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吸入氧浓度对老年患者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汪洋 郭文雅 +2 位作者 蔡信杰 张野 李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2-487,共6页
目的比较术中吸入氧浓度(FiO_(2))30%和80%对老年患者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岁,BMI 18~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FiO_(2)30... 目的比较术中吸入氧浓度(FiO_(2))30%和80%对老年患者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岁,BMI 18~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FiO_(2)30%组(L组)和FiO_(2)80%组(H组),每组30例。气管插管后行肺复张,L组调整FiO_(2)为30%直至拔除气管导管。H组调整FiO_(2)为80%直至拔除气管导管。记录入室后5 min(T_(0))、手术开始后1 h(T_(1))、手术开始后2 h(T_(2))、拔管后30 min(T_(3))的HR、MAP,并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PaO_(2)、PaCO_(2),计算氧合指数(OI)。于T_(0)、T_(3)时行电阻抗断层成像(EIT)监测,评估肺通气功能,记录中心通气区(CoV)、依赖静止区(DSS)、非依赖静止区(NSS)的面积百分比。术前1 d、术后第1、3、5天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1秒率(FEV_(1)/FVC)。记录术后5 d内肺不张、呼吸道感染和胸腔积液等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H组比较,L组T_(3)时DSS面积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PaO_(2)与OI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1天FVC、FEV_(1)和FEV_(1)/FVC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3天FEV_(1)/FVC明显升高(P<0.05),术后5 d内肺不张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FiO_(2)80%比较,术中FiO_(2)30%可以明显改善老年患者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30 min肺通气、氧合功能与术后早期的肺功能,减少术后肺不张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氧浓度 电阻抗断层成像 老年 前列腺癌 肺功能
下载PDF
麻醉苏醒期间不同吸入氧浓度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肺不张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蔡信杰 郭文雅 +1 位作者 汪洋 李云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94-199,共6页
目的探讨麻醉苏醒期间不同吸入氧浓度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肺不张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高吸入氧浓度组(C组)和低吸入氧浓度组(L组),每组34例。在麻醉苏醒期间,L组采用40%吸入氧... 目的探讨麻醉苏醒期间不同吸入氧浓度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肺不张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高吸入氧浓度组(C组)和低吸入氧浓度组(L组),每组34例。在麻醉苏醒期间,L组采用40%吸入氧浓度,C组采用100%吸入氧浓度。采用床旁肺超声评估患者12个区域(左肺和右肺各6个区域)的肺超声评分(LUS)。记录入室时(T_(0))、术后30min(T_(4))的LUS评分及术后肺不张的发生率。记录入室(T_(0))、气腹结束时(T_(1))、拔管时(T_(2))、出PACU时(T_(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分析记录血氧分压(PaO_(2)),计算氧合指数(OI)。记录拔管后在PACU中SpO_(2)<94%事件的发生率。于术前1d(D_(0))和术后1d(D_(1))、3d(D_(2))、5d(D_(3))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1秒率(FEV_(1)/FVC)。记录术后1d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术后7d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L组和C组从气腹结束至拔管时间分别为(36.4±5.2)min和(37.3±4.2)min(P>0.05)。与C组相比,L组在T4时的肺超声评分及肺不张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L组在T_(3)时,PaO_(2)、OI均明显升高(P<0.05)。在PACU中L组Sp0_(2)<94%事件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与D_(0)时比较,D_(1-3)两组患者的FEV_(1)、FVC、FEV_(1)/FVC均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L组在D_(1)时FEV_(1)、FVC、FEV_(1)/FVC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1dCPIS评分和术后7d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麻醉苏醒期间低吸入氧浓度能降低老年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术后肺不张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改善术后早期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氧浓度 麻醉苏醒期 肺部超声 老年 胃癌 肺功能
下载PDF
亚高原地区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不同吸入氧浓度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3
作者 韩继元 怀立春 +2 位作者 汪明辉 李玉珍 方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9-724,共6页
目的探讨亚高原地区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不同吸入氧浓度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4月至2023年11月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11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亚高原地区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不同吸入氧浓度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4月至2023年11月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11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全身麻醉过程中吸入氧浓度随机分为100%氧组(n=36)、80%氧组(n=38)和60%氧组(n=37)。比较3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气腹30 min及术后第1天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氧合指数(OI)等呼吸相关指标。比较3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切口感染、谵妄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气腹30 min时,3组PaO_(2)均在正常范围内;60%氧组PaO_(2)低于100%氧组和80%氧组(均P<0.001)。气腹30 min时,60%氧组OI高于100%氧组(P=0.009),而80%氧组与100%氧组O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麻醉诱导前比较,3组术后第1天PaO_(2)和OI均降低(均P<0.05),PaCO_(2)均增高(均P<0.05)。术后第1天,60%氧组PaO_(2)和OI高于100%氧组和80%氧组(均P<0.05),60%氧组PaCO_(2)低于100%氧组(P<0.001);80%氧组PaO_(2)和OI均高于100%氧组(P<0.05)。与100%氧组比较,60%氧组首次排气时间显著缩短(P=0.019)。3组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3组住院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亚高原地区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适当降低吸入氧浓度(60%)对患者术后呼吸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且不会增加患者切口感染、术后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原地区 腹腔镜疝修补术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全身麻醉 吸入氧浓度 术后恢复
下载PDF
NIV中吸入氧浓度对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杨金玲 雷军旗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458-461,共4页
目的 观察非侵入性通气(NIV)中吸入氧浓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数字编号信封法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3组均给予NI... 目的 观察非侵入性通气(NIV)中吸入氧浓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数字编号信封法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3组均给予NIV吸氧,A组氧浓度30%,B组氧浓度45%,C组氧浓度60%,比较3组血气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酸碱度(pH值)]和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损伤分子1(KIM-1)]差异,记录3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加以比较。结果 通气后5 d,3组PaO_(2)、pH水平明显上升,PaCO_(2)水平明显下降,且B组PaO_(2)、pH值水平明显高于A组、C组,PaCO_(2)水平明显低于A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Scr水平明显上升,B组Scr、KIM-1水平明显上升,C组BUN、Scr、KIM-1水平明显上升;且C组BUN、Scr、KIM-1水平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V中吸入氧浓度设置为45%时可确保AECOPD并呼吸衰竭获得最佳疗效及预后,且对肾功能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衰竭 非侵性通气 吸入氧浓度
下载PDF
不同吸入氧浓度对腹腔镜下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5
作者 虞周 王宏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1期1700-1701,1705,共3页
目的探讨30%与80%吸入氧浓度(FiO2)对接受择期腹腔镜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老年患者,年龄≥65周岁,ASA分级为Ⅰ、Ⅱ或者Ⅲ级,预期手术或麻醉时间≥2 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FiO2组(A组)和80%FiO2组(B组)... 目的探讨30%与80%吸入氧浓度(FiO2)对接受择期腹腔镜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老年患者,年龄≥65周岁,ASA分级为Ⅰ、Ⅱ或者Ⅲ级,预期手术或麻醉时间≥2 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FiO2组(A组)和80%FiO2组(B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术前(麻醉诱导前)和术后(2 h、24 h、48 h)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最高值、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MINS)发生率、7 d内术后并发症(PPCs)的发生率(根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胸部CT影像、血液检验、微生物学证据等综合判断)以及术前(麻醉诱导前)和术后(2 h、24 h、48 h)肌酐浓度最高值,同时,记录术后切口感染、恶心呕吐、术后30d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新发心律失常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NT-proBNP浓度最高值、MINS发生率、肾功能保护、术后切口感染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PPCs(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积液、气胸、呼吸衰竭等)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使用30%的FiO2可能对接受择期腹腔镜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PPCs发生率具有潜在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氧浓度 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发生率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并发症发生率 老年患者
下载PDF
不同吸入氧浓度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后氧合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子瑜 李利平 +1 位作者 刘瑶 翁莹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79-84,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吸入氧浓度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OLV)后氧合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开胸单叶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OLV后吸入氧浓度(Fi O_2)A组为100%,B组为50%。分别于侧卧位单肺通气前(T_... 目的探讨不同吸入氧浓度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OLV)后氧合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开胸单叶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OLV后吸入氧浓度(Fi O_2)A组为100%,B组为50%。分别于侧卧位单肺通气前(T_0)、OLV 30 min(T_1)、OLV结束前(T_2)、关胸后(T_3)及术后2 h(T_4)抽取桡动脉血和右心房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Pa O_2/Fi O_2)、呼吸指数(RI)和肺内分流率(Qs/Qt)。同时抽桡动脉血测定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结果两组各时间Pa O_2/Fi 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4时B组RI低于A组(P〈0.05),Qs/Qt也低于A组(P〈0.05)。T_4时B组MDA值低于A组(P〈0.05),SOD值高于A组(P〈0.05)。结论 OLV后50%吸入氧浓度可降低Qs/Qt和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肺内分流 吸入氧浓度 化应激
下载PDF
吸入氧浓度对腹膜后腔镜手术患者血清CC16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英 张岚 +4 位作者 胡斌 靳彦涛 赵琦 罗文文 徐凯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503-350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吸入氧浓度(Fi O_2)通气时后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的变化。方法择期行后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三组各15例:L组Fi O_2=35%;M组Fi O_2=50%;H组Fi O_2=100%。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气腹前(T1)... 目的探讨不同吸入氧浓度(Fi O_2)通气时后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的变化。方法择期行后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三组各15例:L组Fi O_2=35%;M组Fi O_2=50%;H组Fi O_2=100%。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气腹前(T1)、气腹后120 min(T2)、拔管后30 min(T3)采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于T0、T2、T3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CC16的浓度。结果各组患者OI在全身麻醉及气腹后不同程度降低(P<0.05),H组变化最大;患者麻醉前血清CC16水平无显著差异,M组和H组在T2、T3时点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H组升高更明显(P<0.05),L组各时点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通气时间延长,血清CC16水平逐渐升高;通气氧浓度越高,血清CC16水平升高越明显。血清CC16可能为高氧通气导致肺损伤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16 吸入氧浓度 肺损伤
下载PDF
不同吸入氧浓度对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娜 马挺 王天龙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617-618,共2页
正常情况下,产妇收缩压在100 mm Hg以上时,能维持正常的子宫胎盘灌注。而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可造成子宫血流灌注的急性下降,最终影响胎儿氧供,造成严重后果[1]。我们于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给予剖宫产术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 正常情况下,产妇收缩压在100 mm Hg以上时,能维持正常的子宫胎盘灌注。而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可造成子宫血流灌注的急性下降,最终影响胎儿氧供,造成严重后果[1]。我们于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给予剖宫产术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产妇不同氧浓度吸氧,测定新生儿脐血血气值,探讨不同吸入氧浓度对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新生儿的影响,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氧浓度 新生儿脐血 剖宫产术 子宫胎盘 血气分析 血流灌注 胎儿期 脐动脉血 剖宫产手术
下载PDF
不同吸入氧浓度对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老年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娟 曹小飞 祁涛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30%吸入氧浓度(FiO_(2))与80%FiO_(2)对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病人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年龄65~80岁,预计手术时间>1 h... 目的探讨30%吸入氧浓度(FiO_(2))与80%FiO_(2)对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病人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年龄65~80岁,预计手术时间>1 h。将病人随机分为2组30%FiO_(2)组(L组)和80%FiO_(2)组(H组)。记录并比较2组病人术后7 d PPCs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同时记录术中液体入量、出血量、镇痛药物的使用量、手术及麻醉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等。结果2组病人PPCs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组严重程度≥2级的比例低于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30%和80%的FiO_(2)对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老年病人的PPCs的发生率没有影响,但术中30%的FiO_(2)可降低PPCs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氧浓度 老年人 术后肺部并发症
下载PDF
术中吸入氧浓度对老年腰椎手术患者脑氧饱和度和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雪飞 姜小峰 +2 位作者 王臣雨 曾睿峰 刘华程 《中国医药》 2023年第12期1840-1844,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吸入氧浓度对老年腰椎手术患者脑氧饱和度和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择期行腰椎手术的老年患者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15例。术中吸入氧浓度... 目的探讨术中吸入氧浓度对老年腰椎手术患者脑氧饱和度和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择期行腰椎手术的老年患者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15例。术中吸入氧浓度A、B、C 3组分别为30%、60%、80%。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各组不同时点生命体征、氧饱和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脑氧饱和度在诱导前(T 1)、手术结束前30 min(T 2)、拔管后5 min(T 3)3个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术后即刻及术后1、3 d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 2、T 32个时点B组和C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A组、C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血乳酸水平在各时点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不同时点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术后1、3 d MMSE评分较本组术前1 d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后3 d又较术后1 d有所上升,其中术后1 d MMSE评分与术前1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2±1.6)分比(23.2±1.6)分、(21.4±1.5)分比(23.1±1.8)分、(21.1±2.0)分比(23.0±1.7)分](P<0.01或P<0.05);分组和时间及其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分组和时间无交互效应(F=0.329,P=0.858)。结论老年患者在经历腰椎手术后,短期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的损害。术中不同吸入浓度氧不会对患者脑氧饱和度和术后短期认知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吸入氧浓度 脊柱手术 腰椎手术 饱和度
下载PDF
不同吸入氧浓度对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婷 张亚阳 +2 位作者 王建刚 朱健 岳隆基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6期447-452,共6页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中不同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 2)对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择期行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20):A组...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中不同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 2)对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择期行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20):A组FiO 2为35%,B组为50%,C组为75%。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腹后30 min(T1)、气腹后60 min(T2)、关气腹后10 min(T3)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脉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 2),并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肺内分流率(intrapulmonary shunt rate,Qs/Qt);在手术结束后记录三组患者的达气管拔管指征时间、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停留时间、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低氧血症、肺炎、呼吸衰竭)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A、B组术后达气管拔管指征时间明显较短(P<0.05),A、B组术后达气管拔管指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PO 2水平上,A、B、C三组在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T1~T3各时间点较B、C组降低(P<0.05),B组在T1~T3各时间点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C组在T1~T3各时间点OI明显降低(P<0.05),A、B、C各组T1~T3时间点OI低于T0时间点(P<0.05);T0时三组Qs/Q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B组在T1~T3各时间点的Qs/Qt明显减少(P<0.05),A、B、C各组T0时Qs/Qt低于T1~T3(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来说,机械通气中吸入50%氧浓度对其围术期肺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氧浓度 糖尿病 肺功能 合指数 肺内分流率
下载PDF
经双腔鼻导管吸氧时吸入氧浓度波形的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理粤 罗群 +1 位作者 郑则广 陈荣昌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5期5-6,共2页
目的 研究实际吸入氧浓度的波形及吸气流速、呼吸频率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受试者16例,经双腔鼻导管吸氧,随机平静呼吸或模拟快呼吸、慢呼吸,同步测量氧浓度。结果 吸气开始时氧浓度陡升,吸气中期下降,呼气前观察到第二个上升波,... 目的 研究实际吸入氧浓度的波形及吸气流速、呼吸频率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受试者16例,经双腔鼻导管吸氧,随机平静呼吸或模拟快呼吸、慢呼吸,同步测量氧浓度。结果 吸气开始时氧浓度陡升,吸气中期下降,呼气前观察到第二个上升波,常常形成M形吸入氧浓度波形,呼气期刚开始时氧浓度下降速度较快,后渐减慢,呼气后期氧浓度波形为一平台。不同呼吸形式时氧浓度曲线变异较大。结论 经双腔鼻导管吸氧时,常常形成M形吸入氧浓度波形。吸气流速越大,呼吸频率越快,FOI2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鼻导管 吸入氧浓度波形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生儿头罩吸氧下吸入氧浓度和呼吸频率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广玲 高翔羽 渠慎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8期90-92,共3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头罩吸氧下不同的氧流量及患儿呼吸频率对实际吸氧浓度的影响。方法:36例需吸氧的新生儿,分别给予氧流量为3L/min及5L/min的头罩吸氧,测量实际吸入氧浓度及呼吸频率。将实际吸入氧浓度与呼吸频率的关系作直线相关与回归... 目的:研究新生儿头罩吸氧下不同的氧流量及患儿呼吸频率对实际吸氧浓度的影响。方法:36例需吸氧的新生儿,分别给予氧流量为3L/min及5L/min的头罩吸氧,测量实际吸入氧浓度及呼吸频率。将实际吸入氧浓度与呼吸频率的关系作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氧流量为3L/min时,呼吸频率(X)为(56.78±16.91)次/min,实际吸入氧浓度(Y)为(38.53±3.84)%,相关系数-0.909,回归方程Y=48.75-0.18X。氧流量为5L/min时,呼吸频率(X)为(57.58±16.59)次/min,实际吸入氧浓度(Y)为(45.97±10.27)%,相关系数-0.951,回归方程Y=75.86-0.52X。相关系数检验及回归系数检验(P<0.01)。实际吸入氧浓度与呼吸频率呈直线负相关关系。结论:新生儿头罩吸氧下,当同一氧流量对同一患儿不同的病期,不同氧流量时,同样的呼吸频率时,其实际吸入氧浓度均有变化。因此应及时调节氧流量,密切监测实际吸入氧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罩 吸入氧浓度 频率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喷射通气参数与吸入氧浓度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孙丽娜 邵景汉 +2 位作者 马逸俊 高伟峰 陈建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1102-1103,共2页
喉显微激光手术的最大危险性在于激光击穿气管导管引起气道燃爆。高浓度氧气遇激光照射会引起燃爆。为确保喉显微激光手术的安全.国外此类手术中普遍采用抗激光专用气管导管和喷射通气技术。喷射通气技术是一项设备低廉、技术简单的人... 喉显微激光手术的最大危险性在于激光击穿气管导管引起气道燃爆。高浓度氧气遇激光照射会引起燃爆。为确保喉显微激光手术的安全.国外此类手术中普遍采用抗激光专用气管导管和喷射通气技术。喷射通气技术是一项设备低廉、技术简单的人工通气技术,非常适合于基层医院使用,据报道可以提供30%以下氧浓度的通气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氧浓度 通气参数 临床观察 喷射 喉显微激光手术 通气技术 气管导管 浓度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中吸入氧浓度对氧储备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鲁燕 蔡宏伟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7年第4期237-240,共4页
呼吸停止可发生在癣群诱导,维持过程及术后阶段,其后果依赖于动脉血红蛋白的氧解离率,涉及很多相关因素。有学者通过以稳定状态的血液动力学为基础构建的呼吸停止模型得出结论:动脉血红蛋白的氧解离仅仅是由氧耗量和肺泡氧储备的比... 呼吸停止可发生在癣群诱导,维持过程及术后阶段,其后果依赖于动脉血红蛋白的氧解离率,涉及很多相关因素。有学者通过以稳定状态的血液动力学为基础构建的呼吸停止模型得出结论:动脉血红蛋白的氧解离仅仅是由氧耗量和肺泡氧储备的比例决定。实际上呼吸停止过程是一个不稳定的动力学状态,从肺泡到肺毛细血管的氧流量不恒定,从肺动脉到肺混合静脉血有时间间隔,这将影响肺泡氧的交换率,另外除了肺泡氧储备,循环血也应该作为氧储备,循环血是和肺泡氧储备保持动态平衡的,肺泡氧储备可缓冲动脉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呼吸停止时动脉二氧化碳升高,pH下降都会影响动脉血红蛋白的氧解离。综合考虑以上困素,才有可能对氧储备的影响因素根据作用大小进行较为完善地分类和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止 储备 动脉血红蛋白解离 模型 吸入氧浓度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中吸入氧浓度对氧储备影响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赵鲁燕 蔡宏伟 +2 位作者 阳红卫 郭曲练 杨玉彬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9年第4期167-170,共4页
呼吸停业可发生在麻醉诱导,麻醉维持过程,术后阶段,发生原因很多。呼吸停止的后果依赖于动脉血红蛋白的氧解离率,很明显.这包括很多相关因素。曾经构建过一个模型认为动脉血红蛋白的氧解离仅仅是由氧耗量和肺泡氯储存的比例决定的... 呼吸停业可发生在麻醉诱导,麻醉维持过程,术后阶段,发生原因很多。呼吸停止的后果依赖于动脉血红蛋白的氧解离率,很明显.这包括很多相关因素。曾经构建过一个模型认为动脉血红蛋白的氧解离仅仅是由氧耗量和肺泡氯储存的比例决定的。但这个模型是以稳定状态的血流动力学为前提的,但呼吸停止过程是一个不稳定的动力学状态,在这个不稳定状态下,从肺泡到肺毛细血管的氧流量不是恒定的,从肺动脉到肺混合静脉血有时间间隔,这将影响肺泡氧的交换率,另外除了肺泡氧储蓄,循环血也应该作为氧储存,循环血是和肺泡氧储存保持动态平衡的,膝泡氧储存可缓冲动脉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呼吸停止时动脉二氧化碳升高,PH下降都会影响动脉血红蛋白的氧解离。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可以对氧储备的影响因素根据作用大小进行分类和定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止 储备 动脉血红蛋白解离 模型 吸入氧浓度
下载PDF
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联合60%吸入氧浓度对单肺通气患者氧合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宋田皓 王丽君 +3 位作者 李彭依 李甜甜 辜晓岚 顾连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8-533,539,共7页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联合60%吸入氧浓度(inspired oxygen fraction,Fi O_(2))对OLV患者氧合及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联合60%吸入氧浓度(inspired oxygen fraction,Fi O_(2))对OLV患者氧合及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PPC)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经左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OLV时各组均使用60%的Fi O_(2),通气侧分别采用0、5、8、10 cm H_(2)O PEEP。于OLV前即刻(T_(1))、OLV 10 min(T_(2))、OLV 15 min(T_(3))、OLV 30 min(T_(4))、OLV 60 min(T_(5))、OLV 120 min(T_(6))时分别经桡动脉与右颈内静脉中抽取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记录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与呼吸力学等指标;记录术后第2天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和PPC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2例患者OLV中发生低氧血症而退出本研究,共118例患者完成试验。T_(2)~T_(6)时D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明显高于A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A组(P<0.05);T_(3)~T_(4)时C组Pa O_(2)明显高于A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A组(P<0.05)。T_(4)时B组Pa O_(2)明显高于A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A组(P<0.05)。T_(2)~T_(5)时D组PaO_(2)明显高于B组(P<0.05);T_(2)~T_(4)时D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B组(P<0.05)。T_(5)时D组PaO_(2)明显高于C组(P<0.05)。T_(2)~T_(6)时B、C、D组驱动压明显低于A组(P<0.05),T_(2)~T_(5)时C、D组驱动压明显低于B组(P<0.05)。T_(4)~T_(6)时C、D组肺动态顺应性(dynamic compliance,Cdyn)明显高于A、B组(P<0.05)。术后第2天B、C、D组CPIS明显低于A组。结论:OLV时FiO_(2)为60%条件下,联合5、8和10 cm H_(2)O PEEP均可改善氧合、降低肺内分流、增加肺动态顺应性,降低驱动压及CPIS,从而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其中10 cm H_(2)O PEEP改善氧合的效应出现得更早,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吸入氧浓度 呼气末正压 术后肺部并发症
下载PDF
单肺通气不同水平吸入氧浓度对食管癌剖胸手术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鲍方 王强 +3 位作者 刘礼军 李彭依 许仄平 顾连兵 《中国医药》 2016年第7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剖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时不同水平吸入氧浓度(FiO2)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上海梅山医院行左剖胸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完全随机分为60%FiO2组、75%FiO2组及90%FiO2组(每组20例),... 目的研究食管癌剖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时不同水平吸入氧浓度(FiO2)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上海梅山医院行左剖胸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完全随机分为60%FiO2组、75%FiO2组及90%FiO2组(每组20例),单肺通气时分别给予相应浓度FiO2。比较3组麻醉前(T0)、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后30min(T2)、60min(T3)、120min(T4)及恢复双肺通气后30min(T1)、术后24h(T6)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心率、气道峰压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水平。结果60%FiO2组4例(20.0%)患者出现SpO2〈95%,予以剔除。T2~T4时点60%Fi02组Sp02明显低于90%Fi02组[T2:(99.2±0.8)%比(100.0±0.0)%,L:(98.5±1.2)%比(100.0±0.0)%,T4:(98.3±1.1)%比(100.0±0.0)%],L、T4时点60%Fi02组Sp02明显低于75%Fi02组[T3:(98.5±1.2)%比(100.0±0.0)%,T4:(98.3±1.1)%比(99.9±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各时点血压、心率及气道峰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R时点60%Fi02组和75%Fi02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90%FiO2组[T5(252±76)、(289±80)ng/L比(350±93)ng/L,T6:(249±77)、(273±76)ng/L比(3304-77)ng/L],T4时点60%Fi02组、T5、T6时点60%Fi02组和75%Fi02组IL-6水平明显低于90%Fi02组[T4:(192±29)ng/L比(235±72)ng/L,T5:(200±51)、(216±53)ng/L,比(261±88)ng/L,T6:(230±22)、(279±97)ng/L比(338±94)ng/L],T5、T6时点60%FiO:组和75%FiO2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90%Fi02组[T5:(34±9)、(29±9)ng/L比(21±8)ng/L,T6:(44±11)、(39±13)i,g/L比(31±10)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时点60%FiO2组和75%FiO2组TNF-α、IL-6、IL-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左剖胸食管癌根治术中单肺通气时给予60%和75%FiO2均能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提高IL-10水平,但60%FiO2低氧血症风险增高,需密切监测患者Sp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吸入氧浓度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单肺通气期间不同吸入氧浓度对术中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白颖 马艳巍 +2 位作者 李亚星 高晓宁 孙艳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1-586,共6页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LV)期间不同吸入氧浓度(FiO_(2))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57例,男40例,女17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FiO_...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LV)期间不同吸入氧浓度(FiO_(2))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57例,男40例,女17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FiO_(2)45%组(L组)、FiO_(2)65%组(M组)和FiO_(2)85%组(H组),每组19例。三组分别在OLV期间予以对应的FiO_(2)。记录术前肺通气功能检查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1秒率(FEV_(1)/FVC)、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于OLV前5 min、OLV后10、20、30、60 min分别经桡动脉与右颈内静脉抽取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SaO_(2)、PaO_(2)、PaCO_(2)、Hb、Lac,并计算氧合指数(PaO_(2)/FiO_(2))、肺内分流率(Qs/Qt)、死腔率(V_(D)/V_(T)),记录以上各时点肺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峰压(Ppeak)、HR和MAP。结果三组术前FVC、FEV_(1)、FEV_(1)/FVC、M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LV后10、20、30 min M组和H组PaO_(2)明显高于L组(P<0.05)。OLV后10、20、30、60 min M组和H组PaO_(2)/FiO_(2)、Cdyn明显低于L组(P<0.05);H组PaO_(2)/FiO_(2)、Cdyn明显低于M组(P<0.05),Qs/Qt、Ppeak明显高于L组和M组(P<0.05)。OLV后60 min M组Qs/Qt明显高于L组(P<0.05),H组PaO_(2)明显高于L组(P<0.05)。OLV前5 min、OLV后10、20、30、60 min三组SaO_(2)、PaO_(2)、Hb、Lac、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LV期间使用FiO_(2)45%和FiO_(2)65%均可以减少肺内分流,提高肺顺应性,改善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氧浓度 单肺通气 肺内分流
下载PDF
PETCO_(2)和吸入氧浓度水平与胸腔镜肺部手术单肺通气期间脑氧饱和度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现雷 刘文超 +1 位作者 周立杰 吴振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9期2123-2126,共4页
目的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和吸入氧浓度(FiO_(2))水平与胸腔镜肺部手术单肺通气期间脑氧饱和度(ScO_(2))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胸腔镜肺部手术单肺通气患者180例,观察低脑氧... 目的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和吸入氧浓度(FiO_(2))水平与胸腔镜肺部手术单肺通气期间脑氧饱和度(ScO_(2))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胸腔镜肺部手术单肺通气患者180例,观察低脑氧合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发生和未发生低脑氧合事件患者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理类型、TNM分期、手术体位、麻醉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体温、pH、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吸入氧浓度(FiO_(2))、气道峰压(Ppeak)、PETCO_(2)、肺顺应性等差异。结果 共有66例患者发生低脑氧合事件,低脑氧合事件发生率为36.67%。发生和未发生低脑氧合事件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理类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低脑氧合事件患者动脉血PaCO_(2)、FiO_(2)和Ppeak分别为(38.43±3.34)mmHg、(72.32±8.23)%和(24.54±2.54)cmH2O,明显高于未发生低脑氧合事件患者[(37.02±3.65)mmHg、(63.20±7.56)%和(21.12±2.42)cmH2O],而PETCO_(2)为(41.43±5.32)mmHg,明显低于未发生低脑氧合事件患者[(49.32±6.10)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O_(2)与ScO_(2)降低幅度呈正相关(r=0.434,P<0.05),而PETCO_(2)与ScO_(2)降低幅度呈负相关(r=-0.54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O_(2)和PETCO_(2)是患者发生低脑氧合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PETCO_(2)和FiO_(2)与胸腔镜肺部手术单肺通气期间ScO_(2)降低幅度存在相关性,是患者发生低脑氧合事件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二化碳分压 吸入氧浓度 胸腔镜肺部手术 单肺通气 饱和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