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9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听觉康复效果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梁巍 周丽君 +5 位作者 宿旭 曹思远 陈滨 张阳 刘婷婷 孙喜斌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9年第4期72-76,共5页
目的分析359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1年的听觉能力发展趋势,为实施康复效果质量监控与进一步改善安置策略提供指导。方法依照人工耳蜗植入年龄进行分组,以术后不同的安置时段(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为重复测量条件,采用方... 目的分析359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1年的听觉能力发展趋势,为实施康复效果质量监控与进一步改善安置策略提供指导。方法依照人工耳蜗植入年龄进行分组,以术后不同的安置时段(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为重复测量条件,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利用SPSS16.0软件评估不同年龄段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安置1年内听觉能力随时间顺序变量变化的趋势。结果①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儿童在术后1年安置中其听觉言语识别率随着安置时段的延续,总体上呈线性(**P=0.000〈0.01)和二次性(**P=0.000〈0.01)上升变化的趋势②在听觉言语识别能力获得方面,2~4岁组间,4~6岁组间存在相近的变化趋势(P〉0.05)。但7岁组与其他各年龄组、2~3岁组与5~6岁组间变化趋势差异显著(*P〈0.05);③比例差异系数(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CV)的比较显示,随着术后安置接受训练时间的延续,各年龄组的听觉言语识别率平均值的标准差变小。结论①康复安置策略总体上是有效的;②在术后康复安置策略保持一致的情况下,人工耳蜗植入聋儿的听觉康复效果,主要受到来自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和术后接受康复训练时间长短两个要素的交互影晦③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不同年龄组间听觉能力的发展速度随着术后康复训练时间的延续,出现非等速均匀发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听觉康复效果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蜗神经管狭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康复效果分析
2
作者 王林娥 李悦 +1 位作者 王伟 张道行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4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评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蜗神经管狭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康复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蜗神经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听力学、影像学、术中神经反应测试及术后听觉康复效果评估结果。结果10例患者... 目的评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蜗神经管狭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康复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蜗神经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听力学、影像学、术中神经反应测试及术后听觉康复效果评估结果。结果10例患者术耳人工耳蜗植入前听性脑干反应、40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均未引出,颞骨薄层CT示不同程度的蜗轴与内听道之间的蜗神经管狭窄。术中神经反应测试2例患者有3个电极可引出神经反应波形,1例患者有2个电极可引出神经反应波形,6例患者有1个电极可以引出神经反应波形,1例患者术中未引出神经反应波形。8N患者术后超过2年,其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2年时的平均单元音识别率分别为60.3%、60.4%、60.3%、60.2%、60.2%,单辅音识别率分别为19.0%、19.1%、19.1%、19.2%、19.2%。2例患者术后仅3个月,其平均单元音、单辅音识别率分别为60.1%、18.2%。结论10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蜗神经管狭窄患者术前无残余听力,术中神经反应测试只有部分电极可以引出神经反应波形,术后听觉康复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神经管狭窄 人工耳蜗植入 听觉康复效果
下载PDF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素芳 任红波 刘志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大龄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36例6~11岁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儿童的临床资料和听力学资料,于术后一年采用二元变量的相关分析和有序多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听觉行为分级标准... 目的探讨大龄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36例6~11岁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儿童的临床资料和听力学资料,于术后一年采用二元变量的相关分析和有序多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问卷评估结果及其与性别、术前平均残余听力、术前使用助听器时间、术前语训时间、植入年龄、植入耳侧、使用人工耳蜗时间、术后语训时间等8个因素的关系。结果 36例患儿CAP和SIR问卷评估结果分别为6.08±1.56级和3.36±1.25级;二元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平均残余听力、术前使用助听器时间、使用人工耳蜗时间和术后语训时间与CAP分级具有相关性(P〈0.05),术前平均残余听力、使用人工耳蜗时间、术前使用助听器时间、术前语训时间和术后语训时间与SIR分级具有相关性(P〈0.05);有序多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平均残余听力、术前使用助听器时间与CAP分级显著相关,术前语训时间、术前平均残余听力与SIR分级显著相关。结论术前平均残余听力、术前使用助听器时间及术前语训时间是影响大龄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听觉言语康复效果 语前聋 植入年龄
下载PDF
老年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对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攀 王林娥 +4 位作者 龚树生 宋新雨 王琪妹 张斯 朱桢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0年第6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老年语后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的年龄对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3例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的60岁以上语后聋患者,按植入年龄分为A、B两组,A组60~69岁、B组≥70岁,记录两组术后3个月、... 目的探讨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老年语后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的年龄对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3例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的60岁以上语后聋患者,按植入年龄分为A、B两组,A组60~69岁、B组≥70岁,记录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IR)、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AIS)得分,分析比较其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两组CAP、SIR、MAIS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最小值为0.313)。结论对于60岁以上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老年语后聋患者,植入年龄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人工耳蜗 老年语后聋 听觉言语康复效果
下载PDF
不同听觉补偿方式对语前聋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对比
5
作者 周贞 《前卫》 2020年第3期34-36,共3页
本文研究针对语前聋听障儿童采取不同听觉补偿方式的应用价值,观察患儿听觉言语能力改善情况,对康复效果进行分析.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语前聋听障患儿,根据患儿采取的听觉补偿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n=35,采取配戴助听器干预)与研究组(n=45... 本文研究针对语前聋听障儿童采取不同听觉补偿方式的应用价值,观察患儿听觉言语能力改善情况,对康复效果进行分析.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语前聋听障患儿,根据患儿采取的听觉补偿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n=35,采取配戴助听器干预)与研究组(n=45,在配戴助听器24m 之后改成植入人工耳蜗),对比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助听听阈值、生活质量及适应能力评分、家属满意度.干预36m、48m、60m 后,研究组 CAP、SIR评分均较高;研究组不同频率下平均助听听阈均较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研究组适应能力评分较高;研究组家属满意度较高,P<0.05.在对语前聋听障患儿采用人工耳蜗对改善其听觉言语功能有显著效果,可改善其生活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前聋听障碍 儿童 人工耳蜗 听觉言语康复效果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前庭水管扩大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仵倩 胡健 +5 位作者 赵晓云 刘贝贝 陈迟 边盼盼 徐百成 郭玉芬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前庭水管扩大(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EVA)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并与内耳形态正常组CI患者进行对比,评估EVA患者接受CI治疗的有效性,探讨内耳形态学对术后听觉言语康复... 目的通过分析前庭水管扩大(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EVA)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并与内耳形态正常组CI患者进行对比,评估EVA患者接受CI治疗的有效性,探讨内耳形态学对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为EVA并行CI患者71例,另筛选临床资料相匹配的71例内耳形态正常CI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三年进行听力言语评估,包括声场助听听阈,听觉能力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ce,CAP)及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问卷评估,通过"心爱飞扬"言语测试软件进行言语识别能力评估。另外测量前庭水管(Vestibular aqueduct,VA)中点直径,CT阅片确诊不完全分隔Ⅱ型(Incomplete partition of the cochlea,IP-Ⅱ),研究内耳形态异常对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结果EVA组与内耳形态正常组患者和单纯EVA与EVA伴IP-Ⅱ畸形患者术后三年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无统计学差异。EVA组VA中点直径平均值为2.70±0.79 mm,VA中点直径大于3.0mm组与VA中点直径扩大小于3.0 mm组,两组患者CI术后言语识别能力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EVA患者通过CI可获得与内耳形态正常者相当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EVA是否伴IP-Ⅱ畸形与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无相关性;VA中点直径扩大超过3.0 mm,EVA患者CI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前庭水管扩大 IP-Ⅱ畸形 听觉言语康复效果
下载PDF
大龄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分析
7
作者 吴海娟 李同丽 +1 位作者 李国栋 霍晶晶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78-482,共5页
目的通过听觉行为分级量表(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言语可懂度分级量表(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以电话随访或面对面交谈的方式评估大龄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术后听觉及言... 目的通过听觉行为分级量表(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言语可懂度分级量表(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以电话随访或面对面交谈的方式评估大龄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术后听觉及言语康复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山西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单侧CI的大龄语前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8例患者依据术前SIR评分分为A组(SIR评分1分,17例)、B组(SIR评分2分,10例)、C组(SIR评分3分,11例),另选取19例大龄语后聋患者作为对照组(D组,19例),通过比较4组术前、开机后6个月、开机后1年使用CAP、SIR评分评估患者听觉及言语康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CAP评分分别在开机后6个月与开机后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机后6个月及1年CAP评分在A组和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SIR评分在术前与开机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与开机后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术前分别与开机后6个月及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听觉方面,短期内大龄语前聋患者开机后6个月为其听觉发展快速期,且术前言语基础越好,术后听觉康复效果越佳;在言语方面,术前言语基础越差的大龄语前聋患者术后越能够较早地从CI中获得言语上的提高。大龄语前聋患者可从CI中获益,即使术前言语基础极差,也并非CI的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大龄语前聋 言语基础 听觉及言语康复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