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入暴露途径下纳米塑料在SD大鼠体内的富集特征研究
1
作者 董小艳 杨波 +5 位作者 谢颖 李明姣 陈嘉禾 李浩然 阮鸿洁 王琼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4-768,共5页
为探讨吸入暴露纳米级塑料在生物体呼吸系统以外组织上的富集特征,以100 nm聚苯乙烯微球对SD大鼠进行2 h短期吸入暴露,使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鼠肝脏、肾脏、心脏以及脑组织上的聚苯乙烯浓度。结果显示:暴露组大鼠肾脏、心脏... 为探讨吸入暴露纳米级塑料在生物体呼吸系统以外组织上的富集特征,以100 nm聚苯乙烯微球对SD大鼠进行2 h短期吸入暴露,使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鼠肝脏、肾脏、心脏以及脑组织上的聚苯乙烯浓度。结果显示:暴露组大鼠肾脏、心脏和肝脏中的浓度[(0.416±0.143)、(0.633±0.278)和(0.617±0.179)g/g]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0.249±0.020)、(0.070±0.096)和(0.101±0.140)g/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织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2组大鼠脑组织均未检出聚苯乙烯。研究表明,100 nm聚苯乙烯微球吸入暴露2 h后,可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在大鼠肝脏、肾脏、心脏中形成沉积。通过探讨纳米级塑料在生物体内的累积特征,为深入开展吸入纳米塑料对人体的健康影响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 吸入暴露 SD大鼠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化妆品成分吸入暴露评估概述
2
作者 方丽 唐嘉雯 李雪竹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41-46,共6页
介绍了国内外监管机构和研究人员对于化妆品吸入暴露的影响因素研究论述、计算模型建立等,对粉体化妆品、喷雾化妆品吸入暴露风险评估要点及法规监管现状、毒理学关注阈值法在吸入暴露评估研究近况进行了阐述。展望了化妆品安全评估的... 介绍了国内外监管机构和研究人员对于化妆品吸入暴露的影响因素研究论述、计算模型建立等,对粉体化妆品、喷雾化妆品吸入暴露风险评估要点及法规监管现状、毒理学关注阈值法在吸入暴露评估研究近况进行了阐述。展望了化妆品安全评估的发展需求,为化妆品安全评估从业人员提供吸入暴露评估思路及框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吸入暴露 风险评估
下载PDF
白乳胶中甲醛的吸入暴露风险评价
3
作者 李君杨 刘娟 陈伟 《技术与市场》 2023年第10期51-56,共6页
通过分析白乳胶中甲醛含量,建立了甲醛吸入暴露量计算模型,评价了白乳胶中甲醛的风险水平。结果表明:白乳胶中甲醛的安全风险主要由甲醛含量多少及释放期长短决定,含量越高,风险越大,释放期越短,风险越大;白乳胶中甲醛含量超过标准GB 18... 通过分析白乳胶中甲醛含量,建立了甲醛吸入暴露量计算模型,评价了白乳胶中甲醛的风险水平。结果表明:白乳胶中甲醛的安全风险主要由甲醛含量多少及释放期长短决定,含量越高,风险越大,释放期越短,风险越大;白乳胶中甲醛含量超过标准GB 18583—2008要求,释放期不满1年的情况下,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学龄前儿童的安全风险水平高于少年、中青年及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乳胶 甲醛 风险评价 吸入暴露
下载PDF
动物气溶胶吸入暴露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劲松 杨文慧 +5 位作者 何春雷 李娜 王洁 胡凌飞 李金忠 张珂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9期1-5,共5页
目的:根据吸入药物治疗、疫苗气溶胶免疫和吸入毒理等研究及评价的需要,研制一种可进行包括药物、疫苗、微生物气溶胶、PM2.5粒子及纳米粒子等气溶胶动物吸入暴露的新装置。方法:根据小鼠、大鼠和豚鼠等实验动物的大小、呼吸量、一次实... 目的:根据吸入药物治疗、疫苗气溶胶免疫和吸入毒理等研究及评价的需要,研制一种可进行包括药物、疫苗、微生物气溶胶、PM2.5粒子及纳米粒子等气溶胶动物吸入暴露的新装置。方法:根据小鼠、大鼠和豚鼠等实验动物的大小、呼吸量、一次实验的动物数量以及气溶胶均匀性要求,设计动物气溶胶吸入暴露系统;依据实验室生物安全和防护的要求,设计暴露装置的负压隔离防护系统;并对该装置进行性能测试验证。结果:经实验测试,该装置具有动物吸入暴露、防护功能,其性能达到了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动物气溶胶吸入暴露装置可进行动物气溶胶吸入暴露实验,具有对实验环境和人员的防护功能,以及对实验过程的压力、温湿度和含氧量实时监测的功能,适用于毒理、病原微生物和疫苗等气溶胶暴露研究的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实验动物 吸入暴露设备 设计原理
下载PDF
二苯氯胂吸入暴露的刺激作用
5
作者 陈乐贵 林福生 +2 位作者 李丽琴 杨廷松 阴忆烽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0-310,共1页
目的 研究其吸入暴露的刺激作用为制定环境标准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 使用作者研制的动静态气溶胶吸入暴露装置 ,采取温控加热产生毒剂蒸气气溶胶方法 ,产生不同浓度的二苯氯胂蒸气对动物进行吸入暴露 ,观察实验动物 (家兔、Wistar大... 目的 研究其吸入暴露的刺激作用为制定环境标准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 使用作者研制的动静态气溶胶吸入暴露装置 ,采取温控加热产生毒剂蒸气气溶胶方法 ,产生不同浓度的二苯氯胂蒸气对动物进行吸入暴露 ,观察实验动物 (家兔、Wistar大鼠、恒河猴 )的刺激反应。各试验组均为单次暴露 ,暴露时间 10min ,观察到刺激症状的为阳性反应。家兔、大鼠试验用Bliss法、恒河猴试验用序贯法处理数据。结果 二苯氯胂吸入暴露对家兔刺激 (伸舌抓脸 )反应的ED50 值为 0 .0 8μg·L- 1(0 .0 5~ 0 .12μg·L- 1) ,直线回归斜率b =3.84± 0 .32 ;二苯氯胂对家兔的刺激 (眨眼 )反应的ED50 值为 0 .5 8μg·L- 1(0 .2 7~ 1.2 4 μg·L- 1) ,直线回归斜率b =4 .37±0 .90。二苯氯胂对大鼠刺激 (抓嘴、抓脸 )反应的ED50 值为 0 .0 5 4μg·L- 1(0 .0 39~ 0 .0 75 μg·L- 1)。直线回归斜率b =2 .85± 0 .4 0。二苯氯胂对恒河猴刺激 (伸舌、抓嘴 )反应的ED50 值为 0 .6 13μg·L- 1(0 .4 8~ 0 .74 μg·L- 1) ,直线回归斜率b =12 .5 5±0 .18。结论 大白鼠对二苯氯胂的吸入暴露刺激作用比较敏感 ,家兔次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氯胂中毒 吸入暴露 刺激作用 大白鼠 家兔 恒河猴
下载PDF
人体室内外PM_(2.5)吸入暴露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季海荣 房艳兵 +1 位作者 宋天珩 曹昌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6-69,73,共5页
介绍了室内外空气颗粒物吸入暴露的评价方法,选择PM2.5作为检测评价的对象,初步评价了上海市某区不同年龄段人员的PM2.5暴露水平。结果表明:(1)成人和老人的全年日平均PM2.5吸入暴露量均较高,并且成人的全年日平均PM2.5吸入暴露量变化... 介绍了室内外空气颗粒物吸入暴露的评价方法,选择PM2.5作为检测评价的对象,初步评价了上海市某区不同年龄段人员的PM2.5暴露水平。结果表明:(1)成人和老人的全年日平均PM2.5吸入暴露量均较高,并且成人的全年日平均PM2.5吸入暴露量变化曲线和儿童相似。(2)老人室内PM2.5吸入暴露量要明显高于室外,其主要原因是老人在室内时间较长。儿童和成人的室外PM2.5吸入暴露量高于室内。(3)不同人员的年平均PM2.5吸入暴露量的排序为成人>老人>儿童,其年平均PM2.5吸入暴露量分别为1.141、1.046、0.935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暴露 PM2.5 评价
下载PDF
校园水体夏季细菌内毒素水平调查及吸入暴露风险评价
7
作者 贾芮 赵金辉 +3 位作者 董路遥 嵇译峰 王守荣 王丽娟 《净水技术》 CAS 2022年第9期117-121,136,共6页
当前,再生水及景观水体的吸入风险日益引起关注,文中通过终点显色法及凝胶法对校园内3个周边行人量较大的水体进行水及大气细菌内毒素水平调查并进行吸入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校园内3处湖水A、B、C的内毒素水平分别为(41.93±3.18)、... 当前,再生水及景观水体的吸入风险日益引起关注,文中通过终点显色法及凝胶法对校园内3个周边行人量较大的水体进行水及大气细菌内毒素水平调查并进行吸入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校园内3处湖水A、B、C的内毒素水平分别为(41.93±3.18)、(56.97±5.78)、(217.32±13.82)EU/mL;湖水A、B、C、喷泉A开启时,周边大气中内毒素水平分别为(56.98±7.58)、(83.63±7.09)、(183.62±14.28)、(210.42±20.11)EU/m^(3)。调查结果表明,校园内部分水体周边大气存在内毒素水平较高情况,喷洒条件下大气内毒素水平可上升2.55~4.81倍。通过气溶胶内毒素非致癌吸入风险评估,正常步行经过等短时间接触校园水体无内毒素吸入过量风险,但应避免长时间停留及高频率暴露,特别是喷泉等景观水体应考虑其潜在风险并施加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内毒素 校园水体 景观水体 吸入暴露风险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吸入暴露装置中用胸腔体积描记器测量家兔呼吸参数
8
作者 阴忆烽 林福生 《防化研究》 2002年第1期39-41,共3页
用胸腔体积描记法通过从气压变化→电信号→数字信号的转化过程,将家兔的胸腔体积变化转变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信号,再经过滤波、信号识别、各种影响因素的校正,从而实现了对家兔呼吸参数的准确测定。实验表明,该系统可在不影响动... 用胸腔体积描记法通过从气压变化→电信号→数字信号的转化过程,将家兔的胸腔体积变化转变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信号,再经过滤波、信号识别、各种影响因素的校正,从而实现了对家兔呼吸参数的准确测定。实验表明,该系统可在不影响动物呼吸的清醒状态下实时测量呼吸参数,特别适用于吸入暴露时的呼吸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暴露装置 胸腔体积描记器 测量 参数 毒理学 实验设备
下载PDF
基于呼吸暖体假人的医院内传染性颗粒物吸入暴露评估
9
作者 刘硕 刘荔 +4 位作者 王怡 郭伟旗 李伊凡 王莹 刘雅琳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4-1244,共11页
呼吸道暴露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暴露剂量是评价人员感染风险的关键指标.本文研发了兼具人体热羽流模拟、呼吸模拟及呼吸道仿生功能的呼吸暖体假人,形成了基于呼吸暖体假人的呼吸道暴露定量评价技术.假人表面温度可在5... 呼吸道暴露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暴露剂量是评价人员感染风险的关键指标.本文研发了兼具人体热羽流模拟、呼吸模拟及呼吸道仿生功能的呼吸暖体假人,形成了基于呼吸暖体假人的呼吸道暴露定量评价技术.假人表面温度可在57.6 min内稳定于28.9~30.9°C,呼吸模拟器输出流量呈正弦波动,分钟通气量和呼吸频率的调节范围分别为6~20 L/min和10~20 min^(-1).基于呼吸暖体假人测量了置换通风条件下颗粒物粒径为0.63μm时近距离暴露的情况.结果显示:考虑热羽流时,呼吸区颗粒物浓度降低约23%;呼吸区、穿透呼吸道G0级、G4级的浓度分别为环境浓度的4倍、2.7倍、2倍.浓度差异表明,尽管环境浓度与呼吸区浓度及呼吸道浓度存在一定关系,但环境浓度作为间接评价指标,不能准确反映人员感染风险.本文研发的呼吸暖体假人可量化传染性颗粒物吸入暴露评价中的关键暴露数据,为评价人员感染风险及防控传染性颗粒物传播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体假人 模拟器 道模型 人体微环境 传染性颗粒物 吸入暴露
原文传递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职业吸入暴露与血清GM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自身抗体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永龙 徐凯峰 +6 位作者 李妍 李燕 李慧 施斌 周科峰 周正扬 蔡后荣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56-956,共1页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以肺泡腔内过量的脂蛋白沉积引起气体交换障碍,造成进行性呼吸功能不全的肺部少见病。PAP可分为先天性、原发性(特发性)和继发性3种类型,其中90%以上为原发性。有关PAP发...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以肺泡腔内过量的脂蛋白沉积引起气体交换障碍,造成进行性呼吸功能不全的肺部少见病。PAP可分为先天性、原发性(特发性)和继发性3种类型,其中90%以上为原发性。有关PAP发病机制研究显示患者肺泡腔内脂蛋白沉积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泡巨噬细胞及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解代谢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障碍所致,粒巨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维持肺泡腔表面活性物质代谢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肺泡蛋白沉积症 自身抗体 吸入暴露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GM 血清
原文传递
甲醛慢性吸入暴露致小鼠精子畸形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嘉伟 王俊 +7 位作者 周欢欢 王育帅 李占龙 马亚萍 许琼军 于德娥 刘玉梅 刘云儒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5-497,共3页
目的研究甲醛慢性吸入染毒致雄性小鼠生殖细胞遗传毒性。方法 SPF级雄性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低、高剂量组染毒剂量分别为1、10 mg/m^3,用静式吸入的方法进行染毒,每天一次,每... 目的研究甲醛慢性吸入染毒致雄性小鼠生殖细胞遗传毒性。方法 SPF级雄性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低、高剂量组染毒剂量分别为1、10 mg/m^3,用静式吸入的方法进行染毒,每天一次,每次2 h,连续染毒20周,阳性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小鼠染毒后继续饲养5周。观察并计算精子畸形率。结果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睾丸脏器系数分别为(0.81±0.13)%、(0.82±0.12)%和(0.78±0.12)%,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分别为4.1%、6.4%、11.5%和11.3%,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精子畸形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染毒剂量与精子畸形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r_s=0.888,P<0.01)。结论甲醛慢性吸入染毒可引起小鼠精子畸形率升高,且染毒剂量与精子畸形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慢性吸入暴露 小鼠 精子畸形
原文传递
口鼻吸入暴露系统体外给药剂量摸索确定探究
12
作者 戴赫 王永祥 《中国科技成果》 2019年第6期33-34,38,共3页
由于吸入制剂的便携性和病人服药依从性较好等特点,吸入途径给药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吸入给药已成为仅次于口服给药这种最常用的给药方式。本文针对口鼻吸入暴露系统体外给药剂量进行了探讨研究,采用化合物BF018吸入液,利用H... 由于吸入制剂的便携性和病人服药依从性较好等特点,吸入途径给药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吸入给药已成为仅次于口服给药这种最常用的给药方式。本文针对口鼻吸入暴露系统体外给药剂量进行了探讨研究,采用化合物BF018吸入液,利用HPLC以及小动物口鼻熱露系统进行气溶胶浓度的测定,从而摸索一个气溶胶稳态浓度的方法。在大量的摸索试验中,会出现系统“不稳定”的状态。文中的一系列实验结果引发我们对于吸入液制剂工艺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剂 口鼻吸入暴露系统 BF018
原文传递
灰霾天气条件下上海地区冬季居住环境PM_(2.5)浓度及呼吸暴露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高军 房艳兵 张旭 《绿色建筑》 CAS 2014年第1期31-34,共4页
在灰霾天气条件下,对上海市某住宅建筑室内外PM2.5浓度进行了测量,研究了最小通风量(外门窗关闭)条件下,室内外PM2.5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无明显室内污染源时,室内外PM2.5浓度平均I/O比值为0.67±0.17。这表... 在灰霾天气条件下,对上海市某住宅建筑室内外PM2.5浓度进行了测量,研究了最小通风量(外门窗关闭)条件下,室内外PM2.5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无明显室内污染源时,室内外PM2.5浓度平均I/O比值为0.67±0.17。这表明,在近期上海冬季灰霾天气下,即使门窗关闭保持最小换气次数,室内人员暴露的室外PM2.5浓度可能仍然相当高;进而计算了典型活动模式下人员PM2.5吸入暴露量。结果表明,成人的全天总吸入暴露量要高于老人和儿童,人员室内总吸入暴露量占全日吸入暴露量比重较大,最大可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环境 室内外 PM2 5 吸入暴露
下载PDF
应用SELDI-TOF-MS技术筛选矽尘暴露人群血清生物标记物和诊断决策树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学峰 王世鑫 涂植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92-495,F0003,共5页
目的筛选矽尘暴露人群的血清生物标记物,建立诊断判别模型。方法根据国家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2)选取矽尘暴露人群(0期)、可疑矽肺(0+期)、一期矽肺(Ⅰ期)患者各20例,无矽尘暴露史的健康对照组20例,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 目的筛选矽尘暴露人群的血清生物标记物,建立诊断判别模型。方法根据国家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2)选取矽尘暴露人群(0期)、可疑矽肺(0+期)、一期矽肺(Ⅰ期)患者各20例,无矽尘暴露史的健康对照组20例,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和CM10芯片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处理数据并建立Wilks′lambda判别方程和诊断决策树图。结果3组矽尘暴露人群共同表现出与健康对照组有差异的峰,占总差异峰数量的80%;以M/Z3711.73、M/Z4183.66、M/Z5487.28和M/Z6124.64建立的Wilks′lambda判别方程区别健康对照和矽尘暴露人群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达到95%、90%,分类决策树的诊断敏感性则为100%,特异性为95%。用单差异峰或Wilks′lambda判别方程对各组矽尘暴露人群之间辨别能力较差,用诊断决策树对健康对照组、矽尘暴露人群(0期)、可疑矽肺(0+期)、一期矽肺(Ⅰ期)患者的正确区分率分别达到100%、95%、85%和90%。结论M/Z5933.65、M/Z4183.66、M/Z5487.28、M/Z6124.64、M/Z5915.14、M/Z2745.7、M/Z3711.73、M/Z2954.78、M/Z3401.03是区别健康对照人群与矽尘暴露人群的良好生物标记物,诊断决策树对健康对照、矽尘暴露人群(0期)、可疑矽肺(0+期)、一期矽肺(Ⅰ期)患者的区分均能获得较高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分析法 矽肺 粉尘 吸入暴露 诊断
下载PDF
喷雾型化妆品局部耐受性评估与安全监管讨论
15
作者 刘婷 王飞飞 梁艺怀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1期50-55,158,共7页
皮肤是大多数化妆品的主要暴露部位,然而随着喷雾型化妆品日益流行,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消费者吸入暴露以及随之而来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国内外监管机构对此发布了一些技术要求。分析比较了人体皮肤与呼吸道在结构、功能以及刺激/... 皮肤是大多数化妆品的主要暴露部位,然而随着喷雾型化妆品日益流行,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消费者吸入暴露以及随之而来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国内外监管机构对此发布了一些技术要求。分析比较了人体皮肤与呼吸道在结构、功能以及刺激/过敏发生机制上的差异,并基于当前呼吸道局部耐受性评价方法发展现状,对喷雾型化妆品及新原料提出了安全监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喷雾 吸入暴露 局部耐受性 监管
下载PDF
空气微塑料的分布特征、暴露评估及毒性效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戚婵婵 华正罡 +2 位作者 蒋莹 潘国伟 杨佐森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6-187,共12页
微塑料现普遍被定义为环境中尺寸<5 mm的塑料颗粒,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的新型污染物。研究人员在空气、水体和土壤等各种自然环境介质以及鱼虾、贻贝类、家禽甚至人体肺组织、人体粪便等多种生物样本中均已发... 微塑料现普遍被定义为环境中尺寸<5 mm的塑料颗粒,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的新型污染物。研究人员在空气、水体和土壤等各种自然环境介质以及鱼虾、贻贝类、家禽甚至人体肺组织、人体粪便等多种生物样本中均已发现微塑料的存在。由于尺寸微小,空气微塑料可通过呼吸过程被机体吸入并沉积在体内。本文综述了现阶段空气微塑料的来源、分布特征、暴露评估及其毒性效应等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室内外以及城乡地区空气微塑料的丰度、形状、粒径分布及组分类型等分布特征,并对微塑料吸入毒性效应及其复合毒性效应进行综述和分析,同时展望今后研究中需完善和规范空气微塑料的检测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和揭示空气微塑料人体暴露特征及其健康风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微塑料 毒性效应 分布特征 吸入暴露
下载PDF
可吸入颗粒物的体内暴露模型及沉积剂量学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阎晓丹 胡广 靳洪涛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81-86,共6页
呼吸系统主要包括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和肺。呼吸道是传送气体的通道,肺则是气体交换的器官。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10μm的颗粒物,可以被人体吸入,沉积在呼吸系统,引起各类疾病。在... 呼吸系统主要包括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和肺。呼吸道是传送气体的通道,肺则是气体交换的器官。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10μm的颗粒物,可以被人体吸入,沉积在呼吸系统,引起各类疾病。在评估颗粒物对机体影响的动物研究中,主要考虑两方面:暴露方式和沉积剂量。选择合适的动物评价模型来模拟人体真实暴露情况,明确可吸入颗粒物在各组织的沉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吸入暴露 毒性评估 道沉积
原文传递
深圳市大气中PCDD/Fs污染水平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春雷 杨大成 +6 位作者 张建清 彭朝琼 蒋友胜 周健 黄海燕 何龙 招康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79,共6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大气中二噁(PCDD/Fs)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方法:利用大流量空气采样器分别采集6个采样点的空气样品,每个采样点采集两个平行样品。参照美国环保总局(US EPA Method TO-9A)二噁的检测方法,通过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 目的:了解深圳市大气中二噁(PCDD/Fs)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方法:利用大流量空气采样器分别采集6个采样点的空气样品,每个采样点采集两个平行样品。参照美国环保总局(US EPA Method TO-9A)二噁的检测方法,通过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双聚焦磁式质谱仪(HRGC/HRMS)对大气样品中17种具有毒性当量因子(TEF)的单体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PCDD/Fs的浓度范围为0.23~11.88pg/m3(平均值为3.84 pg/m3)。毒性当量浓度范围为0.014~0.29 pg I-TEQ/m3(平均值为0.135 pg I-TEQ/m3)。OCDD、HpCDD、HpCDF、OCDF、HxCDF是丰度较大的单体,分别占总浓度的48.21%、15.85%、11.37%、7.40%、6.59%。PCDDs和PCDFs单体浓度(除OCDF之外)均随氯原子取代个数的增加而增大。2,3,4,7,8-PeCDF对总的毒性当量贡献最大,占总毒性当量浓度的38.87%。六个采样点中有三个地点二噁同系物分布显示了"源"的特征,而另外三个地点则显示了"汇"的特征。成人的PCDD/Fs暴露量为0.0023~0.047 pg I-TEQ/kg.day;儿童PCDD/Fs暴露量为0.0052~0.11 pg I-TEQ/kg.day。结论:深圳市大气样品中二噁浓度低于国内一些城市研究水平,而高于日本、欧美国家的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二噁 同系物分布 深圳 吸入暴露
下载PDF
短期大气颗粒物暴露和MTNR1B基因多态性对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影响的家系研究
19
作者 郭煌达 彭和香 +11 位作者 王斯悦 侯天姣 李奕昕 章涵宇 王梦莹 武轶群 秦雪英 唐迅 李劲 陈大方 胡永华 吴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75-383,共9页
目的:利用北京房山家系队列研究资料,探索短期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暴露和褪黑素受体1B(melatonin receptor 1B,MTNR1B)基因多态性对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的影响。方法:纳入来自北京市房山区9个... 目的:利用北京房山家系队列研究资料,探索短期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暴露和褪黑素受体1B(melatonin receptor 1B,MTNR1B)基因多态性对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的影响。方法:纳入来自北京市房山区9个乡镇的先证者及其亲属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混合线性模型评估短期PM暴露和MTNR1B基因rs10830963位点多态性与TyG指数的关联,进一步利用最大似然法进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探索rs10830963位点多态性在PM与TyG指数关联中的效应修饰作用。结果:共纳入来自2084个家系的4395名参与者,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8.98±8.68)岁,女性占比53.90%。关联分析结果显示,PM 2.5浓度每升高10μg/m 3,TyG指数升高0.017(95%CI:0.007~0.027),而PM 10每升高10μg/m 3,TyG指数升高0.010(95%CI:0.003~0.017),且关联均存在滞后效应。此外,rs10830963位点与TyG指数存在阳性关联。每增加一个风险等位基因G,TyG指数升高0.040(95%CI:0.004~0.076)。与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GG基因型携带者的TyG指数高0.079(95%CI:0.005~0.152)。未发现该位点多态性与PM暴露的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M 2.5和PM 10短期暴露与较高的TyG指数相关,MTNR1B基因的rs10830963位点G等位基因与TyG指数升高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吸入暴露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MTNR1B基因 家系研究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某炼油厂苯系物的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丹 张志娟 +3 位作者 高飞龙 李勤勤 古颖纲 王伯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61-1970,共10页
为了解我国炼油厂装置区BTEX(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排放特征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于2015年11月采集了珠江三角洲某大型炼油厂装置区排放的苯系物,使用预浓缩-GC-MS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并采用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模... 为了解我国炼油厂装置区BTEX(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排放特征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于2015年11月采集了珠江三角洲某大型炼油厂装置区排放的苯系物,使用预浓缩-GC-MS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并采用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模型对其潜在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常减压蒸馏装置(AVDU)、催化裂化装置(CCU)、MTBE装置、连续重整装置(CRU)、芳烃联合装置(ACU)、延迟焦化装置(DCU)排放的苯系物浓度分别高达(239.5±159.5)、(149.9±36)、(313.8±373.8)、(136.3±12.8)、(103.5±92)和(116.9±102.8)μg/m^3.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各装置区BTEX经吸入途径的非致癌风险数量级为1.0×10^(-3)~1.0×10^(-1).经皮肤暴露的非致癌风险数量级为1.0×10^(-9)~1.0×10^(-7),6大装置的BTEX非致癌风险指数均<1,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各装置区BTEX经吸入途径的致癌风险数量级为1.0×10-6~1.0×10-5,经皮肤暴露的非致癌风险数量级为1.0×10^(-12)~1.0×10^(-11).6大装置区的苯、乙苯致癌风险指数均超过EPA人体可接受致癌风险值(1.0×10^(-6)).皮肤暴露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与吸入暴露有相同的趋势,但风险值远小于吸入暴露的风险值,占总风险值的比例不足0.001%,说明该炼油厂引起人体健康风险的主要途径为吸入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厂装置 苯系物 健康风险评价 吸入暴露 皮肤暴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