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早期吸吮吞咽训练对促进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林华梅
《中外医疗》
2021年第18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吸吮吞咽训练对促进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该研究方便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0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1例低出生体重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组(7 d内进行训练),晚期组(7 d后进行训练)。记录是...
目的探讨早期吸吮吞咽训练对促进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该研究方便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0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1例低出生体重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组(7 d内进行训练),晚期组(7 d后进行训练)。记录是否存在腹胀、呕吐、残奶等喂养不耐受情况,以及口腔感染、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每天体重增长速度、每日奶量、住院时长等情况。结果早期组干预后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晚期组(77.78%)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74,P<0.05);早期组仅有1例(3.57%)发生腹胀,晚期组腹胀、呕吐、残奶、口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5.93%、25.93%、25.93%、25.93%,对照组腹胀、呕吐、残奶及口腔感染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4.62%、30.77%、30.77%、30.77%,早期组喂养耐受明显优于对照组和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1、9.932、9.932、9.932,P<0.05)。早期组静脉营养开始时间、管饲喂养开始时间、经口喂养开始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和晚期组,早期组每天体重增长速度、每日奶量均高于对照组和晚期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和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吸吮吞咽训练简易、有效,不良反应少,尽早进行口腔吸吮吞咽训练,可提高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吸吮吞咽训练
低出生体重儿
体重增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吸吮吞咽贯序功能训练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孙士艳
于秀荣
+3 位作者
吴玉梅
李成
王珊珊
邵方飞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吸吮吞咽贯序功能训练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及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早产儿13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早产儿...
目的探讨吸吮吞咽贯序功能训练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及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早产儿13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早产儿随机分为吸吮-吞咽组、吸吮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吸吮-吞咽组早产儿贯序接受3 min非营养性吸吮和5 min吞咽功能训练;吸吮组早产儿接受3 min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常规喂养方法。三组早产儿均接受NICU常规护理。结果吸吮-吞咽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第4、8、10天的每分钟摄入奶量及进食初5 min摄入奶量占医嘱奶量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第8天及第10天高于吸吮组(均P<0.05);3组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吮-吞咽组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比对照组缩短近2.4 d。结论吸吮吞咽贯序功能训练可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缩短经口喂养过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经口喂养
吸吮
吞咽
贯序功能
训练
非营养性
吸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吸吮吞咽训练对促进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林华梅
机构
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出处
《中外医疗》
2021年第18期61-64,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早期吸吮吞咽训练对促进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该研究方便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0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1例低出生体重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组(7 d内进行训练),晚期组(7 d后进行训练)。记录是否存在腹胀、呕吐、残奶等喂养不耐受情况,以及口腔感染、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每天体重增长速度、每日奶量、住院时长等情况。结果早期组干预后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晚期组(77.78%)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74,P<0.05);早期组仅有1例(3.57%)发生腹胀,晚期组腹胀、呕吐、残奶、口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5.93%、25.93%、25.93%、25.93%,对照组腹胀、呕吐、残奶及口腔感染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4.62%、30.77%、30.77%、30.77%,早期组喂养耐受明显优于对照组和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1、9.932、9.932、9.932,P<0.05)。早期组静脉营养开始时间、管饲喂养开始时间、经口喂养开始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和晚期组,早期组每天体重增长速度、每日奶量均高于对照组和晚期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和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吸吮吞咽训练简易、有效,不良反应少,尽早进行口腔吸吮吞咽训练,可提高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早期
吸吮吞咽训练
低出生体重儿
体重增长
Keywords
Early
Sucking and swallowing training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Weight gain
分类号
R722.6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吸吮吞咽贯序功能训练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孙士艳
于秀荣
吴玉梅
李成
王珊珊
邵方飞
机构
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滨州职业学院健康学院
滨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出处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基金
滨州医学院科研计划与科研启动基金项目(BY2021KJ49)。
文摘
目的探讨吸吮吞咽贯序功能训练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及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早产儿13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早产儿随机分为吸吮-吞咽组、吸吮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吸吮-吞咽组早产儿贯序接受3 min非营养性吸吮和5 min吞咽功能训练;吸吮组早产儿接受3 min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常规喂养方法。三组早产儿均接受NICU常规护理。结果吸吮-吞咽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第4、8、10天的每分钟摄入奶量及进食初5 min摄入奶量占医嘱奶量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第8天及第10天高于吸吮组(均P<0.05);3组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吮-吞咽组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比对照组缩短近2.4 d。结论吸吮吞咽贯序功能训练可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缩短经口喂养过渡时间。
关键词
早产儿
经口喂养
吸吮
吞咽
贯序功能
训练
非营养性
吸吮
Keywords
preterm infant
oral feeding
sequential function training of sucking and swallowing
non-nutritive sucking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早期吸吮吞咽训练对促进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的研究
林华梅
《中外医疗》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吸吮吞咽贯序功能训练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的影响研究
孙士艳
于秀荣
吴玉梅
李成
王珊珊
邵方飞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