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纯音测听对听骨链病变类型的预测价值,以及不同类型听骨链病变患者听骨链重建术后的远期听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7年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鼓室成形及听骨链重建术的患者,按照术中发现的听骨链病...目的研究纯音测听对听骨链病变类型的预测价值,以及不同类型听骨链病变患者听骨链重建术后的远期听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7年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鼓室成形及听骨链重建术的患者,按照术中发现的听骨链病变类型将其分为3组:(A)听骨链中断组,(BC)听骨链固定组,(D)听骨链完整而被病变包绕组。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纯音测听结果,包括平均气导听阈(pure tone audiometry,PTA)、气骨导差(airbonegap,ABG)以及各频率的气、骨导阈值。结果入组92例患者,共计93侧耳,随访时间均大于6个月。3组患者术前PTA、ABG及各频率气导阈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术前气导呈低频下降为主的听力曲线,骨导听力基本正常;A组与BC组术前气导呈平坦型下降曲线,伴有明显的中高频骨导下降。3组患者术后PTA、ABG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BC组阈值降低最明显,D组术后低频听阈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结论当听骨链中断且固定时,其听力损失主要由听骨链固定所致。听骨链固定引起的听力下降程度最重,骨气导间距最大,听骨链完整但被病变包绕引起的听力损失最轻。听骨链重建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其中听骨链固定的患者术后听力改善程度最明显。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先天性听骨链畸形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例听骨链畸形病例,对患者术后听力恢复情况进行分析,随访时间6个月至4年不等。11例患者均行鼓室探查和听骨链重建手术,通过比较患者术前与...目的探讨先天性听骨链畸形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例听骨链畸形病例,对患者术后听力恢复情况进行分析,随访时间6个月至4年不等。11例患者均行鼓室探查和听骨链重建手术,通过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听力检测结果,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中发现砧骨长角远端、镫骨板上结构缺失2例;砧骨长角远端、镫骨缺失1例;单纯砧骨长角远端和砧骨豆状突缺失各1例;砧镫关节膜性连接1例;镫骨异位倒伏1例;镫骨弓发育畸形1例;镫骨底板缺失1例;镫骨头缺失1例;镫骨缺失1例。其中伴有面神经水平段骨管缺失1例,面神经低位至卵圆窗上1例。11例术后听力均有提高,术前语言频率(0.25、O.5、1、2 k Hz)气导听阈平均(62.39±12.02)d B HL,骨导听阈平均(16.70±4.65)d B HL,气骨导差平均(45.68±11.38)d B HL,术后气导听力平均提高约33d B,骨导听阈无明显改变,气骨导差较术前减少约32d B。结论本组病例听骨链畸形多发生于镫骨,听骨链重建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单纯听骨链畸形患者的听力,并且能够保证患者的远期听力效果。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纯音测听对听骨链病变类型的预测价值,以及不同类型听骨链病变患者听骨链重建术后的远期听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7年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鼓室成形及听骨链重建术的患者,按照术中发现的听骨链病变类型将其分为3组:(A)听骨链中断组,(BC)听骨链固定组,(D)听骨链完整而被病变包绕组。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纯音测听结果,包括平均气导听阈(pure tone audiometry,PTA)、气骨导差(airbonegap,ABG)以及各频率的气、骨导阈值。结果入组92例患者,共计93侧耳,随访时间均大于6个月。3组患者术前PTA、ABG及各频率气导阈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术前气导呈低频下降为主的听力曲线,骨导听力基本正常;A组与BC组术前气导呈平坦型下降曲线,伴有明显的中高频骨导下降。3组患者术后PTA、ABG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BC组阈值降低最明显,D组术后低频听阈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结论当听骨链中断且固定时,其听力损失主要由听骨链固定所致。听骨链固定引起的听力下降程度最重,骨气导间距最大,听骨链完整但被病变包绕引起的听力损失最轻。听骨链重建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其中听骨链固定的患者术后听力改善程度最明显。
文摘目的探讨先天性听骨链畸形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例听骨链畸形病例,对患者术后听力恢复情况进行分析,随访时间6个月至4年不等。11例患者均行鼓室探查和听骨链重建手术,通过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听力检测结果,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中发现砧骨长角远端、镫骨板上结构缺失2例;砧骨长角远端、镫骨缺失1例;单纯砧骨长角远端和砧骨豆状突缺失各1例;砧镫关节膜性连接1例;镫骨异位倒伏1例;镫骨弓发育畸形1例;镫骨底板缺失1例;镫骨头缺失1例;镫骨缺失1例。其中伴有面神经水平段骨管缺失1例,面神经低位至卵圆窗上1例。11例术后听力均有提高,术前语言频率(0.25、O.5、1、2 k Hz)气导听阈平均(62.39±12.02)d B HL,骨导听阈平均(16.70±4.65)d B HL,气骨导差平均(45.68±11.38)d B HL,术后气导听力平均提高约33d B,骨导听阈无明显改变,气骨导差较术前减少约32d B。结论本组病例听骨链畸形多发生于镫骨,听骨链重建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单纯听骨链畸形患者的听力,并且能够保证患者的远期听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