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测定速效牙痛灵胶囊中的吲哚美辛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继祖 张西如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269-270,共2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速效牙痛宁胶囊中吲哚美辛的含量。方法选用C18色谱柱,以0.1mol·L-1冰醋酸-乙腈(45∶55)为流动相,UV检测波长为228nm。结果方法的回收率分别为98.8%,RSD为0.6%(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关键词 HPLC法 速效牙痛灵 吲哚关辛
下载PDF
吲哚美辛在预防干扰素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2
作者 彭静波 凌红芬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3Z期291-292,共2页
目的:探讨吲哚关辛在预防干扰素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注射干扰素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80例。A组注射干扰素后不服用吲哚美辛,B组注射干扰素2h后常规口服吲哚美辛25mg。结果: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 目的:探讨吲哚关辛在预防干扰素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注射干扰素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80例。A组注射干扰素后不服用吲哚美辛,B组注射干扰素2h后常规口服吲哚美辛25mg。结果: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注射干扰素2h后常规口服吲哚关辛,可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关辛 干扰素 预防 不良反应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盆炎清栓中吲哚美辛的含量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小安 张军科 +1 位作者 史美佳 侯亚兰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07年第6期63-65,共3页
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盆炎清栓中吲哚美辛的含量。方法:以Phenomnex(1una)C_(18)(4.6mm×250mm,5μm)为固定相,乙腈:0.1 mol·L^(-1)冰醋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8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结果:吲... 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盆炎清栓中吲哚美辛的含量。方法:以Phenomnex(1una)C_(18)(4.6mm×250mm,5μm)为固定相,乙腈:0.1 mol·L^(-1)冰醋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8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结果:吲哚美辛在0.202~2.0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1.45%(n=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盆炎清栓中吲哚美辛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炎清栓 吲哚关辛 HPLC
下载PDF
薄荷油与氮酮对吲哚美辛亲水凝胶贴剂促渗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谢伟杰 张永萍 徐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筛选吲哚美辛亲水凝胶贴剂的化学促渗剂,比较薄荷油与氮酮促渗特点。方法基于体外透皮扩散动力学模型试验,利用HPLC-工作曲线进行定量,分别以3%、5%、7%、10%、15%氮酮(Azone)与3%、5%、7%、10%、15%薄荷油(Mint oil)作为吲哚美辛... 目的筛选吲哚美辛亲水凝胶贴剂的化学促渗剂,比较薄荷油与氮酮促渗特点。方法基于体外透皮扩散动力学模型试验,利用HPLC-工作曲线进行定量,分别以3%、5%、7%、10%、15%氮酮(Azone)与3%、5%、7%、10%、15%薄荷油(Mint oil)作为吲哚美辛经皮给药的化学促渗剂,进行离体透皮扩散试验,建立高、中、低强度的参比化学促渗体系。结果确定以3%Azone、5%Mint oil、7%Mint oil分别作为付罐研究参比化学促渗低、中、高组;不同比例氮酮对IM促渗效果不同,两者不存在明显线性关系,存在最佳促渗作用的Azone的比例,而0~7%Mint oil与促渗效果间呈现线性增加关系。结论筛选的氮酮与薄荷油具有良好的促渗效果,薄荷油作为天然的中药促渗剂,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关辛 化学促渗剂 氮酮 薄荷油
原文传递
口服吲哚美辛治疗足月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邓礼 张又祥 于力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4-145,148,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吲哚美辛治疗足月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PDA的足月儿4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给予口服吲哚美辛片,0.2mg/(kg.次),每12... 目的探讨口服吲哚美辛治疗足月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PDA的足月儿4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给予口服吲哚美辛片,0.2mg/(kg.次),每12小时1次,共用药3次。对照组不予处理。二组用药前后2d内复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用药期间监测尿量及血糖,注意有无腹胀、呕吐、胃潴留及出血情况;用药5~7d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听诊心脏杂音及观察临床征象变化;用药6~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记录PDA闭合情况。结果实验组用药前后2d内复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均未发现异常。用药期间实验组仅1例在口服第2剂吲哚美辛后出现呕吐少许咖啡色样液体1次,未观察到其他不良反应。用药后5~7d实验组PDA闭合16例,闭合率76.19%;对照组PDA自然闭合5例,闭合率25.0%,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0.74P<0.05);用药6~12个月门诊随访,实验组1例PDA重新开放。结论口服吲哚美辛治疗足月儿PDA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关辛 动脉导管未闭 足月儿
原文传递
虎杖苷对实验性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郭洁云 朱文庆 +1 位作者 赵维中 汪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83-2184,共2页
目的研究虎杖苷(polydatin,PD)对实验性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抗氧化的关系。方法制备小鼠无水乙醇型、吲哚美辛(消炎痛)型、大鼠束缚-冷冻(restraint-cold stress,RCS)应激型胃黏膜损伤模型,测定胃黏膜损伤指数;测定大鼠血清... 目的研究虎杖苷(polydatin,PD)对实验性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抗氧化的关系。方法制备小鼠无水乙醇型、吲哚美辛(消炎痛)型、大鼠束缚-冷冻(restraint-cold stress,RCS)应激型胃黏膜损伤模型,测定胃黏膜损伤指数;测定大鼠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PD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实验性急性胃黏膜损伤。PD可使大鼠束缚-冷冻应激型胃黏膜损伤过程中血清中升高的MDA含量降低,可使降低的SOD水平回升。结论PD对实验性急性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PD抗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损伤 虎杖苷 无水乙醇 吲哚关辛 束缚-冷冻应激
下载PDF
芳基烷酸类NSAIDs四乙酰基葡萄糖衍生物的制备及抗炎活性
7
作者 李合平 武雪芬 +2 位作者 张林 侯益民 孙德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制备3种NSAIDs(双氯芬酚钠,萘普生和吲哚美辛)的葡萄糖酯,考察其生物活性。方法:用均相反应法制备葡萄糖酯,用1H NMR、13C NMR、IR和MS确认结构,用小鼠耳肿胀法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用羧酸盐均相反应法和羧酸-有机碱均相反应法合... 目的:制备3种NSAIDs(双氯芬酚钠,萘普生和吲哚美辛)的葡萄糖酯,考察其生物活性。方法:用均相反应法制备葡萄糖酯,用1H NMR、13C NMR、IR和MS确认结构,用小鼠耳肿胀法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用羧酸盐均相反应法和羧酸-有机碱均相反应法合成了3个乙酰基葡萄糖酯,收率为53%~67%;所合成的3个目标化合物其抗炎活性均高于原药,刺激性低于原药。结论:均相反应法制备糖酯简便易行,优于相转移催化法;糖酯化修饰可提高芳基烷酸类NSAIDs的生物活性,降低刺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 萘普生 吲哚关辛 四乙酰基葡萄糖衍生物 抗炎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