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启蛰”“惊蛰”考
- 1
-
-
作者
白杨
胡新生
-
机构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文化遗产》
CSSCI
2022年第3期36-42,共7页
-
基金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变迁史”(项目编号:110800821353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启蛰和惊蛰本指两种不同的物候和节气。“启蛰”之名起源甚早,初指“始发蛰”,物候表现为“东风解冻,蛰虫始振”,它发生在季冬之末至孟春之初,距离冬至四十六日左右,与立春时间相当;“惊蛰”之名产生于二十四节气中,物候表现为“雷乃发声,蛰虫咸动”,发生时间在孟春之中至仲春之初,距离冬至七十五日左右,同时也是春耕正式开始的时间。启蛰与惊蛰的混同发生在西汉时期,是二十四节气体系调整并推广至民间后发生的。启蛰因与立春冲突而退出节气体系,惊蛰以其同为春季蛰虫动向且指示春耕而被纳入节气体系。随着历法的发展,物候对授时的影响减弱,启蛰和惊蛰不再被刻意区分,两者均被作为春季“发蛰”现象一概而论。启蛰和惊蛰两个概念同流而异源,理清此种关系特别是理清其异源关系,对于准确认识中国古代节气名称的生成和变迁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启蛰
惊蛰
《周髀算经》
《淮南子·天文训》
二十四节气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二十四气次序变化原因探究
- 2
-
-
作者
辛佳岱
陈镱文
-
机构
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
-
出处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60,93,共1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历法史”(22&ZD22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1批面上资助项目(2022M712576)。
-
文摘
二十四气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西汉《太初历》就被引入到历法作为时间刻度用以推算晷漏、昏旦中星、日躔等项目。通过对历史文献整理后发现二十四气名称与次序曾经历过四次变化。东汉以降学者们就此问题的原因一直存有分歧。本文以历法为切入点,并结合典籍和历法文献中的记载,复原早期文献中二十四气的名称和次序,辨析“启蛰”与“惊蛰”的关系,阐述二十四气与物候在被引入历法前后的内涵演变,进而分析给出了二十四气次序变化的根本原因。
-
关键词
二十四气
启蛰
惊蛰
物候
中国古代历法
-
Keywords
twenty-four solar terms
Waking from hibernation
Excited insects
phenology
ancient Chinese Calendar
-
分类号
S-09
[农业科学]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