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厚重的小书——读吴全德院士新作《科学与艺术的交融》
1
作者 袁明 《民主与科学》 2002年第4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吴全德 《科学与艺术的交融》 中国 纳米科技 学术研究 审美感受
下载PDF
“吴氏理论”的创造者和纳米权威吴全德
2
作者 陈永庆 《科学24小时》 2003年第5期7-8,共2页
关键词 吴全德 中科院院士 固溶胶 创造者
下载PDF
吴全德——“吴氏理论”的创造者
3
作者 陈永庆 《今日浙江》 2001年第15期41-42,共2页
"50年前,我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50年后,我又在天安门现场观礼.短短50年,中国从东亚病夫变成红色巨龙.壮国威,震人心,令人难以平静."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北大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全德激动地说:"... "50年前,我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50年后,我又在天安门现场观礼.短短50年,中国从东亚病夫变成红色巨龙.壮国威,震人心,令人难以平静."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北大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全德激动地说:"社会的发展靠科技和文化艺术,掌握方向靠方针政策.我国的发展可以用人力车来比喻:拉车的是各族人民,坐车的是国家.一个轮子是科技,另一个轮子是文化艺术.独轮车跑不快,双轮车可以快速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全德 右脑 纳米科学 复合薄膜 超微粒 固溶胶 纳米材料 纳米技术 院士 光电阴极
原文传递
中国光电阴极理论研究开拓者创吴氏函数纳米电子学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百年诞辰
4
作者 王渝生 《中国科技教育》 2023年第12期70-71,共2页
吴全德(1923.12.12—2005.12.29),浙江黄岩人,电子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光电阴极理论研究的开拓者,研究领域主要在光电阴极、含超微粒子薄膜及薄膜的成核和生成等方面。1923年12月12日,吴全德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今台州... 吴全德(1923.12.12—2005.12.29),浙江黄岩人,电子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光电阴极理论研究的开拓者,研究领域主要在光电阴极、含超微粒子薄膜及薄膜的成核和生成等方面。1923年12月12日,吴全德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今台州市黄岩区)。父亲吴甘霖,在城郊开设小酒店,母亲从事家务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光电阴极 超微粒子薄膜 吴全德 浙江黄岩 百年诞辰 纳米电子学 家务劳动
下载PDF
文理交融必由之路
5
作者 季羡林 《科学中国人》 2002年第3期20-21,共2页
去年11月2日,我在“北大论坛”上做了一次发言——“天人合一,文理互补”,引起了北京大学电子学系吴全德院士的注意,他枉驾寒舍,告诉我他完全赞成我的看法,并且送给了我他的新著——《科学与艺术的交融——纳米科技与人类文明》(北京大... 去年11月2日,我在“北大论坛”上做了一次发言——“天人合一,文理互补”,引起了北京大学电子学系吴全德院士的注意,他枉驾寒舍,告诉我他完全赞成我的看法,并且送给了我他的新著——《科学与艺术的交融——纳米科技与人类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我大喜过望。发表一种意见而能得到赞同,这也是知己的一种表现形式,我焉能不大喜呢? 我拿到了书,立即埋首读起来。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全德 文理交融 《科学与艺术的交融-纳米科技与人类文明》
下载PDF
一朝立志 终生追求
6
作者 王太成 《民主与科学》 1994年第6期42-43,共2页
一朝立志 终生追求王太成在古都宏大的教师队伍中,他仅是平凡而普通的一员,他年近70岁,却仍一往情深地热恋着他的事业。他孜孜不倦,辛勤耕耘,最终在电子学方面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就是北京大学无线电系教授、九三学社社员吴全... 一朝立志 终生追求王太成在古都宏大的教师队伍中,他仅是平凡而普通的一员,他年近70岁,却仍一往情深地热恋着他的事业。他孜孜不倦,辛勤耕耘,最终在电子学方面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就是北京大学无线电系教授、九三学社社员吴全德。抗战期间,不满20岁的吴先生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三学社社员 抗战期间 吴全德 无线电系 王太 就这样 半导体薄膜 中国科学院院士 光电阴极 金属粒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