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CE对水稻磷素累积量及含磷率影响的模拟研究
1
作者 孙成明 庄恒扬 +4 位作者 杨连新 黄建晔 董桂春 朱建国 王余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09-1014,共6页
为了明确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对水稻磷素动态的影响,借助目前国内惟一的FACE技术平台,以武香粳14为供试品种,设置不同施N量处理,研究大气CO2浓度高于对照200μmol·mol-1的FACE处理对水稻P素吸收利用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F... 为了明确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对水稻磷素动态的影响,借助目前国内惟一的FACE技术平台,以武香粳14为供试品种,设置不同施N量处理,研究大气CO2浓度高于对照200μmol·mol-1的FACE处理对水稻P素吸收利用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FACE处理使水稻各生育期P素累积量较CK显著增加,含P率也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增施N肥对P素累积量及含P率均影响不大。在此基础上采用Logistic方程描述了水稻P素累积量及含P率随移栽天数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建立CO2及P素影响因子对模型进行了订正。利用建模以外的试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根均方差(RMSE)较小,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明模型的预测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FACE p素累积量 含p率 模型
下载PDF
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加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黄建晔 杨连新 +4 位作者 杨洪建 刘红江 董桂春 朱建国 王余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82-887,共6页
2001-2003年利用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系统平台,以武香粳14为供试品种,设置不同施氮量处理,研究大气CO2浓度比对照高200μmol·mol-1的FACE处理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FACE使水稻播种—抽穗期、抽穗... 2001-2003年利用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系统平台,以武香粳14为供试品种,设置不同施氮量处理,研究大气CO2浓度比对照高200μmol·mol-1的FACE处理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FACE使水稻播种—抽穗期、抽穗—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的天数分别比对照缩短3~5d、1~5d、4~9d,平均分别缩短3.4、2.4、5.8d,增施N肥可以减缓FACE对水稻生育期的缩短程度;FACE使水稻不同生育期植株含N率明显降低,使不同生育期植株含P率和茎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有率明显提高;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对水稻全生育期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拔节期植株含N率、抽穗期植株含P率、抽穗期茎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有率和够苗期植株含N率。推测FACE使水稻够苗期和拔节期的植株含N率明显降低、使抽穗期的植株含P率和茎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有率明显提高可能是FACE水稻生育期缩短的生理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FACE 生育期 N 含p率 茎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