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含1-亚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表达与七氟醚致老龄大鼠认知障碍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秋莹 李立明 +1 位作者 胡同江 张加强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1194-1199,共6页
目的探讨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含1-亚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表达与七氟醚所致老龄大鼠认知障碍相关性。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组(n=40)、氧气吸入组(n=10)和对照组(n=10),七氟醚吸入组吸入2%七氟醚120 min... 目的探讨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含1-亚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表达与七氟醚所致老龄大鼠认知障碍相关性。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组(n=40)、氧气吸入组(n=10)和对照组(n=10),七氟醚吸入组吸入2%七氟醚120 min,氧气吸入组吸入纯氧120 min,对照组在常规环境中活动120 min。对氧气吸入组和对照组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七氟醚吸入组分别于大鼠苏醒后2 h(T0)、24 h(T1)、7 d(T2)和14 d(T3),随机选取10只大鼠进行水迷宫实验,测定逃避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GFAP和NR1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GFAP和NR1阳性表达与水迷宫实验结果相关性。结果七氟醚吸入组在T0-2时逃避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均较对照组和氧气吸入组延长,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吸入组T0-2时刻CA1区和CA3区GFAP蛋白阳性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和氧气吸入组,NR1蛋白阳性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和氧气吸入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T0-2时刻,七氟醚吸入组海马组织中GFAP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和氧气吸入组,NR1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和氧气吸入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FAP蛋白表达与大鼠逃避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均呈正相关(r=0.628和0.728,P<0.001),而NR1蛋白表达则均呈负相关(r=-0.697和-0.735,P<0.001)。结论七氟醚吸入老龄大鼠出现了一过性认知障碍,与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指标GFAP表达上调和学习记忆通路受体亚单位NR1表达受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老龄 七氟醚 胶质纤维性蛋白 含1-亚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下载PDF
黄芪甲苷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介导的神经元兴奋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高速 张振 +5 位作者 王兴涛 姜人豪 王平 李威威 杨俊丽 李巍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85-192,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对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介导的神经元兴奋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新生0~1 d的C57/BL6J小鼠,分离海马区神经元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将培养的神经元随机分...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对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介导的神经元兴奋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新生0~1 d的C57/BL6J小鼠,分离海马区神经元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将培养的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损伤模型组、氧-糖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组、NMDAR抑制剂氯胺酮组及黄芪甲苷组。采用Hoechst-33342染色观察各组神经元死亡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神经元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情况;采用Ca^(2+)成像观察不同条件下〔加入NMDA;NMDAR抑制剂APV(100μmol/L)预处理+NMDA;黄芪甲苷(100μmol/L)预处理+NMDA;无Ca^(2+)+NMDA〕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各组神经元活化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的表达。另选择出生后4~6周的C57BL/6雄性小鼠,制备包含海马的冠状脑切片,使用电压钳观察黄芪甲苷应用前后突触后膜电流的变化。结果与应用黄芪甲苷(100μmol/L)前比较,应用黄芪甲苷(100μmol/L)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平均峰值降低〔(9.96±0.43)pA比(12.63±0.45)pA;t=3.741,P<0.05〕,平均频率〔(0.52±0.03)Hz比(0.68±0.05)Hz;t=2.933,P<0.05〕下降;与NMDA损伤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组神经元凋亡率降低,LDH释放减少,活化型Caspase-3表达减低,细胞内钙离子内流减轻(均P<0.05);在体外OGD模型实验中,黄芪甲苷亦表现出同样的神经元保护作用。结论黄芪甲苷在NMDAR介导的神经元兴奋性损伤中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MDAR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受体 n-甲基-d- 脑缺血 兴奋性毒性损伤 -糖剥夺 钙超载
下载PDF
推拿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鼠脊髓背角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官乾 刘志凤 +7 位作者 于天源 王厚融 张英琦 徐亚静 杨震杰 萨出拉 张润龙 陈金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1084-1090,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推拿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模型鼠脊髓背角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2B亚... 目的通过观察推拿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模型鼠脊髓背角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2B亚基(NR2B)表达的影响,探讨推拿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机制。方法建立CCI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推拿组,每组12只,采用按摩推拿手法模拟仪定性、定量模拟点法、拨法、揉法,对推拿组大鼠右侧的殷门、承山、阳陵泉穴进行干预,通过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和累计疼痛评分评价大鼠机械痛敏反应和疼痛强度变化;通过透射电镜对大鼠脊髓背角突触超微结构进行观察;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法观察脊髓背角GFAP、NR2B的共定位表达。结果推拿可以提高CCI模型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降低累计疼痛评分(P<0.01);同时也能改变大鼠脊髓背角突触的形态结构:与模型组相比,推拿组脊髓背角突触形态结构恢复,膜较完整、线粒体肿胀程度轻、突触后致密区变长。干预20天后,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大鼠脊髓背角GFAP、NR2B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推拿可以改善大鼠的行为学和形态学结果,改变脊髓背角突触可塑性来抑制痛觉敏化;还可以通过抑制星型胶质细胞活化,降低脊髓背角GFAP和NR2B的表达来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推拿 痛觉敏化 突触可塑性 背角胶质纤维性蛋白 n-甲基-d-受体2B亚基
下载PDF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廖伟 黎云鹏 +2 位作者 潘亮发 余俊键 刘子由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0-25,F0004,共7页
目的探究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对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心脏骤停/复苏组、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干... 目的探究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对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心脏骤停/复苏组、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干预组、MEK特异性抑制剂(U0126)干预组、联合干预组,每组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建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在复苏72 h取各组血样本进行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酸激酶(CK)活性、丙二醛(MDA)测定,并测定各组大鼠脑梗死面积占比、心肌细胞凋亡率以及脑组织和心肌组织的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NMDAR-1)、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心脏骤停/复苏组的脑梗死面积占比、心肌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MK801干预组、U0126干预组、联合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干预组的脑梗死面积占比、心肌细胞凋亡率低于MK801干预组、U0126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干预组复苏72 h后的血清IL-1β、TNF-α、CK-MB、MDA低于MK801干预组、U0126干预组、心脏骤停/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干预组复苏72 h后的心肌组织、脑组织NMDAR1、p38MAPK、p-JNK、p-ERK蛋白表达低于MK801干预组、U0126干预组、心脏骤停/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MDA受体-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介导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调控过程,其机制是通过调节机体炎症反应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n-甲基-d-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免疫蛋白印迹法
下载PDF
不同液体治疗方案对患者脑组织含水量、颅内压以及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霞 刘超 +6 位作者 张雪宁 闵苏 刘东 魏珂 董军 罗洁 刘小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3-529,共7页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胶体以及不同晶胶比对患者颅内压、脑组织含水量和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表达及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单位组析因设计设置2个干预因素,即胶体因素(2水平:4...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胶体以及不同晶胶比对患者颅内压、脑组织含水量和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表达及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单位组析因设计设置2个干预因素,即胶体因素(2水平:4%琥珀酰明胶、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和晶胶比因素(2水平:0∶1、1∶1)的所有组合,将32例进行癫痫灶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n=8)。术中监测颅内压;术后检测切除脑组织中的脑水含量和AQP-4和NMDAR-1的表达;测定术后2 h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结果 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较4%琥珀酰明胶以及晶胶比1∶1较晶胶比0∶1均可增加液体治疗期间的平均颅内压(F=55.714,P=0.000;F=142.432,P=0.000)、脑水含量(F=31.477,P=0.000;F=84.896,P=0.000)以及AQP-4(F=37.205,P=0.000;F=149.652,P=0.014)和NMDAR-1的表达(F=29.664,P=0.000;F=65.951,P=0.000),两者的影响均呈相加效果(颅内压:F=11.056,P=0.002;脑组织含水量:F=8.007,P=0.008;AQP-4的表达:F=9.845,P=0.004;NMDAR-1的表达:F=5.020,P=0.033);但术后2 h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琥珀酰明胶较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晶胶比1∶1较晶胶比0∶1对脑含水量及颅内压的控制更好,更适合神经外科围手术期使用;但不同胶体和晶胶比的液体治疗方案对术后神经精神评分无明显影响,均可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治疗 水量 颅内压 水通道蛋白-4 n-甲基-d-受体-1
下载PDF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亚基口服基因疫苗的制备和激活SD大鼠产生循环抗体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田士强 王任直 +6 位作者 李桂林 张波 姚勇 窦万臣 孔燕国 张振兴 栗世方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24-226,238,共4页
目的 研制携带 N-甲基 -D-天冬氨酸受体 1 (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subunit1 ,NR1 )的口服疫苗 ,探讨疫苗激活 SD大鼠产生循环抗体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酶切连接和蓝白筛选的方法构建NR1的表达载体 ;以磷酸钙... 目的 研制携带 N-甲基 -D-天冬氨酸受体 1 (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subunit1 ,NR1 )的口服疫苗 ,探讨疫苗激活 SD大鼠产生循环抗体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酶切连接和蓝白筛选的方法构建NR1的表达载体 ;以磷酸钙共沉淀的方法转染 HEK2 93细胞 ,并用 G41 8筛选阳性细胞克隆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方法鉴定阳性细胞株 ;经氯化钙法制备携带 NR1表达载体的减毒鼠伤寒沙门 (氏 )菌口服疫苗 ( SL-NR1 ) ;胃内灌注 60 0 μL、D( λ) 2 6 0 nm为 0 .6的 S L-NR1 ,2周内 4次给药 ;以阳性细胞株为靶细胞 ,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大鼠循环中 NR1抗体滴度。结果 扩增出 NR1基因并构建了含有 NR1基因的表达载体—— p CDNA3 .1 -NR1 ;建立了细胞株 HEK 2 93 -NR1 ;证实口服疫苗可激活 SD大鼠 ( 2 3 /2 5只 )产生 NR1抗体。结论 成功研制了携带 NR1基因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 (氏 )菌活疫苗 ,其可激活机体免疫反应产生 NR1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受体NR1亚基 口服疫苗 循环抗体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对癫痫患者脑组织含水量、颅内压以及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朱姝颖 张宏伟 苏娴 《医学综述》 2015年第4期713-715,共3页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对癫痫手术患者脑组织含水量、颅内压以及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四川省肿瘤医院确诊癫痫拟行癫痫灶切除术的患者4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对癫痫手术患者脑组织含水量、颅内压以及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四川省肿瘤医院确诊癫痫拟行癫痫灶切除术的患者4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A组(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晶胶比0∶1)、B组(6%中分子右旋糖酐,晶胶比0∶1)、C组(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晶胶比1∶1)、D组(6%中分子右旋糖酐,晶胶比1∶1),各12例。分析4组患者术中颅内压及切除脑组织中的脑含水量、水通道蛋白4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的表达情况。结果 4组间颅内压、脑组织含水量、水通道蛋白4吸光度值、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的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各指标均高于其他3组,其次是A组高于C、D组,且D组高于C组。结论癫痫灶切除术的围术期液体应用中,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与晶胶比1∶1的配合使用的补液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羟乙基淀粉 脑组织水量 颅内压 水通道蛋白4 n-甲基-d-受体1
下载PDF
电针对老年痴呆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 mRNA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沈峰 孙国杰 +3 位作者 杜艳军 周华 马骏 孔立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8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老年痴呆(AD)模型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mRNA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聚集态Aβ25-35制备AD大... 目的观察电针对老年痴呆(AD)模型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mRNA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聚集态Aβ25-35制备AD大鼠模型,电针组选取双侧"肾俞"、"内关"和"大椎",接G6805-Ⅱ型电针治疗仪,选用2 Hz连续波,强度为1 mA,通电20 min,每日1次,每周6次,共治疗2周。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NMDAR1 mRNA的变化,并分析电针对其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CA1、CA3区NMDAR1 mRNA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电针组大鼠海马CA1、CA3区NMDAR1 mRNA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可能通过上调NMDAR1 mRNA的表达,充分活化NMDAR,加强长时程增强效应,从而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老年痴呆 海马 n-甲基-d-受体1 MRNA 大鼠
下载PDF
亚低温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殷玉华 李明 +2 位作者 贾锋 江基尧 徐蔚 《上海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亚低温治疗对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4只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4只)、常温治疗组(24只)及假损伤组(6只),将亚低温治疗组大鼠的身体部分浸入0℃冰水中...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亚低温治疗对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4只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4只)、常温治疗组(24只)及假损伤组(6只),将亚低温治疗组大鼠的身体部分浸入0℃冰水中制作亚低温模型,使其肛温维持于(33±0.5)℃,时间为4h;常温治疗组和假损伤组大鼠体温维持于(37.0±0.3)℃。亚低温治疗组和常温治疗组大鼠分别于TBI后4、6、12、24h(每个时间点取6只大鼠)时被处死,取伤侧海马组织备用;假损伤组于处理24h时处死大鼠,取其海马组织。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NMDAR1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常温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大鼠TBI后4、6、12h的NMDAR1mRNA均较假损伤组同时间点显著上调(P值均<0.05),TBI后24h的NMDAR1mRNA与假损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亚低温治疗组大鼠TBI后4、6、12h的NMDAR1mRNA均较常温治疗组同时间点显著下降(P值均<0.05),TBI后24h的NMDAR1mRNA与常温治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温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TBI后4、6、12、24h的NMDAR1蛋白表达量均较假损伤组同时间点显著上调(P值均<0.05),亚低温治疗组TBI后4、6、12、24h的NMDAR1蛋白表达量均较常温治疗组同时间点显著下降(P值均<0.05)。结论 TBI后亚低温干预治疗能明显降低液压脑损伤所致的NMDAR1表达,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亚低温治疗对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4只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4只)、常温治疗组(24只)及假损伤组(6只),将亚低温治疗组大鼠的身体部分浸入0℃冰水中制作亚低温模型,使其肛温维持于(33±0.5)℃,时间为4h;常温治疗组和假损伤组大鼠体温维持于(37.0±0.3)℃。亚低温治疗组和常温治疗组大鼠分别于TBI后4、6、12、24h(每个时间点取6只大鼠)时被处死,取伤侧海马组织备用;假损伤组于处理24h时处死大鼠,取其海马组织。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NMDAR1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常温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大鼠TBI后4、6、12h的NMDAR1mRNA均较假损伤组同时间点显著上调(P值均<0.05),TBI后24h的NMDAR1mRNA与假损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亚低温治疗组大鼠TBI后4、6、12h的NMDAR1mRNA均较常温治疗组同时间点显著下降(P值均<0.05),TBI后24h的NMDAR1mRNA与常温治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温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TBI后4、6、12、24h的NMDAR1蛋白表达量均较假损伤组同时间点显著上调(P值均<0.05),亚低温治疗组TBI后4、6、12、24h的NMDAR1蛋白表达量均较常温治疗组同时间点显著下降(P值均<0.05)。结论TBI后亚低温干预治疗能明显降低液压脑损伤所致的NMDAR1表达,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颅脑外伤 n-甲基-d-受体1 神经保护
下载PDF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在骨癌痛小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睿 阎雪彬 黄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76-982,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骨癌痛小鼠疼痛行为学变化和脊髓背角与背根神经节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the 2B subunits of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NR2B)的表达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探讨NR2B在癌性痛产生和维持中的作用。方法:选用45... 目的:通过观察骨癌痛小鼠疼痛行为学变化和脊髓背角与背根神经节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the 2B subunits of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NR2B)的表达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探讨NR2B在癌性痛产生和维持中的作用。方法:选用45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n=15):于小鼠股骨远端骨髓腔内接种Lewis肺癌细胞2×106个,接种体积为10μL;假手术组(n=15):接种等体积的D-Hank’s液;正常对照组(n=15):不予任何处理。术后第3天始隔日观察小鼠自发痛行为及测定机械性触诱发痛。术后第7,15,23天,各组任选5只取小鼠术侧后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肿瘤生长及骨质破坏的程度;取腰段脊髓膨大(L2-4)和L4背根神经节行NR2B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通过小鼠行为学测定和组织学检测证实骨癌痛模型制备成功。NR2B在模型组术侧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免疫反应阳性指数各时间点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中术侧第7与15,2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术后第23天,术侧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NR2B免疫反应阳性指数与小鼠术侧后爪累计抬足时间明显正相关(分别为r=0.976,P<0.001;r=0.882,P<0.001);与小鼠术侧机械性缩足阈值明显负相关(分别为r=-0.879,P<0.001;r=-0.760,P=0.001)。结论:骨癌痛小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中NR2B受体表达均增加,且与行为学表现有明显的相关性,推测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的NR2B受体在小鼠骨癌痛产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n-甲基-d-受体2B亚基 脊髓 背根神经节 小鼠
下载PDF
白芍对斜视性弱视模型猫视皮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石晶 谭小波 +4 位作者 杨洁 郝佳颖 李伟 李娜 何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69-671,共3页
目的观察白芍(RPA)对斜视性弱视模型猫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视皮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幼猫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RPA组,每组6只,构建斜视性弱视猫模型。RPA组灌胃RPA 30 d,正常组和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 目的观察白芍(RPA)对斜视性弱视模型猫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视皮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幼猫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RPA组,每组6只,构建斜视性弱视猫模型。RPA组灌胃RPA 30 d,正常组和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观察扫描视觉诱发电位(SVEP)视力、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视力、17区的眼驱动细胞数等相关指标,并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眼左右侧17区、21a区NMDAR1的水平。结果 RPA对斜视性弱视模型猫的治疗有显著作用,可提高斜视性弱视模型猫视皮质NMDAR1的表达。结论 RPA可以提高斜视性弱视模型猫视皮质的神经元突触兴奋性,逆转弱视的形成,达到治疗弱视的目的,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斜视性弱视模型猫视皮质NMDAR1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斜视性弱视 n-甲基-d-受体1
下载PDF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芸 王红 +3 位作者 牛新环 张立功 王公明 张孟元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methyl-D-aspar-tate,NR2B)对晚期癌痛患者的恶性情绪体验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构建靶向NR2B基因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 目的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methyl-D-aspar-tate,NR2B)对晚期癌痛患者的恶性情绪体验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构建靶向NR2B基因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可为下调ACC神经元NR2B靶基因的表达提供有力工具。方法构建靶向目的基因NR2B的RNAi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酶切鉴定,再以NR2B/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和NR2B的基因表达质粒共转染293T工具细胞,以Westernblot方法检测其对目的基因NR2B的敲减效率。结果酶切鉴定NR2B/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Ⅰ、Ⅱ及Ⅲ构建成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R2B/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Ⅰ、Ⅱ及Ⅲ均对NR2B靶基因有敲减效果,但以NR2B/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Ⅲ效率最高。结论成功构建可高效沉默NR2B靶基因的NR2B/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为下调ACC神经元NR2B的基因表达治疗晚期癌痛患者的恶性情绪体验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受体2B亚基基因 RNAI 慢病毒载体 基因敲除
下载PDF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在形觉剥夺性近视豚鼠视网膜上的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双珍 文丹 +3 位作者 毛俊峰 谭星平 夏朝华 付春燕 《眼视光学杂志》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对豚鼠行形觉剥夺建立近视动物模型,观察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1,NMDAR1)在近视豚鼠视网膜上的动态表达,探讨其在近视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0只三色豚鼠随机分为3组:未遮盖组(Ⅰ... 目的对豚鼠行形觉剥夺建立近视动物模型,观察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1,NMDAR1)在近视豚鼠视网膜上的动态表达,探讨其在近视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0只三色豚鼠随机分为3组:未遮盖组(Ⅰ)、单眼遮盖2周组(Ⅱ)、单眼遮盖3周组(Ⅲ),其中右眼遮盖为实验眼,左眼为自身对照眼。对各组进行视网膜检影和A超测眼轴,分别运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豚鼠视网膜NMDAR1蛋白表达。结果Ⅰ组双眼呈轻度远视状态,双眼眼轴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组实验眼呈轻度近视(-1.583±1.478)D,自身对照眼呈轻度远视(2.500±1.017)D;实验眼眼轴较自身对照眼轻度延长(P<0.05);Ⅲ组实验眼呈中度近视(-3.417±1.169)D,自身对照眼呈轻度远视(1.813±1.072)D;实验眼眼轴较自身对照眼明显延长(P<0.05)。免疫组化显示NMDAR1主要表达在豚鼠视网膜的内核层细胞及神经节细胞。Ⅰ组实验眼视网膜上NMDAR1蛋白含量为0.338±0.314,Ⅱ组实验眼NMDAR1蛋白含量升高为0.464±0.280,Ⅲ组实验眼视网膜NMDAR1蛋白含量明显上调为0.635±0.037;实验眼视网膜上NMDAR1蛋白含量随遮盖时间延长明显上调,与自身对照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形觉剥夺可明显上调豚鼠视网膜NMDAR1的蛋白表达,形觉剥夺产生的异常视觉信号可能通过刺激谷氨酸的释放、NMDAR1过度生成,参与近视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觉剥夺性近视 视网膜 豚鼠 n-甲基-d-受体1
下载PDF
催产素对甲基苯丙胺引起的小鼠前额叶皮层和海马内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型1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亓佳 王立辉 +1 位作者 杨静玉 吴春福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25-830,共6页
目的研究脑室注射催产素对甲基苯丙胺引起的小鼠前额叶皮层和海马内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型1(NMDAR1)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为探讨催产素拮抗甲基苯丙胺精神依赖作用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取经急性和慢性甲基苯丙胺... 目的研究脑室注射催产素对甲基苯丙胺引起的小鼠前额叶皮层和海马内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型1(NMDAR1)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为探讨催产素拮抗甲基苯丙胺精神依赖作用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取经急性和慢性甲基苯丙胺处理的小鼠的前额叶皮层和海马,采用Western Blot分析方法检测催产素对NMDAR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催产素可以显著拮抗急性给予甲基苯丙胺及复吸甲基苯丙胺引起的小鼠前额叶皮层NMDAR1蛋白表达的增高;可以显著抑制甲基苯丙胺戒断时引起的小鼠前额叶皮层NMDAR1蛋白表达的降低;急性及慢性甲基苯丙胺处理对小鼠海马内NMDAR1蛋白表达没有显著性影响。结论用甲基苯丙胺处理对小鼠前额叶皮层部位NMDAR1蛋白表达的影响较大;催产素可以拮抗甲基苯丙胺引起的前额叶皮层部位NMDAR1蛋白表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催产素 前额叶皮层 海马 n-甲基-d-受体亚型1
下载PDF
含GluN3亚基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琦 曹蔚 罗建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1-658,共8页
中枢神经系统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主要由GluN1和GluN2亚基组成,这类经典NMDAR结构和功能已有深入研究。然而,含有GluN3亚基的非经典NMDAR表达量少,没有典型的通道特征,其功能也知之尚少。近年研究发现,GluN3可参与形成两种不同... 中枢神经系统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主要由GluN1和GluN2亚基组成,这类经典NMDAR结构和功能已有深入研究。然而,含有GluN3亚基的非经典NMDAR表达量少,没有典型的通道特征,其功能也知之尚少。近年研究发现,GluN3可参与形成两种不同的NMDAR:谷氨酸门控的GluN1/GluN2/GluN3三异聚体NMDAR和甘氨酸门控的GluN1/GluN3二异聚体NMDAR。前者在调节突触成熟时间窗和修剪无用突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成年时表达和活性增高则会导致突触结构和功能的紊乱并与某些神经精神疾病相关;后者表达于内侧僵核并参与负向情绪的调控。本文综述了含GluN3非经典NMDAR的表达、功能特征及其与生理和病理联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受体 GluN3亚基 突触修剪 神经发育 精神障碍 综述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2B亚基受体水平和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活性以及美金刚干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雨 赵珩 张昱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2B亚基受体(NR2B)水平和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活性的变化以及美金刚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V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VD模型组(VD组)和美金刚治疗组...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2B亚基受体(NR2B)水平和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活性的变化以及美金刚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V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VD模型组(VD组)和美金刚治疗组(美金刚组)。于术后4周、8周、12周、16周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VD组和美金刚组大鼠的学习记忆水平,用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NR2B水平,用32P掺入法检测大鼠海马CaMKⅡ的活性;并与假手术组比较。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VD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的学习记忆能力均显著下降(均P<0.01);海马NR2B的水平术后4周时明显增高(P<0.05),术后8~16周显著降低(均P<0.01);海马总CaMKⅡ活性术后4周时明显增高(P<0.01),术后8周下降,术后12周、16周明显降低(均P<0.01)。美金刚组术后4周时上述3项检测结果与V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其他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学习记忆水平和NR2B水平术后8周、12周明显高于VD组(P<0.01~0.05);总CaMKⅡ活性与V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D大鼠海马NR2B水平和总CaMKⅡ活性降低;美金刚能上调海马NR2B表达及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但对CaMKⅡ活性的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n-甲基-d--2B亚基受体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美金刚
下载PDF
脑损伤后伤侧皮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成义 徐如祥 王清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41-542,F004,共3页
目的 通过对脑损伤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 (NMDAR1)表达变化的研究,进一步探讨脑损伤后NMDAR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自由落体致伤方法制作脑损伤模型,以侧脑室注射AP5(2-amino-5-phophonlanoic acid)制作治疗模型,用原位分子杂... 目的 通过对脑损伤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 (NMDAR1)表达变化的研究,进一步探讨脑损伤后NMDAR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自由落体致伤方法制作脑损伤模型,以侧脑室注射AP5(2-amino-5-phophonlanoic acid)制作治疗模型,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于不同时间检测伤侧大脑皮质NMDAR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脑损伤后15 min NMDAR1表达明显增加,伤后72 h 表达最少,伤后168 h 表达基本正常;经AP5治疗,伤后72 h 其表达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脑损伤后NMDAR1 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继发性脑损害的病理过程,AP5 对脑损伤后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n-甲基-d-受体-1 基因表达
下载PDF
γ-羟丁酸钠对缺氧缺血后新生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mRNA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张研 马正良 +2 位作者 曾因明 于常州 范建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5-180,共6页
目的 探讨γ羟丁酸钠(GHB Na)对缺氧缺血后脑损伤新生大鼠有无保护作用及N 甲基 D 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R2B)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180只7日龄SD乳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6只) ,分别为假手术(Sham)对照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GHB Na 5... 目的 探讨γ羟丁酸钠(GHB Na)对缺氧缺血后脑损伤新生大鼠有无保护作用及N 甲基 D 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R2B)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180只7日龄SD乳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6只) ,分别为假手术(Sham)对照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GHB Na 5 0 ,10 0和2 0 0mg·kg- 1组。按Rice法制备缺氧缺血模型。Sham组仅分离颈总动脉,不结扎,不缺氧。GHB Na组动物于缺氧缺血后立即腹腔注射GHB Na。Sham组和NS组动物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以后每8h一次。在术后2 ,6 ,12 ,2 4h ,3和7d每组处死6只乳大鼠。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左侧海马组织中NR2BmRNA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Sham组相比,NS组术后2h ,NR2B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约2 0 % ) ;在术后6 ,12 ,2 4h和3d ,NR2BmRNA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术后7d ,NR2B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约94 % )。与NS组相比,GHB Na 10 0mg·kg- 1组在术后6 ,12 ,2 4h ,3和7d ,NR2B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分别减少约2 7% ,4 5 % ,19% ,31%和37% ) ;而GHB Na 5 0 ,2 0 0mg·kg- 1组的NR2BmRNA在这些时间点虽然也较NS组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差异多无显著意义。结论 GHB Na能有效抑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海马NR2BmRNA的表达,特别是10 0mg·kg- 1组的抑制作用好于5 0和2 0 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缺氧 缺血 受体 n-甲基-d- Γ-羟丁 基因表达
下载PDF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激活与新生儿脑损伤
19
作者 黑明燕 旷寿金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31-434,共4页
关键词 n-甲基-d-受体-1 新生儿脑损伤 激活 病理生理学改变 兴奋性神经递质 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 离子通道受体
下载PDF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与疼痛 被引量:6
20
作者 闫俊强 杨金升 《医学综述》 2008年第8期1153-1155,共3页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包括由NR1、NR2A^D及NR3A^B等7个亚型,已有证据表明,NR2B受体主要分布在脊髓背角和前脑扣带回,在痛觉敏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而NR2B选择性拮抗剂可抑制NR2B在脊髓和前脑的表达,产生镇痛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包括由NR1、NR2A^D及NR3A^B等7个亚型,已有证据表明,NR2B受体主要分布在脊髓背角和前脑扣带回,在痛觉敏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而NR2B选择性拮抗剂可抑制NR2B在脊髓和前脑的表达,产生镇痛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有可能成为未来治疗疼痛的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n-甲基-d- 受体 亚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