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袁宏道文集梨云馆本与吴郡本关系考辨
1
作者 李树静 《荆楚学刊》 2022年第3期26-33,共8页
一般认为,袁宏道文集中吴郡本为初稿,梨云馆本为改稿。由于《钱塘县志》、《袁使君集》本《锦帆集》刊发皆早于吴本,却与梨本重合度更高,且梨云馆本与袁宏道早期文风相近,吴郡本的异文与晚期文风更为相近,因此梨本应更接近袁宏道的初稿... 一般认为,袁宏道文集中吴郡本为初稿,梨云馆本为改稿。由于《钱塘县志》、《袁使君集》本《锦帆集》刊发皆早于吴本,却与梨本重合度更高,且梨云馆本与袁宏道早期文风相近,吴郡本的异文与晚期文风更为相近,因此梨本应更接近袁宏道的初稿,吴本为袁宏道后期改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宏道 版本 吴郡本 梨云馆本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域意识与书画史书写——基于《吴郡丹青志》的考察
2
作者 王菡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1,共7页
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已经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书画审美趣味与收藏品味,审美趣味对书画创作风格带来了特定影响。书画鉴藏审美的转变,促进了书画区域审美观的形成。《吴郡丹青志》是一部具有地域性质的画史,内容是对其时江南地区的25位画... 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已经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书画审美趣味与收藏品味,审美趣味对书画创作风格带来了特定影响。书画鉴藏审美的转变,促进了书画区域审美观的形成。《吴郡丹青志》是一部具有地域性质的画史,内容是对其时江南地区的25位画家分别撰写的传记,并进行了品评,不仅是作者王穉登的观点,也是当时江南文人圈书画意识凝聚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吴郡丹青志》 书画史
下载PDF
六朝吴郡陆氏家族的文化转向与诗学品格 被引量:1
3
作者 曹旭 陈家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62,共8页
吴郡陆氏家族在转向文化家族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念原则让位于现实原则的反复与由雄强尚武转向于儒雅崇文的艰难。这里,家族门风与地域学术共同的保守之中有灵动、质实之中兼繁复的文化品格,在南北文化合流的生成作用下,熔铸成了陆机"... 吴郡陆氏家族在转向文化家族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念原则让位于现实原则的反复与由雄强尚武转向于儒雅崇文的艰难。这里,家族门风与地域学术共同的保守之中有灵动、质实之中兼繁复的文化品格,在南北文化合流的生成作用下,熔铸成了陆机"诗缘情而绮靡"的诗学品格,对西晋乃至中国诗学的发展都有着至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吴郡陆氏家族 文化转向 诗学品格 南北文化合流
下载PDF
《吴郡丹青志》的编撰特点与画史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耿明松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2-125,共4页
明代绘画史学的研究历来受到学界的忽视,迫切需要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这一时期地方性绘画史在继承前代体例和方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虽然没有出现像《益州名画录》那样有代表性的地方画史,但仍然出现了一些个性鲜明... 明代绘画史学的研究历来受到学界的忽视,迫切需要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这一时期地方性绘画史在继承前代体例和方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虽然没有出现像《益州名画录》那样有代表性的地方画史,但仍然出现了一些个性鲜明、短小精悍的画史著作,《吴郡丹青志》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此书在编撰体例上的沿用和发展了前代画史特点;在品评观念上具有独立性,虽采用"神"、"妙"、"能"、"逸"四个品类,但在排列先后和含义上与前代画史如《益州名画录》、《唐朝名画录》等有所不同;在语言表达上,文辞俊美,精美华丽,在绘画史籍中较为少见;在品评方式上,文学性很强,但专业性不够,比如画史叙述没有针对画家的某一幅具体画作,也不谈及用笔、用色等专业领域,有时对画家的褒扬有夸张之嫌,对各品中画家位置的安排,也体现了不够专业和严谨的一面;在内容上,简练精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郡丹青志》 体例 语言 内容
下载PDF
《吴郡图经续记》编纂与刊刻探微 被引量:5
5
作者 高柯立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4-140,共7页
北宋朱长文所撰《吴郡图经续记》,因其体例创新,在宋代地方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宋代方志开始定型之作。但以往的研究脱离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据此所构建的宋代方志历史变迁,忽视了历史本身的曲折和偶然性,显得过于线性。本文... 北宋朱长文所撰《吴郡图经续记》,因其体例创新,在宋代地方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宋代方志开始定型之作。但以往的研究脱离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据此所构建的宋代方志历史变迁,忽视了历史本身的曲折和偶然性,显得过于线性。本文经过对《吴郡图经续记》编纂与刊刻过程的细致考察,认为它在当时仍然没有取代图经的地位,地方官和地方士人都是将其作为官府修纂图经的资料而已,南渡后地方官之所以用它来暂时代替图经,主要还是受到战争的影响,官府"图籍散亡",具有偶然性。同时,地方士人关注和参与地方志的编纂,并逐渐受到地方官的注意,到南宋时期形成地方士人编纂地方志的高潮,这是从《吴郡图经续记》开始萌芽的,这一趋势的出现与宋代地方官员和地方士人对于社会教化的共同关注和推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郡图经续记》 宋代 地方志 地方士人
下载PDF
六朝时期吴郡陆氏之家风与家学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永平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6-81,共6页
吴郡陆氏自东汉以后 ,历六朝之世 ,数百年间始终居于江东土著世族社会之显赫地位 ,这与其家族文化有关。陆氏之家风尚忠义、追求事功 ,在文化上以儒学为根本 ,兼容并包 ,尤重文学、才艺 ,从而使其代有才人、兴旺发达。
关键词 家风 家学 吴郡陆氏 文朝 世族 经学 家族文化 儒学 文学
下载PDF
唐代吴郡陆氏的文化转型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淑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53,共5页
运用文献分析方法,考查唐代吴郡陆氏家族的文化发展历程,认为六朝兼擅经学与文学的陆氏,唐代前期以经学为家族文化的主要内容,玄宗朝开始渐重文学,中唐以后在继续保有经学优势的基础上,文学修养大为提高,对仕进意义重大。陆氏家族文化... 运用文献分析方法,考查唐代吴郡陆氏家族的文化发展历程,认为六朝兼擅经学与文学的陆氏,唐代前期以经学为家族文化的主要内容,玄宗朝开始渐重文学,中唐以后在继续保有经学优势的基础上,文学修养大为提高,对仕进意义重大。陆氏家族文化结构的转变伴随着内容与风格的转变,经学从章句、记诵之学转为义理之学,文学则更重现实功利性。文化结构的转变与家族政治地位相关,而内容与风格的转变与家族文化的功能转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吴郡陆氏 士族 经学 文学 转型
下载PDF
晋末吴郡陆氏北迁支考述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淑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6-30,共5页
运用文献分析方法,对吴郡陆氏晋末北迁一支在北方的发展进行考证。这是江东吴姓士族中少见的早期北迁家族,在北魏凭借武力立足,落籍洛阳;西魏、北周时期加盟关陇军事集团,定居关中。北迁陆氏的婚姻对象从北魏时的北迁吴人转为西魏、北... 运用文献分析方法,对吴郡陆氏晋末北迁一支在北方的发展进行考证。这是江东吴姓士族中少见的早期北迁家族,在北魏凭借武力立足,落籍洛阳;西魏、北周时期加盟关陇军事集团,定居关中。北迁陆氏的婚姻对象从北魏时的北迁吴人转为西魏、北周时期的柔然贵族、北周宗室及李弼等显赫家族,显示其已全面融入关陇集团。这一支陆氏的发展历程体现出北朝社会尚武环境对士族发展的影响,与南朝陆氏的发展形成鲜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郡陆氏 北迁 关陇集团
下载PDF
隋唐时期的吴郡陆氏 被引量:1
9
作者 傅绍磊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19,共5页
吴郡陆氏对隋朝有着强烈的政治认同感,从而与隋朝产生了良性的政治互动。唐代吴郡陆氏兼通儒学、文学,不乏吏治之才,而且从政风格正直清谨,维护皇权正统,于是,能够在不同的时期脱颖而出。
关键词 隋唐时期 吴郡陆氏 吏治之才 正直清谨 正统
下载PDF
《吴郡丹青志》的史学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雪松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4,165,共4页
《吴郡丹青志》虽沿袭神妙能逸等名目,但体例已不同,以"赞"为体,突出了对艺术风格的关注。从"志"的角度看"神、妙、能、逸"四品时,王穉登只赞画风,不加评论,"赞"寓于"志"中,与"... 《吴郡丹青志》虽沿袭神妙能逸等名目,但体例已不同,以"赞"为体,突出了对艺术风格的关注。从"志"的角度看"神、妙、能、逸"四品时,王穉登只赞画风,不加评论,"赞"寓于"志"中,与"志"相表里,"志"则突出史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郡丹青志》 风格 独立的品评意识
下载PDF
新见唐代吴郡陆氏墓志四种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淑君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5-63,共9页
近日得见唐代吴郡陆氏墓志文字四种,出自陆氏两个显宦家族——太尉枝和丹徒枝,有一定的资料价值,且多未见于其他公开出版物。现录其全文并略加考释,以补史籍阙漏。
关键词 吴郡陆氏 墓志 唐代 公开出版物 资料价值
下载PDF
略论六朝时期吴郡张氏的家学与家风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永平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六朝时期的世家大族各有其家风与家学。吴郡张氏作为江东土著文化世族的代表,自汉代以来,特别在孙吴时期形成了重视文化的门风,其代表人物多清秀、飘逸,善言辞,而不重实务。在学术文化上,张氏虽出自儒学,但自两晋之际始其子弟普... 六朝时期的世家大族各有其家风与家学。吴郡张氏作为江东土著文化世族的代表,自汉代以来,特别在孙吴时期形成了重视文化的门风,其代表人物多清秀、飘逸,善言辞,而不重实务。在学术文化上,张氏虽出自儒学,但自两晋之际始其子弟普遍接受玄学新风的熏习,是江东世族中玄化最充分的家族,这大大提升了张氏的社会地位。但究其根本,其习儒之基因尚在,治理经术之道未绝,从而维系其宗族内部的团结,使之长盛不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吴郡张氏 世家大族 家学 家风
下载PDF
两晋吴郡长官称谓与吴国封授考述
13
作者 宋艳梅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3-16,123,共5页
两晋时期郡长官有内史、太守两种称谓,郡被封王国时,郡成为国,太守便称为内史。吴郡被封授吴国时,长官亦以内史为名。见于史载的吴王仅有两位,但吴国内史之称在两位吴王任期之余比比皆是。西晋末年吴国绝嗣而封国未除,东晋时期吴王虽然... 两晋时期郡长官有内史、太守两种称谓,郡被封王国时,郡成为国,太守便称为内史。吴郡被封授吴国时,长官亦以内史为名。见于史载的吴王仅有两位,但吴国内史之称在两位吴王任期之余比比皆是。西晋末年吴国绝嗣而封国未除,东晋时期吴王虽然迁授,但吴郡长期被琅邪国所领,仍称吴国。琅邪国不领吴郡后,虽不知吴郡封授详情,但吴国之除似在晋宋禅代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国内史 吴郡太守 吴王 琅邪王
下载PDF
东晋南朝吴郡张氏兴盛之原因探析
14
作者 来琳玲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0期8-11,共4页
东晋南朝时期,吴姓四大士族之一的张氏能在侨姓士族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中勃兴发达,取得了不凡的地位,其主要原因是凭借4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即成功转型的家族文化、取得显著的治国事功、维系门第的士族联姻及深厚的宗族乡里势力。
关键词 东晋南朝时期 士族 吴郡张氏
下载PDF
风俗诗人袁学澜与《吴郡岁华纪丽》
15
作者 吴琴 《东南文化》 CSSCI 1990年第4期132-134,共3页
王重民先生所著《中国善本书目录》专门著录了散佚在海外的中国古籍善本,其中著录有《吴郡岁华纪丽》稿本12卷,现藏美国国会图书馆,作者为清代苏州人袁学澜.王先生因不知国内尚有该书初稿本及抄稿本,故特将该书《序言》、《例言》、《... 王重民先生所著《中国善本书目录》专门著录了散佚在海外的中国古籍善本,其中著录有《吴郡岁华纪丽》稿本12卷,现藏美国国会图书馆,作者为清代苏州人袁学澜.王先生因不知国内尚有该书初稿本及抄稿本,故特将该书《序言》、《例言》、《续例言》均著录于后.《吴郡岁华纪丽》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有什么特点,作者袁学澜又是何许样人,国内尚未见有文提及,本文将予以介绍,以彰乡邦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诗 吴郡 土牛 节令 节序 名胜 初稿 王重民 诗史 苏州人
下载PDF
蓦然回首江南地 自然节序今似昔——读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
16
作者 张承宇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3-44,共2页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春在京城不做踏青之想。困在屋中,眼望春意渐深,无奈中只得拣一册清代袁景澜所著的风俗书《吴郡岁华纪丽》(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来读,聊以神游。本想读读春季风俗就罢手,岂料古时节令人趣,征引材料之丰富,...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春在京城不做踏青之想。困在屋中,眼望春意渐深,无奈中只得拣一册清代袁景澜所著的风俗书《吴郡岁华纪丽》(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来读,聊以神游。本想读读春季风俗就罢手,岂料古时节令人趣,征引材料之丰富,袁氏文笔之美都使人不能释卷,再加上偶尔发现一句口耳流传至今的谚语,倒得来许多意想之外的愉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郡岁华纪丽》 袁景澜 清朝 江南风俗 风俗书
下载PDF
范成大《吴郡志》两晋吴郡太守记载勘误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艳梅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52-55,共4页
范成大《吴郡志·牧守》记载两晋时期任职吴郡太守或吴国内史抑或吴郡内史者38人。比对正史及其他史料发现,其中31人与正史记载吻合,2人名字谬误,未曾担任者2人被误录其中,还有3人属战时督护之职,非郡守之任;另外发现有10位牧守未... 范成大《吴郡志·牧守》记载两晋时期任职吴郡太守或吴国内史抑或吴郡内史者38人。比对正史及其他史料发现,其中31人与正史记载吻合,2人名字谬误,未曾担任者2人被误录其中,还有3人属战时督护之职,非郡守之任;另外发现有10位牧守未被《吴郡志》收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成大 吴郡 吴郡太守 吴国内史
下载PDF
略论六朝时期吴郡顾氏的家风与家学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永平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21-25,共5页
吴郡顾氏作为江东本土文化世族的代表 ,自汉代以来 ,特别在孙吴时期形成了厚重的德义门风 ,此后代代相传。在学术文化上 ,自东晋以后 ,尽管顾氏子弟接受玄学新风的熏习 ,但其根本特征则仍然重视儒学 ,因循汉代的治经风尚 ,这使顾氏子弟... 吴郡顾氏作为江东本土文化世族的代表 ,自汉代以来 ,特别在孙吴时期形成了厚重的德义门风 ,此后代代相传。在学术文化上 ,自东晋以后 ,尽管顾氏子弟接受玄学新风的熏习 ,但其根本特征则仍然重视儒学 ,因循汉代的治经风尚 ,这使顾氏子弟与那些玄化名士的行为大异其趣 ,从而保证顾氏得以维系宗族内部的团结和长盛不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吴郡 顾氏 世家大族 家风 家学
下载PDF
宋代方志的演变与发展——从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到范成大的《吴郡志》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洋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3期20-23,共4页
地方志的编修是对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整体性总结。从方志学的发展来看,宋代方志的编修处在图经向方志定型的一个重要阶段。笔者从北宋时期朱长文编修的《吴郡图经续记》和范成大编纂的《吴郡志》入手,通过研究两书的成... 地方志的编修是对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整体性总结。从方志学的发展来看,宋代方志的编修处在图经向方志定型的一个重要阶段。笔者从北宋时期朱长文编修的《吴郡图经续记》和范成大编纂的《吴郡志》入手,通过研究两书的成书过程及两书的对比来探析宋代方志发展的特点。并从吴地修志甚众这一情况简要总结宋代方志繁荣发展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郡图经续记》 吴郡志》 宋代方志 演变
下载PDF
昆山先贤茔葬苏州西南诸山考——以李根源《吴郡西山访古记》为例
20
作者 刘军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31-38,共8页
据李根源《吴郡西山访古记》记载,古代有一些昆山名贤的墓葬在苏州西南诸山之中,这些人有的在朝中为官,名重一方;有的在地方教育中发挥作用,影响深远;有的战死沙场,宁死不屈。在他们生前身后,都留下了可供传颂的事迹和可供传承的精神。... 据李根源《吴郡西山访古记》记载,古代有一些昆山名贤的墓葬在苏州西南诸山之中,这些人有的在朝中为官,名重一方;有的在地方教育中发挥作用,影响深远;有的战死沙场,宁死不屈。在他们生前身后,都留下了可供传颂的事迹和可供传承的精神。李根源关于这些昆山名贤墓葬的记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郡西山访古记》 李根源 昆山 名贤 墓葬 苏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