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语方言与吴歌的地方色彩 被引量:3
1
作者 殷颙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8-62,共5页
吴语方言作为吴文化的重要载体,代代相传,见证了吴地社会、历史和民族的发展和流变。吴歌地方色彩的研究必须与吴语方言的研究相结合才能揭示其真正的内涵。吴歌的地方色彩是汉族民歌基本风格与吴歌地域风格特征的统一。
关键词 吴语方言 吴歌 地方色彩
下载PDF
“申克”映现下的江苏民歌旋律特色研究(上)——江淮、吴语方言区民歌旋律风格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丁艳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63-68,共6页
江苏民歌风格多样,在朱新华先生“北方、江淮、吴语”三大民歌分区的基础上,借鉴“申克音乐分析”法的有机联系和透视性思维,从“结构”与“延伸”的角度入手,分析江淮与吴语方言区民歌的结构音调和延伸音调,以此显现江苏省内不同区域... 江苏民歌风格多样,在朱新华先生“北方、江淮、吴语”三大民歌分区的基础上,借鉴“申克音乐分析”法的有机联系和透视性思维,从“结构”与“延伸”的角度入手,分析江淮与吴语方言区民歌的结构音调和延伸音调,以此显现江苏省内不同区域民歌旋律的风格色彩与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民歌 江淮方言 吴语方言 申克音乐分析 结构音调 延伸音调
下载PDF
《吴语方言区风土建筑研究(1)》编者按
3
《建筑遗产》 2020年第1期1-1,共1页
本期和下期《研究聚焦》栏目将关注吴语方言区风土建筑.吴语方言区主要分布在今江苏省南部、上海市和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在明清时代,吴语方言区是中国经济和文化重地,留下了大量精美的风土建筑遗产. 在本期专栏的5篇文章中,有2篇是对吴... 本期和下期《研究聚焦》栏目将关注吴语方言区风土建筑.吴语方言区主要分布在今江苏省南部、上海市和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在明清时代,吴语方言区是中国经济和文化重地,留下了大量精美的风土建筑遗产. 在本期专栏的5篇文章中,有2篇是对吴语方言区或其中部分区域的风土建筑谱系进行研究.其中周易知《两浙风土建筑谱系与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组合研究》认为吴语方言区范围与宋代两浙路范围高度一致,使用"两浙"的地理概念来讨论吴语方言区的风土建筑,并详细梳理了吴语方言谱系的特征,指出其空间组合方式可概括为"堂-堂"式和"堂-横"式两种类型,且认为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家庭结构和人口聚居模式;石宏超《传统建筑区划与谱系研究中隐秘的匠作关键——以浙江为例》则选择以匠作体系中相对隐蔽的榫卯做法为线索,将浙江风土建筑分为三个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语方言 地理概念 空间组合 江苏省南部 两浙路 明清时代 两种类型
下载PDF
《近代稀见吴语方言文献集成》(第一辑)出版
4
《方言》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复旦大学游汝杰、盛益民主编的《近代稀见吴语方言文献集成》(第一辑)2023年12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近代稀见吴语方言文献集成》(第一辑)以全书影印的方式,共收入吴语文献15种。分为四册,第一、第二册收课本、音节表等语言学习类著... 复旦大学游汝杰、盛益民主编的《近代稀见吴语方言文献集成》(第一辑)2023年12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近代稀见吴语方言文献集成》(第一辑)以全书影印的方式,共收入吴语文献15种。分为四册,第一、第二册收课本、音节表等语言学习类著作,第一册包括《上海土白功课》(汉字、上海罗马字、上海土音新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集成 上海教育出版社 罗马字 吴语方言 音节表 游汝杰 复旦大学
原文传递
浅析当代吴语方言传承与面临之困境——以口述历史为突破口
5
作者 浦一枝 《汉字文化》 2023年第14期16-18,共3页
吴语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近年来,由于推普工作的进行,吴语方言受到较大冲击,其传承面临困境。随着口述历史的展开,吴语口述成为吴语传承的一种新兴方式,吴语方言之传承或寻得生机。
关键词 吴语方言 口述历史 文化传承 语言
原文传递
新描写主义与吴语的调查研究——“吴语重点方言研究丛书”序 被引量:1
6
作者 陶寰 盛益民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10-118,共9页
随着社会的变化,方言语料需要加紧收集。同时,需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吴语语料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描写。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新描写主义的概念,新描写主义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相对的理论中立、类型学的视野、所见即所得的描写... 随着社会的变化,方言语料需要加紧收集。同时,需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吴语语料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描写。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新描写主义的概念,新描写主义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相对的理论中立、类型学的视野、所见即所得的描写、形式和功能的双向互动、多学科互动、深入的微观观察。基于这种观念,"吴语重点方言研究丛书"在整体设计上强调了语料描写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语方言调查 方言描写 新描写主义
下载PDF
基于吴语和普通话混合的无差别语音识别
7
作者 孟青云 徐滨 +2 位作者 沈宏涛 魏明霞 孟巧玲 《现代仪器与医疗》 CAS 2023年第3期18-24,共7页
针对使用方言的人数多,方言的识别效果较差问题,本文以上肢康复外骨骼的语音指令作为识别对象,使用Python的第三方库Keras和Librosa建立了一种DNN-HMM[深层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模型,对... 针对使用方言的人数多,方言的识别效果较差问题,本文以上肢康复外骨骼的语音指令作为识别对象,使用Python的第三方库Keras和Librosa建立了一种DNN-HMM[深层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模型,对吴语方言与普通话混合的语音样本进行无差别语音识别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模型对于吴语方言与普通话混合的语音样本识别率能够达到81%,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且对于单独的吴语方言识别率有65%左右。该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的应用于其他地区方言的语音识别,为智能康复外骨骼的控制研究和推广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识别 吴语方言 语音控制信号 无差别 上肢外骨骼指令 PYTHON
下载PDF
略论吴方言文化与其民歌小调演唱 被引量:3
8
作者 吕琳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吴文化"是在江南地区产生的文化,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可以概括为"精、细、雅、洁"的文化品味。吴语方言对吴歌地方色彩产生重要的影响,表现为方言的调值、押韵形式、双关语和衬词和衬句等方面,通过语言与发... "吴文化"是在江南地区产生的文化,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可以概括为"精、细、雅、洁"的文化品味。吴语方言对吴歌地方色彩产生重要的影响,表现为方言的调值、押韵形式、双关语和衬词和衬句等方面,通过语言与发音的独特表达,体现吴地民歌温柔、含蓄、缠绵,以及"软、糯、甜、媚"的吴方言语风导致的独特的音乐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文化 吴语方言 民歌 小调 语风 音乐特质
下载PDF
试析吴语文化架构下的吴地音乐艺术
9
作者 夏美君 《黄河之声》 2012年第10期73-75,共3页
在江南的广袤大地上,拥有一个以姑苏吴地为核心的苏南吴语文化区域。因其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生态、人文资源优势,得以携数千年江南稻耕、舟楫文明和吴语方言文化的厚重积淀,孕育出不计其数的具有典型吴语文化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 在江南的广袤大地上,拥有一个以姑苏吴地为核心的苏南吴语文化区域。因其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生态、人文资源优势,得以携数千年江南稻耕、舟楫文明和吴语方言文化的厚重积淀,孕育出不计其数的具有典型吴语文化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吴地音乐文化艺术为其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吴地 吴地文化 吴语方言 非遗 吴地音乐
下载PDF
德清下舍方言同音字汇
10
作者 盛思文 《丽水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3-91,共9页
德清下舍方言属吴语太湖片苕溪小片。文章主要描写德清下舍方言的声母、韵母及声调系统,归纳其声韵调特点,并总结该方言的同音字表。
关键词 吴语方言 苕溪小片 音系 同音字表
下载PDF
探寻文化理解对小学民歌教学的影响——以《茉莉花》中“品唱吴语”为例
11
作者 何文艳 《新一代(理论版)》 2022年第11期0210-0211,0216,共3页
音乐教育不仅是引导学生对音乐本身的研究,而是一种学习音乐背后对人类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歌曲的表达离不开人类语言,那方言则影响着民歌的发展。“吴”文化是融合了江南水乡特色的一种文化,吴语方言则融入了“吴”文化中“水、... 音乐教育不仅是引导学生对音乐本身的研究,而是一种学习音乐背后对人类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歌曲的表达离不开人类语言,那方言则影响着民歌的发展。“吴”文化是融合了江南水乡特色的一种文化,吴语方言则融入了“吴”文化中“水、柔、文、融、雅”的特征,孕育出江南民歌“软、糯、甜、媚”的音乐特性。本文将以江苏民歌《茉莉花》为例,探讨文化理解对小学民歌教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语方言 吴侬软语 《茉莉花》
下载PDF
两浙风土建筑谱系与传统民居院落空间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易知 《建筑遗产》 2020年第1期2-17,共16页
文章通过对我国江南吴语方言地区的风土建筑的案例研究,着重从传统民居院落平面空间组合方式出发,探讨两浙地区风土建筑谱系.文章认为,两浙依钱塘江而分为东西两个大片区.东部(即南部吴语方言区)多丘陵盆地,相对闭塞,发展较西部落后,宗... 文章通过对我国江南吴语方言地区的风土建筑的案例研究,着重从传统民居院落平面空间组合方式出发,探讨两浙地区风土建筑谱系.文章认为,两浙依钱塘江而分为东西两个大片区.东部(即南部吴语方言区)多丘陵盆地,相对闭塞,发展较西部落后,宗族尚存,以大家族为居住单元,宅院为"堂-横"式布局,即"一明两暗"单元的放射状复合.西部(即北部吴语方言区)多平原,水网密布,经济发达,宗族解体,以小家庭为居住单元,宅院为"堂-堂"式布局,即"一明两暗"单元的线形叠加.同时,从家庭人口的组织形式到宅院的组织形式,其间有着直接的数学关联:"堂-堂"式与"堂-横"式平面分别对应人口以几何级数增加的"增长型"家庭和规模维持在5人左右的"稳定型"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土建筑 吴语方言 空间分析 家庭人口 谱系
下载PDF
传情达意的《绣荷包》——从无锡民歌《绣荷包》看江南民歌的演唱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芳 《音乐探索》 CSSCI 2009年第4期43-45,共3页
"绣荷包"是我国各地广为流传的民间小调。文章通过对无锡民歌《绣荷包》的分析,来看吴语方言、润腔、针对性训练在江南民歌演唱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绣荷包 吴语方言 润腔 针对性训练
下载PDF
语音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
14
作者 郁峰 《电子测试》 2014年第12期135-136,134,共3页
通过介绍苏州话的历史和现状,结合建立苏州话学习系统可以很好地保留和发扬苏州的传统文化,最后从语言层面、技术层面描述了系统的设计、实现,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吴语方言 学习系统 MCI DIRECTSOUND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苏州评话
15
《文化产业》 2020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苏州弹词是以说唱相间的方式用苏州方言表演的"小书"类曲艺说书形式,发源并流行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苏东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吴语方言区,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苏州评话的艺术传统非常深厚。表演以第三人称即说书人的口吻来... 苏州弹词是以说唱相间的方式用苏州方言表演的"小书"类曲艺说书形式,发源并流行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苏东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吴语方言区,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苏州评话的艺术传统非常深厚。表演以第三人称即说书人的口吻来统领叙述,中间插入第一人称即故事中人物的语言进行摹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评话 苏州弹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语方言 浙江北部 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 说书人
下载PDF
吳語紹興方言人稱代詞的歷史演變——兼論北部吳語第二人稱的來源類型
16
作者 盛益民 陶寰 《汉语史研究集刊》 CSSCI 2017年第2期131-145,共15页
本文梳理了《越諺》《梅花戒寶卷》等清末以來五部文獻中紹興方言人稱代詞的歷史變遷,並據此探討了紹興方言人稱代詞的歷史演變及系統整合。在此基礎上,文章討論了北部吳語第二人稱單數、複數的來源類型。
关键词 吳語紹興方言 人稱代詞 歷史演變 來源類型
原文传递
吴语处州方言的异读与历史层次研究
17
作者 王文胜 《中国方言学报》 2016年第1期103-118,共16页
吴语处州方言异读字的常现领域一般以身体部位、生理现象、动植物名、地名、日常行为等为主。异读主要有'声母异读、韵母异读、声韵异读、声调异读'等表现。除外部强势方言(官话)的冲击影响外,造成异读的具体原因主要有'声... 吴语处州方言异读字的常现领域一般以身体部位、生理现象、动植物名、地名、日常行为等为主。异读主要有'声母异读、韵母异读、声韵异读、声调异读'等表现。除外部强势方言(官话)的冲击影响外,造成异读的具体原因主要有'声调折合、指称转换、音节变化、音韵互串、小称别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语处州方言 异读 历史层次
原文传递
安徽芜湖六郎方言语音系统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祥柏 陈丽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6-286,共11页
本文描写安徽芜湖县六郎镇方言的音系,方言区划属于吴语宣州片铜泾小片。音系主要描写该方言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系统以及同音字表。
关键词 吴语方言 宣州片 铜泾小片 音系 同音字表
原文传递
安徽泾县查济方言同音字汇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祥柏 陈丽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1-220,共10页
本文描写安徽省泾县查济方言的音系,方言区划属于吴语宣州片铜泾小片。本文主要描写该方言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系统.以及同音字表。
关键词 吴语方言 宣州片 铜泾小片 音系 同音字表
原文传递
早期吴语支脂之韵和鱼韵的历史层次 被引量:13
20
作者 秋谷裕幸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7-451,480,共6页
(1)早期吴语中有一个层次仍能区分支脂之三韵(开口)。(2)早期吴语中鱼韵至少有两个层次来自早期的[i]。这两个观点均与梅祖麟教授《现代吴语和"支脂鱼虞,共为不韵"》所得出的结论有所不同。
关键词 吴语处衢方言 支脂之韵 鱼韵 音韵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