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对近闭塞颈动脉斑块的识别效果
1
作者 杨洪超 孟超 +1 位作者 聂耳 谢满意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806-810,共5页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对近闭塞颈动脉斑块的识别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近闭塞颈动脉(狭窄程度≥95%)患者,共66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对近闭塞颈动脉斑块的识别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近闭塞颈动脉(狭窄程度≥95%)患者,共66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颈动脉切开前是否使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将患者分为吲哚菁绿组(ICG组)和非吲哚菁绿组(非ICG组)。患者术前行头颈CT血管造影(CTA)检查血管狭窄部位及程度、颅脑磁共振(MRI)检查有无急性缺血性脑梗死。ICG组术中在颈动脉切开前使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观察颈动脉内斑块的近端和远端,剥脱斑块缝合颈动脉后再次造影判断颈动脉斑块清除及通畅情况,术后7 d内再行头颈CTA复查。比较2组识别颈动脉斑块近端和远端的效果和预后。结果 66例患者中,ICG组35例,非ICG组31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临床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CG组中识别斑块近端32例、识别斑块远端29例;非ICG组中识别斑块近端12例、识别斑块远端9例。ICG组识别斑块近端和远端的效果好于非ICG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头颈CTA显示7例患者属于高位颈动脉狭窄,62例患者术中切除斑块缝合血管后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显示颈动脉斑块清除、血流通畅。术后3例患者出现脑梗塞,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余63例患者术后未出现明显症状。结论 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对近闭塞颈动脉斑块的识别效果良好,在术中能够判断血管狭窄部位、斑块切除和血管通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手术操作,是一种改善手术效果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近闭塞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绿 血管造影 预后
下载PDF
术中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破裂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显微外科夹闭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露 颜士卫 +1 位作者 刘希光 李爱民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66-271,共6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videoangiography,ICG-VA)在破裂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PCoAA)显微外科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在连云港市第一...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videoangiography,ICG-VA)在破裂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PCoAA)显微外科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显微外科夹闭术且术中应用ICG-VA的破裂PCoAA患者。术后3 d复查头颅CT判断围手术期并发症。采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随访评价ICG-VA的监测效果。应用格拉斯哥转归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价临床转归。结果纳入32例破裂PCoAA患者(共38个动脉瘤),男性7例(21.9%),年龄(57.97±8.91)岁(范围40~73岁)。27例(84.4%)为单发性动脉瘤,5例(15.6%)为多发性动脉瘤(4例有2个动脉瘤,1例有3个动脉瘤)。24例(75.0%)无意识障碍或轻度意识障碍,8例(25.0%)存在中重度意识障碍。所有患者均成功夹闭动脉瘤,行ICG-VA共40次。5例多发性动脉瘤患者夹闭前行ICG-VA精准定位载瘤动脉和瘤体部位。初始夹闭后ICG-VA发现3例动脉瘤残留,予调整或补加瘤夹后再次ICG-VA显示残留消除。术后3 d复查CT显示1例发生右侧硬膜下积液伴脑室旁梗死,1例发生硬膜下积液。最终随访时,复查CTA或DSA显示无瘤体残留;18例(56.3%)GOS评分5分,5例(15.6%)4分,9例(28.1%)3分,无植物状态或死亡病例。结论ICG-VA辅助破裂PCoAA显微外科夹闭术可有效避免瘤体残留,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神经外科手术 监测 手术中 绿 血管造影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与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图像特征的比较
3
作者 罗洁 李小平 王婵婵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9-13,共5页
目的总结对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与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的图像特征。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总结对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与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的图像特征。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OCTA与ICGA检查,以ICG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OCTA与ICGA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ICGA检查可见特征性息肉样病灶17例,异常分支血管网21例,异常分支血管网合并特征性息肉样病灶10例,因出血遮挡无异常表现2例,检出率为96.00%(48/50)。OCTA检查可见特征性息肉样病灶16例,异常分支血管网19例,异常分支血管网合并特征性息肉样病灶11例,无异常表现4例,检出率为92.00%(46/50);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9,P=0.400)。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ICGA与OCTA诊断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0.816,P<0.001)。以ICG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OCTA诊断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83%(45/46)、75.00%(3/4)和92.00%(46/50)。结论ICGA与OCTA诊断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病变一致性较高,ICGA检查表现为异常分支血管网者,OCTA检查可见相似表现;ICGA检查表现为特征性息肉样病灶者,OCTA检查可见明显强信号亮点;ICGA与OCTA检查显示病灶形态及位置具有一定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绿血管造影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图像特征
下载PDF
华东地区首例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吲哚菁绿荧光甲状旁腺血管造影术(附手术视频)
4
作者 汪正 伯红光 +12 位作者 徐宇法 王星罗 吴丽 凌泽涛 殷照才 杨二龙 杨良根 沙瑞 蔡惠明 王子阳 陈斌 王亚兵 于昌盛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5期1008-1012,共5页
本文报道了2024年1月12日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甲乳外科完成的中国华东地区首例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吲哚菁绿荧光甲状旁腺血管造影术。手术时长120 min,术中甲状旁腺自体荧光显影良好,供应血管吲哚菁绿荧光造... 本文报道了2024年1月12日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甲乳外科完成的中国华东地区首例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吲哚菁绿荧光甲状旁腺血管造影术。手术时长120 min,术中甲状旁腺自体荧光显影良好,供应血管吲哚菁绿荧光造影显示清晰。甲状旁腺及供应血管均精准保护。术后无手麻木、足麻木、抽搐等低钙症状,无声音变化等并发症。术后1~3 d引流液分别为60 mL、30 mL、10 mL,第3 d顺利拔除引流管。甲状旁腺素、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目前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 荧光血管造影 甲状旁腺 腔镜甲状腺癌手术
下载PDF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保护乳房皮瓣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史源 刘家才 +1 位作者 王晶 牛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53-0057,共5页
研究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对保护患者乳房皮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治疗患者60例分组,对照组30,试验组30,对照组方式为乳房切除术,试验组需要乳房切除之后,手术中行吲哚菁绿造影评估皮瓣血供。对于血供异常皮瓣提... 研究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对保护患者乳房皮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治疗患者60例分组,对照组30,试验组30,对照组方式为乳房切除术,试验组需要乳房切除之后,手术中行吲哚菁绿造影评估皮瓣血供。对于血供异常皮瓣提前治疗。在手术后需要对此类患者进行随访两个月,同时观察患者的皮瓣坏死发生几率,经济费用以及住院时间。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瓣坏死发生几率较低结果显著,P<0.05。观察组经济费用低同时住院时间短,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较高并且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P<0.05。结论 在对乳房切除术中行吲哚菁绿造影评估皮瓣血供方式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血管造影 乳房皮瓣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胆道造影技术应用于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Meta分析
6
作者 石明炜 张鑫 +1 位作者 王鑫 闫军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63-374,共12页
目的:评价吲哚菁绿荧光胆道造影技术应用于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有效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6月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与质... 目的:评价吲哚菁绿荧光胆道造影技术应用于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有效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6月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吲哚菁绿组识别胆道结构时间(MD=-14.28,95%CI=-19.42~-9.14,P<0.05)、手术时间(MD=-19.56,95%CI=-24.39~-14.72,P<0.05)、术后住院时间(MD=-0.69,95%CI=-1.03~-0.36,P<0.05)、术后引流时间(MD=-0.78,95%CI=-1.17~-0.38,P<0.05)短于传统组,胆管损伤率(OR=0.22,95%CI=0.11~0.44,P<0.05)、中转开腹率(OR=0.40,95%CI=0.22~0.72,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42,95%CI=0.28~0.65,P<0.05)低于传统组,术中失血量(MD=-17.97,95%CI=-24.67~-11.26,P<0.05)少于传统组,解剖前肝总管(OR=8.41,95%CI=4.65~15.21,P<0.05)、胆囊管(OR=4.21,95%CI=2.80~6.33,P<0.05)、胆总管(OR=9.64,95%CI=6.02~15.44,P<0.05)识别率均高于传统组。结论:吲哚菁绿荧光胆道造影技术为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提供了新的胆道显影方式,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中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困难 绿 荧光胆道造影 META分析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导航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曾庆彬 徐蓉 +2 位作者 龙奎 董文志 孙翊程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549-553,共5页
目的 比较吲哚菁绿(ICG)荧光导航下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与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因肝血管瘤行手术治疗的67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ICG荧... 目的 比较吲哚菁绿(ICG)荧光导航下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与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因肝血管瘤行手术治疗的67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ICG荧光导航下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组(n=31)及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组(n=36)。结果 ICG荧光导航下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组比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组术中出血量更少[(486.3±215.4)mL vs (918.5±351.6)mL],第一肝门阻断时间更短[(23.5±8.7)d vs (32.7±11.4)d],手术时间更短[(165±52)min vs (216±46)min],住院时间更短[(7.5±2.3)d vs(9.1±1.8)d],住院总费用更低[(3.25±0.74)万元vs (5.29±1.18)万元],膈下积液、胸腔积液、腹腔出血及胆漏等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4/31 vs 13/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管引流量、拔管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腹腔镜规则性肝切除术相比,ICG荧光导航下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第一肝门阻断时间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住院总费用低,膈下积液、胸腔积液、腹腔出血及胆漏等手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腹腔镜肝切除术 肿瘤剥除术 规则性肝切除术 绿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造影辅助下行脑动脉瘤夹闭术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刁艺 陈永刚 +1 位作者 刘丙丽 董楠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45-648,共4页
目的 利用统计学方法和工具分析吲哚菁绿荧光造影下行脑动脉瘤夹闭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10月收治入院6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基线治疗,均等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两组均行脑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对照组不采取任... 目的 利用统计学方法和工具分析吲哚菁绿荧光造影下行脑动脉瘤夹闭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10月收治入院6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基线治疗,均等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两组均行脑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对照组不采取任何监测措施,实验组行吲哚菁绿荧光造影监测,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观察指标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MMT和CBV高于对照组,CBF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再次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GO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脑动脉瘤夹闭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能够保证其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术中辅助应用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具有实时、精细、可重复、安全性高等特点,是提高动脉瘤夹闭术成功率及改善手术效果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 荧光造影 脑动脉瘤夹闭术
下载PDF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马驰原 吴伟 +6 位作者 史继新 王汉东 杭春华 成惠林 谢韡 潘云曦 孙康健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533-536,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脑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例术中行ICG造影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16例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1例手术切除动脉瘤,3例行动脉瘤切除或孤立+血管重建术。术中造影时,将即时稀...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脑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例术中行ICG造影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16例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1例手术切除动脉瘤,3例行动脉瘤切除或孤立+血管重建术。术中造影时,将即时稀释的对比剂(25mg的ICG加入到2ml注射用水中)一次性快速注入肘静脉,荧光手术显微镜下观察造影血管。术后行DSA造影。评价术中ICG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作用。结果16例行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中,1例小脑下后动脉动脉瘤患者,夹闭后ICG造影发现动脉瘤残余,经调整动脉瘤夹后再次ICG造影,证实动脉瘤夹闭完全;1例颈内动脉动脉瘤夹闭后术中造影发现颈内动脉狭窄,调整动脉瘤夹后再次造影证实无狭窄。1例大脑后动脉瘤患者,术中ICG造影发现动脉瘤内完全血栓形成,载瘤动脉近端闭塞,远端通过血管吻合支供血,遂术中决定行动脉瘤切除术。3例动脉瘤切除或孤立+血管重建手术患者中,2例术中ICG造影证实吻合口通畅,远端血供良好;1例术中造影发现吻合口功能不良,但同侧额叶脑组织供血良好,故未进一步调整吻合口,术后患者无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症状,DSA证实同侧大脑中动脉侧支供血。16例术后行DSA检查者,均证实术中ICG造影结果。结论ICG血管造影是颅内动脉瘤术中监测动脉瘤是否残留、载瘤动脉是否狭窄及吻合血管是否通畅的重要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造影 绿
下载PDF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畸形手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马驰原 史继新 +4 位作者 王汉东 杭春华 谢伟 孙康健 吴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369-371,378,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畸形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5例脑血管畸形患者。术中应用ICG显示畸形血管、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评价术中ICG造影在手术中的作...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畸形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5例脑血管畸形患者。术中应用ICG显示畸形血管、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评价术中ICG造影在手术中的作用。结果本组5例脑血管畸形患者,其中脑动静脉畸形2例,硬脑膜动静脉瘘3例。5例患者均接受了脑血管畸形切除术。2例脑动静脉畸形手术中在切除畸形团前进行了术中ICG血管造影,清晰显示出畸形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3例硬脑膜动静脉瘘手术中应用ICG造影确定了瘘口的位置,成功地阻断瘘口。患者术后复查DSA,证实畸形血管均被完全切除,正常血管得到保留。结论术中ICG血管造影能够帮助术者明确脑血管畸形的状况,指导手术治疗脑血管畸形。研究支持在脑血管畸形手术中常规应用ICG脑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 绿 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
下载PDF
脉络膜转移癌的荧光素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胡笳 熊蕾 +5 位作者 郑玉萍 姚静 刘倩影 廖丁莹 刘子瑶 姚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529-531,共3页
目的:比较脉络膜转移癌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的影像特点,为该疾病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经临床诊断,有明确原发恶性肿瘤病灶的患者6例8眼,散瞳后行眼底照相,用海德堡眼底血管造影仪行FFA及ICGA同步造... 目的:比较脉络膜转移癌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的影像特点,为该疾病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经临床诊断,有明确原发恶性肿瘤病灶的患者6例8眼,散瞳后行眼底照相,用海德堡眼底血管造影仪行FFA及ICGA同步造影,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的异同。结果:FFA早期显示瘤体为低荧光,中期呈现针尖样或斑点样荧光,晚期表现为斑驳样强荧光,部分病例病灶边缘呈强荧光环带;ICGA显示的病灶表现为低荧光,整个造影过程中荧光强弱无明显变化,仅有1例病例在反转期出现中央及病灶周围的点状强荧光。结论:FFA和ICGA对于脉络膜转移癌有较为特征性的表现,二者结合有助于脉络膜转移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转移癌 荧光素血管造影 绿血管造影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缪洪平 唐俊 +4 位作者 牛胤 林江凯 陈志 冯华 朱刚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3785-3787,共3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室50例术中应用荧光血管造影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术中动脉瘤夹闭前后均行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术后行头颅CT血管造影(CTA)和(或)...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室50例术中应用荧光血管造影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术中动脉瘤夹闭前后均行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术后行头颅CT血管造影(CTA)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检查,观察治疗效果并采用格拉斯哥(GOS)评分进行术后随访。结果术中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颈残留3例,载瘤动脉及动脉瘤临近分支血管狭窄各1例,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假阴性"2例,均根据情况调整动脉瘤夹,再次荧光造影证实动脉瘤夹闭满意,术后复查CTA和(或)DSA证实术中荧光血管造影结果。随访40例患者(3~6个月)GOS评分5分30例,4分7例,3分2例,2分1例。结论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对于术中判断动脉瘤夹闭情况、载瘤动脉及动脉瘤临近分支通畅情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提高手术安全性,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绿 荧光素血管造影
下载PDF
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的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图像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松 韩梅 +2 位作者 王兰惠 时冀川 张树立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8-430,共3页
目的 探讨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AMD)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CA)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比较的图像特征。方法 对52例65眼渗出型AMD患者进行了眼底彩色照相、FFA和ICGA检查。 结果 渗出型AMD的65眼中,ICGA诊断为典型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 目的 探讨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AMD)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CA)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比较的图像特征。方法 对52例65眼渗出型AMD患者进行了眼底彩色照相、FFA和ICGA检查。 结果 渗出型AMD的65眼中,ICGA诊断为典型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有33眼,占50.8%,FFA诊断为典型性CNV有8眼,占11.6%;FFA诊断为隐匿性CNV的35眼中,ICGA诊断为边界清楚或欠清楚的斑状CNV有22眼;合并黄斑出血39眼中,FFA不能发现的CNV而ICGA能发现共5眼;FFA诊断为瘢痕染色的7眼中,有2眼在ICGA中发现CNV;ICGA发现CNV的供养血管(feeding vessel)有3眼。结论 ICGA比FFA发现CNV诊断率高,准确地显示黄斑出血所掩盖的CNV,ICGA有助于发现CNV的供养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 绿 血管造影 图像特征 荧光素
下载PDF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硬脊膜动静脉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牛胤 蒋周阳 +3 位作者 缪洪平 冯华 陈志 朱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998-2000,共3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硬脊膜动静脉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硬脊膜动静脉瘘手术中使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的3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脊髓血管造影明确诊断,通过显微手术直接探查以识别硬膜内的血管连接...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硬脊膜动静脉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硬脊膜动静脉瘘手术中使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的3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脊髓血管造影明确诊断,通过显微手术直接探查以识别硬膜内的血管连接,然后静脉注射吲哚菁绿来验证。处理瘘口完毕后再次行吲哚菁绿造影。结果 3例患者术中的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结果与术前脊髓血管造影、术中探查结果均吻合。经成功手术后2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1例症状缓慢改善。结论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术实施简单,可实时准确提供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瘘口位置,明确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瘘口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动静脉瘘 绿 血管造影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造影术在高颈段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俊 肖爵贤 +4 位作者 吕世刚 沈亚徐 祝新根 蒋秋华 程祖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89,共4页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血管化的良性肿瘤,首选手术治疗,肿瘤全切者可达根治。但是手术中易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造成视野不清,盲目地切瘤和止血容易造成脊髓严重损伤。神经外科医师一直致力于寻找最安全切除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手术的...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血管化的良性肿瘤,首选手术治疗,肿瘤全切者可达根治。但是手术中易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造成视野不清,盲目地切瘤和止血容易造成脊髓严重损伤。神经外科医师一直致力于寻找最安全切除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手术的辅助工具,包括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段 绿 荧光造影 SUBTRACTION 辅助工具 血管母细胞瘤 供血动脉 手术时间 血管 引流静脉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前循环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景治涛 班允超 +8 位作者 佟志勇 欧绍武 吴安华 李心国 夏俊哲 李婷 刘源 张东勇 王运杰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脑血管造影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开颅手术治疗的前循环动脉瘤患者42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术野中血管,指导手术操作。术后行3DCTA或DSA检查,评估术中ICG荧光造影对...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脑血管造影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开颅手术治疗的前循环动脉瘤患者42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术野中血管,指导手术操作。术后行3DCTA或DSA检查,评估术中ICG荧光造影对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作用。结果术中确认动脉瘤颈残留2例,载瘤动脉分支血管闭塞1例,穿通血管误夹2例,重新调整动脉瘤夹位置后,再次荧光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颈夹闭满意,术后DSA(或MRA、CTA)均证实术中ICG造影结果。结论ICG血管造影是一种术中监测颅内动脉瘤颈是否残留、载瘤动脉是否狭窄及穿通支血管是否闭塞的重要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动脉瘤 绿 术中血管造影 穿通支血管
下载PDF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葡萄膜炎期荧光素钠及吲哚菁绿同步眼底血管造影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史雪辉 杨丽红 +2 位作者 丁宁 田蓓 魏文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41-944,共4页
目的探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disease,VKH)葡萄膜炎期荧光素钠及吲哚菁绿同步眼底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为诊断及病程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22眼VKH葡萄膜炎期患者应用海德堡HRA2共焦激... 目的探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disease,VKH)葡萄膜炎期荧光素钠及吲哚菁绿同步眼底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为诊断及病程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22眼VKH葡萄膜炎期患者应用海德堡HRA2共焦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系统进行的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同步检查资料,比较2种检查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11例22眼中,FFA检查8眼(36.36%)后极部多处脉络膜充盈迟缓;9眼(40.91%)视盘渗漏水肿;22眼(100.00%)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密集针尖状高荧光渗漏,18眼(81.82%)后极部神经上皮脱离部位FFA晚期形成多囊样或多湖状荧光积存;13眼(59.09%)静脉期散在、均匀脉络膜炎性病灶,呈斑点状低荧光。ICGA检查15眼(68.18%)脉络膜充盈迟缓;14眼(63.64%)脉络膜血管扩张;16眼(72.73%)播散状分布、斑点状脉络膜炎性低荧光病灶;18眼(81.82%)后极部神经上皮脱离区大多呈现持续低荧光,晚期部分囊样病灶呈中强荧光;9眼(40.91%)视盘水肿晚期显示视盘及盘周低荧光。FFA和ICGA同步检查结果:FFA检查100.00%患眼静脉期视盘周及后极部密集点状高荧光渗漏,而在ICGA上无此征象;FFA检查视盘表面毛细血管扩张比ICGA显示更明显;ICGA检查脉络膜充盈迟缓15眼(68.18%)及斑点状炎性病灶16眼(72.73%),均高于FFA检查结果的8眼(36.36%)和13眼(59.09%),而且ICGA早期脉络膜血管扩张显示更清晰;后极部神经上皮脱离病灶在FFA静脉期表现为低荧光,晚期形成荧光积存,而病变区域ICGA检查相应部位多为持续低荧光。结论 VKH葡萄膜炎期FFA清晰显示视网膜色素上皮损伤特征以及炎症累及视盘、视网膜的程度和范围;ICGA能够清晰显示脉络膜循环改变及脉络膜炎症的活动性和范围。FFA和ICGA同步检查对VKH诊断及发病机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眼底血管造影 荧光素钠 绿
下载PDF
床突旁动脉瘤术中吲哚菁绿脑血管造影的应用(附5例报告)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驰原 吴伟 +5 位作者 史继新 王汉东 杭春华 谢伟 潘云曦 孙康健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400-402,共3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脑血管造影在床突旁动脉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 ̄8月手术治疗的5例床突旁动脉瘤,4例采用同侧翼点入路夹闭动脉瘤,另1例左侧颈内动脉-垂体上动脉瘤伴对侧后交通动脉瘤病人行...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脑血管造影在床突旁动脉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 ̄8月手术治疗的5例床突旁动脉瘤,4例采用同侧翼点入路夹闭动脉瘤,另1例左侧颈内动脉-垂体上动脉瘤伴对侧后交通动脉瘤病人行右侧翼点入路夹闭双侧动脉瘤。术中动脉瘤夹闭后行ICG脑血管造影4例,夹闭前后均行ICG造影1例。结果ICG造影显示动脉瘤均完全夹闭,载瘤动脉通畅。3例病人术后复查DSA,均证实术中ICG造影结果。结论ICG血管造影能在术中即时发现动脉瘤是否残留,载瘤动脉是否狭窄,从而指导手术医师术中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床突旁动脉瘤 绿 监测 手术中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术中的应用(附56例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佟志勇 王运杰 景治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血管造影在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开颅手术治疗56例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术中共行ICG荧光血管造影145次。结果3例手术得益于ICG荧光血管造影,经及时调整动脉瘤... 目的探讨术中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血管造影在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开颅手术治疗56例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术中共行ICG荧光血管造影145次。结果3例手术得益于ICG荧光血管造影,经及时调整动脉瘤夹的位置或切断动脉瘤顶部的细小供血血管后,获得理想疗效。术中1例病人出现ICG过敏。术后复查3D-CTA或DSA检查51例,显示2例存在与血流不相关的载瘤动脉轻度狭窄,余49例结果与术中ICG荧光血管造影结果一致。结论ICG荧光血管造影简便易行,具有理想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可以帮助提高颅内动脉瘤手术质量,有可能成为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重要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绿 荧光素血管造影
下载PDF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临床应用76例报告 被引量:6
20
作者 叶新运 张震宇 +3 位作者 黄锦庆 胡坤 张柏林 蒋秋华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61-462,共2页
动脉瘤夹闭术是外科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术中确保动脉瘤颈的完整夹闭以及避免正常血管的损伤是保证动脉瘤夹闭手术效果和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是近年来出现的术... 动脉瘤夹闭术是外科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术中确保动脉瘤颈的完整夹闭以及避免正常血管的损伤是保证动脉瘤夹闭手术效果和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是近年来出现的术中评价动脉瘤夹闭效果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它既可以评价主干动脉,也可也评价小于1mm的穿通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绿 荧光血管造影 开颅夹闭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