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音乐听觉的不同水平
被引量:1
- 1
-
-
作者
任志琴
-
机构
兰州西北民族学院
-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39-40,共2页
-
文摘
音乐教育的根本任务,从本质上说就是提高人的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而视唱练耳教学是音乐认知与审美的中介,想要提高音乐专业水平和听觉修养,强化听党的素质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
关键词
音乐听觉水平
音乐分析记忆能力
自然听觉
符号听觉
-
分类号
J61
[艺术—音乐]
-
-
题名和声听觉的快速反应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关明恕
隗瑞贞
-
出处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85年第4期47-51,共5页
-
文摘
什么是和声听觉的快速反应和声听觉训练做为视唱练耳教学的三大环节之一,即视唱、听写与和声练耳,是不可缺少的邵分。从五十年代开始,我们大量吸收了苏联视唱练耳教学的先进经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视唱能力和听觉水平,把我国的视唱练耳教学向前推动了一大步。早在三十年前苏联音乐理论家克·尼·德米特莉英斯卡娅来我国讲学时曾谈到听觉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把学生的理论性概念变为实际生动的音乐概念,发展音乐听觉和快速反应。“和声听觉训练内容比较丰富,涉及面广,难度大,要达到快速反应需要一系列的训练,要想掌握好是要付出辛勤劳动的。
-
关键词
快速反应
和声听觉训练
视唱练耳教学
和弦结构
音乐听觉
学生
听觉分析
主要任务
听觉水平
音乐作品
-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
-
题名怎样听辨和弦
- 3
-
-
作者
关明恕
隗瑞贞
-
出处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84年第4期62-65,共4页
-
文摘
听辨和弦在音乐听觉,特别是多声听觉训练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多年的视唱练耳教学实践中,我们对听辨和弦的训练积累了一点不成熟的经验,使学生听觉水平有所提高。同时我们也看到,有的学生对分辨和弦性质、和弦连接以及和弦在音乐作品中的调式功能的分析能力还不够理想,距教学大纲的要求还有差距。这些同学比较苦恼,甚至认为听觉好的同学是“
-
关键词
七和弦
听辨能力
音乐作品
视唱练耳
听觉水平
分析能力
学生
音乐听觉
调式功能
教学实践
-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
-
题名编余废墨
- 4
-
-
-
机构
编辑部
-
出处
《视听技术》
1998年第4期3-3,共1页
-
文摘
如果将一套音响的音源比作人的情思乐感,将扬声器比作人的声带与共鸣腔,那么放大器就应该说是由胸腹腔结合而成的气息控制系统了。无此系统声带发不了声,此系统中气不足控制乏力声音则会变形走样。放大器在音响中的地位作用正与此同。 最近我们对音响的这一“气息控制系统”作了一番解剖检测,对象是九款在市场上有较大影响的国产中低价位合并式放大器。得出的“体检报告”便是我们本期要献给朋友们的专题。报告的结论带给了我们一个惊喜,也相应带给我们一个难题。惊喜的是,我国的这一批放大器在声音表现上已非常逼近我们用作参考的国外经典机型,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编辑部的十二只耳朵已很难分辨其差别(也许我们耳朵的“含金量”还不够高,但自信总能反映广大朋友的听觉水平了)。
-
关键词
放大器
气息控制
听觉水平
地位作用
控制乏力
中低价位
中气不足
共鸣腔
扬声器
编辑部
-
分类号
TN912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
-
题名试论音乐的同一性及其形成原因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周立
-
机构
中央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
-
出处
《中国音乐学》
1987年第1期130-137,共8页
-
文摘
音乐的同一性是与音乐的个性方面并存的一种共性现象。认识音乐的同一性,并深入探讨其形成原因,不仅有助于我们客观地把握音乐的本质,而且还是我们理解音乐发展的必然性以及音乐的共、个性之间关系的必要前提。
-
关键词
理解音乐
同一性
音色
音乐形态
听觉水平
音乐听觉
音乐表现
音响
心理活动
心理因素
-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
-
题名谈视唱练耳乐理考级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刘荣弟
-
出处
《音乐天地》
1998年第3期25-26,共2页
-
文摘
视唱练耳、乐理分别是音乐专业两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所有学习音乐专业的人都要必修这两门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视唱练耳、乐理教学与系统音乐听觉发展、培养有着必然的联系。对于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高、节奏、节拍、调式、和弦等是通过以上教学获得听觉感知,因此,在音乐院校对这两门课的重要性早已形成共识。
-
关键词
视唱练耳
内心音乐听觉
表现音乐
音乐专业
专业课
音乐院校
专业教学
听觉水平
音乐听觉能力
社会音乐教育
-
分类号
J613.1
[艺术—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