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缜稽评“《新唐书》修撰八失”说浅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余敏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49-52,共4页
吴缜撰《新唐书纠谬》,稽评《新唐书》修撰“八失”,深中官修正史之病;剖析其舛驳脱谬之故,足为后代修史者引以为训;提倡“史出一家之言”,乃是有识史家的呼声。
关键词 吴缜 《新唐书》 修撰八失说
下载PDF
吴缜撰《新唐书纠谬》动机辨 被引量:1
2
作者 余敏辉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关键词 《新唐书纠谬》 欧阳修 《新唐书》 吴缜 报宿怨 吴旗 《文献通考·经籍考》 《四库全书总目》 至和元年 知不足斋
下载PDF
吴缜的校勘学成就
3
作者 余敏辉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2-58,70,共8页
吴缜撰《新唐书纠谬》、《五代史记纂误》稽评欧阳修、宋祁官修《新唐书》,欧阳修私撰《新五代史》,历来褒贬不一,但从校勘学角度评价,仍应予充分肯定。他提出的“校勘之职”的独到见解,至今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他所完善的本校法... 吴缜撰《新唐书纠谬》、《五代史记纂误》稽评欧阳修、宋祁官修《新唐书》,欧阳修私撰《新五代史》,历来褒贬不一,但从校勘学角度评价,仍应予充分肯定。他提出的“校勘之职”的独到见解,至今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他所完善的本校法,缜密科学,现已成为重要的校勘方法之一;他撰专书而不是夹在注释中,系统而不是零碎地稽评当代名家欧、宋之作“正史”,同时,细分门目,使史书考订带上条理类例的特点,又有开导风气的意义;他的校勘成果,后人广泛加以利用,实为《新唐书》、《新五代史》的有功之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缜 《新唐书》 本校法
下载PDF
吴缜首创“纠谬”体考论
4
作者 余敏辉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新唐书纠谬》 吴缜 《新唐书》 《中国史学史》 文字校勘 校勘学 本校法 史书编纂 梁启超 考证学
下载PDF
吴缜《新唐书纠谬》失误辨析——兼重讨其创作动机
5
作者 王东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15年第1期26-32,共7页
吴缜《新唐书纠谬》对《新唐书》失误作了系统梳理,对后世影响较大,但吴缜亦有诸多失误。书法方面,其有不明体例之嫌,且忽略史传作品之文学性,或未从史源去分析,致其所析多有偏差。考证方面,其主要运用本校法,限制考证史料来源,或时常... 吴缜《新唐书纠谬》对《新唐书》失误作了系统梳理,对后世影响较大,但吴缜亦有诸多失误。书法方面,其有不明体例之嫌,且忽略史传作品之文学性,或未从史源去分析,致其所析多有偏差。考证方面,其主要运用本校法,限制考证史料来源,或时常犯如避讳等常识性及推理错误。通过对其失误之梳理,为今人史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缜 《新唐书纠谬》 《新唐书》 失误
原文传递
吴缜校勘学成就述评
6
作者 余敏辉 《古籍研究》 1996年第4期60-66,共7页
<正>白寿彝先生在《中国史学史》(第一册)说到宋代历史文献学取得多方面的成就,其中之一是出现了刊误与纠谬的专书,特举了吴缜的《新唐书纠谬》(以下简称《纠谬》)和《五代史记纂误》(以下简称《纂误》)为纠谬类的代表作。吴缜,... <正>白寿彝先生在《中国史学史》(第一册)说到宋代历史文献学取得多方面的成就,其中之一是出现了刊误与纠谬的专书,特举了吴缜的《新唐书纠谬》(以下简称《纠谬》)和《五代史记纂误》(以下简称《纂误》)为纠谬类的代表作。吴缜,《宋史》无传,生平事迹不可详考。南宋吴元美说他'字廷诊,成都人,熙丰时名公师盂之子,’~①。《全蜀艺文志·吴氏族谱》则记载他'以世科官左朝仪大夫,知邛,蜀、洋、万四州。'生平力学,博通古今,尤以考史见长,'多求前史谬误而参订之,然未尝示人'~②,可惜这些成果大多未能流传下来。传世之作,仅有《纠谬》、《纂误》二书而已。笔者认为,吴缜所撰《纠谬》、《纂误》,从文字刊正、史实考辨、修撰得失评说等方面稽评欧阳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缜 全蜀艺文志 吴氏族谱 新唐书纠谬 中国史学史 本校法 历史文献学 白寿彝先生 《新唐书》 修撰
原文传递
动机不纯与眼高手低:史学批评家遭受的诘难与辩护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开军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史学批评家臧否人物,论说古今短长,稍有不妥,便会招来问难、诋毁甚至谩骂。吴缜批评《新唐书》,章学诚批判戴震,均曾被指控为动机不纯。其实,吴缜作《新唐书纠缪》是出于对本朝修史事业的使命感,对历史撰述抱持的那份神圣感。而章学诚的... 史学批评家臧否人物,论说古今短长,稍有不妥,便会招来问难、诋毁甚至谩骂。吴缜批评《新唐书》,章学诚批判戴震,均曾被指控为动机不纯。其实,吴缜作《新唐书纠缪》是出于对本朝修史事业的使命感,对历史撰述抱持的那份神圣感。而章学诚的"攻戴"是在学术交锋中辨别瑕瑜与异同,属于正常的学术商榷,不可遽尔谓之动机不纯。在关于史学批评家的批评中,极有杀伤力的一条就是批评他们眼高手低——对他人评头论足头头是道,自己却没有写下大部头的史书。这似乎戳到了史学批评家的"软肋",实亦不然。刘知几、章学诚与邵晋涵等批评家在见识上卓尔不群,确实"眼高"。但"眼高"未必"手低"。刘、章诸人或因生不逢时,或为生计所迫,或因官私应酬、体弱多病,未能在作史上实现其学术抱负,然而这并不能作为他们眼高手低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批评 刘知几 吴缜 章学诚
下载PDF
《新唐书纠谬》之纠谬
8
作者 华林甫 《历史地理》 1990年第1期180-180,共1页
吴缜《新唐书纠谬》卷四“韦云起尝为麟州刺史而本传不载且是时未有麟州”条云:“裴寂传云麟州刺史韦云起告寂反,今案云起传,云起未尝为麟州刺史,亦无告寂反之事。且又按《地理志》,麟州乃开元十二年始置,则方武德时固未尝有麟州也。”
关键词 麟州 吴缜 《新唐书纠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