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吴榜”释义浅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肖术全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科教文汇》
2007年第8期156-,共1页
-
文摘
本文从语法通例、屈赋词例、方言论证以及词义发展等角度论证了“吴榜”当作“大桨”理解。
-
关键词
吴榜
屈赋
释义
-
分类号
H02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涉江》“齐吴榜兮击汰”新解
- 2
-
-
作者
钱玉趾
-
机构
四川省科协
-
出处
《文史杂志》
2001年第3期52-,共1页
-
-
关键词
击汰
涉江
吴榜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涉江》“齐吴榜”释义商兑
- 3
-
-
作者
曹海东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6-58,共3页
-
文摘
对屈原《九章·涉江》中的“齐吴榜”,历来解释不一。文章通过考稽相关古籍资料,并对前贤已有之说斟酌分析,辨其是非,作出了不完全同于前人的解释,认为“齐吴榜”的意思是:众人齐声吆喝,一同划船。
-
关键词
屈原
涉江
齐昊榜
释义
-
Keywords
QU Yuan(屈原)
She Jiang(涉江)
Qi Wu Bang(齐吴榜)
explain
-
分类号
H208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
-
题名屈原《涉江》中的“辰阳”、“溆浦”考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陈士谔
-
机构
常德市文化局
-
出处
《武陵学刊》
2012年第1期76-78,123,共4页
-
文摘
屈原《涉江》中的辰阳、溆浦,根据他的被迁地域、航行里程、乘用船具及所去时间考虑,不可能是今湖南的辰溪、溆浦。从地望实际、史料记载、地理遗存和考古成果等方面研究,辰阳应即今湖南汉寿,溆浦则应在今湖南湘阴。
-
关键词
《涉江》
辰阳
溆浦
舲船
吴榜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对中学语文几条注释的异议
- 5
-
-
作者
陈斌
何世英
-
出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87年第3期107-110,共4页
-
文摘
一、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初六册《叔向贺贫》) 其中“疚”字,课本注释为“内心痛苦”。如此,这句话就成了“执行法制,不内心痛苦”了。这样理解,除译出的句子本身不通外,更重要的是意思上令人费解。这里的“疚”当释为“病”,即“弊病、差错”之意,《尔雅·释诂下》:“疚……,病也。”
-
关键词
叔向贺贫
吴榜
学语文
垂衣
家半三军
释诂
孔颖达疏
屈原研究
明于治乱
令人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涉江》教学三题
- 6
-
-
作者
何世英
陈斌
-
出处
《殷都学刊》
1987年第3期161-162,共2页
-
文摘
一、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对其中“吴榜”的解释,历来颇多分歧。中学语文课本并存两说,未做取舍。
-
关键词
《涉江》
三题
吴榜
教学
课本注释
切云
余上沅
船桨
中学语文课
动宾结构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屈原辞赋两则释义
- 7
-
-
作者
陆业龙
-
机构
沙洋师专中文系
-
出处
《天中学刊》
2001年第4期62-64,共3页
-
文摘
王逸《楚辞章句》以来,各家对屈原辞句“操吴戈兮被犀甲”和“齐吴榜以击汰”中的“吴戈”、“吴榜”的训释多有不同,而笔者对这些训释皆不以为然。笔者认为“吴戈”为大戈、长戈,“吴榜”是合两吴船为一。
-
关键词
屈原
辞赋
吴戈
吴榜
船
楚辞章句
说文解字
大戈
长戈
-
分类号
H15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中学语文疑难释榷三题
- 8
-
-
作者
世英
程彬
-
出处
《昭通学院学报》
1987年第Z1期143-146,共4页
-
文摘
一、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初四册《桃花源记》) 其中“叹惋”一词,课本未注释,一般的教参资料和目前通行的古文选本均释为“慨叹惋惜”。这样理解是有所本的,如《现代汉语词典》注云:“叹惋。叹气而惋惜。”《辞源》亦云:“慨叹惋惜”,并以此句为例证。然而,只要我们联系《桃花源记》一文的上下文意,就会发现,将“叹惋”释为“叹气惋惜”是不妥贴的。因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故闻渔人言及外界情形。莫不惊叹。前文有“见渔人,乃大惊”。
-
关键词
《桃花源记》
文有
吴榜
现代汉语词典
学语文
教参
家半三军
两司马
古代文学作品
计吏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高中语文课本注释榷疑三则
- 9
-
-
作者
何世英
陈斌
-
机构
四川南充龙门师范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76-78,共3页
-
文摘
一、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高四册《阿房宫赋》) 此句课本注释为:“意思说,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象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显然,编者将“冷袖”“解释为”舞袖飘拂,好象带来寒气”。其实,这样理解很值得商榷。
-
关键词
语文课本
阿房宫赋
春光融融
殿中
吴榜
吴国
屈原研究
中国历代诗歌选
屈赋音注详解
《过秦论》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