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晋堆塑罐的形制与内涵演变
1
作者 钟乐彤 《文物春秋》 2023年第6期23-34,共12页
堆塑罐是吴初至西晋晚期流行于江浙一带的陶瓷明器,其形制与堆塑内容的历时性变化以及使用情况的区域性差别,表明其器物内涵并不统一。在五联罐到堆塑罐的演变以及堆塑罐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本地吴越文化和中原习俗等因素的影响,... 堆塑罐是吴初至西晋晚期流行于江浙一带的陶瓷明器,其形制与堆塑内容的历时性变化以及使用情况的区域性差别,表明其器物内涵并不统一。在五联罐到堆塑罐的演变以及堆塑罐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本地吴越文化和中原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堆塑罐逐渐由“谷仓”演化为祭祀、供奉之器。这一变化与堆塑罐自身的器物特性和长江下游地区的政治文化格局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塑罐 晋时期 明器
下载PDF
从魂瓶看吴晋时期的庄园生活和丧葬礼俗 被引量:7
2
作者 仝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143,共7页
魂瓶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丧葬明器,它所反映的吴晋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以及丧葬礼俗是相当丰富的。本文从魂瓶上的堆塑内容探讨当时地主庄园的生活情况,包括庄园建筑的特点以及为庄园生活服务的舞乐杂技俑和家兵僮仆俑,再现了吴晋时期... 魂瓶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丧葬明器,它所反映的吴晋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以及丧葬礼俗是相当丰富的。本文从魂瓶上的堆塑内容探讨当时地主庄园的生活情况,包括庄园建筑的特点以及为庄园生活服务的舞乐杂技俑和家兵僮仆俑,再现了吴晋时期江东世家大族的奢靡生活。关于魂瓶所反映的丧葬习俗方面有四个特点,可见其对汉代丧葬礼俗的继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时期 魂瓶 地主庄园 生活状况 丧葬礼俗 人物俑
下载PDF
《吴世家》史源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赵伯雄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2年第5期30-32,共3页
一、《左传》以外的记事史料《吴世家》记事部分最主要的史料来源就是《左传》.不过有的时候如果能够得到较《左传》更为原始或者更为可靠的史料,司马迁当然不会放过.例如关于诸樊元年吴楚交战,《左》襄十三有记载:“吴侵楚,养由基奔命... 一、《左传》以外的记事史料《吴世家》记事部分最主要的史料来源就是《左传》.不过有的时候如果能够得到较《左传》更为原始或者更为可靠的史料,司马迁当然不会放过.例如关于诸樊元年吴楚交战,《左》襄十三有记载:“吴侵楚,养由基奔命,子庚以师继之.……战于庸浦,大败吴师.”而《吴世家》记云:“秋,吴伐楚,楚败我师.”这里《世家》依据的就不是《左传》,而可能是某种原始的吴国史记.“我师”应是吴国史官记事之辞,本不宜出现在汉人的著作里,也许是司马迁偶有疏失,没有将人称更改,遂使后人得以略窥其史料的来源.《吴世家》:“(阖闾)十年春,越闻吴王之在郢,国空,乃伐吴.……楚昭王乃得以九月复入郢”此事在《春秋》、《左传》中都有记载.定公五年《春秋经》云:“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家 《左传》 史源 诸侯 司马迁 《公羊传》
下载PDF
吴晋越窑青瓷魂瓶乐舞图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同俊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0-26,共7页
魂瓶,作为吴晋时期的随葬明器,其中大量的乐舞堆塑内容则是两汉以来人们祭祀或享乐生活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地处江南的越窑青瓷魂瓶在当时最为著名。在魂瓶堆塑中胡人乐舞俑非常普遍,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现象。然而,它们并没有引起音乐... 魂瓶,作为吴晋时期的随葬明器,其中大量的乐舞堆塑内容则是两汉以来人们祭祀或享乐生活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地处江南的越窑青瓷魂瓶在当时最为著名。在魂瓶堆塑中胡人乐舞俑非常普遍,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现象。然而,它们并没有引起音乐学者们的足够重视。以吴晋时期魂瓶的乐舞图像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乐舞人像、乐器类别和乐舞场合等方面展开研究,着重探讨吴晋时期越窑青瓷魂瓶的音乐特征及其在社会中的价值,以期获得音乐图像与史料之间的互证,以及弥补史料中的阙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窑 青瓷魂瓶 堆塑 胡人 乐舞图像 丧葬礼俗
下载PDF
陕北吴堡话的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 被引量:13
5
作者 邢向东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5,共7页
在吴堡话的声母、韵母中,叠置着中古或唐宋西北方音与后来从权威方言或共同语借入的不同语音层次。
关键词 晋语 堡话 文白异读 语音层次
下载PDF
汉晋变迁考古学研究的地域意义——以安徽马鞍山地区吴晋墓葬为材料
6
作者 吴桂兵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66,共7页
分区是考古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在历史考古学研究中,因文献记载的详细、考古材料的连续、集中,使具体地点的考古学分区研究有了进一步细化的可能。安徽马鞍山地区吴晋墓葬在孙吴和东晋两个时期有着显著的区域特征,这与该地特殊的区位有着... 分区是考古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在历史考古学研究中,因文献记载的详细、考古材料的连续、集中,使具体地点的考古学分区研究有了进一步细化的可能。安徽马鞍山地区吴晋墓葬在孙吴和东晋两个时期有着显著的区域特征,这与该地特殊的区位有着很大的关联,而这些规律的总结正体现出汉晋变迁考古学研究的地域意义,从而对历史考古学研究的方法进行有意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变迁 考古学分区 区位论 马鞍山晋墓葬
下载PDF
同为周后:吴、晋国家关系的源头爬梳——春秋时期吴、晋国家关系论述之一
7
作者 吴恩培 《晋阳学刊》 CSSCI 2009年第1期25-27,共3页
晋文公称霸中原之时,周天子周襄王称他为"叔父"。这一称谓是依据周襄王的先祖周成王与晋文公的先祖叔虞为兄弟关系所致,周襄王自降一辈而称晋文公为叔父。而黄池盟会后,周天子周敬王称呼吴王夫差为"伯父",这一文化... 晋文公称霸中原之时,周天子周襄王称他为"叔父"。这一称谓是依据周襄王的先祖周成王与晋文公的先祖叔虞为兄弟关系所致,周襄王自降一辈而称晋文公为叔父。而黄池盟会后,周天子周敬王称呼吴王夫差为"伯父",这一文化渊源也当追溯到商末周王朝立国之前在周族部落时泰伯、仲雍长于季历的兄长名份。按辈份序列,周敬王的直系先祖周文王(姬昌)当称泰伯、仲雍为伯父。因此,周敬王省略了辈份排算的种种程序,也自降一辈地称呼泰伯王位的后世继承人吴王夫差为"伯父"。这与昔日周襄王称呼晋文公为"叔父",适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在政族合一、家国同构的周代宗法制社会中,这种差别的形成,完全是基于两国先祖在宗法关系上的不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为周后 政族合一
下载PDF
魂兮归来 谷物盈仓——论吴晋越窑谷仓文化功能及其消失 被引量:7
8
作者 沈芯屿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80,共7页
三国东吴时期,以江浙一带为中心流行一种丧葬器皿——谷仓,对于其名称、功能和消失原因等诸多问题都产生过争议。笔者介入神话、文化人类学以及文字考证等方法,从民间宗教起源、地域文化等多种角度,对谷仓的文化功能、消失以及与佛教的... 三国东吴时期,以江浙一带为中心流行一种丧葬器皿——谷仓,对于其名称、功能和消失原因等诸多问题都产生过争议。笔者介入神话、文化人类学以及文字考证等方法,从民间宗教起源、地域文化等多种角度,对谷仓的文化功能、消失以及与佛教的关系等诸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时期 越窑 谷仓
下载PDF
試論康僧會與長江中下游吴晋佛像的關係
9
作者 何志國 李建南 《佛教文化研究》 2022年第2期211-241,413,共32页
赤烏十年(247),康僧會到建業采用“設像行道”的方式傳播佛教,在稍後的永安(約260)年間,長江中、下游地區涌現出七種載體佛像。康僧會雖然出生漢地,但其佛學來源於流寓漢地大月氏和安息佛教徒,使得吴晋佛像包含了較多的犍陀羅藝術元素。
关键词 康僧會 設像行道 晋佛像 犍陀羅元素
下载PDF
论西南与湖北早期佛像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志国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20,128-129,共6页
西南地区早期佛像有摇钱树佛像、墓葬雕刻佛像和陶佛像,年代以东汉时期为主;湖北早期佛像有陶瓷器、铜镜和鎏金铜牌佛像,年代是吴晋时期。两者部分图像志有相似之处,反映了西南早期佛像对湖北的影响。两地差异是:西南均为说法坐佛,仪轨... 西南地区早期佛像有摇钱树佛像、墓葬雕刻佛像和陶佛像,年代以东汉时期为主;湖北早期佛像有陶瓷器、铜镜和鎏金铜牌佛像,年代是吴晋时期。两者部分图像志有相似之处,反映了西南早期佛像对湖北的影响。两地差异是:西南均为说法坐佛,仪轨规范,佛像载体与丧葬有关;湖北多施禅定印坐佛,佛与菩萨衣着和发式混淆,佛像载体为实用器。两地差异反映了二者粉本的来源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 湖北地区 东汉 佛像 交流和来源
下载PDF
西周年代辨析
11
作者 吴晋生 吴薇薇 《贵州文史丛刊》 1996年第2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西周年代 武王 《竹书纪年》 郭沫若 山东大学 校图书馆 范文澜 图表示 洛邑
下载PDF
魂瓶与中国丧葬文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湘 《文教资料》 2010年第1期72-74,共3页
在我国长江下游地区东汉后期墓葬中,参考人员发现了一种特俗的青瓷随葬品——魂瓶.其主要分布在江浙一带。本文从考古学角度,对魂瓶的类型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魂瓶随葬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以及其对丧葬习俗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魂瓶 丧葬文化 晋地区
下载PDF
陆机、陆云仕晋宦迹考 被引量:7
13
作者 蒋方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76-80,86,共6页
本文对陆机、陆云在吴灭后退居读书,于太康末并入洛仕晋的旧说作重新考订。通过各种晋史材料的比较,对陆氏兄弟的诗、文自述以及其他有关史料的梳理,可以看出,吴灭后,陆机被俘去洛阳,陆云在建业出任扬州刺史从事。太康三年,陆机... 本文对陆机、陆云在吴灭后退居读书,于太康末并入洛仕晋的旧说作重新考订。通过各种晋史材料的比较,对陆氏兄弟的诗、文自述以及其他有关史料的梳理,可以看出,吴灭后,陆机被俘去洛阳,陆云在建业出任扬州刺史从事。太康三年,陆机放归,退吴读书,至元康二年方应征辟入洛。兄弟俩在吴灭后仕晋的时间不同,经历也不相同。他们约在元康六年以后才同在洛阳仕宦,直至被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机 陆云 太康 元康 宦迹
下载PDF
馆藏“凤凰元年”青瓷堆塑人物楼阙魂瓶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晓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第9期78-79,共2页
魂瓶出现于东吴、西晋时期,而且只发现于长江中下游的江浙与江西边缘地区,是当时宗教信仰、庄园建筑以及丧葬习俗的缩影。本文拟从馆藏"凤凰元年"魂瓶探析早期佛教在吴地的发展状况,并对魂瓶上堆塑进行简单介绍,了解吴晋时期... 魂瓶出现于东吴、西晋时期,而且只发现于长江中下游的江浙与江西边缘地区,是当时宗教信仰、庄园建筑以及丧葬习俗的缩影。本文拟从馆藏"凤凰元年"魂瓶探析早期佛教在吴地的发展状况,并对魂瓶上堆塑进行简单介绍,了解吴晋时期各种因素对魂瓶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魂瓶 佛教 堆塑
下载PDF
本刊1987年第1—6期总目录
15
《社会主义研究》 1987年第6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总目录 国外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精神文明建设 策略思想 农村基层政权 党内民主 列宁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下载PDF
论书法
16
作者 高二适 《书画世界》 1999年第9期11-12,共2页
粤维汉黄门令史游,创为《急就章》草法,流传至于吴晋,有皇象、钟繇、卫夫人、王羲之及索靖等诸家之书。而元魏有崔浩者,亦以能写《急就》有声于世。顾自唐颜师古之《急就篇注》出,而吴晋诸家之书悉废,此固由颜监舍章存正,而世之言《急... 粤维汉黄门令史游,创为《急就章》草法,流传至于吴晋,有皇象、钟繇、卫夫人、王羲之及索靖等诸家之书。而元魏有崔浩者,亦以能写《急就》有声于世。顾自唐颜师古之《急就篇注》出,而吴晋诸家之书悉废,此固由颜监舍章存正,而世之言《急就》者,始于蒙求,以至成学之士,亦只维其文,不维其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就篇 书法 章法 省变 今草 草书 颜师古 异同 流传
下载PDF
元旦,以这些植物为原材料的饮食习俗你可知?
17
《绿色天府》 2022年第1期70-70,共1页
在中国,元旦节会有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等节目供大家欣赏,电视还会放新年音乐会、元旦联欢会等。中国的元旦习俗是吃饺子。此习俗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北方。历史记载:《宛署杂记》:“作扁食,奉长上为寿”。元旦吃鸡蛋,习俗来源于吴晋时... 在中国,元旦节会有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等节目供大家欣赏,电视还会放新年音乐会、元旦联欢会等。中国的元旦习俗是吃饺子。此习俗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北方。历史记载:《宛署杂记》:“作扁食,奉长上为寿”。元旦吃鸡蛋,习俗来源于吴晋时期。据说当时吃鸡蛋是为了长寿,后来梁武帝在位的时候习俗已不存在,原因是梁武帝信封佛教。历史记载: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元旦应饮椒柏酒,源于东汉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旦节 椒柏酒 饮食习俗 梁武帝 《宛署杂记》 晋时期 吃饺子 民族舞
下载PDF
吴晋时期堆塑罐功能探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寻婧元 朱顺龙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89,共6页
堆塑罐是吴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随葬明器的典型代表,所堆塑的人物、动物和建筑等具有象征意义:佛像、胡人及带有佛教因素的动物是早期佛教同道教杂糅的结果;高等级建筑可能是对神仙境地里楼阁的模拟,装饰题材有引"魂"升天成... 堆塑罐是吴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随葬明器的典型代表,所堆塑的人物、动物和建筑等具有象征意义:佛像、胡人及带有佛教因素的动物是早期佛教同道教杂糅的结果;高等级建筑可能是对神仙境地里楼阁的模拟,装饰题材有引"魂"升天成仙,并祈求死者在异世界保佑的功能,而堆塑罐的下半部分则是魄的归所。因此可推断,堆塑罐在当时人们的信仰体系中具有象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时期 堆塑罐 功能
原文传递
南方地区吴晋墓葬出土木方研究
19
作者 白彬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2-81,共10页
本文从共存关系、疏文内容以及与道书文献进行比对三个方面,推定南方地区吴晋墓葬出土部分木方(衣物疏)乃道教性质的遗存,有的疏主本身就是道教信众。道教埋葬使用器物清单源于汉代民间葬俗,吴晋时期道教葬仪和世俗丧仪都在使用这一特... 本文从共存关系、疏文内容以及与道书文献进行比对三个方面,推定南方地区吴晋墓葬出土部分木方(衣物疏)乃道教性质的遗存,有的疏主本身就是道教信众。道教埋葬使用器物清单源于汉代民间葬俗,吴晋时期道教葬仪和世俗丧仪都在使用这一特殊明器,流行地域仅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东晋中叶前后衣物疏从南方地区传入新疆,后被佛教徒所借用,出现佛、道杂糅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地区 墓葬 木方 道教
原文传递
湖北鄂城吴晋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劲松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608-613,676,共7页
1982至84年间,鄂州市(原鄂城县)博物馆在配合城乡基本建设中,先后在百子畈、鄂城火车站、西山南麓等地清理发掘了六座六朝时期的砖室墓。这六座墓葬的编号分别为:82百子畈 M18、M19;83鄂城火车站M1、M2、M3,84西山南麓 M2。这批墓葬在... 1982至84年间,鄂州市(原鄂城县)博物馆在配合城乡基本建设中,先后在百子畈、鄂城火车站、西山南麓等地清理发掘了六座六朝时期的砖室墓。这六座墓葬的编号分别为:82百子畈 M18、M19;83鄂城火车站M1、M2、M3,84西山南麓 M2。这批墓葬在清理发掘过程中,得到了有关基层组织和施工单位的大力支持。但是,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及施工过程中的破坏,使这几座墓葬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虽然如此,仍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 出土器物 腹径 火车站 六朝时期 底径 弦纹 施工过程 口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