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1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手术吸引器管接口污染的调查
1
作者 练向群 张翼 +1 位作者 朱敬 万晓阳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307-307,共1页
目的 研究手术期间中心吸引器接口污染对肿瘤细胞种植的影响。方法 对55例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所使用的吸引器上接口(即墙壁接口)管腔内外两面以无菌操作方法取样装入试管,另取一棉签同法在下接口(与手术台连接口)管腔内外两面采样,同时送... 目的 研究手术期间中心吸引器接口污染对肿瘤细胞种植的影响。方法 对55例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所使用的吸引器上接口(即墙壁接口)管腔内外两面以无菌操作方法取样装入试管,另取一棉签同法在下接口(与手术台连接口)管腔内外两面采样,同时送检。经35℃24小时细胞计数。结果 55例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所使用的吸引器下接口肿瘤细胞数均>2CUF/cm^2,>60CFU/cm^2者28例,占50.9%(28/55)。结论 本结果提示手术期间中心吸引器接口的污染对肿瘤细胞的种植有明显影响,应对吸引器下接口的清理有充分的认识,以避免因中心吸引器接口污染而导致肿瘤细胞种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种植 二次感染 肿瘤 手术吸引器管接口
下载PDF
简易吸引器管及无菌乳胶手套自制PORT在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中的应用
2
作者 任玉环 郭桂兰 +2 位作者 黄占华 甘芳 王海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4期315-317,共3页
探讨简易吸引器管及无菌乳胶手套自制PORT在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风险。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接收的80例妇科良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应用简易吸引器管及无菌手套自制PORT进行单孔腹腔... 探讨简易吸引器管及无菌乳胶手套自制PORT在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风险。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接收的80例妇科良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应用简易吸引器管及无菌手套自制PORT进行单孔腹腔镜手术,对照组 (40例)采用传统多孔腹腔镜完成手术。统计学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等关键指标差异。结果:40例单孔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未中转多孔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未出现并发症;单孔腹腔镜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术后最高体温、术后住院天数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使用简易吸引器管及无菌乳胶手套自制PORT在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材料易得,同样使爱美患者达到了隐藏手术瘢痕的美化效果,也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加速了术后快速康复。节约了患者总体医疗成本。并给因缺乏耗材而无法开展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医院提供开展手术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吸引器管 无菌乳胶手套 自制PORT 经脐单孔腹腔镜
下载PDF
术后快速清除吸引器管内血迹
3
作者 潘庆华 李秀征 +1 位作者 张春香 范玉红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7期549-549,共1页
手术中使用重复清洗、消毒的同一硅胶管,若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如剖宫产手术、开颅手术等),污血黏贴在管壁上,术后很难清洗。在多次实践后,我科总结出快速清除血迹的方法:术后接一盆清水,继续使吸引器保持负压状态,将吸引... 手术中使用重复清洗、消毒的同一硅胶管,若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如剖宫产手术、开颅手术等),污血黏贴在管壁上,术后很难清洗。在多次实践后,我科总结出快速清除血迹的方法:术后接一盆清水,继续使吸引器保持负压状态,将吸引器头拔下的一端与盛有水的盆壁快速接触,快速分离,这样,使管腔内负压增大,又有水的冲洗作用。由于吸引器管离吸引瓶远近不同,吸力也不同,离吸引瓶越近,吸力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引 管内血迹 术后 剖宫产手术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 开颅手术 快速分离 吸引 手术中
下载PDF
一次性吸引器管在结肠造瘘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徐敏 谢玉涛 虞灵雁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36-1136,共1页
关键词 一次性吸引 结肠造瘘术 应用
下载PDF
快速清除吸引器管内血迹
5
作者 潘庆华 李秀征 +1 位作者 张春香 范玉红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6年第3期719-719,共1页
关键词 管内血迹 吸引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
下载PDF
吸引器管的快速清洁法
6
作者 贾芳玉 《现代护理》 2001年第6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吸引器管 快速清洁法 外科手术 护理
下载PDF
吸引器管道气体栓塞的巧妙排除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玲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23期2195-2195,共1页
在手术过程中,尤其是在使用双氧水冲洗切口、伤口时,常常会出现吸引器管道气体栓塞现象,影响手术进程。传统方法是使用水进行冲洗,但效果不佳,最后只能采用更换吸引器管道的方法。既耽误时间,又繁琐、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 在手术过程中,尤其是在使用双氧水冲洗切口、伤口时,常常会出现吸引器管道气体栓塞现象,影响手术进程。传统方法是使用水进行冲洗,但效果不佳,最后只能采用更换吸引器管道的方法。既耽误时间,又繁琐、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根据乙醇(酒精)能降低泡沫表面张力的作用原理,来排除吸引器管道气体栓塞,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引 气体栓塞 护理
下载PDF
一次性吸引器管作为腰椎椎间植骨工具的研制与应用
8
作者 王琦 陶玉平 方永超 《临床护理杂志》 2012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随着脊柱手术的发展,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已作为常规手术开展,植骨是脊柱后路椎间植骨融合一项重要步骤。但如何有效、快速、安全的将骨粒植入椎间隙是临床骨科医生棘手的问题,以往我们是使用大骨匙,
关键词 一次性吸引 腰椎 椎间植骨
下载PDF
手术室吸引器管的安全放置
9
作者 王丽萍 樊锦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8期2035-2035,共1页
关键词 吸引 手术室 放置 安全
下载PDF
应用一次性吸引器管内包装袋术中装线头
10
作者 吕珍娣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5年第10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包装袋 吸引 一次性 术中
下载PDF
自制微吸引器管介绍
11
作者 崔业梅 《现代医药卫生》 1996年第2期118-118,共1页
笔者自行研制出微吸引器管,经使用效果满意,现将制作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 材料与制作 一次性输液器1具(去掉滤过网、滴壶、头皮针部分,只要输液管),16号针头1支,硅胶管1根,橡胶管1根。取一橡胶管直径5×10mm,长度约100cm将16号注... 笔者自行研制出微吸引器管,经使用效果满意,现将制作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 材料与制作 一次性输液器1具(去掉滤过网、滴壶、头皮针部分,只要输液管),16号针头1支,硅胶管1根,橡胶管1根。取一橡胶管直径5×10mm,长度约100cm将16号注射针头、针梗的1/2插进橡胶管,针栓接乳突状玻璃接头,玻璃接头尾端接一次性输液器管,输液管尾端连接直径为3mm的硅胶管长度为30cm,前端钝头并附有侧孔。微吸引器管即制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引 橡胶管 玻璃接头 硅胶管 一次性输液 输液管 尾端 连接直径 滴壶 钝头
下载PDF
Kiwi胎头真空吸引器在阴道助产分娩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罗恒 孙钰洁 卢丹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5期2566-2569,2573,共5页
目的探讨Kiwi胎头真空吸引器在阴道助产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3月于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使用Kiwi胎头真空吸引器实施胎头吸引的初产孕妇30例为胎吸组,同时选取计划阴道分娩而后因特殊原因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孕妇2... 目的探讨Kiwi胎头真空吸引器在阴道助产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3月于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使用Kiwi胎头真空吸引器实施胎头吸引的初产孕妇30例为胎吸组,同时选取计划阴道分娩而后因特殊原因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孕妇23例为剖宫产组。比较2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及新生儿相关指标。结果2组第二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及软产道损伤、产后会阴水肿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头皮血肿、颅内出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吸组新生儿中,3例娩出后1 min Apgar评分分别为8、9、6分。剖宫产组新生儿中,仅1例娩出后1 min Apgar评分为7分。胎吸组新生儿中,有9例(30.00%)因黄疸、呼吸急促、窒息等原因转至新生儿科;剖宫产组新生儿中,有4例(17.39%)因黄疸、新生儿低血糖、鼻塞等原因转至新生儿科。胎吸组转科新生儿中,2例(15.38%)出现高总胆红素血症,剖宫产组未出现高总胆红素血症。胎吸组、剖宫产组新生儿动脉血pH值分别为(7.38±0.02)、(7.45±0.0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wi胎头真空吸引器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其应用于阴道助产中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产妇及新生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wi胎头真空吸引 剖宫产 助产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电动切割吸引器手术对慢性鼻窦炎的影响
13
作者 雷建亮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究鼻内窥镜下电动切割吸引器手术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进行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48例实施鼻内窥镜常规手术,观察组48例实施鼻内窥镜下电动切割吸引器手术。结果:观察... 目的:探究鼻内窥镜下电动切割吸引器手术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进行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48例实施鼻内窥镜常规手术,观察组48例实施鼻内窥镜下电动切割吸引器手术。结果:观察组嗅觉功能、通气功能、手术效果、并发症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电动切割吸引器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可改善嗅觉功能、通气功能,可提高手术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内窥镜下电动切割吸引手术 鼻内窥镜常规手术 嗅觉功能 通气功能 并发症率
下载PDF
多功能吸引器在免充气经口腔镜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松 方静 +3 位作者 郑绪才 陈公仆 周径 王圣应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总结在免充气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切除术标准手术流程中应用新型多功能吸引器的安全性及便利性。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接受免充气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目的:总结在免充气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切除术标准手术流程中应用新型多功能吸引器的安全性及便利性。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接受免充气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共纳入23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其中221例行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时间平均(161.28±2.71)min;18例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时间平均(192.33±10.66)min。术后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未发生永久性低钙血症、喉返神经损伤。结论:在标准免充气经口腔镜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流程中应用多功能吸引器利于空间的建立,可协助暴露手术视野,加快烟雾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检查 免充气 经口入路 多功能吸引
下载PDF
一次性密闭式负压吸引器连接管冲洗接头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15
作者 马鑫 吴晶 +1 位作者 孙强 潘树义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721-724,共4页
目的研制一次性密闭式负压吸引器连接管冲洗接头,探讨其在气管切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研制一次性密闭式负压吸引器连接管冲洗接头(专利号:ZL 202021684079.1)。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高压氧科60... 目的研制一次性密闭式负压吸引器连接管冲洗接头,探讨其在气管切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研制一次性密闭式负压吸引器连接管冲洗接头(专利号:ZL 202021684079.1)。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高压氧科60名气管切开塑料套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自身对照、重复测量的方式,每次吸痰后使用一次性密闭式负压吸引器连接管冲洗接头冲洗连接管的患者为试验组,每次吸痰后采用传统方式冲洗连接管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操作时间,在连续使用第3天及第7天连接管头端和内壁细菌菌落数。结果试验组单次冲洗操作用时(5.238±0.116)s,对照组操作用时(11.580±0.27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连续使用第3天及第7天连接管头端及内壁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研制的一次性密闭式负压吸引器连接管冲洗接头可节省冲洗时间,降低密闭式冲洗连接管头端污染概率,并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式负压吸引 连接管 冲洗接头
下载PDF
腹腔镜下吸引器刮吸法在肝血管瘤剥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会星 欧阳才国 +2 位作者 吴振宇 秦玉刚 高蔚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439-443,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为58例患者行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的临床资料,统计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54例成功施行完全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4例因术中出血较难...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为58例患者行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的临床资料,统计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54例成功施行完全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4例因术中出血较难控制中转开腹,中转率6.9%。手术时间平均(193.6±51.7)min,术中出血量(374.8±241.6)mL。术后平均住院(9.3±2.7)d。5例术后出现轻微胆漏,发生率8.6%;10例并发右侧胸腔积液,发生率17.2%。无术后出血、肝功能衰竭、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下吸引器是剥离肝血管瘤的一件“利”器,沿肝血管瘤壁以吸引器刮吸钝性剥离血管瘤有助于显露保护瘤体周边重要脉管结构,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吸引 腹腔镜检查 剥除术
下载PDF
双通道负压吸引器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研究
17
作者 丁洪瑞 刘腾飞 +3 位作者 杨柳 曹月鹏 李彭依 钱晨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809-813,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双通道负压吸引器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本院首诊并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102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1),2组患者手术均由相同手术团队完成,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常规的... 目的探讨新型双通道负压吸引器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本院首诊并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102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1),2组患者手术均由相同手术团队完成,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常规的单通道负压吸引器,观察组患者术中使用新型腹腔镜手术用双通道负压吸引器,对术中患者体内手术烟雾以及多余的CO_(2)持续负压吸引,对比2组患者术中消除烟雾效果、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擦镜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术中手术视野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道重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建立气腹后ETCO_(2)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双通道负压吸引器具有良好的消除烟雾效果,减少擦镜次数并改善手术视野质量,有助于缩短手术进程,并且未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双通道负压吸引
下载PDF
介绍一种新型防堵塞吸引管及吸引器
18
作者 李明兰 杨晖 唐文琴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1期116-117,共2页
设计一种防堵塞效果更好且能够收集较为完好的组织标本的防堵塞吸引管,避免因吸引管堵塞引起的手术时间延长和标本的遗失。
关键词 手术室 吸引 防堵塞 手术护理 手术时间
下载PDF
基于混合算法优化BP-PID控制的负压吸引器研究
19
作者 赵力杰 甘屹 孙福佳 《建模与仿真》 2023年第1期304-316,共13页
负压伤口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NPWT)是一种创面治疗新技术,负压吸引器应用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伤口愈合治疗中。真空泵作为负压源是主要的工作部件,针对其存在外部干扰、传感器延迟以及建模不精确等引起的负压... 负压伤口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NPWT)是一种创面治疗新技术,负压吸引器应用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伤口愈合治疗中。真空泵作为负压源是主要的工作部件,针对其存在外部干扰、传感器延迟以及建模不精确等引起的负压强度不稳定的现象,提出一种应用于真空泵的连续负压控制优化方法。首先,提取真空泵及导管等的关键参数,建立负压吸引器创面治疗过程中的数学模型;其次,结合BP神经网络和PID控制,通过识别并优化真空泵伺服动态控制参数,并反馈到控制器输入端;最后,引入灰狼算法(GWO)与粒子群算法(PSO)的混合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进一步提高神经网络的精度。通过仿真,与传统PID、BP-PID及PSO-BP-PID相比,所提出的混合算法分别提前了1.0s 、0.5 s和0.4 s,稳态误差分别减少了98%、90%和80%,且几乎无振荡和超调,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应用于负压吸引器上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 BP神经网络 算法优化 负压吸引 治疗新技术 稳态误差 负压控制 工作部件
下载PDF
双管接负压吸引器引流与传统胸带加压包扎法在乳房下脂肪筋膜瓣保乳整形术中的应用比较
20
作者 王俏 边丽娜 仇慧敏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2039-2043,共5页
目的:探究双管接负压吸引器引流与传统胸带加压包扎法在乳房下脂肪筋膜瓣保乳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乳房下脂肪筋膜瓣保乳整形术的患者98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n=49... 目的:探究双管接负压吸引器引流与传统胸带加压包扎法在乳房下脂肪筋膜瓣保乳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乳房下脂肪筋膜瓣保乳整形术的患者98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n=49)采用双管接负压吸引器引流,对照组(n=49)采用传统胸带加压包扎法引流,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记录患者术后胸壁拔管时间、腋窝拔管时间、胸壁引流量、腋窝引流量、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分、简明疼痛量表(BPI)评分,观察患者术后皮瓣坏死情况、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及舒适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胸壁拔管时间、腋窝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胸壁引流量、腋窝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FACT-B、BP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FACT-B、BPI评分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皮瓣坏死发生率较低,且高级别皮瓣坏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间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1d、1月、3月的舒适度均较高(P<0.05)。结论:双管接负压吸引器引流在乳房下脂肪筋膜瓣保乳整形术后引流效果、疼痛缓解方面优于传统胸带加压包扎法,可以其舒适度及生活质量,降低术后皮瓣坏死、淋巴水肿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管接负压吸引引流 传统胸带加压包扎法 乳房下脂肪筋膜瓣保乳整形术 术后引流量 皮瓣坏死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