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钱仁康猜想并依此引发两个音乐学写作问题 被引量:5
1
作者 韩锺恩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5,共5页
钱仁康先生曾经想依照音乐的表现内容和范畴来梳理音乐的形式手法,甚至想到是否可能编纂一部相关的辞书。作者将这一设想称之为:"钱仁康猜想",并以此讨论两个音乐学写作的问题:1.音响结构力描写;2.听感官事实表述。
关键词 钱仁康猜想 音响结构力 听感官事实
下载PDF
c小调是一个问题 被引量:5
2
作者 韩锺恩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56,8,共6页
上海音乐学院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音乐美学、音乐批评、当代音乐研究方向研究生音乐学写作坊以"c小调"调性表情作业。把c小调作为一个问题来讨论,理应更关心狭义调性的感性表征。笔者此前已对c小调有关问题有所论述。有... 上海音乐学院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音乐美学、音乐批评、当代音乐研究方向研究生音乐学写作坊以"c小调"调性表情作业。把c小调作为一个问题来讨论,理应更关心狭义调性的感性表征。笔者此前已对c小调有关问题有所论述。有关调性工艺特性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c小调之所以悲情的渊源仍在于18-19世纪西方音乐历史。通过分析可知:声音结构驱动与听觉结构成型并不完全取决于调性自身的张弛性,由音高彰显的音色所体现的调性表情,才是绝对音高位置通过音响结构力生成听感官事实的声音修辞与音响叙事。需要继续研究的是:如何通过音响结构力与听感官事实去研究自然张力与人工拉力的关系?听感官事实→感性声音结构→感性结构力的逻辑转换如何实现?如何通过听感官事实→凸显音乐美形式→彰显艺术美实事→明显文化美本体?"听感官事实→音乐感性直觉经验实事→类概念的意识实事→作为先验存在的之所以是的临响"这一逻辑是如何形成、确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小调 《调性的表情》 音响结构力 听感官事实 先验存在
下载PDF
一场交响的不断敞开,直至澄明--马勒《第五交响曲》的“天堂之路”意象解析
3
作者 阚冬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36,共4页
在西方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中,“天堂”这一意象占据了很大的篇幅。最常见的天堂意象有两种:一种是唯有上帝的选民才能进入的金碧辉煌、坚不可摧的“上帝之城”;二是通过救赎才可以重返的美丽“乐园”。马勒《第五交响曲》共分为三个部... 在西方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中,“天堂”这一意象占据了很大的篇幅。最常见的天堂意象有两种:一种是唯有上帝的选民才能进入的金碧辉煌、坚不可摧的“上帝之城”;二是通过救赎才可以重返的美丽“乐园”。马勒《第五交响曲》共分为三个部分,前两个乐章为第一部分呈现地狱之象,第三乐章谐谑曲为第二部分呈现现实之象,最后两个乐章为第三部分呈现天堂之象,五个乐章的音响视界不断敞开逐渐显现三个递进式关系的意象视界。从某种意义上看,整部作品是马勒对天堂的憧憬以及对这路途的凝视,即“天堂之路”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内在标题 听感官事实 审美经验
下载PDF
情动于中形于声——通过经验情况写音乐
4
作者 韩锺恩 《中国音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64,共15页
随着相关音响结构力问题以及研究与写作的不断深入展开,理论指向势必转向对感性结构力的关注。在这里,主要以美学问题为基点,依托感性体验与审美观照去切近经验情况以及音乐审美现象。文中举出巴赫、贝多芬、瓦格纳、布拉姆斯、马勒相... 随着相关音响结构力问题以及研究与写作的不断深入展开,理论指向势必转向对感性结构力的关注。在这里,主要以美学问题为基点,依托感性体验与审美观照去切近经验情况以及音乐审美现象。文中举出巴赫、贝多芬、瓦格纳、布拉姆斯、马勒相关作品个例,一方面通过感性体验去描述与音乐作品相应的听感官事实,一方面依托审美观照去表述由音乐作品所引发的经验情况,并进一步去阐述由声音行径与音响易况所生成的音乐审美现象。问题的终端,就是针对并围绕音乐中间难以实证也无可否证却又不容回避且不得不面对的【声-情】与【情-声】关系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响结构力 感性结构力 听感官事实 经验情况 音乐审美现象 【声-情】与【情-声】关系 情本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