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说服论证在律师调解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金承光 侯涛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05-112,共8页
国内对于律师调解中的方法研究并不丰富,大多停留在对律师调解制度的构建问题上。随着全国律师调解工作试点的开展,学术界和实务界越来越重视律师调解技能的探索。在律师调解实务中,律师应准确把握听众的心理诉求,创造良好的言谈情境,... 国内对于律师调解中的方法研究并不丰富,大多停留在对律师调解制度的构建问题上。随着全国律师调解工作试点的开展,学术界和实务界越来越重视律师调解技能的探索。在律师调解实务中,律师应准确把握听众的心理诉求,创造良好的言谈情境,在恰当时机运用亚里士多德的信誉论证(ethos)、情感论证(pathos)和逻辑论证(logos)这三种说服手段,达到调解的目的,以化解纠纷,促进法治社会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师调解 说服方法 听众理论 交往行动理论 亚氏说服三术
下载PDF
基层法官的个案正义模式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海风 郭林将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1期88-89,共2页
在基层社会,法官对待案件的裁判总是以一种"发现-证立"的模式进行。比起工商社会,这种模式在基层社会更有其现实意义。文章主要从听众理论的角度论证了这一点,对于当事人这类听众,法官必须主要以当地的习惯法、公平观念等来... 在基层社会,法官对待案件的裁判总是以一种"发现-证立"的模式进行。比起工商社会,这种模式在基层社会更有其现实意义。文章主要从听众理论的角度论证了这一点,对于当事人这类听众,法官必须主要以当地的习惯法、公平观念等来作出判决说服当事人;对于上诉审法官这类听众,法官必须对其"发现"进行法律上的证立,使其判决具有法律上的依据,这一点也尽可能地防止了基层法官的恣意判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 听众理论 个案正义 发现一证立
下载PDF
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的说服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天祥 侯涛 《法制与经济》 2017年第8期171-174,共4页
"说服"是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能否有效地说服职务犯罪嫌疑人,直接关系案件侦查的进度。我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和若干内部规定对职务犯罪侦查讯问说服进行了规范。文章认为在法律... "说服"是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能否有效地说服职务犯罪嫌疑人,直接关系案件侦查的进度。我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和若干内部规定对职务犯罪侦查讯问说服进行了规范。文章认为在法律规制的范围内,运用佩雷尔曼"听众理论"和亚里士多德"说服三术",可高效地帮助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人员达到说服犯罪嫌疑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犯罪侦查讯问 说服方法 听众理论 亚氏“说服三术”
下载PDF
律师在刑事案件中的修辞用语及其辩护技巧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悦淼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0-155,共6页
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与法律论证有着密切关系,运用佩雷尔曼的"听众理论",通过分析六个刑事庭审案件中所包含的四种修辞用语,从律师角度出发,研究其在刑事案件中运用的修辞技巧,并得出结论:律师运用修辞技巧,能够达到吸引听众... 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与法律论证有着密切关系,运用佩雷尔曼的"听众理论",通过分析六个刑事庭审案件中所包含的四种修辞用语,从律师角度出发,研究其在刑事案件中运用的修辞技巧,并得出结论:律师运用修辞技巧,能够达到吸引听众注意力,增强说服力的效果,但是律师的修辞用语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如背离法律客观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师 听众理论 刑事案件 修辞用语 辩护技巧
下载PDF
说服论证在律师调解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金承光 侯涛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8年第3期39-44,共6页
国内对于律师调解中的方法研究并不丰富,大多停留在对律师调解制度的构建问题上,随着全国律师调解工作试点的开展,学术界和实务界越来越重视对律师调解技能的探索。在律师调解实务中,律师应准确把握听众的心理诉求,创造良好的言谈情境,... 国内对于律师调解中的方法研究并不丰富,大多停留在对律师调解制度的构建问题上,随着全国律师调解工作试点的开展,学术界和实务界越来越重视对律师调解技能的探索。在律师调解实务中,律师应准确把握听众的心理诉求,创造良好的言谈情境,在恰当时机运用亚里士多德的信誉论证、情感论证和逻辑论证这三种说服手段,达到调解的目的,以化解纠纷,促进法治社会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师调解 说服方法 听众理论 交往行动理论 亚氏说服三术
下载PDF
论司法裁判对居民公约的合法性审查
6
作者 王琦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13-123,共11页
居民公约属于民间规范,作为居民自治制度中定规立制权的集中体现,其“亲民性”特征使得居民能够自觉接受规制,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自身的天然弊端导致其与国家法律之间存在张力。基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司法目标,以及... 居民公约属于民间规范,作为居民自治制度中定规立制权的集中体现,其“亲民性”特征使得居民能够自觉接受规制,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自身的天然弊端导致其与国家法律之间存在张力。基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司法目标,以及维护法律秩序统一稳定的价值考量,法院在司法裁判过程中,应当对居民公约进行必要的合法性审查,但不能破坏居民自治制度。现行司法实践中,法院对居民公约进行合法性审查后的态度不一,裁判文书论证说理也不足。为了提高裁判的可接受性和正当性,法官可以借鉴佩雷尔曼提出的“听众理论”,运用这一互动型说服模型,强化裁判文书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公约 合法性审查 司法裁判 裁判文书说理 听众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