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听源性癫痫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
作者 翟文骥 吴杰 +1 位作者 郑体花 郑庆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6-792,共7页
听源性癫痫(audiogenic seizures,AGS)是由于强声刺激引起的癫痫,发作时伴全身性肌肉痉挛,其动物模型在研究癫痫发生机制、寻找致病基因及调控通道、筛选新的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发病特点... 听源性癫痫(audiogenic seizures,AGS)是由于强声刺激引起的癫痫,发作时伴全身性肌肉痉挛,其动物模型在研究癫痫发生机制、寻找致病基因及调控通道、筛选新的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发病特点、发病机制及致病基因等方面总结了目前常见AGS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以期为AEDs研发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源性癫痫 动物模型 抗癫痫药物
下载PDF
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惊厥和点燃后前脑结构内的c-fos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运才 于恩华 +1 位作者 张颖芳 许鹿希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2-146,共5页
为探讨听源性惊厥点燃和前脑结构的关系,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体视学分析,研究了Wistar种系的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和点燃后,前脑结构内c-fos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1)正常Wistar大鼠接受... 为探讨听源性惊厥点燃和前脑结构的关系,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体视学分析,研究了Wistar种系的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和点燃后,前脑结构内c-fos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1)正常Wistar大鼠接受一次强音刺激后,海马、齿状回、杏仁核、内嗅皮质、嗅周皮质和额-顶皮质内未见Fos阳性神经元;(2)P77PMC大鼠一次惊厥后,除海马、齿状回外,上述被检各区内可见广泛的Fos阳性神经元,其分布具有区域差异;(3)P77PMC大鼠点燃后,海马、齿状回内有大量Fos阳性神经元,其他的被检各区内,Fos阳性神经元数量更多,阳性神经元的光密度更大,与一次惊厥后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在点燃大鼠海马结构中,齿状回内的Fos免疫反应最强,海马CA1、CA2区次之,CA3区较弱。结果表明,听源性惊厥点燃可以导致海马结构参与到惊厥活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源性惊厥 体视学 海马 杏仁核 C-FOS表达
下载PDF
听源性惊厥点燃诱导新皮质内c-fos和BDNF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猛 康宁东 于恩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3-246,T009,共5页
为探讨前脑结构参与听源性惊厥点燃过程的神经化学机制 ,本研究以 c-fos基因表达作为神经元功能活动的标志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对新皮质内参与听源性惊厥点燃过程的神经元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观察 ,并对相关区域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为探讨前脑结构参与听源性惊厥点燃过程的神经化学机制 ,本研究以 c-fos基因表达作为神经元功能活动的标志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对新皮质内参与听源性惊厥点燃过程的神经元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观察 ,并对相关区域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单次听源性惊厥发作后 ,新皮质内仅有少量散在的 c-fos阳性神经元存在 ;听源性惊厥点燃后 ,额、顶、枕及颞叶皮质内出现大量 c-fos阳性神经元。点燃后额叶及顶叶皮质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免疫阳性产物的校正光密度值显著增高。结果表明 ,新皮质内大量神经元参与听源性惊厥点燃过程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增强很可能是其中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源性惊厥 点燃诱导 新皮质内 C-FOS BDNF
下载PDF
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惊厥和点燃后听觉核团内的c-fos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陈运才 于恩华 许鹿希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19,共5页
为探讨听源性惊厥点燃和听觉核团的关系,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体视学分析,研究了Wistar种系的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和点燃后听觉核团内c-fos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1.正常Wistar大鼠接受1次... 为探讨听源性惊厥点燃和听觉核团的关系,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体视学分析,研究了Wistar种系的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和点燃后听觉核团内c-fos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1.正常Wistar大鼠接受1次铃声刺激后,蜗神经核、外侧丘系背核、下丘和内侧膝状体内没有Fos标记细胞;2.P77PMC大鼠1次听源性惊厥后,上述听觉核团内可见广泛的Fos标记细胞,其分布具有区域差异;3.P77PMC大鼠被点燃后,听觉核团内的Fos标记细胞更多,标记强度更大,特别是在外侧丘系背核和下丘,Fos标记细胞的密度和强度均显著高于1次惊厥后(P<0.01)。在内侧膝状体腹侧核,点燃后Fos标记细胞密度显著增加(P<0.05)。在内侧膝状体背侧核和蜗神经背核,Fos标记细胞无显著变化(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听源性惊厥诱导的c-fos表达反映了听觉核团内神经元的异常活动,这种异常的神经元活动可能是听源性惊厥点燃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 听源性惊厥 觉核团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听源性遗传癫痫易感大鼠大脑皮层胆囊收缩素mRNA的原位杂交检测(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倪宏 王守彪 +1 位作者 徐珞 唐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9-181,T001,共4页
本实验用原位杂交法 ,对听源性遗传癫痫易感大鼠 (P77PMC)癫痫发作前、单次癫痫发作和多次发作时大脑颞皮层CCKmRNA阳性信号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 :(1)单次和多次癫痫发作后颞皮层CCKmRNA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 (P <0 .0 1) ;(2 )... 本实验用原位杂交法 ,对听源性遗传癫痫易感大鼠 (P77PMC)癫痫发作前、单次癫痫发作和多次发作时大脑颞皮层CCKmRNA阳性信号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 :(1)单次和多次癫痫发作后颞皮层CCKmRNA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 (P <0 .0 1) ;(2 )多次癫痫发作者上述脑区CCKmRNA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单次癫痫发作有明显的下降 (P <0 .0 1)。大脑颞皮层CCKmRNA增高表明 ,CCKmRNA在癫痫发作过程中起了某种作用 ;多次癫痫发作大鼠CCKmRNA表达降低提示 ,单次和多次癫痫发作时大脑皮层对CCKmRNA转录的调控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源性遗传癫痫大鼠 大脑皮层 胆囊收缩素 MRNA 原位杂交
下载PDF
听源性惊厥易感性大鼠上丘神经元构筑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殿帅 沈丽 +2 位作者 于恩华 杨建茹 许鹿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用石蜡切片Nissl染色方法,光镜下计数、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观察、测量惊厥鼠与正常鼠土丘神经元的一些指标.结果显示:(1)在吻例段和中段上丘第Ⅱ层和吻侧段上丘第Ⅲ层的神经元胞体平均直径惊厥鼠显著小于正常鼠,说明惊厥鼠上... 用石蜡切片Nissl染色方法,光镜下计数、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观察、测量惊厥鼠与正常鼠土丘神经元的一些指标.结果显示:(1)在吻例段和中段上丘第Ⅱ层和吻侧段上丘第Ⅲ层的神经元胞体平均直径惊厥鼠显著小于正常鼠,说明惊厥鼠上丘上述部位神经元较小;(2)在吻侧段上丘第Ⅵ层,中段上丘第Ⅰ、Ⅱ层和屋倒段上丘第Ⅴ层,神经元剖面椭圆率惊厥鼠显著地小于正常鼠,说明惊厥鼠土丘上述部位神经元胞体较细长;(3)除第Ⅲ层外,土丘各板层神经元剖面面数密度惊厥鼠都大于正常鼠.本研究结果表明,惊厥鼠的土丘有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这种变化与惊厥鼠惊厥易感性的形成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关系,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源性惊厥 上丘 细胞构筑 神经元 病理解剖学
下载PDF
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听源性惊厥行为的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马钊恩 孙卫文 +6 位作者 黄月玲 李敏雄 易咏红 戴丽军 陈盛强 毛利冰 张建国 《解剖学研究》 CAS 2010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对不同年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听源性惊厥行为观察。方法使用PCR技术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鉴定后对不同周龄的Fmr1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进行听源性惊厥的观察,数据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结果经PCR技术证实脆性X综合征小鼠模型... 目的对不同年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听源性惊厥行为观察。方法使用PCR技术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鉴定后对不同周龄的Fmr1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进行听源性惊厥的观察,数据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结果经PCR技术证实脆性X综合征小鼠模型是Fmr1基因敲除小鼠。Fmr1基因敲除小鼠在中央区的惊厥阈值较野生型小鼠显著短。Fmr1基因敲除小鼠鼠受声音刺激后表现为惊恐、奔跑明显的AGS前驱表现,最后发生跌倒、惊厥,呈角弓反张状,最后恢复活动能力或者反复发作,或者导致死亡。结论 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行为异常,其兴奋性较野生型小鼠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源性惊厥 FMR1基因敲除小鼠 行为学
下载PDF
听源性癫痫发作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徐珞 王海青 +1 位作者 陶尚敏 周颖斌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7期580-581,共2页
目的探讨癫痫发作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100dB铃声刺激60s诱发遗传性听源性癫痫大鼠癫痫发作,采用光辨别学习和放射免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大鼠癫痫发作对光辨别学习的影响及脑组织中生长抑素含量的改变。结果癫痫发作... 目的探讨癫痫发作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100dB铃声刺激60s诱发遗传性听源性癫痫大鼠癫痫发作,采用光辨别学习和放射免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大鼠癫痫发作对光辨别学习的影响及脑组织中生长抑素含量的改变。结果癫痫发作后,大鼠光辨别学习能力明显减弱,表现为达到学会标准所需的时间明显延长(6.20±0.97vs3.90±0.57,P<0.01);癫痫发作后,大鼠下丘脑、海马、颞叶皮层组织中生长抑素含量明显增高(下丘脑:551.28±68.21vs273.41±53.51,P<0.05;海马:246.71±43.26vs135.74±36.60,P<0.01;颞叶皮层:235.88±42.14vs150.01±37.71,P<0.01)。结论癫痫发作对大鼠光辨别学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下丘脑、海马及颞叶皮层组织中生长抑素含量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发作 学习记忆 机制探讨 听源性癫痫大鼠 放射免疫分析 辨别学习 生长抑素 皮层组织 下丘脑 学习能力 0.05 颞叶皮层 抑制作用 发作后 遗传 声刺激 含量 脑组织 海马
下载PDF
c-fos基因在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脑的表达──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袁宝强 梁卫兰 +1 位作者 李春英 吴希如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3-207,共5页
运用原位杂交技术,以遗传性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77PMC为对象,发现听源性惊厥可诱导大鼠脑内c-fos基因快速、大量、短暂性表达。c-fosmRNA分布于大脑皮层、梨状皮层、杏仁复合体、海马齿状回、上丘脑、背侧丘脑、... 运用原位杂交技术,以遗传性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77PMC为对象,发现听源性惊厥可诱导大鼠脑内c-fos基因快速、大量、短暂性表达。c-fosmRNA分布于大脑皮层、梨状皮层、杏仁复合体、海马齿状回、上丘脑、背侧丘脑、下丘脑部分核团、下丘、蜗神经核、蓝斑及小脑等处。惊厥后皮层下结构中c-fos基因表达变化程度超过皮层的变化,尤其是下丘、蜗神经核与惊厥时程有明显关系。推测皮层下结构对听源性惊厥的发生有重要意义。P<0.01讨论本文结果说明听源性惊厥同其它因素诱导的惊厥一样[3],可诱导大鼠脑内c-fos基因的表达,表达涉及到大脑皮层、海马齿状回、丘脑、下丘、蜗神经核等结构,其中以皮层下结构如丘脑、下丘、蜗神经核表达变化最显著。原位杂交显示的c-fos基因表达特征类似于Northern杂交结果即快速、大量和短暂性。由于不同部位在惊厥活动中的作用差别,因此用原位杂交可以显示每一结构内c-fos基因表达特点。如在惊厥后30min,海马齿状回中70%以上的神经元单位胞质面积上银粒计数超过20个,而梨状皮层及运动皮层仅占5~13.8%。有报告指出海马齿状回为钙离子通道和NMDA受体高密度区域[4],推测Ca2+和NM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OS基因 原癌基因 听源性 惊厥 原位杂交
下载PDF
惊厥易感大鼠听源性惊厥后脑内c-fos蛋白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姜玉武 张国荣 吴希如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07-309,316,共4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癫痫易感大鼠P77PMC听源性惊厥的神经回路。方法:P77PMC大鼠以标准化听刺激(120dB,持续60s)诱发Ⅴ级听源性惊厥,分别在惊厥后0.5、1、2、4、24h断头、取脑切片,行Fos免疫组化染... 目的:探讨遗传性癫痫易感大鼠P77PMC听源性惊厥的神经回路。方法:P77PMC大鼠以标准化听刺激(120dB,持续60s)诱发Ⅴ级听源性惊厥,分别在惊厥后0.5、1、2、4、24h断头、取脑切片,行Fos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惊厥后脑内Fos样免疫染色强度呈明显的时间依赖和区域特点。多数核团在惊厥后0.5~1h开始出现Fos表达,2~4h达高峰,24h明显回落,不同核团其时程也存在差异,Fos表达最先出现在下丘平面尾侧听通道核团、中央灰质、前庭神经核,继而出现在下丘、脑桥网状结构、皮层下结构、边缘系统、额顶新皮层区、梨状皮质。脑干听通道核团及脑桥网状结构、额顶新皮层区、梨状皮质Fos样免疫染色最强。结论:P77PMC大鼠听源性惊厥可引起脑内Fos区域性、快速、一过性表达升高。脑干听通道、脑桥网状结构、额顶新皮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惊厥 听源性 C-FOS蛋白
下载PDF
听源性惊厥点燃诱导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增加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恩华 陈运才 许鹿希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6-369,I007,共5页
为探讨一氧化氮(NO)在听源性惊厥点燃中的可能作用,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和Fos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惊厥和点燃后听觉核团和前脑结构内NOS-Fos双重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差异。结果显示... 为探讨一氧化氮(NO)在听源性惊厥点燃中的可能作用,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和Fos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惊厥和点燃后听觉核团和前脑结构内NOS-Fos双重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差异。结果显示:一次惊厥后,下丘内双重阳性神经元较多,近70%~80%的NOS阳性神经元呈Fos阳性,其他听觉核团和前脑结构内仅见少量NOS-Fos双重阳性神经元。点燃后,听觉核团和前脑结构内NOS-Fos双重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加,而且嗅周皮质第Ⅱ层浅部多数NOS弱阳性神经元呈Fos阳性,第Ⅲ层出现大量NOS-Fos双重阳性神经元。上述结果表明,听源性惊厥点燃诱导NOS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 听源性惊厥 一氧化氮合酶 诱导 点燃 大鼠
下载PDF
听源性惊厥刺激使P77PMC大鼠脑内NR2A/2B基因表达下调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玉武 单巍松 吴希如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 :研究遗传性癫疒间 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后脑内N 甲基 D 门冬氨酸 (N methl D aspartate ,NMDA)NMDA受体亚基NR2A及NR2BmRNA表达情况。方法 :以原位杂交技术研究P77PMC大鼠在听源性惊厥刺激后不同时间脑内不同脑区NR2A及NR2BmRNA... 目的 :研究遗传性癫疒间 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后脑内N 甲基 D 门冬氨酸 (N methl D aspartate ,NMDA)NMDA受体亚基NR2A及NR2BmRNA表达情况。方法 :以原位杂交技术研究P77PMC大鼠在听源性惊厥刺激后不同时间脑内不同脑区NR2A及NR2BmRNA表达。结果 :惊厥后NR2AmRNA表达在P77PMC大鼠大脑运动、感觉皮层 ,海马CA1、CA2、CA3区和齿状回均呈时间依赖性下调。惊厥后 30minNR2AmRNA表达即出现下降 ,惊厥后 2hmRNA水平降至最低 ,4~ 8h后恢复到基础水平 ,2 4h再次低于基础水平。惊厥后 8h内上述脑区NR2BmRNA表达规律与NR2A基本相同。结论 :P77PMC大鼠在发生听源性惊厥后脑内NR2A及NR2BmRNA表达出现下调 ,这可能影响随后的NR2A、NR2B的蛋白表达 ,从而导致惊厥后脑内NMDA受体的亚基组成发生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N-甲基-D-门冬氨酸 代谢 基因表达 听源性惊厥 NR2A NR2B
下载PDF
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上丘突触素P38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恩华 刘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4-116,T003,共4页
目的 探讨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上丘突触密度的变化情况。 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结果  P77PMC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上丘浅层和深层的 P38免疫反应产物校正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正常 Wistar大鼠。 结论  P77PM... 目的 探讨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上丘突触密度的变化情况。 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结果  P77PMC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上丘浅层和深层的 P38免疫反应产物校正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正常 Wistar大鼠。 结论  P77PMC大鼠上丘突触密度的改变可能与听源性惊厥易感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素P38 上丘 听源性惊厥 大鼠 癫痫
下载PDF
甲状腺素水平改变对听源性惊厥鼠惊厥阈值的影响
14
作者 罗向阳 黎福荣 +3 位作者 黎锋 黄绍良 邱国光 张玉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6-377,共2页
目的 研究甲状腺素水平改变对听源性惊厥鼠惊厥阈值的影响及苯巴比妥抗癫 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听源性使厥鼠分别予苯巴比妥、苯巴比妥加甲状腺素、本巴比妥加丙基硫氧嘧啶等处理,在处理前、处理1周及处理4周分别测定惊厥阈值... 目的 研究甲状腺素水平改变对听源性惊厥鼠惊厥阈值的影响及苯巴比妥抗癫 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听源性使厥鼠分别予苯巴比妥、苯巴比妥加甲状腺素、本巴比妥加丙基硫氧嘧啶等处理,在处理前、处理1周及处理4周分别测定惊厥阈值,并在第3次测定惊厥阈值后取血测定甲状腺激素指标。结果 苯巴比妥组和苯巴比妥+丙基硫氧嘧啶组总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较对照组较低,促甲状腺激素增高。苯巴比妥组治疗1周后惊厥阈值提高,4周后反而有所降低;而加用甲状腺素组在第4周惊厥阈值提高更显著;加用丙基硫氧嘧啶组的惊厥阈值处理前后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甲状腺素可使听源性惊厥鼠的惊厥阈值提高,苯巴比要有降低甲状腺素水平的作用,而甲状腺素水平降低可能减低苯巴比妥抗癫 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 苯巴比妥 癫痫 听源性惊厥
下载PDF
听源性惊厥易感性大鼠上丘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成分的分布
15
作者 高殿帅 沈丽 +1 位作者 于恩华 许鹿希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8-243,共6页
用还原性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简称黄递酶(reducednicotinamidedinu-cleotidephosphatediaphorase,NADPH-d)组织化学的方法,在光镜下对NADPH-d反应... 用还原性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简称黄递酶(reducednicotinamidedinu-cleotidephosphatediaphorase,NADPH-d)组织化学的方法,在光镜下对NADPH-d反应阳性细胞进行计数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反应产物的光密度(opticaldensity,OD)值,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及纤维在惊厥鼠上丘分布的情况。实验动物为听源性惊厥易感性大鼠,简称惊厥鼠(P77PMC)和正常Wistar大鼠,简称正常鼠。实验结果如下:(1)在大鼠上丘第Ⅰ层NOS阳性神经元呈密集均匀分布,在第Ⅳ层其分布也是均匀的但较稀疏,第Ⅶ层只有少量NOS阳性神经元散在分布于中部。第Ⅰ、Ⅳ、Ⅶ层NOS阳性神经元的大小和形态是一致的。在第Ⅰ、Ⅶ层NOS阳性神经元呈上丘的背腹方向排列。在第Ⅳ、Ⅵ层有密集的NOS阳性纤维。(2)上丘NOS阳性神经元的数目以在急性发作的惊厥鼠最多,其次为非急性发作的惊厥鼠和电铃刺激的正常鼠,而在无电铃刺激的正常鼠最少。(3)NOS阳性反应的OD值在各组大鼠间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上丘NOS阳性神经成分的分布有特异性;NOS酶的活性在惊厥鼠是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源性惊厥 上丘 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成分 癫痫
下载PDF
P77PMC大鼠听源性惊厥神经回路──核团损毁研究
16
作者 姜玉武 张国荣 吴希如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18,共3页
采用立体定位直流电损毁法,分别损毁双侧下丘、脑桥吻侧网状核、内侧膝状体、黑质,观察核团损毁对大鼠听源性惊厥行为的影响,以寻找与P77PMC大鼠听源性惊厥有关的神经核团。结果表明:双侧下丘损毁后能完全阻断强直阵挛性惊厥,脑桥... 采用立体定位直流电损毁法,分别损毁双侧下丘、脑桥吻侧网状核、内侧膝状体、黑质,观察核团损毁对大鼠听源性惊厥行为的影响,以寻找与P77PMC大鼠听源性惊厥有关的神经核团。结果表明:双侧下丘损毁后能完全阻断强直阵挛性惊厥,脑桥吻侧网状核损毁能明显减少惊厥发生(P<0.05),而双侧内侧膝状体及黑质损毁对惊厥无明显影响(P<0.05)。提示下丘是P77PMC大鼠听源性惊厥的关键核团,而脑桥吻侧网状核可能参与了惊厥回路,内侧膝状体可能并未参与惊厥回路,黑质在此惊厥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源性 惊厥 癫痫 核团损毁
下载PDF
听源性惊厥点燃诱导海马结构神经细胞死亡
17
作者 刘猛 康宁东 于恩华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8-462,共5页
目的 检测听源性惊厥单次发作及惊厥点燃发作后 ,易感大鼠海马结构内是否出现神经细胞死亡现象 ,并对细胞死亡的相关机制进行初步分析。 方法 建立听源性惊厥点燃模型 ,以HE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检测单次发作大鼠和点燃发作... 目的 检测听源性惊厥单次发作及惊厥点燃发作后 ,易感大鼠海马结构内是否出现神经细胞死亡现象 ,并对细胞死亡的相关机制进行初步分析。 方法 建立听源性惊厥点燃模型 ,以HE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检测单次发作大鼠和点燃发作大鼠海马结构内死亡细胞的分布 ,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 2和Bax的表达情况。 结果 听源性惊厥单次发作后 ,海马内未见明显细胞死亡现象 ;点燃后 ,海马CA1 、CA2 、CA4 区锥体细胞层及齿状回颗粒细胞层出现大量核固缩、胞浆嗜酸性变的死亡神经元 ;点燃组海马CA2 区及CA4 区内Bax免疫阳性产物校正光密度 (CA)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结论 听源性惊厥点燃可诱导海马结构大量神经元死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源性惊厥点燃 海马结构 神经细胞死亡 大鼠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听源性惊厥点燃后听觉核团和前脑结构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学观察
18
作者 于恩华 陈运才 许鹿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15,共5页
为探讨一氧化氮在听源性惊厥点燃中的作用.用NADPH-d组织比学方法和体视学分析,研究厂Wistar种系的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和点燃后听觉核团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差异。结果显示:(1)P77PMC大鼠一次惊厥后,听觉核团... 为探讨一氧化氮在听源性惊厥点燃中的作用.用NADPH-d组织比学方法和体视学分析,研究厂Wistar种系的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和点燃后听觉核团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差异。结果显示:(1)P77PMC大鼠一次惊厥后,听觉核团和前脑结构内可见广泛的NOS阳性神经元,其分布类似于正常大鼠;(2)点燃后,听觉核团和前脑结构内NOS染色增深,NOS阳性神经元增加。特别是在下丘和嗅周皮质.除NOS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外.其分布亦发生改变。本研究提示,听源性惊厥可诱导NOS表达增加,这种增加可能对于保持神经元增高的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点燃 觉核团 听源性 惊厥 癫痫
下载PDF
听源性惊厥易感性大鼠在惊厥发作后上丘神经元内c-fos的表达
19
作者 高殿帅 沈丽 +1 位作者 于恩华 许鹿希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观察听源性惊厥易感性大鼠惊厥发作时上丘内F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方法实验动物分4组。PS组:电铃(106dB,10~20kHz,60s)刺激下呈急性惊厥发作的惊厥鼠;PN组:非急性惊厥发作的惊厥鼠;WS组:电... 目的观察听源性惊厥易感性大鼠惊厥发作时上丘内F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方法实验动物分4组。PS组:电铃(106dB,10~20kHz,60s)刺激下呈急性惊厥发作的惊厥鼠;PN组:非急性惊厥发作的惊厥鼠;WS组:电铃刺激的正常鼠;WN组:无电铃刺激的正常鼠。每组各5只。PS和WS组电铃刺激后存活2h。结果①只有在PS大鼠的上丘可见有典型的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且其只分布在第Ⅳ、Ⅵ、Ⅶ层。②在PS大鼠上丘第Ⅳ层、第Ⅵ和Ⅶ层,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多数位于尾侧段。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听源性惊厥发作导致惊厥鼠上丘特定部位神经元内FOS表达增加,说明这些神经元在惊厥发作时是兴奋的。本文讨论了这些神经元在惊厥发作状态下可能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源性惊厥 上丘 惊厥 C-FOS基因 大鼠
下载PDF
群体隔离对大白鼠听源性癫痫的影响及其与脑内单胺类神经介质含量变化的关系
20
作者 汤慈美 林文娟 《心理学报》 1981年第4期446-453,共8页
使群体隔离大白鼠接受急性和慢性铃声刺激,以观察隔离对大白鼠听源性癫痫的发生和适应过程的影响,同时观察其与脑内单胺类神经介质含量变化的关系。 结果表明急性声音应激时群体隔离动物癫痫发生率高。在铃声应激后隔离鼠端脑内NE含量... 使群体隔离大白鼠接受急性和慢性铃声刺激,以观察隔离对大白鼠听源性癫痫的发生和适应过程的影响,同时观察其与脑内单胺类神经介质含量变化的关系。 结果表明急性声音应激时群体隔离动物癫痫发生率高。在铃声应激后隔离鼠端脑内NE含量显著减少。在连续6天的慢性声音应激时隔离大白鼠的适应过程稍慢。在6天中发生癫痫和狂跑的总次数隔离鼠也明显高于群居鼠。在第六天测定时发现隔离鼠脑干内NE含量明显低于群居鼠。群居鼠端脑和脑干内5-HT含量及隔离鼠端脑内5-HT含量明显增高。第七天测定时群居鼠端脑内NE含量明显增高,隔离鼠端脑与脑干内5-HIAA含量明显增高。上述结果表明隔离动物对铃声刺激的应付能力减弱,适应过程减慢。这种现象可能与隔离动物脑内NE和5-HT的生物合成受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源性癫痫 大白鼠 神经介质 单胺类 含量变化 适应过程 声刺激 端脑 应激 生物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