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中四杰与凤阳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昌云 陈传万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90-93,共4页
吴中四杰是明初全国著名诗人,后世称誉颇多。他们曾因流放、公干、思亲等原因与凤阳结下深厚的历史情缘。本文主要考察他们在凤阳的行实以及他们与凤阳有关的文学作品内容,以期准确描述他们与凤阳有关的人生经历,探讨彼此间的相互影响,... 吴中四杰是明初全国著名诗人,后世称誉颇多。他们曾因流放、公干、思亲等原因与凤阳结下深厚的历史情缘。本文主要考察他们在凤阳的行实以及他们与凤阳有关的文学作品内容,以期准确描述他们与凤阳有关的人生经历,探讨彼此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丰富凤阳地方历史文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中四杰 凤阳 历史
下载PDF
明初吴中派陶诗接受初探——以“吴中四杰”为中心
2
作者 王征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84-92,共9页
元末明初,以高启为首的吴中派文人虽有高涨的用世热情,但遇主不淑,理想幻灭后大都选择归隐山林,保持他们独立拔俗的精神,表现出浓厚的隐逸意识。因此,他们对陶渊明的隐士精神及隐逸生活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诗歌创作也多用陶诗意象、... 元末明初,以高启为首的吴中派文人虽有高涨的用世热情,但遇主不淑,理想幻灭后大都选择归隐山林,保持他们独立拔俗的精神,表现出浓厚的隐逸意识。因此,他们对陶渊明的隐士精神及隐逸生活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诗歌创作也多用陶诗意象、颇具陶诗风味。吴中体尚意、尚趣及自然醇雅、风神隽逸的诗歌风貌的形成与陶诗影响当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明初 吴中派 吴中四杰 隐逸 陶渊明 陶诗 接受
下载PDF
吴中四杰诗歌研究——以其与吴中地域文化为中心
3
作者 张德华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1X期81-82,共2页
元末明初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尤其以中国东南地区为著,与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各种文学社团应运而生,而吴中四杰就是著名的代表之一,吴中四杰文学集团的出现以及他们卓越的诗学成就是与吴地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厚重多彩的吴地... 元末明初的文学思潮相当活跃,尤其以中国东南地区为著,与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各种文学社团应运而生,而吴中四杰就是著名的代表之一,吴中四杰文学集团的出现以及他们卓越的诗学成就是与吴地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厚重多彩的吴地文化孕育了吴中四杰这样杰出的诗人,吴中四杰的诗学成就又促进了吴地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中四杰 地域文化 集体意识
下载PDF
“初唐四杰”与“吴中四杰”悲剧命运探究
4
作者 史庭宇 《广西教育》 2020年第39期151-152,158,共3页
本文论述“初唐四杰”与“吴中四杰”的悲剧命运,分析“初唐四杰”与“吴中四杰”诗歌成就以及悲剧命运,提出造成他们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所处的封建专制时代,具体来说就是所处时代的皇权争斗、文字狱兴起、同僚间嫉妒陷害、不合... 本文论述“初唐四杰”与“吴中四杰”的悲剧命运,分析“初唐四杰”与“吴中四杰”诗歌成就以及悲剧命运,提出造成他们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所处的封建专制时代,具体来说就是所处时代的皇权争斗、文字狱兴起、同僚间嫉妒陷害、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他们的自负与清高性格也是悲剧命运产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唐四 明初 吴中四杰 悲剧命运
下载PDF
死于不作侍郎还——论悲剧诗人高启 被引量:1
5
作者 范志新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6,共6页
作为有明杰出的诗人,高启的悲剧远不止横遭腰斩的厄运。短如流星的生命,诗人有过两次从政的机会。淮张据吴,是第一次,却因在元末群雄割据的局面中,诗人同情朝廷,不应其辟。张氏降元,诗人态度有所改变,然吴越之游,是诗人热衷用世到蛰伏... 作为有明杰出的诗人,高启的悲剧远不止横遭腰斩的厄运。短如流星的生命,诗人有过两次从政的机会。淮张据吴,是第一次,却因在元末群雄割据的局面中,诗人同情朝廷,不应其辟。张氏降元,诗人态度有所改变,然吴越之游,是诗人热衷用世到蛰伏待时的一大转折,这一转折决定诗人最终不能为淮张所用。明初朝廷为诗人从政提供了机会。然不次超擢,反而断送了其政治生涯,直至性命。诗人有两种思想盘踞不去:一是对朱明王朝的恐惧感,一是固有的忧患意识。故而一旦超擢不次,反使他手足无措,急切辞官,导致杀身之祸。此外,作为儒生,其疏懒、清高、虚荣,也是促使他辞官的潜在因素。其诗未能自为一大家,也应视为诗人悲剧之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诗 高启 悲剧诗人 吴中四杰
下载PDF
高启的心态变化与诗学思想变迁
6
作者 周海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33-37,134,共6页
高启一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出仕张吴时期、明初为官时期、退隐时期。出仕张吴时期,高启的心态以闲适为主,其诗歌创作带有明显的山林气息。明初为官时期,高启的心态以畏祸为主,他一方面向文坛的主旋律靠拢,写作了不少台阁之作,另一方面... 高启一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出仕张吴时期、明初为官时期、退隐时期。出仕张吴时期,高启的心态以闲适为主,其诗歌创作带有明显的山林气息。明初为官时期,高启的心态以畏祸为主,他一方面向文坛的主旋律靠拢,写作了不少台阁之作,另一方面又用大量私人化作品表达自己的压抑与哀怨。退隐以后,高启的心态以颓废为主,既无法写出较好的台阁作品,也无法像元末那样写出较好的山林之作,最终导致了山林与台阁的双重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文学 高启 北郭诗人 吴中四杰 杨基 山林作品 台阁作品
下载PDF
高启生平二考 被引量:6
7
作者 傅(虎冬)强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69-71,53,共4页
高启(1336—1374)是“明朝最伟大的诗人”。他一生虽然短暂,且《明史》、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均有传,乡人李志光有《凫藻集本传》,学生吕勉有《槎轩集本传》,清金檀有《高青丘年谱》;但由于明初统治者对吴中地区采取的特殊政策,使得... 高启(1336—1374)是“明朝最伟大的诗人”。他一生虽然短暂,且《明史》、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均有传,乡人李志光有《凫藻集本传》,学生吕勉有《槎轩集本传》,清金檀有《高青丘年谱》;但由于明初统治者对吴中地区采取的特殊政策,使得这些传记的记载有不确实之处,掩盖了高启生平中的有关事实真相。这使我们难以看清其生平思想和作品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拟对高启生平的两个问题重新进行探讨。一、高启与张士诚政权的关系张士诚据吴称王期间,高启有否出仕张士诚政权呢?高启的诗文没有明确记载,有关高启的志传均说没有出仕张士诚政权。近人大都亦持此论。吴晗在(朱元璋传》中说:“明初的著名诗人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都曾和张士诚来往,杨基和徐贲还作过张士诚的官。”②钱伯城说,高启“没有在张士诚手下做官,宁愿伏处田野,做一个安居守分的诗人。”③尤振中在《高启诗简论》中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 朱元璋 十七年 政权 高启 统治者 张氏 吴中四杰 吴晗 昆山
下载PDF
江苏为何名人辈出 被引量:1
8
作者 姜建 《群众》 2016年第2期68-71,共4页
江苏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之所以走在全国前列,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江苏的人才优势。江苏是个人文荟萃的地方,"江南才子"的说法就表明,自古以来人们在思维上已经习惯于把人才和江苏这个地方联系在一起。一、江苏名人的总体特点从整体上... 江苏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之所以走在全国前列,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江苏的人才优势。江苏是个人文荟萃的地方,"江南才子"的说法就表明,自古以来人们在思维上已经习惯于把人才和江苏这个地方联系在一起。一、江苏名人的总体特点从整体上,大致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认识江苏名人。第一,总量大,排全国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特点 人文荟萃 扬州八怪 金陵八家 吴中四才子 安徽人 吴中四杰 吴门四家 一柱楼 社会文化发展
下载PDF
略谈高启和他的诗歌 被引量:1
9
作者 徐耀中 曹乃玲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31-33,共3页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姑苏,自古以来孕育了不少名人学士,而名人学士又不断地为姑苏增添新的光彩。明初诗坛巨星高启就是其中的一个。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又号青丘子,长洲(今苏州)人。他家世政治地位不高,但雄于财;到高启时...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姑苏,自古以来孕育了不少名人学士,而名人学士又不断地为姑苏增添新的光彩。明初诗坛巨星高启就是其中的一个。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又号青丘子,长洲(今苏州)人。他家世政治地位不高,但雄于财;到高启时,家道衰微,生活较艰难。“我本东皋民,少年习耕(?)”“贫贱为客难,寝食不获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丘子 季迪 上梁文 吴中四杰 五言 自负不凡 七言绝句 明初 质朴自然 诗创作
下载PDF
高启诗文版本源流小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春山 《运城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43-44,58,共3页
高启为明初大家,一生诗文极富。历来崇尚高启诗文者也不乏其人,故他的诗文被传抄刻板付梓流行于世的也较纷杂,今将他的诗文版本加以探源考辨,这对研究高启诗文也不无裨益。 高启一生写了两千多篇诗文,分别收入《江馆集》、《娄江吟稿》... 高启为明初大家,一生诗文极富。历来崇尚高启诗文者也不乏其人,故他的诗文被传抄刻板付梓流行于世的也较纷杂,今将他的诗文版本加以探源考辨,这对研究高启诗文也不无裨益。 高启一生写了两千多篇诗文,分别收入《江馆集》、《娄江吟稿》、《吹台集》、《凤台集》、《姑苏杂咏》、《槎轩集》、《扣舷集》和《凫藻集》。元至正丁末(1367)年,他将移居青丘后即十年离乱时期所写的《江馆集》、《娄江吟稿》共七百三十余首诗辑为《缶鸣集》。因他自谦“未敢与昔之名家者比”特取《楚辞·卜居》中的“黄钟毁弃,瓦缶雷鸣”之意而命名的。并请先辈胡翰、名流王祎、好友谢徽为其书写了序。与此同时,吴中四杰之一即高启诗友徐贲也辑成高启的《缶鸣集》,并请高启的另一好友王彝为其书作序。于是高启的《缶鸣集》就有两种手抄本并行于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苏杂咏 吴中四杰 凫藻集 诗辑 王彝 胡翰 江馆 青丘 版本源流 王祎
下载PDF
南园五先生 被引量:1
11
作者 宁祥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23-26,51,共5页
“南园五先生”是明初有代表性的五位广东籍诗人,他们与“吴中四杰”和“闽南十才子”一道,努力扭转明初的柔靡诗风,并取得一定的成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岭南诗坛享有盛誉。其中孙蕡的成绩尤其突出。他们的文学活动,代表着岭南诗坛在... “南园五先生”是明初有代表性的五位广东籍诗人,他们与“吴中四杰”和“闽南十才子”一道,努力扭转明初的柔靡诗风,并取得一定的成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岭南诗坛享有盛誉。其中孙蕡的成绩尤其突出。他们的文学活动,代表着岭南诗坛在元代的沉寂之后的一次复活。至于他们的不足之处,乃是历史的局限,是不可苛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中四杰 孙蕡 十才子 明初 赵介 广东籍 雪篷 孤月 唐诗品 唐诗正声
下载PDF
高启诗歌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春山 《运城学院学报》 1984年第2期22-30,共9页
高启是明初“吴中四杰”之首,是被“允为一代之冠”的著名诗人。明代胡应麟将他同“唐初四杰”的王勃相提并论;清代金坛又将他同“南宋四杰”的萧德藻相比,说萧“实出其下”。可见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可是建国以来,对高启诗歌研... 高启是明初“吴中四杰”之首,是被“允为一代之冠”的著名诗人。明代胡应麟将他同“唐初四杰”的王勃相提并论;清代金坛又将他同“南宋四杰”的萧德藻相比,说萧“实出其下”。可见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可是建国以来,对高启诗歌研究的人又很廖廖,故本文试图就高启的生平和诗歌加以初步探讨,所误之处一定不少,冀希专家们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理论 吴中四杰 诗歌研究 明初 萧德藻 讽谕诗 上梁文 季迪 征妇 明皇秉烛夜游图
下载PDF
关于我国咏史诗的发展、价值的初探
13
作者 刘贵君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86-88,共3页
咏史诗同我国各族歌谣、诗词一样,有蕾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诗歌重要的分支。最早以“咏史”命名的古体诗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的诗作:“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 咏史诗同我国各族歌谣、诗词一样,有蕾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诗歌重要的分支。最早以“咏史”命名的古体诗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的诗作:“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这首诗赞扬了汉文帝时名医太仓公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上书文帝愿替父赎罪的勇敢精神。缇萦非凡的胆识,不仅使汉文帝恻然至情而且感动了史学家班固,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诗歌 缇萦上书 著名史学家 激声 太仓公 史学思想 包羞忍辱 吴中四杰 萧瑟瑟 吊屈原
下载PDF
《书博鸡者事》讲评
14
作者 白景实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3年第2期103-105,共3页
《书博鸡者事》选自“吴中四杰”中成就最为突出的诗人高启的文集《凫藻集》.作者通过一个靠斗鸡赌博为生的城市贫民仗义打抱不平,替清官袁州太守昭雪报仇的故事,暴露了元末社会的动荡不安,总结了“变兴自下而渐”的历史规律.文章开头... 《书博鸡者事》选自“吴中四杰”中成就最为突出的诗人高启的文集《凫藻集》.作者通过一个靠斗鸡赌博为生的城市贫民仗义打抱不平,替清官袁州太守昭雪报仇的故事,暴露了元末社会的动荡不安,总结了“变兴自下而渐”的历史规律.文章开头先交待了故事的主人公博鸡者的籍贯,出身及性格特征.他是袁州人,一贯游手好闲,没有正当职业,整天抱着雄鸡在街上聚众赌博;他的低下的社会地位,无拘无束的生活环境,加上整天把心长在雄鸡们的拼杀战场上,自然形成了他那任气好斗的性格特征.“任气好斗”四个字简洁准确地概括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最后再用“诸为里侠者”一衬,更加突出了博鸡者的不凡.“诸为里侠者”中的“为”字做动词,相当于“做”,“行”,与“侠”组成动宾词组,充当“者”的定语.“皆下之”的“下”字是动词,当尊让讲.意思是说,在乡里行侠的人们都尊让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豪民 太守 任气 吴中四杰 行御史台 主人公 性格特征 使者 元末 行侠
下载PDF
深秀简劲 刚柔相济——吴门画家文徵明
15
作者 秋水 《美术大观》 1999年第6期53-53,共1页
15世纪中叶的明代苏州,由于其经济繁荣,自然环境优美,逐渐成为画家文人的荟萃之乡。从当时一些知名的画家、诗人的传世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苏州山明水秀的自然景物和人才济济的文化氛围,给了他们多么丰富而深切的感受。被称为"吴... 15世纪中叶的明代苏州,由于其经济繁荣,自然环境优美,逐渐成为画家文人的荟萃之乡。从当时一些知名的画家、诗人的传世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苏州山明水秀的自然景物和人才济济的文化氛围,给了他们多么丰富而深切的感受。被称为"吴中四杰"之一的文徵明(1470—1559),初名璧,更字徵仲,别号衡山,他不仅诗文为世所称,还流传着许多的趣闻轶事。《明史本传》中说他是文天祥的后代。据王世贞所作《文先生传》记载,文徵明的先代曾在元朝做过佩金虎符镇守武昌的都元帅;到其曾祖父被招赘入吴,才成为吴人。文徵明少时欲求取仕途,但屡试不第。曾授翰林院待诏,不久即致仕归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徵明 自然环境 微明 作品 文人士大夫 文人画 吴中四杰 文化氛围 王世贞 山水画
下载PDF
杨基生卒年考辨
16
作者 杨隽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45-47,共3页
杨基,字孟载,号眉庵,元末明初苏州诗人,祖籍四川乐山,有《眉庵集》十二卷、补遗一卷、《眉庵词》一卷传世。与高启,徐贲、张羽并称“吴中四杰。”文学史家以为他们在明代诗坛的地位,犹初唐四杰在唐代诗坛。四人之中,除张、徐二人才力稍... 杨基,字孟载,号眉庵,元末明初苏州诗人,祖籍四川乐山,有《眉庵集》十二卷、补遗一卷、《眉庵词》一卷传世。与高启,徐贲、张羽并称“吴中四杰。”文学史家以为他们在明代诗坛的地位,犹初唐四杰在唐代诗坛。四人之中,除张、徐二人才力稍不逮,高、杨二人,相互颉颃。甚至有以为高不及杨者。高、徐、张三人之生卒皆很清楚,惟杨基之生卒,不得其详。历来不见考订。连素称详备的姜亮夫《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亦付厥如。唯一九七九年《辞海》修订本杨基条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卒年考 眉庵集 吴中四杰 唐代诗坛 初唐四 孟载 元末明初 姜亮夫 徐贲 文学史家
下载PDF
明代文坛的复古与宗派
17
作者 金启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51-54,共4页
明代(1368——1644)文学,小说、戏曲勃兴,而传统文学之诗文则表现出为复古风气和门户标榜,这一直贯串到有明一代。其中八股文,这一新兴文体也是从明初开始·绵延数百年之久,直到清末才废止。这种文体,为士子追求功名,在科举制度中... 明代(1368——1644)文学,小说、戏曲勃兴,而传统文学之诗文则表现出为复古风气和门户标榜,这一直贯串到有明一代。其中八股文,这一新兴文体也是从明初开始·绵延数百年之久,直到清末才废止。这种文体,为士子追求功名,在科举制度中考场必作的文章。明代近三百年诗文可分为几个阶段来叙述.但复古主张与宗派的建立则是一致的。一、明初洪武(1368——1398)年间,为复古之萌芽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古风 李攀龙 士子 王慎中 台阁体 明初 前后七子 吴中四杰 徐中行 杏花书屋记
下载PDF
姚广孝《二燕说》三题
18
作者 牛鹏 《皖西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88-93,共6页
姚广孝所作的《二燕说》是一篇蕴含着深刻禅理且有着时代精神的寓言。但这篇寓言所想表达的历史信息及思想感情皆隐藏于文字的背后。因此,需从创作时间、创作目的、思想情感三个角度,对《二燕说》进行深入地考察与探究。创作时间上来说... 姚广孝所作的《二燕说》是一篇蕴含着深刻禅理且有着时代精神的寓言。但这篇寓言所想表达的历史信息及思想感情皆隐藏于文字的背后。因此,需从创作时间、创作目的、思想情感三个角度,对《二燕说》进行深入地考察与探究。创作时间上来说,推测其创作于洪武三十年;其主要目的是以僧人的独特视角去描述明朝残酷的政治环境;其思想感情中包含着深邃的禅理以及对人生际遇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广孝 二燕说 吴中四杰 政治环境 反思
下载PDF
高启《焚香诗》赏析
19
作者 覃英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第5期30-31,共2页
“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烛影风摇,香霭云飘,这种美妙娴雅的情景确是古代文人雅士书斋生活的真实写照,文人与香密不可分也。高启《焚香诗》原文艾蒳山中品,都夷海外芬。龙洲传旧采,燕室试初焚。奁印灰萦字,炉呈玉镂文。乍飘... “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烛影风摇,香霭云飘,这种美妙娴雅的情景确是古代文人雅士书斋生活的真实写照,文人与香密不可分也。高启《焚香诗》原文艾蒳山中品,都夷海外芬。龙洲传旧采,燕室试初焚。奁印灰萦字,炉呈玉镂文。乍飘犹掩冉,将断更氤氲。薄散春江雾,轻飞晓峡云。销迟凭宿火,度远托微熏。着物元无迹,游空忽有纹。天丝垂袅袅,地浪动法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雅士 艾蒳 红袖添香 法坛 物元 沉香山子赋 北郭十友 吴中四杰 陆放翁 元末明初
下载PDF
试论文人篆刻的崛起和发展
20
作者 庄新兴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9-51,59,共4页
篆刻,即治印,和书画一样,在我国的艺术史上是一门有彩响的独立的艺术。然而,它在古时候曾一度被人们视为是工匠们所为的一种雕虫小技,后来能在文人阶县中获得重要的地位却完会是因为文人篆刻的崛起和发展。根据有关资料,治印的历史可以... 篆刻,即治印,和书画一样,在我国的艺术史上是一门有彩响的独立的艺术。然而,它在古时候曾一度被人们视为是工匠们所为的一种雕虫小技,后来能在文人阶县中获得重要的地位却完会是因为文人篆刻的崛起和发展。根据有关资料,治印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二千数百年前的先秦时期,文人篆刻的崛起及其发展却是元代以后的事。从诸多的事实来看,文人篆刻的崛起,绝非是出于某种单一的偶然机会,而是多种因素复合催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们 文彭 切刀法 石章 梁千秋印隽 吴昌硕 赵之谦 朱简 浙东地区 吴中四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