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龚自珍与吴中词派的离合关系
1
作者 习婷 彭玉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1-198,239,共8页
吴中词派兴盛于嘉道年间,与龚自珍活跃在文坛的时间多有重合,且地域相近,自然成为龚自珍创作时重要的词学背景之一,也是其词学观的必要参照系。龚自珍虽与吴中词人有过交往,并有顾广圻、秦敦夫等讲求声律的好友,且与戈载具有相同的音韵... 吴中词派兴盛于嘉道年间,与龚自珍活跃在文坛的时间多有重合,且地域相近,自然成为龚自珍创作时重要的词学背景之一,也是其词学观的必要参照系。龚自珍虽与吴中词人有过交往,并有顾广圻、秦敦夫等讲求声律的好友,且与戈载具有相同的音韵学知识背景,但龚自珍的崇畅情、重自然等词学观与吴中词派的声律论实际上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这也决定了两者在词学上甚少交集。龚自珍的"尊情"观坚守以词抒写性情,在吴中的声律大潮中,讲究词的独特内质,在当时的影响固然有限,但其导向却堪称词体正大光明之途,其意义值得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自珍 吴中词派 词学观 声律 畅情
下载PDF
吴中词派与嘉道词风 被引量:3
2
作者 沙先一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6,共8页
嘉道之际 ,吴中词派主张声律说 ,在清词发展中有着独特的意义。本文从乾嘉学风、地域文化、词史风会等方面探讨了吴中词派的形成 ,并分析了其创作得失和词史意义 ,认为吴中词派对浙西词派表现出既亲和又游离的特点 ,与常州词派也显示出... 嘉道之际 ,吴中词派主张声律说 ,在清词发展中有着独特的意义。本文从乾嘉学风、地域文化、词史风会等方面探讨了吴中词派的形成 ,并分析了其创作得失和词史意义 ,认为吴中词派对浙西词派表现出既亲和又游离的特点 ,与常州词派也显示出交错并存、相互汲取的特征。吴中词派在创作上严守律韵 ,对嘉道词坛疏于声律的弊病有所矫正 ,并直接影响了清季民初的词学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吴中词派 嘉庆时期 道光时期 词风 声律说 地域文化 词史 词学创作
原文传递
《清代吴中词派研究》
3
作者 张晖 《书品》 2005年第4期94-94,共1页
所谓吴中词派,是指嘉庆年间以戈载为首的在吴中地区产生的一个创作词的文人群体。研究吴中词派,当然首先要回答吴中词派为何能在嘉庆年间兴起并壮大。作者在第一章《清代吴中声律词派的形成》中,从“乾嘉学术的影响”、“地域文化的... 所谓吴中词派,是指嘉庆年间以戈载为首的在吴中地区产生的一个创作词的文人群体。研究吴中词派,当然首先要回答吴中词派为何能在嘉庆年间兴起并壮大。作者在第一章《清代吴中声律词派的形成》中,从“乾嘉学术的影响”、“地域文化的浸润”、“家族文化的熏染”、“词史风会消长的需要”、“个人的组织作用”等五个方面一一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吴中词派研究》 沙先一 文学研究 书评
原文传递
嘉道词风与潘氏词人群 被引量:2
4
作者 沙先一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57,共4页
清代词史上,吴门潘氏为一望族,在政治与文化上处于强势地位。他们与以戈载为首的吴中七子多有往还,主张并实践严审律韵的词学观念,为吴中词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常州词派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常州词学发展。
关键词 潘氏家族 吴中词派 常州词学
下载PDF
论杜文澜的词学主张与创作 被引量:1
5
作者 沙先一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8-33,共6页
杜文澜是晚清著名词家,有《采香词》及词论著作《憩园词话》等,然学界对其研究甚 少。本文通过对杜氏词学活动的考索,讨论了杜文澜与吴中词派的关系、杜文澜的词学主张与创 作,并对其词史地位作了评价。
关键词 杜文澜 吴中词派 词学主张 词史评价
下载PDF
刘履芬研究综述
6
作者 赵莎莎 鲍恒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年第5期32-36,共5页
刘履芬是晚清吴中词派的一员,著有《古红梅阁遗集》八卷,对吴中词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他的《红楼梦》评点也是红学研究的重要史料。另外他还是一位重要的藏书家。而近年来对刘履芬的研究较少,是晚清文学史上的一大空白点。现... 刘履芬是晚清吴中词派的一员,著有《古红梅阁遗集》八卷,对吴中词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他的《红楼梦》评点也是红学研究的重要史料。另外他还是一位重要的藏书家。而近年来对刘履芬的研究较少,是晚清文学史上的一大空白点。现就对刘履芬的研究进行梳理,便于世人更好地了解这一历史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履芬 《红楼梦》评点 《古红梅阁遗集》 词学观 吴中词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