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医文化视野下的新安医学与吴中医学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刘玉洁
周亚东
-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1期100-101,113,共3页
-
文摘
从人文环境、医学特色、近代发展状况、现代发展思路等多角度探讨新安医学和吴中医学的异同。由于经济状况、社会需求、文化水平的发展不同,新安地区和吴中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性医学。新安医学以固本培元为代表思想,吴中医学创立了温病学说。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从文化的传播、人才的培养、品牌效应等方面为新安医学与吴中医学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以促进中医文化的整体发展。
-
关键词
中医文化
地域性医学
新安医学
吴中医学
-
分类号
R2-09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吴中医学的传统特色及其开发价值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俞志高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学会
-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85-186,共2页
-
文摘
综合论述了吴中医学的传统特色及其开发应用价值。吴中历代名医辈出 ,他们医术精湛 ,医著弘富 ;尤其是温病学派的兴起 ,在中国医学发展的史册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篇章。吴中医家充分利用外来药材和本地资源 ,研制了许多临床疗效显著的单、验方 ,其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关键词
吴中医学
开发应用
单验方
-
Keywords
medicine in Wuzhong District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simple and proved recipes
-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吴中医学甲天下”原因浅析
被引量:7
- 3
-
-
作者
马一平
-
机构
江苏省昆山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
出处
《中医药文化》
2006年第5期31-35,共5页
-
文摘
江苏苏州地区古称“吴中”,历来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名医辈出,医著浩瀚。汉至民国,仅文献记载,就有医家2000多人,医著1179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吴中医学”。创立温病学说,是其对中医学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明清时期,以吴中地区为中心的江南成为全国的医学中心,于是有“吴中医学甲天下”之称。其主要原因为该地区历来经济繁荣、尚文重教、社会需求、著书立说和崇医风俗。
-
关键词
地方医学
吴中医学
原因
-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
-
题名宋元时期吴中医学的发展和成就
- 4
-
-
作者
马一平
-
机构
江苏省昆山市爱卫会办公室
-
出处
《中医药文化》
2009年第2期29-31,共3页
-
文摘
宋元时期是吴中医学发展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涌现了葛乾孙、刘岳、王珪、倪维德、薛将仕、滕伯祥、刘勉、潘琪等各科名医,产生了《十药神书》《女科万金方》《走马疳治疗奇方》《疡医方论》《原机启微》《经络十二论》等各科名医著。并较早地建立了医院、惠民药局、安济院与府、州、路医学等医药卫生和医学教育机构,为当地民众的医疗保健事业作出了较大贡献,也为明清时期吴中医学的鼎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关键词
宋元时期
吴中医学
发展
成就
-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
-
题名吴中名世医撷秀(续)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马一平
-
机构
江苏省昆山市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促进委员会
-
出处
《中医药文化》
2012年第5期22-24,共3页
-
文摘
五、昆山白塔港闵氏伤科世医
近代吴中伤科中,最享盛誉者当推闵氏、葛氏和楚氏三家。闵氏先代世居新阳县积善乡白塔港村(今属昆山市玉山镇共青村),至清嘉庆年间闵籍始创伤科。闵籍(约1801—1874),字坚亭,自幼习武,且研究治伤术,常帮善堂收埋暴露尸骨,精悉人体骨骼关节部位,治伤技术逐渐成熟。后又得一山东高僧传授武艺和治伤绝技,益精点穴术,更蒙高僧赠以治伤秘方,形成了疗效卓著的治伤方药与伤膏药。在白塔港老宅专事伤科,并授医术、武艺给女儿殷闵氏(俗称闵姊)和儿子思启。闵姊,随父襄诊,学得一手伤科绝技。
-
关键词
吴中医学
世医
名家
世系
考述
-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
-
题名吴中世医名家撷秀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马一平
-
机构
江苏省昆山市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促进委员会
-
出处
《中医药文化》
2012年第4期33-35,共3页
-
文摘
吴中地区历代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杏林鼎盛,名医辈出。有史料记载的著名世医即有一百余家,其中传代最久的昆山郑氏二十九世女科最为著称。择要简介吴中世医最著名者。
-
关键词
吴中医学
世医
名家
世系
考述
-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
-
题名吴中名儒医摭菁(续)
- 7
-
-
作者
马一平
-
机构
苏州市中医学会吴门医派专业委员会
江苏省昆山市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
-
出处
《中医药文化》
2014年第4期43-49,共7页
-
文摘
9.宿儒硕医张璐
张璐,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明末清初长洲县(民国后并人吴县,今属苏州市。下同)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卒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1698年12月17日1至翌年十一月(1699年12月)之间。祖籍昆山,曾祖张情,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仕至福建按察司副使(充兵备副使),第宅在菜区四图西泗泾北岸(今花桥镇东部)。
-
关键词
吴中医学
儒医
名家
考述
-
分类号
R2-09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吴中名儒医摭菁
- 8
-
-
作者
马一平
-
机构
苏州市中医学会吴门医派专业委员会
江苏省昆山市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
-
出处
《中医药文化》
2014年第2期27-32,共6页
-
文摘
在择要介绍16位吴中儒医名家的基础上,归纳其特点,认为吴中医学是我国著名的地方医学,吴中医家中儒医的比例较高。儒医们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广博的哲学、文学、历史、天文、地理、博物、气象、历法、心理等学科知识,丰富和完善了医学理论与实践,进一步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纵观中国医学史,取得显著成就且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医学家,没有一个不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
-
关键词
吴中医学
儒医
名家
考述
-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
-
题名“天医星”传奇——清代医家叶天士的故事(一)
- 9
-
-
作者
陶晓华
-
机构
北京
-
出处
《家庭中医药》
2003年第5期6-6,共1页
-
文摘
据不完全统计,苏州一带(包括如今的吴县、常熟、吴江等地)历代名医约千余家,著作600余种。医史学家将这一区域的医学命名为“吴中医学”。早在宋代,这里便出现了医院和药局。时至元代,吴中医学更为兴旺发达。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把在苏州的一大发现——吴医,记载在他的游记里。明清两代,是吴医的兴盛时期,名医辈出,灿若星河,如吴又可、叶天士、薛雪、尤在泾等,其中清代大医学家叶天士(1667-1746)就是他们中杰出的代表。
-
关键词
叶天士
清代医学家
吴中医学
医话
-
分类号
R249.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