... 为研究含铜低温热轧取向硅钢再结晶组织,采用3种不同的初次再结晶退火工艺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脱碳退火前的高温退火工艺有助于增加硅钢初次再结晶组织中20°-45°晶界比率;采用渗氮工艺,可在大幅提高∑5晶界比率的同时增大晶粒尺寸。应用晶粒尺寸阈值公式计算出的初次晶粒大小约为8μm,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取向硅钢 晶粒尺寸 取向 CSL
下载PDF
热轧冷却工艺对含铜Hi-B钢抑制剂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永 赵刚 +2 位作者 肖欢 高建文 熊韬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共4页
模拟CSP工艺试制的含铜Hi-B取向硅钢(/%:0.06C,3.38Si,0.14Mn,0.013P,0.003S,0.37Cu,0.019Als,0.008 7N)由实验室15 kg真空感应炉熔炼铸成60 mm×120 mm板坯经5道次热轧成3.95 mm板,终轧温度870℃。研究了(轧后870℃水冷)直接水淬和... 模拟CSP工艺试制的含铜Hi-B取向硅钢(/%:0.06C,3.38Si,0.14Mn,0.013P,0.003S,0.37Cu,0.019Als,0.008 7N)由实验室15 kg真空感应炉熔炼铸成60 mm×120 mm板坯经5道次热轧成3.95 mm板,终轧温度870℃。研究了(轧后870℃水冷)直接水淬和(870℃水冷至580℃空冷)阶梯冷却工艺对热轧板表层和心部抑制剂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板中析出的主要抑制剂为Cu_2S球形颗粒,和析出一些MnS等;在热轧板表层析出的抑制剂比中心层少,但平均尺寸比中心层大;阶梯冷却钢中的析出抑制剂尺寸大于直接水淬钢中的析出抑制剂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板 高磁感取向硅钢 组织 抑制剂 冷却工艺
下载PDF
高性能取向硅钢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晓强 彭志华 柳明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3年第2期136-139,共4页
从取向硅钢生产路线的选择、工艺技术的改进和生产设备的改造三方面进行了生产取向硅钢的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通过完善多元抑制剂配方生产低温取向硅钢,通过加抛丸的酸洗、带面超声波清洗、改进连续退火炉以及余热循环利用等技术改造,使2... 从取向硅钢生产路线的选择、工艺技术的改进和生产设备的改造三方面进行了生产取向硅钢的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通过完善多元抑制剂配方生产低温取向硅钢,通过加抛丸的酸洗、带面超声波清洗、改进连续退火炉以及余热循环利用等技术改造,使2012年取向硅钢的产量与未进行技术改造前的2009年相比提高了2.5倍,产品磁性上升了一个半牌号,能耗下降了8.9%,成材率提高了6.4%,生产成本下降了22%,综合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取向硅钢 酸洗 超声波清洗 退火炉 节能降耗
下载PDF
含铜低温取向硅钢轧制过程中的组织及织构演变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继舜 任慧平 +2 位作者 金自力 吴忠旺 任东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83,共5页
采用Zeiss光学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对含铜低温取向硅钢生产过程中热轧、一次冷轧、脱碳退火和二次冷轧阶段的显微组织与织构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轧试样的组织与织构在厚度方向上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试样的表层和过渡层发... 采用Zeiss光学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对含铜低温取向硅钢生产过程中热轧、一次冷轧、脱碳退火和二次冷轧阶段的显微组织与织构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轧试样的组织与织构在厚度方向上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试样的表层和过渡层发生再结晶,过渡层存在较强的Goss织构,中心层存在以{001}<110>为主的强α织构。一次冷轧后试样组织被轧制成沿轧向分布的纤维状组织,织构以强α和弱γ织构为主。脱碳退火后试样发生再结晶,晶粒平均尺寸为15. 69μm,总体织构强度有所减弱,但Goss织构强度升高。二次冷轧后组织由等轴晶粒变为纺锤状组织,织构以弱α和强γ织构为主,其中{111}<112>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取向硅钢 轧制 组织 织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