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钾对烤烟钾素吸收利用效率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3
1
作者 钟晓兰 张德远 +3 位作者 李江涛 袁兰 程小强 陈水根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6-221,共6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K量对烤烟K素吸收利用效率及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K在烤烟各器官的累积量和含K量均表现为叶>茎>根,随着施K量的增加,烟叶和烟株累积量和含K量显著增加,而K肥利用率,K紊干物质生产效率和K...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K量对烤烟K素吸收利用效率及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K在烤烟各器官的累积量和含K量均表现为叶>茎>根,随着施K量的增加,烟叶和烟株累积量和含K量显著增加,而K肥利用率,K紊干物质生产效率和K素利用效率显著下降。烟叶产量和外在品质在施K量0~315 kg/hm^2范围内均随施K量的增加而提高,超过315 kg/hm^2则下降明显。增施K肥显著提高烟叶含K量、还原糖含量。降低总N、Ca、Mg、烟碱含量。相关分析表明,K素吸收利用效率与烟叶产量品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施钾 钾素吸收利用效率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潘圣刚 黄胜奇 +4 位作者 曹凑贵 蔡明历 翟晶 江洋 张帆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00-1005,共6页
通过大田试验,设计3个不同氮肥水平(0、150、240kgN·hm-2)和两种不同施肥比例(基肥:分蘖肥:穗粒肥=40%:30%:30%、基肥:分蘖肥:穗粒肥=30%:20%:50%),研究了氮肥运筹对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特征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大田试验,设计3个不同氮肥水平(0、150、240kgN·hm-2)和两种不同施肥比例(基肥:分蘖肥:穗粒肥=40%:30%:30%、基肥:分蘖肥:穗粒肥=30%:20%:50%),研究了氮肥运筹对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特征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田面水NH4+-N和总N浓度在施肥后第1d达到最大值,随后降低,在施肥后的第7d,分别降为峰值的7.88%~17.84%和29.71%~45.55%。施氮水平介于0~240Nkg·hm-2时,水稻产量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氮素的吸收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却随之降低。在高氮水平(240kgN·hm-2)下,与氮肥前移相比(基肥:分蘖肥:穗粒肥=40%:30%:30%),采用氮肥后移(基肥:分蘖肥:穗粒肥=30%:20%:50%)的施肥比例,水稻产量增加了6.2%、氮素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0.49%和23.72%,而氮素生理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差异不显著,说明适宜的氮肥运筹可以增加水稻的产量,提高氮素的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减少氮素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水稻 氮素吸收利用效率 田面水
下载PDF
磷营养对不同大豆品种生长和磷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丁玉川 陈明昌 +1 位作者 程滨 李丽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124,共4页
采用液体培养方法,研究了磷素营养对山西省审定的10个有代表性的大豆品种生长和磷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磷和高磷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的株高、主根长、根体积、叶面积和植株干物质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高磷条... 采用液体培养方法,研究了磷素营养对山西省审定的10个有代表性的大豆品种生长和磷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磷和高磷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的株高、主根长、根体积、叶面积和植株干物质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高磷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间植株的磷吸收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在低磷条件下其差异不显著。晋豆11号、晋豆4号和晋豆23号在低磷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磷利用效率,表明它们适合于低磷土壤种植;晋豆10号和晋豆11号在高磷条件下磷的利用率较高,说明它们适合于磷有效含量高的土壤种植。合理利用大豆品种资源,有利于发挥品种利用磷素的潜力,提高磷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吸收利用效率 品种差异
下载PDF
杂交中稻在不同地域和施氮水平下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变异(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富贤 熊洪 +4 位作者 张林 郭晓艺 朱永川 周兴兵 刘茂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7期1001-1009,1012,共10页
[目的]为了探明氮素在植株中的积累与分配状况及氮素吸收利用率与试验点的地理位置、土壤化学特性、施氮量的关系。[方法]2009年以杂交中稻Ⅱ优7号和渝香优203为材料,在西南稻区4省(市)的7个生态点采用相同的试验方案。[结果]稻谷产... [目的]为了探明氮素在植株中的积累与分配状况及氮素吸收利用率与试验点的地理位置、土壤化学特性、施氮量的关系。[方法]2009年以杂交中稻Ⅱ优7号和渝香优203为材料,在西南稻区4省(市)的7个生态点采用相同的试验方案。[结果]稻谷产量在地点间、品种间、施氮量间、地点与品种互作效应、地点与施氮量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品种与施氮量间的互作不显著;成熟期地上部干物重、含氮率和氮肥吸收利用效率分别在试验点、品种间和施氮量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氮素吸收率与利用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氮素吸收利用率与试验点所处地理位置、施肥水平及土化特性呈极显著线性关系,F值9.34** ~914.30**,决定系数高达0.705 2 ~0.999 8。[结论]施氮量越高,氮肥的利用效率越低;土化特性对氮吸收利用率的影响因品种和具体的氮利用率指标而异,氮稻谷生产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经度、海拔越高,氮肥利用效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地理位置 土化特性 施氮量 吸收利用效率
下载PDF
低氮胁迫对无土栽培辣椒形态、物质积累及氮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春萍 张世才 +8 位作者 黄任中 蒋晓英 李怡斐 吴红 雷开荣 杨小苗 吕中华 黄启中 林清 《辣椒杂志》 2018年第1期22-28,共7页
为在生产上给辣椒制定合理的氮肥施用方案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无土栽培方法,以6份辣椒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营养液中氮素浓度为正常水平的20%条件下辣椒形态、物质积累和氮吸收利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开花期,低氮胁迫造成辣椒SPAD值... 为在生产上给辣椒制定合理的氮肥施用方案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无土栽培方法,以6份辣椒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营养液中氮素浓度为正常水平的20%条件下辣椒形态、物质积累和氮吸收利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开花期,低氮胁迫造成辣椒SPAD值、株高、开展度显著下降;在成熟期,低氮胁迫造成辣椒果实干物质量、果实干质量比以及果实的氮含量显著下降,叶片和茎秆干质量与正常施氮组差异不显著,叶片干质量比、茎秆干质量比以及单株氮吸收效率大幅增加,但氮利用效率大幅下降;低氮胁迫还对叶片、茎秆氮含量与单株氮利用效率等一些性状间的相关性造成了影响。推测,低氮胁迫下辣椒整个生长周期都以营养生长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氮 辣椒 生长 吸收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磷环境下种间关系对羊草和冷蒿生物量及氮磷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李瑾 侯向阳 +6 位作者 马文静 李西良 丁勇 武自念 郭丰辉 李怡 赵劲博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4,共8页
为研究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在不同磷环境下的种间关系以及对磷素适应策略的变化,采用室内沙培模拟试验,在不同磷处理(P1=2.5mg/kg、P2=25mg/kg)下设置羊草单种、冷蒿单种和两者混种的种植方式,测定了不同... 为研究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在不同磷环境下的种间关系以及对磷素适应策略的变化,采用室内沙培模拟试验,在不同磷处理(P1=2.5mg/kg、P2=25mg/kg)下设置羊草单种、冷蒿单种和两者混种的种植方式,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羊草和冷蒿的生物量、氮磷含量和氮磷吸收及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低磷环境下,混种处理中羊草的生物量增加了61.23%,其氮、磷吸收效率分别提高46.00%和24.29%,冷蒿的生物量增加了95.77%,其氮、磷吸收效率分别提高了71.00%和115.87%。表现为羊草和冷蒿混种后出现正相互作用,且对冷蒿的正向影响更大。低磷环境下冷蒿可能有较强的生存能力,通过调整策略积极地适应胁迫环境,最终成为草地退化群落的优势物种;(2)高磷环境下,混种处理中羊草的生物量提高了46.59%,其氮、磷吸收效率分别提高了30.71%和12.53%,冷蒿的生物量下降了29.27%,其氮、磷吸收效率分别下降了29.80%和12.09%。两植物的相互关系表现为负相互作用,羊草较冷蒿能更有效获取并同化资源,竞争能力相对较强,可能是成为典型草原优势物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冷蒿 种间关系 磷素 氮磷吸收利用效率
下载PDF
茶树根际土壤氮素组成及其吸收利用效率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赵虎 王海斌 +5 位作者 陈晓婷 王裕华 张华彬 丁力 孔祥海 师桂英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8-154,共7页
为了揭示茶树种植年限对土壤氮素组成及茶树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植茶0、4、9和30年的铁观音茶树根际土壤为材料,分析不同树龄茶树根际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luble organic nitrogen,SON)组成及其对茶树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 为了揭示茶树种植年限对土壤氮素组成及茶树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植茶0、4、9和30年的铁观音茶树根际土壤为材料,分析不同树龄茶树根际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luble organic nitrogen,SON)组成及其对茶树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茶树树龄的增加,根际土壤氨基酸SON含量从46.83%下降至22.71%,非氨基酸SON含量则从53.17%上升至77.29%。氨基酸含量分析表明,不同树龄茶树根际土壤共检测到14种氨基酸,其中5种疏水氨基酸含量随着茶树树龄的增加显著上升,8种亲水氨基酸含量随着茶树树龄的增加显著下降。茶树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随着茶树根际土壤年限的增加,茶树氮素吸收效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效率、氮素经济效益等均呈现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年限与土壤氨基酸SON、亲水氨基酸含量、氮素效率、氮素吸收效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经济效率等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其他指标则相反。可见,随着茶树树龄的增加土壤氮素组分及氨基酸含量发生显著变化,进而影响茶树对土壤氮素的吸收与利用。结果为酸化茶园土壤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根际土壤 可溶性有机氮 氨基酸 吸收利用效率
下载PDF
氮运筹对冬小麦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高宏伟 杨武德 +3 位作者 冯美臣 王超 Muhammad Saleem Kubar 岳彧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392-395,共4页
为探明冬小麦生产过程中氮肥的合理施用时期、基追比例及施用量,增加冬小麦氮素积累量和提高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实现氮肥资源高效利用,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追肥时期(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基追比(6∶4和5∶5)和施氮水平(0、7... 为探明冬小麦生产过程中氮肥的合理施用时期、基追比例及施用量,增加冬小麦氮素积累量和提高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实现氮肥资源高效利用,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追肥时期(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基追比(6∶4和5∶5)和施氮水平(0、75、150、225、300 kg/hm^2)下冬小麦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追肥时期、基追比例和施氮量均影响冬小麦氮素积累量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并且存在互作效应;追肥时期、基追比例和施氮量对各器官氮素积累量的影响基本表现为: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基追比6∶4>基追比5∶5以及施氮量为225 kg/hm^2时最大;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农学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递减。冬小麦适宜的追肥时期为拔节期、基追比为6∶4、施氮量225 kg/hm^2,该氮肥运筹方式下,其籽粒氮素积累量最高,为250.30 kg/hm^2。研究结果可为冬小麦合理施氮和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基追比 施氮量 氮素积累量 氮素吸收利用效率
下载PDF
硝酸钾和硫酸钾对番茄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及钾素吸收和生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千 张淑香 依艳丽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1-395,402,共6页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不同钾肥种类(KNO3、K2SO4)、不同钾素水平(0、2.0、4.0和8.0mmol/L)对"天福冠露"和"毛粉802"2个番茄品种幼苗生长、根系特征及对钾素吸收、生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钾素水平提高,番茄鲜...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不同钾肥种类(KNO3、K2SO4)、不同钾素水平(0、2.0、4.0和8.0mmol/L)对"天福冠露"和"毛粉802"2个番茄品种幼苗生长、根系特征及对钾素吸收、生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钾素水平提高,番茄鲜重、干重以及根长、根体积、根直径等根系特征显著提高。在钾素水平为4.0、8.0mmol/L时,硝酸钾处理的番茄株高、根长显著高于硫酸钾。钾素水平为8.0mmol/L时,硫酸钾根直径显著高于硝酸钾处理的;"天福冠露"施用硝酸钾的根尖数显著高于施用硫酸钾;"毛粉802"施用硫酸钾,植株的根直径、钾含量和钾素积累量显著高于硝酸钾处理。番茄水培适宜的钾素浓度为8.0mmol/L,硝酸钾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硫酸钾有利于番茄对钾素的吸收。在相同钾素水平条件下,2个番茄品种鲜重、干重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钾 硫酸钾 番茄 根系特征 钾素吸收利用效率
下载PDF
水稻根系特征与氮吸收利用效率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磊 宋娜娜 +1 位作者 齐晓丽 崔克辉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9,共9页
植物根系是活跃的物质代谢和吸收器官,对植株生物量积累、养分和水分高效吸收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水稻根系形态、解剖、生理特征与氮吸收利用效率的关系以及不同氮效率品种根系特征的差异,并综述了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氮吸... 植物根系是活跃的物质代谢和吸收器官,对植株生物量积累、养分和水分高效吸收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水稻根系形态、解剖、生理特征与氮吸收利用效率的关系以及不同氮效率品种根系特征的差异,并综述了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氮吸收利用效率的栽培调控措施,展望了未来水稻根系的研究方向,为水稻氮肥减施、氮高效栽培管理技术优化和氮高效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系特征 吸收利用效率 品种选育 栽培调控
原文传递
不同时期施硅对超级稻产量和硅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6
11
作者 龚金龙 胡雅杰 +13 位作者 龙厚元 常勇 葛梦婕 高辉 刘艳阳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李德剑 沙安勤 周有炎 罗学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75-1488,共14页
【目的】明确硅肥施用最佳时期并揭示超级稻硅素高效吸收、利用机理。【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江苏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粳型超级稻品种武运粳24号和淮稻9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时期施硅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主要生育期硅素积累量、硅... 【目的】明确硅肥施用最佳时期并揭示超级稻硅素高效吸收、利用机理。【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江苏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粳型超级稻品种武运粳24号和淮稻9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时期施硅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主要生育期硅素积累量、硅素阶段积累量、硅素阶段吸收速率、硅素利用效率等的影响,并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硅素吸收、利用效率相关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施硅显著提高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主要生育期硅素积累量、硅素阶段积累量、硅素阶段吸收速率和硅肥偏生产力,降低硅素稻谷生产效率,不仅增加了硅素供应量,还能改善土壤的供硅能力,提高土壤有效硅水平,促进水稻对硅素的吸收。随着硅肥施用时期的推迟,产量、穗数、每穗粒数、硅素吸收总量、百公斤籽粒吸硅量、硅素吸收利用率、硅素农学利用率和硅肥偏生产力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硅素稻谷生产效率则先降后升,穗数于有效分蘖期追硅表现最高,其它均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追硅达到最高(低)水平;结实率和千粒重则随着施硅时期的推迟而不断增加,其中抽穗期追硅千粒重达到显著水平;而硅素生理利用率对施硅时期的响应不明显。水稻在各个生育阶段的硅素积累比例,移栽-幼穗分化期为20.69%—29.02%,幼穗分化-抽穗期为47.46%—59.65%,抽穗-成熟期为17.99%—25.52%,幼穗分化-抽穗期>移栽-幼穗分化期>抽穗-成熟期,差异极显著。硅素阶段吸收速率表现的趋势与之一致。相关分析表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与硅素吸收呈现良好的协同增长性,产量与硅素吸收总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施硅提高幼穗分化-抽穗期硅素阶段吸收速率和硅素阶段积累量是大穗增产的生理基础。【结论】提高硅素阶段吸收速率和硅素阶段积累量,尤其是幼穗分化-抽穗期,能有效提高抽穗期和成熟期硅素积累量及硅素利用效率,进而在稳定提高穗数的基础上,通过主攻大穗,并促进库容的充实,进而达到施硅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产量 时期 硅素吸收利用效率
下载PDF
低磷胁迫对不同油茶无性系幼苗生长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隆升 陈永忠 +4 位作者 杨小胡 汤浪涛 王瑞 王湘南 彭邵锋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49,共5页
选择砂培处理的油茶无性系幼苗为对象,采用裂区设计,以0、0.05、0.5 mmol/L 3种磷处理水平(P0、P1、P2)模拟低磷胁迫,研究低磷胁迫对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生长及氮、磷、钾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油茶无性系间耐低磷胁迫差... 选择砂培处理的油茶无性系幼苗为对象,采用裂区设计,以0、0.05、0.5 mmol/L 3种磷处理水平(P0、P1、P2)模拟低磷胁迫,研究低磷胁迫对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生长及氮、磷、钾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油茶无性系间耐低磷胁迫差异显著;随低磷胁迫的加剧,各无性系的生物量和氮、磷吸收量减少,而利用率增加。无磷和低磷时湘林67和湘林69两个无性系的生物量和磷吸收量、利用效率均较高,叶片氮磷比(N/P)和叶片Δ(N/P)均较低,表明这两个无性系具有较好的体内磷养分循环利用机制,具备良好的耐低磷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无性系 低磷胁迫 养分吸收利用效率
下载PDF
缓混肥侧深减氮施用对水稻氮肥吸收利用及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李亚娟 董明辉 +3 位作者 江贻 顾俊荣 张文地 王宇轩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6期14-21,共8页
为了解缓混肥侧深减氮施用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2个不同熟期类型的水稻为材料,设置空白(N0)处理,常规施肥处理(施氮量240 kg/hm^(2))为对照(CFM),侧深施肥分别设置氮肥不减量(FM_(1))、减量7%(FM_(2))、减量14%(FM_(3)... 为了解缓混肥侧深减氮施用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2个不同熟期类型的水稻为材料,设置空白(N0)处理,常规施肥处理(施氮量240 kg/hm^(2))为对照(CFM),侧深施肥分别设置氮肥不减量(FM_(1))、减量7%(FM_(2))、减量14%(FM_(3))和减量21%(FM_(4))4个处理,研究旨在为大面积机插缓混肥使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影响不同生育阶段水稻干物质积累,生育中前期(拔节—抽穗期),常规施氮量处理(CFM)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孕穗后直至成熟期侧深施肥处理FM_(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水稻植株氮含量亦因不同生育阶段而已,分蘖—拔节期植株氮含量均表现为CFM>FM_(1)>FM_(2)>FM_(3)>FM_(4)>N0,孕穗—成熟期表现为FM_(1)、FM_(2)>CFM>FM_(3)>FM_(4)>N0;侧深施肥下适度减氮对穗数影响不大,每穗粒数以FM_(1)或FM_(2)最多,侧深施肥处理的结实率高于对照,千粒重和籽粒产量表现为FM_(1)或FM_(2)较高,不同类型品种间存在差异;与对照相比,侧深施肥处理提高水稻吸氮量,氮肥农学利用率表现为FM_(2)>FM_(1)、FM_(3)>CFM>FM_(4),氮肥生理利用率CFM最低,FM_(2)或FM_(3)最高,氮肥吸收利用效率均表现为FM_(2)>FM_(1)>FM_(3)>CFM>FM_(4),稻谷生产力表现为FM_(4)>FM_(3)>FM_(2)>FM_(1)>CFM。侧深施肥处理有利于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和消碱值,增加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胶稠度和崩解值,适量减施氮肥可以调优米质。生产上建议采用减氮7%~14%的缓混肥侧深施肥技术有利于实现减氮节本和优质丰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缓混肥 测深施肥 氮素吸收利用效率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种植方式对水稻和陆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亚洁 林强森 +2 位作者 孙斌 刁广华 杨建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9-544,共6页
以武香粳998(水稻)和中旱3号(陆稻)为材料,研究了种植方式对水稻和陆稻生育后期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与水种稻(对照)相比,中旱3号覆膜旱种时产量显著低于对照,武香粳998覆膜旱种时和对照没有显著差异,裸地旱种产量均为最低。覆膜旱种和... 以武香粳998(水稻)和中旱3号(陆稻)为材料,研究了种植方式对水稻和陆稻生育后期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与水种稻(对照)相比,中旱3号覆膜旱种时产量显著低于对照,武香粳998覆膜旱种时和对照没有显著差异,裸地旱种产量均为最低。覆膜旱种和裸地旱种抽穗期植株的含N率较低,抽穗至成熟期植株含N率下降速率为水种>裸地旱种>覆膜旱种。抽穗和成熟期植株吸N量大小为水种>覆膜旱种>裸地旱种。旱种稻成熟期茎鞘中的N素分配显著高于对照,籽粒显著低于对照,品种间叶片有所不同。抽穗期旱种稻的N素物质生产效率显著高于对照。成熟期覆膜旱种N素物质生产效率最低。旱种稻N素籽粒生产效率(中旱3号覆膜旱种除外)和N素收获指数较对照增加,大小为裸地旱种>覆膜旱种>水种。与武香粳998相比,中旱3号抽穗后植株含N率下降快,植株N素积累量较小,叶片和籽粒中N素分配比例高,茎鞘低;N素物质生产效率(成熟期)、N素籽粒生产效率和N素收获指数高,产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稻 水稻 氮素 吸收利用效率 水稻旱作
下载PDF
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裴雪霞 王姣爱 +1 位作者 党建友 张定一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42,共5页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施氮和不施氮(对照)处理下,对16个不同基因型小麦拔节期和收获期氮素吸收利用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存在很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氮素胁迫条件下,氮素吸收过程是全生育期的限制因...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施氮和不施氮(对照)处理下,对16个不同基因型小麦拔节期和收获期氮素吸收利用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存在很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氮素胁迫条件下,氮素吸收过程是全生育期的限制因素。依据收获期小麦相对吸氮总量和相对利用效率(对照处理与施氮处理的比值),将16个基因型分为5种类型:双高型、氮吸收高效型、氮利用高效型、双低型和中间型,为小麦氮高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素 吸收利用效率 通径分析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下氮肥运筹对白土田水稻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1
16
作者 李录久 王家嘉 +2 位作者 吴萍萍 黄厚宽 蒋荫锡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4-262,共9页
【目的】研究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基追比例运筹方式对白土稻田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华中低产白土稻田水稻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2种小麦秸秆还田量(0和3000 kg/hm2)及3种氮肥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比... 【目的】研究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基追比例运筹方式对白土稻田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华中低产白土稻田水稻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2种小麦秸秆还田量(0和3000 kg/hm2)及3种氮肥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比例(80-0-20、60-20-20和40-30-30)和不施氮的对照,共7个处理,分别为N80-0-20、N60-20-20、N40-30-30、N80-0-20+S、N60-20-20+S、N40-30-30+S和CK。水稻收获期采集代表性样品考察水稻产量结构性状,同时测定水稻籽粒和秸秆产量,分析籽粒和秸秆氮素含量,计算水稻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结果】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比例60-20-20的处理水稻籽粒产量最高,两年试验较不施分蘖肥的对照分别增产9.4%12.9%和7.4%8.9%。实施小麦秸秆直接还田后,水稻籽粒产量较不施秸秆的对照分别提高10.2%23.4%和0.8%5.5%。不施秸秆条件下,基-蘖-穗肥施用比例60-20-20的处理水稻籽粒含氮量最高,较不施氮的对照提高11.3%,而秸秆含N量随中后期追肥比例的加大而提高。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后移能明显提高水稻籽粒和秸秆含氮量。水稻籽粒氮素吸收量,基-蘖-穗肥比例60-20-20处理最多,2011年较对照N80-0-20分别增加13.7%和24.8%,2012年提高14.5%和9.2%;秸秆氮素积累量则随中后期追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多,基-蘖-穗肥比例40-30-30处理最多。不施秸秆条件下,基-蘖-穗肥比例60-20-20的处理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收获指数均最高,百公斤籽粒吸氮量最低。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均随中后期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而百公斤籽粒吸氮量则最高。氮素农学效率、氮肥回收利用率和偏生产力也是60-20-20比例的处理最高,较对照N80-0-20农学效率分别提高4.90和2.44 kg籽粒/kg N,氮肥利用率提高7.82和21.29个百分点,偏生产力提高4.90和2.44个百分点。【结论】综合水稻产量、氮素吸收量以及氮肥利用效率,安徽省江淮丘陵低产白土地区,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条件下,单季中稻氮肥的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比例,以60-20-20运筹方式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水稻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效率 秸秆还田 白土
下载PDF
滴灌减量施肥对香蕉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臧小平 井涛 +5 位作者 周登博 王尉 丁哲利 王必尊 谢江辉 马蔚红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22-27,共6页
【目的】针对当前香蕉施肥过量问题,分析氮磷钾滴灌减量施肥对香蕉果实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巴西蕉为试验材料,设置氮磷钾常规施肥(纯N量1 112 kg/hm2, P2O5量690kg/hm2,K2O量2 135 kg/hm2... 【目的】针对当前香蕉施肥过量问题,分析氮磷钾滴灌减量施肥对香蕉果实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巴西蕉为试验材料,设置氮磷钾常规施肥(纯N量1 112 kg/hm2, P2O5量690kg/hm2,K2O量2 135 kg/hm2)和滴灌减量施肥(纯N量588 kg/hm2, P2O5量432 kg/hm2, K2O量742 kg/hm2)2个处理。【结果】滴灌施肥条件下,香蕉产量为56 503 kg/hm2,较常规施肥(CK)增产13.0%。氮、磷、钾肥利用率较CK分别提高17.30%、16.19%、20.34%;氮、磷、钾肥吸收效率分别提高86.36%、50.00%、172.00%;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13.75%、80.52%、225.29%。纯收益较CK增加20 930元/hm2,产出投入比由1.26:1上升到1.45:1。【结论】与当前常规的氮磷钾施肥量比较,滴灌减量施肥(纯N减量47.1%, P2O5减量37.4%,K2O减量65.3%)不会导致香蕉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滴灌施肥 产量 养分吸收利用效率
下载PDF
滴灌施肥对红毛丹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臧小平 林兴娥 +4 位作者 戴敏洁 葛宇 谭琳 丁哲利 马蔚红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3-86,共4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不施肥、常规施肥和滴灌施肥3种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红毛丹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下红毛丹产量最高(5 570.4 kg/hm^2),较常规施肥和不施肥分别增产24.84%和149.34%。滴管施肥条...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不施肥、常规施肥和滴灌施肥3种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红毛丹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下红毛丹产量最高(5 570.4 kg/hm^2),较常规施肥和不施肥分别增产24.84%和149.34%。滴管施肥条件下,植株成熟叶含N、P、K量显著提高,氮、磷、钾肥农学效率及肥料偏生产力分别为33.86、48.06、27.69、19.31 kg/kg,较常规施肥分别提高170.23%、91.70%、65.71%、73.03%。且土壤有机质、p H值较FP处理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4.7%、2.4%,矿质养分维持稳定供应。滴灌施肥对提高红毛丹产量和养分资源利用率都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丹 滴灌施肥 产量 养分吸收利用效率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不同新型功能尿素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许凤英 秦亚平 +3 位作者 王晓玲 田小海 张秀娟 马国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57-2260,2263,共5页
旨在探讨水稻氮肥吸收利用效率,减少氮肥流失的措施,并研究不同功能尿素对稻米产量的影响。以超级杂交稻C两优343为材料,设置未施氮处理(0N)、普通尿素(对照)、增效缓释尿素、多肽尿素、海藻酸尿素、加锌尿素等6种处理,比较分析施用不... 旨在探讨水稻氮肥吸收利用效率,减少氮肥流失的措施,并研究不同功能尿素对稻米产量的影响。以超级杂交稻C两优343为材料,设置未施氮处理(0N)、普通尿素(对照)、增效缓释尿素、多肽尿素、海藻酸尿素、加锌尿素等6种处理,比较分析施用不同新型功能尿素时水稻产量的形成特点和氮肥吸收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增效缓释尿素、多肽尿素、海藻酸尿素、加锌尿素处理后水稻产量分别为10.21、10.36、10.24和10.31 t/hm2,较对照分别提高了8.73%、10.33%、9.05%、9.80%。与对照相比,上述各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2.77%、81.92%、56.21%和65.41%,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了49.94%、59.15%、51.86%和56.08%;氮肥及肥料偏生产力显著增加,但氮肥生理利用率略有下降,其中多肽尿素与加锌尿素分别比对照减少了12.56%和5.65%;中后期氮的吸收与干物质的积累也均显著增加。因此,通过施用新型功能尿素,可以提高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同时增加了产量,不同新型功能尿素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新型功能尿素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效率
下载PDF
基于夏玉米光谱特征的叶绿素和氮素水平及氮肥吸收利用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俊华 张佳宝 李卫民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0-547,共8页
本文首先分析不同施N水平条件下夏玉米冠层在6个典型生育期的光谱特征曲线,然后计算了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光谱反射率组成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及相应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地上部分全N含量2个重要指标以及孕穗期冠层NDVI和几个N肥吸收... 本文首先分析不同施N水平条件下夏玉米冠层在6个典型生育期的光谱特征曲线,然后计算了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光谱反射率组成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及相应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地上部分全N含量2个重要指标以及孕穗期冠层NDVI和几个N肥吸收利用效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孕穗期冠层光谱反射率在近红外区域反射率最大,且其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反射率差异最大;从苗期到孕穗期,NDVI和叶绿素、全N含量的相关性逐渐增强,到抽雄期减弱,灌浆期又有所增强;整体来讲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GNDVI(560,760)在各生育期与不同农学参量的相关性比其他波段组合的指数好,其次为NDVI(660,760)波段组合。随着施N量的增加,N肥利用效率、收获指数和N肥收获指数、N素农艺效率以及N肥回收效率均逐渐降低,对各N肥吸收利用指数的预测以NDVI(660,760)、NDVI(660,1100)和GNDVI(560,760)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光谱特征曲线 NDVI 氮肥吸收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