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熹“理生气”:一种心性论的解读--从刘源渌、吴廷栋到唐君毅、牟宗三 被引量:1
1
作者 乐爱国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8-125,共8页
朱熹讲"理生气",但不赞同解读为如同"母生子",而是以孟子所谓浩然之气"配义与道""集义所生",从心性论的角度加以解读。清代刘源渌、吴廷栋阐发这样的解读。与此相类似,现代学者唐君毅从人的道... 朱熹讲"理生气",但不赞同解读为如同"母生子",而是以孟子所谓浩然之气"配义与道""集义所生",从心性论的角度加以解读。清代刘源渌、吴廷栋阐发这样的解读。与此相类似,现代学者唐君毅从人的道德生活入手进行解读,牟宗三又用孟子所谓浩然之气进行解读,最后把朱熹"理生气"解读为"气之依理而生,依理而行",或"依傍这理而气始有合度之生化"。冯友兰晚年的《中国哲学史新编》,虽然没有对朱熹的"理生气"作出解读,但非常强调"气和理的关系是‘依傍’"。至此,朱熹的"理生气"已经被解读为"依傍理而有气",并得到合理的解释,而成为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理生气 刘源渌 吴廷栋 唐君毅 牟宗三
下载PDF
晚清吴廷栋与方潜之辨学 被引量:1
2
作者 方婉丽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8期61-65,共5页
晚清理学名臣吴廷栋在咸丰后期不厌其烦与心学之士方潜进行辨学,时处内外皆忧之际,虽于补救时世作用不大,然因广涉理学主要命题,极判心性、儒释之辨,既展现其理学思想概貌,反映其心路历程,又成为理学界一段插曲,折射其时的学术态势。
关键词 吴廷栋 方潜 本体之辨 心性之辨 儒释之辨
下载PDF
曾国藩与吴廷栋关系考略
3
作者 杨文斌 《船山学刊》 2019年第3期48-53,共6页
曾国藩与吴廷栋共历嘉道咸同四朝,同为晚清理学的中坚、桐城后学的砥柱。道光年间,他们同师唐鉴,求道问学,相交为友;咸丰时期,声气互通,镇压义军;同治时期,同居高位,规切友朋,成为"同治中兴"的贤辅名臣。他们由医而识,由学而... 曾国藩与吴廷栋共历嘉道咸同四朝,同为晚清理学的中坚、桐城后学的砥柱。道光年间,他们同师唐鉴,求道问学,相交为友;咸丰时期,声气互通,镇压义军;同治时期,同居高位,规切友朋,成为"同治中兴"的贤辅名臣。他们由医而识,由学而知,在复杂混乱的晚清政治生态中,相互攀援,最终缔结为不二的利益共同体,带来了"理学中兴",改变了晚清儒学原有的格局与谱系。考察曾国藩与吴廷栋的三十二年交往史,有助于观照晚清学术与政治彼此纠葛的诸多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吴廷栋 晚清 理学
下载PDF
曾国藩及其理学宗派
4
作者 贾熟村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36-140,共5页
曾国藩及其理学宗派,在清政府同治中兴期间,起了重要作用。因功官至大学士者2人,官至军机大臣者1人,官至侍郎者1人,官至巡抚者1人。曾国藩与倭仁、吴廷栋曾有分歧,但从总体上看,还是团结的、友好的。
关键词 曾国藩 倭仁 李棠阶 吴廷栋 理学宗派
下载PDF
新加坡考查报告
5
作者 云峰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88-90,共3页
四月中旬,笔者去了一趟新加坡.现将参观考查情况报告如下,供大家参考.(一)新加坡位于东南亚.是一个绿色、清洁、繁荣、美丽的花园城市国家.面积675平方公里,人中281万多.其中华族占77.7%,马来族占19%,其余多为印度族人.新加坡第一国语... 四月中旬,笔者去了一趟新加坡.现将参观考查情况报告如下,供大家参考.(一)新加坡位于东南亚.是一个绿色、清洁、繁荣、美丽的花园城市国家.面积675平方公里,人中281万多.其中华族占77.7%,马来族占19%,其余多为印度族人.新加坡第一国语是英语,第二国语是汉语,还允许使用马来语和印度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共和国 李光耀 马来语 花园城市 人民行动党 公积金制度 收受礼品 社会道德观念 吴廷栋 联邦国
下载PDF
晚清“海内三贤”略议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忆红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08年第12期47-50,共4页
清道光年间,倭仁、李棠阶和吴廷栋在京师倡导程朱理学,成为理学营垒中的中坚人物。同治年间,他们掌权辅政,发挥儒学的政治功能,加强了对全国人民的思想控制,促成清王朝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不过,在晚清"大变局"... 清道光年间,倭仁、李棠阶和吴廷栋在京师倡导程朱理学,成为理学营垒中的中坚人物。同治年间,他们掌权辅政,发挥儒学的政治功能,加强了对全国人民的思想控制,促成清王朝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不过,在晚清"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他们仍然坚持用传统的手段来解决近代出现的新问题,视程朱理学的道德论为治国的根本大法,自然无法回应时代"变局"的挑战,也为时代进步的潮流所抛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倭仁 李棠阶 吴廷栋 “辨学卫道” “同治中兴”
原文传递
冯卓怀与曾国藩:失而复得的友谊
7
作者 李超平 《各界》 2022年第1期49-51,共3页
一在曾国藩的朋友圈中,算得上一生挚友的,大概有湖南湘乡的刘蓉、朱尧阶,湘阴的郭嵩焘,岳阳的吴敏树,湘潭的欧阳兆熊;省外则有安徽霍山的吴廷栋、湖北武汉的刘传莹.而先友后敌,挚友交情未能善终的有原湘乡知县朱孙诒(江西人)、陈启迈(... 一在曾国藩的朋友圈中,算得上一生挚友的,大概有湖南湘乡的刘蓉、朱尧阶,湘阴的郭嵩焘,岳阳的吴敏树,湘潭的欧阳兆熊;省外则有安徽霍山的吴廷栋、湖北武汉的刘传莹.而先友后敌,挚友交情未能善终的有原湘乡知县朱孙诒(江西人)、陈启迈(常德人)、左宗棠(湘阴人)和沈葆桢(福建人).而长沙的冯卓怀,则是一个与他由亲而疏,又由疏而亲的朋友,这种失而复得的友谊比较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葆桢 左宗棠 福建人 江西人 郭嵩焘 吴廷栋 湖南湘乡 朋友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