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补灌条件下施氮对土壤氮素吸收与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家齐 夏桂敏 +2 位作者 张 张柏纶 迟道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5,共10页
为提高辽西地区花生产量和水氮利用率,本文以‘白沙1016’为对象,采取裂区试验,主区为雨养(W0)和测墒补灌(W1)两种灌溉模式,子区为0 kg·hm^(-2)(N0)、40 kg·hm^(-2)(N1)、60 kg·hm^(-2)(N2)和80 kg·hm^(-2)(N3)4个... 为提高辽西地区花生产量和水氮利用率,本文以‘白沙1016’为对象,采取裂区试验,主区为雨养(W0)和测墒补灌(W1)两种灌溉模式,子区为0 kg·hm^(-2)(N0)、40 kg·hm^(-2)(N1)、60 kg·hm^(-2)(N2)和80 kg·hm^(-2)(N3)4个施氮水平,研究施氮对测墒补灌条件下花生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积累及分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雨养和测墒补灌条件下,花生成熟期的单株干物质量分别为64.66~74.92 g和71.65~92.81 g,以W1N3处理最高,W0N0最低,且随施氮量呈现二次曲线变化趋势。花生植株氮积累量随施氮量变化趋势与干物质量一致,W1N2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了氮素积累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测墒补灌优化了花生植株中氮素的分配,延长了叶片氮素积累时长,同时提高了叶片氮素向荚果的转移量,继而相对雨养处理显著增加了花生荚果氮积累量所占植株氮积累总量的比重(氮收获系数)2.13%、氮肥农学利用率78.57%、氮肥表观回收率25.90%。花生收获后,土壤硝态氮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内,占0~60 cm土层的77.75%,且累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高而增加,但补灌会使土壤硝态氮下移造成硝态氮淋失。因此,综合考虑水氮利用效率,在辽西半干旱地区推荐W1N2为适宜花生生产水氮管理,其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6 485.03 kg·hm^(-2)、2.02 kg·m^(-3)和10.21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雨养 测墒补灌 施氮量 氮素吸收与转化 硝态氮 水氮利用率
下载PDF
硅对紫花苜蓿生长与土壤氮素吸收转化的影响
2
作者 桂枝 高建明 卢树昌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硅虽然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但是它在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作物产量、促进植物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利用、适当缓解因营养元素过多而引起的不良反应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为了研究硅肥对紫花苜蓿蓿(Medicago sativa... 硅虽然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但是它在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作物产量、促进植物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利用、适当缓解因营养元素过多而引起的不良反应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为了研究硅肥对紫花苜蓿蓿(Medicago sativa)生长和吸收利用氮素的情况,连续2年,采用田间试验的方式对苜蓿的株高、叶色、干重以及与氮素的吸收和利用相关的3个指标(吸氮量、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脲酶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期内,中高度的硅肥施用量对紫花苜蓿的株高、叶色、干重、吸氮量均有显著地促进作用,且显著增加了土壤的全氮含量和脲酶活性,对土壤中硝态氮的吸收和利用情况也优于不施或少施。结论认为施用硅肥对紫花苜蓿的生长以及吸收和利用土壤中盈余氮素的能力有明显地促进作用,综合产投比、环境影响等多种因素建议施用量为3.2 kg/667m^(2)(SiO_(2))(T3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肥 紫花苜蓿 生理指标 氮素 吸收与转化
下载PDF
两种调理剂配施对设施富磷土壤磷素吸收与转化的影响
3
作者 王茜 卢树昌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7-92,共6页
以饲用甜高粱为供试作物,腐植酸和生物炭为供试材料,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空白处理(T1)、1%(占土质量比)生物炭(T2)、0.06%腐植酸(T3)、0.06%腐植酸+1%生物炭(T4)、0.06%腐植酸+0.5%生物炭(T5)、0.03%腐植酸+1%生物炭(T6)和0.03%腐植酸+0... 以饲用甜高粱为供试作物,腐植酸和生物炭为供试材料,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空白处理(T1)、1%(占土质量比)生物炭(T2)、0.06%腐植酸(T3)、0.06%腐植酸+1%生物炭(T4)、0.06%腐植酸+0.5%生物炭(T5)、0.03%腐植酸+1%生物炭(T6)和0.03%腐植酸+0.5%生物炭(T7),研究了腐植酸和生物炭配施下饲用甜高粱对设施富磷土壤磷素吸收与转化的影响,以期改善由磷素积累所产生的设施农田环境问题。结果表明:T6处理的吸磷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为0.919 g·盆^-1,较对照高出38.82%。从无机磷与有机磷所占总磷比例来看,T5处理的有机磷占比最大,显著降低了Ca8-P含量,提高了Fe-P和O-P含量,促进磷素向稳定形态转化。T7和T5处理的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促进土壤中有机磷向无机磷的转化。因此,T6处理有利于饲用甜高粱对土壤磷素的吸收,T5处理对促进磷素向稳定态转化,降低潜在的磷环境风险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生物炭 配合施用 饲用甜高粱 磷素 吸收与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