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胁迫下荒漠共生植物红砂与珍珠的根茎叶中离子吸收与分配特征 被引量:29
1
作者 赵昕 杨小菊 +3 位作者 石勇 何明珠 谭会娟 李新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63-972,共10页
西北荒漠地区C3小灌木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和C4半灌木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在特定环境下混生在一起,分布面积广阔。以采自腾格里沙漠边缘荒漠地带的天然野生珍珠猪毛菜和红砂群落的幼苗为材料,经0、100、200、300、400m... 西北荒漠地区C3小灌木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和C4半灌木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在特定环境下混生在一起,分布面积广阔。以采自腾格里沙漠边缘荒漠地带的天然野生珍珠猪毛菜和红砂群落的幼苗为材料,经0、100、200、300、400mmol/L NaCl盐溶液共同胁迫10 d,检测它们的含水量、主要矿质离子在根茎叶的含量与分布,揭示二者耐盐的共生协同的离子平衡适应机制。试验结果发现,珍珠猪毛菜叶片具有"吸钾排钠的"的耐盐特征,红砂叶片具备"吸钠排钾"的特征,吸收利用无机矿质离子具备互补效应。二者耐盐Cl、Ca和Si离子吸收与累积能力存在很大差异:随着盐胁迫程度加剧,红砂的根茎叶中Cl离子含量持续增加,并且为珍珠猪毛菜的2—5倍;珍珠猪毛菜根中Ca离子含量为红砂的2—3倍,但含量变化不显著;红砂根中Si离子含量迅速降低后稳定,并且是珍珠猪毛菜根的3—5倍,其他器官变化差异较小。因此,红砂与珍珠猪毛菜的共培养盐胁迫下根中吸收的离子侧重不同,红砂以Na、Cl、Si为主,珍珠猪毛菜以K、Ca为主。随着盐胁迫的程度加强,离子选择吸收系数S k,Na的变化趋势降低,表明二者叶部对Na的选择性减小,K的选择性吸收积累增大,增强了它们的抗盐性,最终使叶片所受盐害减小。总之红砂与珍珠猪毛菜共生的耐盐离子稳态机制显著不同,离子吸收与分布具有互补互利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红砂 珍珠猪毛菜 离子 吸收与分配
下载PDF
氮肥用量对花生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戴良香 张智猛 +4 位作者 张冠初 张杨 慈敦伟 秦斐斐 丁红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0-375,共6页
为明确花生氮素吸收与分配规律,以花育25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土柱栽培试验,采用15N示踪法研究氮肥用量对花生不同器官氮素同化吸收与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氮量超过90 kg·hm-2(N2)时,花生植株各器官干物质量及氮素积累量基本... 为明确花生氮素吸收与分配规律,以花育25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土柱栽培试验,采用15N示踪法研究氮肥用量对花生不同器官氮素同化吸收与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氮量超过90 kg·hm-2(N2)时,花生植株各器官干物质量及氮素积累量基本不再显著增加。籽仁干物重在3个施氮量(N1、N2、N3)条件下分别较不施氮增加2.61%、5.32%和1.88%,且在施氮量90 kg·hm-2(N2)时最高,为19.00 g/株。同一施氮量条件下,花生不同器官15N积累量表现为籽仁>叶>茎>果壳>根;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15N在花生各器官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N2增加了15N在籽仁中的分配比例,降低了茎和叶片中的分配比例,促进氮素由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转运,提高了15N在籽仁中的积累量,其氮肥利用率分别较N1、N3和N4提高22.77%、17.56%和28.13%。综上,本试验条件下施用90 kg·hm-2氮素(N2)可提高花生籽仁干物重,增加氮素积累量和氮肥利用率。一元二次方程模拟结果表明,77.19 kg·hm-2为花生产量最高的最适施氮量。本研究结果为花生氮肥利用率及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施氮量 15N 氮肥利用率 氮素吸收与分配
下载PDF
2种杂交水稻对2种不同土壤中Cd吸收与分配的比较 被引量:18
3
作者 成颜君 龚伟群 +1 位作者 李恋卿 潘根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95-1900,共6页
选择两种水稻(超级稻"Ⅱ优明86"和普通杂交稻"汕优63")与乌栅土和红沙泥田两种水稻土为材料,采用添加(2.5mgCd·kg-1土)和不添加外源Cd处理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杂交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对Cd的吸收及其器官... 选择两种水稻(超级稻"Ⅱ优明86"和普通杂交稻"汕优63")与乌栅土和红沙泥田两种水稻土为材料,采用添加(2.5mgCd·kg-1土)和不添加外源Cd处理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杂交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对Cd的吸收及其器官分配。结果表明,抽穗期是杂交稻和超级稻Cd吸收的关键时期,且Cd处理下超级稻品种Cd吸收能力高于普通杂交稻品种。无外源Cd处理下,超级稻品种比普通杂交稻品种表现出更高的转运能力,因而是转运和器官分配特点而不是吸收Cd能力决定两者的子粒Cd水平。不过,在外源Cd处理下,土壤因素成为超级稻子粒Cd含量高于杂交稻的主要因素,超级稻在Cd化学有效性高的红沙泥田中的Cd吸收能力显著高于普通杂交稻,这可能是我们以前报道的酸性红壤水稻土中杂交稻子粒Cd吸收积累成倍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CD 吸收与分配 土壤条件 生育期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分布及冬小麦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培培 杨明欣 +2 位作者 董文旭 陈素英 胡春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5-759,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华北平原山前平原区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氮、磷、钾等养分分布及冬小麦吸收与分配变化和对产量的影响。试验设深翻耕秸秆还田(MC)、秸秆还田旋耕(X)、秸秆粉碎免耕(NC)和整秸覆盖免耕(NW)4种冬小麦播前土壤耕作方式。...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华北平原山前平原区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氮、磷、钾等养分分布及冬小麦吸收与分配变化和对产量的影响。试验设深翻耕秸秆还田(MC)、秸秆还田旋耕(X)、秸秆粉碎免耕(NC)和整秸覆盖免耕(NW)4种冬小麦播前土壤耕作方式。试验结果表明,6年的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养分分布及冬小麦吸收与分配有显著影响。秸秆还田旋耕可显著提高土壤表层(0~5 cm)有机质、全氮以及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但随土壤深度增加,提高效果呈逐渐下降趋势;2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显著低于秸秆粉碎免耕处理。两种免耕模式(NC、NW)植株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在苗期明显低于翻耕(MC)和旋耕(X)模式,在返青期差异最为显著。到拔节和扬花期,免耕(NC、NW)植株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与翻耕(MC)和旋耕(X)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少,并最终影响到籽粒养分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养分 养分吸收与分配 小麦
下载PDF
叶面不同施氮量对大豆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灿东 郭泰 +5 位作者 王志新 郑伟 张振宇 郭美玲 李于 王囡囡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7-562,共6页
为研究大豆叶面氮素吸收与分配规律,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大豆主栽品种合丰50为试验材料,采用15N示踪法在大豆R5期进行叶面施氮处理,研究大豆不同器官对氮素同化吸收及积累分配情况。结果表明:当施氮量超过4.5kg·hm-2(N3)条件下,大... 为研究大豆叶面氮素吸收与分配规律,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大豆主栽品种合丰50为试验材料,采用15N示踪法在大豆R5期进行叶面施氮处理,研究大豆不同器官对氮素同化吸收及积累分配情况。结果表明:当施氮量超过4.5kg·hm-2(N3)条件下,大豆植株各器官干物质量、氮素含量、氮素积累量均不再显著增加。子粒干物重在4个施氮量(N1、N2、N3、N4)条件下分别比无氮处理增加2.51%,5.01%,9.55%和0.51%,在4.5kg·hm-2(N3)条件下最高,为21.8g/株。同一施氮量条件下,大豆不同器官15N积累量为子粒>茎>叶>荚皮>叶柄>根;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15N在各器官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在4.5kg·hm-2(N3)条件下达到最高值,子粒15N积累量为8.17mg/株。从N1到N3处理增加施氮量降低了15N在子粒中的分配比例,但提高了15N在叶片中的分配比例,同时提高了15N在子粒中的积累量。本研究从理论上证明了在大豆R5期进行叶面施氮时,氮素主要积累于子粒中,从而有利于子粒干物质积累,最终获得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叶面施氮 不同施氮量 氮素吸收与分配
下载PDF
秸秆灰配施生物菌肥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朱小梅 刘冲 +5 位作者 邢锦城 丁海荣 赵宝泉 刘兴华 王茂文 洪立洲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37-341,共5页
以单施氮磷肥为对照,研究了盆栽条件下,秸秆灰全部或部分代替化学钾肥及与生物菌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学钾肥与秸秆灰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盆栽小麦的籽粒产量,其中以全量秸秆灰配施生物菌肥(A1M)与半... 以单施氮磷肥为对照,研究了盆栽条件下,秸秆灰全部或部分代替化学钾肥及与生物菌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学钾肥与秸秆灰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盆栽小麦的籽粒产量,其中以全量秸秆灰配施生物菌肥(A1M)与半量秸秆灰配施生物菌肥(K2A2M)处理增产效果尤为显著,与对照(CK1)相比,增幅分别为66.2%和70.9%;A1M处理对提高小麦籽粒中氮、磷、钾含量与氮、磷、钾素积累量效果显著,而K2A2M处理对提高根须中的氮、磷含量与积累量有明显作用;除CK1外,氮、磷、钾素的养分利用效率分别以全量秸秆灰(A1)、化学钾肥(K1)和半量秸秆灰配施生物菌肥(K2A2M)处理最高,养分收获指数均以A1M处理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灰 生物菌肥 小麦 产量 养分吸收与分配
下载PDF
局部湿润方式下玉米对不同根区氮素的吸收与分配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田田 康绍忠 +1 位作者 李志军 张富仓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5-113,共9页
采用分根装置,对均匀灌水、固定灌水和交替灌水3种方式下,于1/2根区设施(^(15)NH_4)_2SO_4的处理;另1/2根区施入等量的(^(14)NH_4)_2SO_4,研究玉米不同根区氮素的吸收与分配特征。结果表明,处理15、20、40 d时,玉米累积^(15)N肥料氮量... 采用分根装置,对均匀灌水、固定灌水和交替灌水3种方式下,于1/2根区设施(^(15)NH_4)_2SO_4的处理;另1/2根区施入等量的(^(14)NH_4)_2SO_4,研究玉米不同根区氮素的吸收与分配特征。结果表明,处理15、20、40 d时,玉米累积^(15)N肥料氮量表现为,固定灌水下^(15)N施在灌水区分别是非灌水区的2.37、2.95和3.41倍;交替灌水下^(15)N施在先灌水区是后灌水区的1.57、1.08和1.06倍。作物自不同根区土壤或肥料吸收氮素占总吸氮量的百分数表明,交替灌水时,不同根区有同等贡献;固定灌水时,作物吸收的氮素绝大部分来自灌水区。根系的氮素吸收速率和根长均表现为,交替灌水两根区趋于相同;固定灌水的非灌水区明显小于灌水区,表明吸收速率和根长对作物吸收氮素都有重要作用。处理40 d时,玉米各部分累积^(15)N肥料氮占根区总吸收量百分数为地上部:均匀灌水>交替灌水>固定灌水;^(14)N区根系:^(15)N施在固定灌水的非灌水区>其他4个处理;^(15)N区根系:^(15)N施在固定灌水的灌水区>固定灌水的非灌水区和交替灌水任一根区>均匀灌水。说明局部供水使根系的氮素分配明显增多,地上部减少;两种局部灌水所不同的是,固定灌水时,氮素向灌水区根系的分配大于非灌水区;交替灌水时,两根区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湿润方式 不同根区 氮素 吸收与分配 ^15N肥料
下载PDF
叶面氮素施量对大豆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灿东 郭泰 +5 位作者 王志新 郑伟 张振宇 李于 王囡囡 刘忠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61-1365,共5页
【目的】叶面喷施氮肥在大豆生产中已普遍应用,大量研究报道表明叶面喷施氮肥能够使大豆获得不同程度的增产。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15N示踪技术,探索不同施氮量下氮素经大豆叶面吸收后在大豆植株各组织器官的积累与分配情况,... 【目的】叶面喷施氮肥在大豆生产中已普遍应用,大量研究报道表明叶面喷施氮肥能够使大豆获得不同程度的增产。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15N示踪技术,探索不同施氮量下氮素经大豆叶面吸收后在大豆植株各组织器官的积累与分配情况,为大豆叶面氮肥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黑龙江省大豆优势产区三江平原,以该地区5年内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大豆主栽品种"合丰55"为试验材料,采用15N示踪技术,以上海化工研究院生产的丰度为20.17%的15N标记尿素水溶液为叶面肥料,设置不同叶面氮素喷施量处理N 0、3.5、4.0、4.5、5.0 kg/hm2(N0、N1、N2、N3、N4),在大豆重要的需氮时期鼓粒期(R5)进行叶面施氮处理。分析不同叶面氮素喷施量对大豆标记氮吸收、分配利用规律以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叶面喷施N 4.5 kg/hm2(N3)大豆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含量及氮素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与不施氮处理(N0)相比,籽粒干重(21.7 g/plant)和总干物重(70.1g/plant)分别增加6.37%和8.51%,籽粒氮素含量(6.15 g/kg)增加10.81%,籽粒氮素积累量(133.3 mg/plant)增加18.07%。在同一施氮水平下,大豆不同器官标记N积累量为籽粒>茎>叶>荚皮>叶柄>根,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施氮量为4.5 kg/hm2处理条件下,籽粒标记氮积累量(9.76 mg/plant)分别较茎(2.46 mg/plant)、叶(1.28 mg/plant)、荚皮(1.26 mg/plant)、叶柄(0.9 mg/plant)及根(0.41 mg/plant)高2.96、6.63、6.75、9.84和22.8倍。不同施氮处理下,各器官标记氮积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为4.5 kg/hm2处理条件下达到最高值,其中籽粒中标记氮达到9.76 mg/plant。标记氮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与积累量无明显相关性,可能是不同施氮量下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不同所致,总体表现为籽粒>茎>叶>荚皮>叶柄>根,在施氮量为5.0kg/hm2条件下籽粒标记氮分配率最高,为63.81%。【结论】在叶面喷施氮4.5 kg/hm2条件下,籽粒标记氮积累量和干物重最高,分别为每株9.76 mg和21.7 g。就"合丰55"品种而言,叶面施氮量为4.5 kg/hm2最有利于籽粒氮素及干物质积累。大豆鼓粒期(R5)进行叶面施氮时,氮素主要积累于籽粒中,有利于籽粒干物质积累,最终获得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叶面 氮素 吸收与分配
下载PDF
作物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动态模拟 被引量:26
9
作者 庄恒扬 曹卫星 +1 位作者 蒋思霞 王志刚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11,共5页
对作物氮素的吸收和分配的模拟作了一些改进:假定作物地上部与根系的生长总是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作物根系本身不成为限制养分吸收的因素,从而避免了对根系生长和功能变化模拟的困难;采用高产条件下的作物氮素相对吸收速率反映作物对土壤... 对作物氮素的吸收和分配的模拟作了一些改进:假定作物地上部与根系的生长总是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作物根系本身不成为限制养分吸收的因素,从而避免了对根系生长和功能变化模拟的困难;采用高产条件下的作物氮素相对吸收速率反映作物对土壤养分要求随生育期的变化;用氮素分配指数描述氮素的分配。采用江苏响水、扬州两地的试验资料对模型检验,表明模型对小麦植株含氮率动态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图5,参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氮素吸收与分配 动态模拟
下载PDF
现代温室冬春茬黄瓜矿质元素吸收与分配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魏述英 吴震 +1 位作者 裴孝伯 黄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1-657,共7页
以欧洲类型“迷你”黄瓜品种“戴多星”为试材,研究了现代温室条件下冬春茬黄瓜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和矿质营养吸收分配特性,并对黄瓜的矿质营养需求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黄瓜生长发育前期,植株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在叶部,初果期... 以欧洲类型“迷你”黄瓜品种“戴多星”为试材,研究了现代温室条件下冬春茬黄瓜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和矿质营养吸收分配特性,并对黄瓜的矿质营养需求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黄瓜生长发育前期,植株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在叶部,初果期以茎部为主,中后期以果实积累最多。各矿质元素在黄瓜不同器官的积累量随植株生长而增加,但分配率不同。其中生长前期70%8-0%集中在叶部,茎和根中的分配量仅占同期的20%3-0%,结果后期根部的矿质元素分配率下降到1%-2%,茎叶中的比例也大幅度下降,花果中的分配率为40%5-0%。矿质元素吸收量随生长发育而呈不同程度的增加,整个生长期以氮、钾、钙为主,其次是镁和磷。各生长阶段植株对不同矿质元素吸收量不同,02-0 d和406-0 d期间钙吸收量最大,分别为8.6和21.3 kg/hm^2;608-0 d钾吸收量最大,达到79.6 kg/hm^2;204-0 d和801-00 d氮吸收量最大,分别为7.4和88.7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温室 冬春茬黄瓜 矿质元素 吸收与分配
下载PDF
氮磷钾缺乏对薯蔓并长期甘薯生物量累积、养分吸收与分配及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任丽花 余华 +2 位作者 刘文静 罗土炎 罗钦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186-1191,共6页
田间小区试验通过不同施肥处理,研究氮磷钾配比对甘薯生物量累积、养分吸收与分配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薯蔓并长期甘薯的块根及茎叶在全素(NPK)处理下均能获得较大的生物量累积,块根中的养分含量也相对较高。与全素(NPK)相比,氮、... 田间小区试验通过不同施肥处理,研究氮磷钾配比对甘薯生物量累积、养分吸收与分配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薯蔓并长期甘薯的块根及茎叶在全素(NPK)处理下均能获得较大的生物量累积,块根中的养分含量也相对较高。与全素(NPK)相比,氮、磷、钾缺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甘薯块根及茎叶的生物量累积,其中氮磷钾均缺乏(CK)影响最大,氮肥其次;缺氮显著影响了甘薯块根中氮的吸收,显著增加了甘薯各器官钾元素的吸收,对各器官磷的吸收影响不显著;缺磷显著降低了甘薯块根中氮和钾的含量,而缺钾增加了甘薯块根中氮的吸收,但对甘薯各器官的磷含量影响不显著。另外,氮、磷、钾缺乏降低了甘薯块根中的养分含量,作为一种淀粉类作物,淀粉含量在氮磷钾均缺乏(CK)情况下最低,其次是缺氮处理,但缺氮与缺磷和缺钾处理相比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表明,除氮磷钾均缺乏情况,缺氮对薯蔓并长期甘薯的生长及块根中的养分含量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生物量 养分吸收与分配 品质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土壤养分差异及对水稻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秋菊 张玉龙 +3 位作者 赵宏亮 陈庆复 刘军 孟英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21,共6页
采用单因素方法研究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土壤在水稻生长发育期间土壤氮、磷、钾养分变化特征及对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碱解氮、速效磷在水稻各生长发育期差异极显著;不同... 采用单因素方法研究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土壤在水稻生长发育期间土壤氮、磷、钾养分变化特征及对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碱解氮、速效磷在水稻各生长发育期差异极显著;不同类型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排序为白浆土>草甸黑土>草甸土>黑土>盐碱土,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排序为黑土>白浆土>草甸土>草甸黑土>盐碱土,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排序为盐碱土>白浆土>黑土>草甸黑土>草甸土;水稻对不同类型土壤氮、磷养分吸收量与土壤中氮、磷养分含量呈正相关,对钾的吸收无规律性变化,水稻植株中氮、磷、钾养分的累积量主要受水稻生物产量和植株中养分含量的影响;成熟期水稻穗部氮、磷含量高于茎部和叶部,茎部钾含量高于穗部和叶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稻 养分 吸收与分配
下载PDF
麦棉套作复合根系群体对棉株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瑛 周治国 +3 位作者 陈兵林 孟亚利 束红梅 蒋光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41-2346,共6页
在盆栽麦棉套作条件下,于2003~2004年设置麦棉自然根系(麦棉根系和肥水均可相互通过)、麦棉纱网隔根(肥水可相互通过,麦棉根系不能相互通过)和麦棉塑膜隔根(麦棉根系和肥水均不能相互通过)3种麦棉根系处理,运用小麦叶片15N富... 在盆栽麦棉套作条件下,于2003~2004年设置麦棉自然根系(麦棉根系和肥水均可相互通过)、麦棉纱网隔根(肥水可相互通过,麦棉根系不能相互通过)和麦棉塑膜隔根(麦棉根系和肥水均不能相互通过)3种麦棉根系处理,运用小麦叶片15N富积标记法和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麦棉复合根系群体对棉花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麦棉套作群体中,既存在麦棉共处期小麦对棉花根区氮素的竞争,又存在小麦根区及其所吸收氮素向棉花的转移.棉花根系吸收的15N肥料大多分配到地上部,根系分配的量较少,且麦棉自然根系处理地上部的15N标记肥料氮的吸收率(NUR)最大,纱网隔根处理次之,塑膜隔根处理最少.在麦棉共处期,麦棉自然根系处理棉花的植株从15N标记肥料中吸收的氮占其全氮的百分率(Ndff)和NUR均低于隔根处理.至棉花初花期(小麦已收获,秸秆原位埋入土壤中),麦棉自然根系处理棉花吸收的氮素主要来源于化学肥料而非秸秆降解物.棉株不同器官所分配的15N标记肥料比例不同,棉花生殖器官中15N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器官.麦棉自然根系处理棉株生物量也高于隔根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棉套作 棉花 氮素 吸收与分配 15N同位素示踪
下载PDF
施肥、起垄和品种对黄土高原新造耕地马铃薯氮磷钾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凯博 陈怡平 +5 位作者 郑太波 魏蓉 孙琦 李媛 上官周平 张永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4-152,共9页
于2019―2020年在黄土高原延安地区选择典型新造耕地,开展不同栽培措施和品种下马铃薯氮、磷和钾元素吸收量及其分配规律的研究。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克新1号+NPK(氮磷钾无机肥)+平作(CK)、克新1号+NPK+起垄(T1)、克新1号+NPKM(氮磷钾... 于2019―2020年在黄土高原延安地区选择典型新造耕地,开展不同栽培措施和品种下马铃薯氮、磷和钾元素吸收量及其分配规律的研究。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克新1号+NPK(氮磷钾无机肥)+平作(CK)、克新1号+NPK+起垄(T1)、克新1号+NPKM(氮磷钾无机肥+有机肥)+平作(T2)、克新1号+NPKM+起垄(T3)、陇薯7号+NPKM+起垄(T4)、NK001/冀张薯8号+NPKM+起垄(T5)和青薯9号+NPKM+起垄(T6)。结果表明,新造耕地马铃薯块茎氮、磷和钾含量最高,其次为地上部,根系最低。品种差异对马铃薯不同部位氮含量分配格局有一定影响,但对磷、钾含量分配格局影响不大。与克新1号(T3)相比,陇薯7号(T4)和青薯9号(T6)马铃薯块茎氮含量分别平均下降47.5%和46.6%。起垄和增施有机肥没有显著改变新造耕地马铃薯氮、磷和钾元素吸收量及其分配格局;栽培品种对马铃薯氮、磷和钾吸收量影响显著,陇薯7号(T4)和青薯9号(T6)马铃薯氮、磷和钾元素吸收量分别是克新1号(T3)的1.8倍和1.3倍、2.2倍和1.4倍、2.5倍和1.7倍;并且其植株地上部分氮、磷和钾元素分配比例也明显高于克新1号。研究区新造耕地马铃薯平均N、P_(2)O_(5)、K_(2)O吸收量分别为50.8、22.5、161.3 kg,在不考虑增施有机肥情况下,建议施用N∶P_(2)O_(5)∶K_(2)O用量和比例为142∶145∶32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栽培措施 品种 氮磷钾 吸收与分配 黄土高原
下载PDF
苎麻对钙素营养的吸收与分配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廷良 杨瑞芳 +3 位作者 崔国贤 罗中钦 肖红松 李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4-626,共3页
以湘苎三号和多倍体二号为材料,采用土培方法,研究了钙在苎麻植株体内的吸收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施钙能促进苎麻对钙的吸收;高钙处理时钙的吸收集中于生育中期和后期,低钙和不施钙处理时钙的吸收集中于生育前期和中期;苎麻以叶中钙的... 以湘苎三号和多倍体二号为材料,采用土培方法,研究了钙在苎麻植株体内的吸收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施钙能促进苎麻对钙的吸收;高钙处理时钙的吸收集中于生育中期和后期,低钙和不施钙处理时钙的吸收集中于生育前期和中期;苎麻以叶中钙的含量最高,叶是钙的主要累积部位,叶中钙的分配比例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钙素营养 吸收与分配
下载PDF
磷胁迫下氮形态对苗期玉米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平 高祥 +2 位作者 周毅 赵建荣 汪建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4-699,共6页
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比较Ca_3(PO_4)_2模拟磷胁迫条件时3种氮处理(NO_3^--N、NH_4^+-N、NO_3^--N+NH_4^+-N)对玉米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KH_2PO_4处理相比,磷胁迫处理时,硝态氮、铵态氮及铵硝混合营养处理的玉米整株生物... 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比较Ca_3(PO_4)_2模拟磷胁迫条件时3种氮处理(NO_3^--N、NH_4^+-N、NO_3^--N+NH_4^+-N)对玉米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KH_2PO_4处理相比,磷胁迫处理时,硝态氮、铵态氮及铵硝混合营养处理的玉米整株生物量分别降低38.1%、17.4%和20.8%;与此同时,铵态氮处理的玉米植株全氮、氮素累积量、有机氮及硝态氮含量显著升高,而硝态氮处理时全氮、氮素累积量、有机氮显著降低,硝态氮含量无明显变化;此外,与硝态氮及铵硝混合处理相比,铵态氮处理的玉米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最大,而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含量下降幅度最小。因此,本试验中,铵态氮处理的玉米更耐磷胁迫,表现为增加了氮的吸收和积累以及增强可溶性蛋白降解为氨基酸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胁迫 玉米 氮形态 吸收与分配
下载PDF
碱胁迫对猴樟幼苗钾钠离子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丽华 韩浩章 +4 位作者 李素华 王芳 赵荣 王晓立 张颖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1年第11期27-31,39,共6页
目的:研究猴樟幼苗钾、钠离子吸收与分配对碱胁迫的响应规律。方法:采用水培培养的方式,检测不同浓度Na_(2)CO_(3)处理下猴樟幼苗根、茎、叶器官中的K^(+)/Na^(+)、S_(K,Na)(根-茎)和S_(K,Na)(根-叶)的变化。结果:Na_(2)CO_(3)处理显著... 目的:研究猴樟幼苗钾、钠离子吸收与分配对碱胁迫的响应规律。方法:采用水培培养的方式,检测不同浓度Na_(2)CO_(3)处理下猴樟幼苗根、茎、叶器官中的K^(+)/Na^(+)、S_(K,Na)(根-茎)和S_(K,Na)(根-叶)的变化。结果:Na_(2)CO_(3)处理显著降低猴樟根系的K^(+)/Na^(+)比值,浓度越高越明显。10 mmol/L Na_(2)CO_(3)处理6 h后,茎器官中的K^(+)/Na^(+)和S_(K,Na)(根-茎)显著高于对照,30 mmol/L Na_(2)CO_(3)处理6 h后,茎器管K^(+)/Na^(+)、叶器官K^(+)/Na^(+)、S_(K,Na)(根-茎)和S_(K,Na)(根-叶)显著高于对照;对照根、茎、叶的K^(+)/Na^(+)均在处理后的48 h和120 h时出现高峰,Na_(2)CO_(3)处理的根、茎器官K^(+)/Na^(+)和S_(K,Na)(根-茎)均在处理后的6 h至12 h显著提高,之后呈下降趋势;叶器官K^(+)/Na^(+)和S_(K,Na)(根-叶)在处理后的6 h至12 h提高,在48 h和120 h时又出现高峰。结论:猴樟通过提高S_(K,Na)(根-茎)响应10 mmol/L碱胁迫;通过提高S_(K,Na)(根-茎)和S_(K,Na)(根-叶)来响应30 mmol/L碱胁迫;碱胁迫影响猴樟K^(+)、Na^(+)的吸收与分配的节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胁迫 猴樟幼苗 钾离子 吸收与分配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香樟幼苗离子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颜路明 郭祥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6-1180,共5页
以2年生香樟幼苗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 HCO_3和Na_2CO_3(1︰1)混合溶液(0、50、100、200、300 mmol/L)处理,研究香樟幼苗对Fe^(2+)、Mg^(2+)、K^+、Na^+的吸收和分配。结果表明:随盐碱胁迫程度的增加,香樟幼苗根系和茎器官中的K^+含量... 以2年生香樟幼苗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 HCO_3和Na_2CO_3(1︰1)混合溶液(0、50、100、200、300 mmol/L)处理,研究香樟幼苗对Fe^(2+)、Mg^(2+)、K^+、Na^+的吸收和分配。结果表明:随盐碱胁迫程度的增加,香樟幼苗根系和茎器官中的K^+含量呈下降趋势,而叶片中的K^+含量呈逐步上升趋势,其中叶片中的K^+含量最高,其次是根系,茎器官中的K^+含量最低;香樟幼苗根系、茎、叶片中的Na^+含量呈逐步上升趋势,其中根系中的Na^+含量最高,其次是叶片,茎器官中的Na^+含量最低;香樟幼苗根系、茎、叶片中的K^+/Na^+呈逐步下降趋势,其中茎器官中的K^+/Na^+最高,其次是叶片,根系中的K^+/Na^+最低。低盐碱胁迫(0~100 mmol/L)提高根、茎、叶器官中Fe^(2+)的含量,提高香樟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而高盐碱胁迫(100~300 mmol/L)则降低根器官中Fe^(2+)的含量,增加茎、叶器官中Fe^(2+)的含量,明显降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根器官中Fe^(2+)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茎器官,叶器官中Fe^(2+)的含量最低。盐碱胁迫对香樟幼苗根、茎、叶器官中Mg^(2+)的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盐碱胁迫初期,香樟幼苗通过将Na^+截留在根部,促进根器官对K^+、Fe^(2+)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转运,提高自身对低盐碱胁迫(0~100 mmol/L)的耐受性;高盐碱胁迫(100~300 mmol/L)严重影响香樟幼苗对K^+、Fe^(2+)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转运,影响香樟正常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胁迫 香樟幼苗 离子吸收与分配
下载PDF
砂姜黑土夏花生氮磷钾吸收与分配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涛 倪皖莉 +3 位作者 朱晓峰 赵西拥 王嵩 汪清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35期73-78,共6页
了解砂姜黑土地区花生养分的吸收特征,根据花生的需肥特点进行合理施肥,从而提高该地区花生产量和肥料利用率,为该地区花生生产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试验,在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取样分析植株不同器官养分累积量,研究砂姜黑土地... 了解砂姜黑土地区花生养分的吸收特征,根据花生的需肥特点进行合理施肥,从而提高该地区花生产量和肥料利用率,为该地区花生生产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试验,在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取样分析植株不同器官养分累积量,研究砂姜黑土地区夏花生养分吸收与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花生的生长发育,营养器官根、茎、叶中的氮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并在成熟期降到最低值;磷素含量总体呈现平稳的趋势;茎、叶中的钾素含量呈现"S"型变化,根中钾素含量呈先降后增的趋势。营养器官氮素含量叶片>根>茎;钾素含量茎>叶>根。荚果中氮、磷、钾的含量分别高于根、茎、叶中氮、磷、钾的含量。(2)花生植株氮、磷、钾的累积吸收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和生物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增加,收获期吸收量达到最大值,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0:(0.20~0.32):(0.47~0.95)。(3)氮、磷、钾在砂姜黑土夏花生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苗期均以茎叶为主,根的分配量相对较少;结荚期开始主要以荚果为主,根、茎、叶中的养分累积量逐渐减少,并向荚果中转移;成熟期荚果中的氮、磷、钾累积量达到最大值,氮素累积量占整株的93.50%、磷素为89.16%、钾素为69.30%,氮、磷、钾在根、茎、叶和荚果中的分配比例分别为0.47%:4.05%:1.98%:93.50%、0.66%:8.32%:1.87%:89.16%和1.32%:24.04%:5.26%:69.39%。综上,结荚至饱果期是花生养分吸收的高峰期,生产上应根据花生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特性,合理安排施肥,确保满足生长后期的养分需求,以增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花生 砂姜黑土 养分含量 累积量 吸收与分配
下载PDF
黑钙土缺素施肥对甜菜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吉立 冀金凤 +1 位作者 王宁 王鹏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10-15,共6页
为了确定施肥中缺少某一营养元素对甜菜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利用规律,于2016年和2017年在田间条件下,设置对照(不施用肥料)、缺氮施肥、缺磷施肥、缺钾施肥共4个处理,研究了缺素施肥对甜菜光合产物积累和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确定施肥中缺少某一营养元素对甜菜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利用规律,于2016年和2017年在田间条件下,设置对照(不施用肥料)、缺氮施肥、缺磷施肥、缺钾施肥共4个处理,研究了缺素施肥对甜菜光合产物积累和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年收获期,缺氮施肥处理的甜菜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比缺磷施肥处理、缺钾施肥处理降低了21.20%和45.20%,氮素吸收量分别降低了20.49%和33.63%;2017年缺氮施肥处理根系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低于缺磷和缺钾施肥处理,氮吸收量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对甜菜叶片干物质积累和氮吸收的影响处于同一水平;缺氮和缺磷、缺钾施肥处理相比降低了根系干物质分配比例,提高了叶片分配比例。综合分析认为,黑钙土上缺氮施肥对甜菜影响大于缺磷和缺钾,应注重氮肥的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黑钙土 缺素施肥 干物质积累 氮素吸收与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