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6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收论”的两种归宿——中国高校文科逻辑教学走向何处 被引量:9
1
作者 诸葛殷同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8期20-24,共5页
80年代初数理逻辑与传统逻辑的关系的争论中 ,大致有 4种观点 :取代论 ,统一论 ,吸收论 ,永恒论 (并存论 )。吸收论不过是权宜之计 ,不可能无穷无尽地吸收下去。永恒论不应该是吸收论的终点 ,吸收论理应向取代论转化。大学里还是需要讲... 80年代初数理逻辑与传统逻辑的关系的争论中 ,大致有 4种观点 :取代论 ,统一论 ,吸收论 ,永恒论 (并存论 )。吸收论不过是权宜之计 ,不可能无穷无尽地吸收下去。永恒论不应该是吸收论的终点 ,吸收论理应向取代论转化。大学里还是需要讲传统逻辑的 ,它是西方逻辑史的内容 ,不是普通逻辑 ,即逻辑概论的内容。中国传统学术缺乏逻辑精神。本文把逻辑精神归结为两点 :一、只管推理形式是否有效 ,不管命题是真是假。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逻辑 数理逻辑 吸收论 高校 逻辑教学
全文增补中
中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论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学义 《重庆商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16-18,共3页
中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一直徘徊在低水平上。造成这一状况,即在于引进技术结构不合理,消化吸收资金短缺的原因,也有宏观管理体制和企业技术管理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是:实行鼓励引进软技术、抑制进口成套设... 中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一直徘徊在低水平上。造成这一状况,即在于引进技术结构不合理,消化吸收资金短缺的原因,也有宏观管理体制和企业技术管理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是:实行鼓励引进软技术、抑制进口成套设备的财税政策,发展风险投资;统一有关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和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机构以及有关管理;健全和优化知识产权保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技术引进 消化吸收 技术创新 企业
下载PDF
信息吸收论纲 被引量:1
3
作者 叶鹰 《情报业务研究》 1989年第4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信息 吸收 信息吸收
下载PDF
施用缓控释掺混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小洋 顾克军 +1 位作者 郭智 刘红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5,共6页
为了明确不同缓控释掺混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苏香粳1176为供试材料,设置11个处理:不施氮肥(N0)为空白对照、当地常规施肥为施肥对照(N1),以及释放期为60、90 d的2种缓控释氮肥与常规氮肥按不同比例掺混(N2~N10),研究... 为了明确不同缓控释掺混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苏香粳1176为供试材料,设置11个处理:不施氮肥(N0)为空白对照、当地常规施肥为施肥对照(N1),以及释放期为60、90 d的2种缓控释氮肥与常规氮肥按不同比例掺混(N2~N10),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缓控释氮肥处理使水稻产量均有所下降。其中,N4处理水稻每穗粒数降低,但其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质量保证相对较高的生物产量水平,从而保证N4处理具有较高的水稻产量。施用缓控释氮肥均提高水稻的吸氮量,随着缓控释氮肥比例的增加,水稻吸氮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缓控释氮肥均降低了水稻干物质和籽粒的氮素生产效率。缓控释氮肥均能提高水稻氮肥吸收利用率,降低水稻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水稻成熟期时,缓控释氮肥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低于常规施肥处理。综上,缓控释氮肥虽然提高了水稻的吸氮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率,但其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总体不高,水稻产量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掺混氮肥 水稻 产量 吸氮量 氮素吸收利用率 经济系数
下载PDF
高炉烟气碳捕集吸收剂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春梅 曹明汇 徐润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8-183,共6页
高炉烟气进行碳捕集可有效降低高炉工序的碳排放。采用化学吸收的方式进行高炉烟气碳捕集,对几种主要吸收剂进行高炉烟气碳捕集能力研究。通过自主搭建的模拟碳捕集试验装置,研究氨水、乙醇胺(MEA)等吸收剂对20%CO_(2)含量的高炉烟气的... 高炉烟气进行碳捕集可有效降低高炉工序的碳排放。采用化学吸收的方式进行高炉烟气碳捕集,对几种主要吸收剂进行高炉烟气碳捕集能力研究。通过自主搭建的模拟碳捕集试验装置,研究氨水、乙醇胺(MEA)等吸收剂对20%CO_(2)含量的高炉烟气的碳捕集情况,分析其碳捕集能力与再生再利用能力。结果表明,氨水的碳捕集能力最强,每千克溶液捕集CO_(2)可达105.4 L,比捕集量最少的MEA溶液高出了71.38%。此外,各吸收剂CO_(2)的解吸率可达92%以上,仅MEA解吸率为68.94%。重复利用的吸收剂碳捕集能力也达原先的90%以上。同时研究发现,高炉烟气中除尘灰会使有机胺吸收剂在升温解吸过程中降解,使碳捕集能力降低20%左右。本文可为后续开发适宜高炉工序的吸收剂与高炉碳捕集工艺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高炉烟气 碳捕集 化学吸收
下载PDF
硝酸钾配施有机肥对早熟禾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吉立 刘振平 +2 位作者 何晓蕾 王宁 王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早熟禾草坪在盐碱土壤上建植3~4年后会发生明显的退化,研究园林养护中采用硝酸钾配施有机肥的方式为其提供营养,对促进植株生长和提高坪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试验设置在城市绿化带中,设置空白对照(K1)、硝酸钾化肥对照(K2)、化肥+发酵饼... 早熟禾草坪在盐碱土壤上建植3~4年后会发生明显的退化,研究园林养护中采用硝酸钾配施有机肥的方式为其提供营养,对促进植株生长和提高坪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试验设置在城市绿化带中,设置空白对照(K1)、硝酸钾化肥对照(K2)、化肥+发酵饼肥(K3)、化肥+腐殖酸复混肥(K4)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研究了早熟禾生长和养分吸收变化。结果表明:K3与K1相比,在7~10月有利于提高早熟禾干物质积累量、含水量、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提高了植株氮、磷、钾吸收量;K3与K2相比,在8~9月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积累量,7月和10月显著提高了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8~10月提高了氮磷钾养分吸收量;K3与K4相比,在7~9月提高了干物质积累量,7~10月显著提高了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促进了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吸收。综合分析认为,硝酸钾配施发酵饼肥为适宜施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禾 硝酸钾 干物质积累 养分吸收 叶绿素
下载PDF
基于KPCA-PSO-ELM算法的地表水化学需氧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培超 周椿棪 +5 位作者 王金梅 尹义同 张莉 吕强 曾金锐 何雨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713,共7页
化学需氧量(COD)是水质检测重要指标之一,反映水体有机物含量。传统的COD化学检测方法存在操作繁琐,等待时间长,二次污染等缺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是目前水体化学需氧量检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具有检测快速、无污染等特点。... 化学需氧量(COD)是水质检测重要指标之一,反映水体有机物含量。传统的COD化学检测方法存在操作繁琐,等待时间长,二次污染等缺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是目前水体化学需氧量检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具有检测快速、无污染等特点。为了满足地表水化学需氧量快速、实时、在线监测等要求,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测量,提出了内核主成分分析(KPCA)结合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PSO-ELM)预测模型,满足当前对地表水化学需氧量快速、实时监测的要求。对光谱进行Savitzky-Golay(SG)滤波以降低随机噪声的影响;用积分光谱代替原光谱,以降低信号波动带来的影响;再将得到的光谱信息归一化,消除不同光谱数据量纲的影响。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利用KPCA算法将全光谱数据压缩为5个特征,有效解决光谱信息冗余的问题;采用PSO算法对ELM的权重和偏置进行优化极大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对217个河流、长江及支流、湖库等地表水样本按照7∶3随机划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并进行建模测试,其中训练集拟合优度(R2)为0.930 2、均方根误差(RMSE)为0.363 0 mg·L^(-1)、测试集拟合优度R2为0.931 9、均方根误差(RMSE)为0.400 7 mg·L^(-1)。为了验证提出的基于KPCA全光谱数据压缩方法对预测模型的提升效果,分别对比了主成分分析(PCA)、连续投影算法(SPA)、套索回归(LASSO)等特征处理算法。PCA-PSO-ELM模型的RMSE为0.715 1 mg·L^(-1)、 SPA-PSO-ELM模型的RMSE为0.473 7 mg·L^(-1)、 LASSO-PSO-ELM模型的RMSE为0.412 6 mg·L^(-1), KPCA-PSO-ELM模型较上述三种模型,RMSE分别降低了78.46%、 18.22%、 2.97%,结果表明KPCA是一种高效的光谱降维算法,能够有效消除光谱冗余信息,提升模型预测精度。基于KPCA-PSO-ELM预测模型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以实现对地表水COD快速、实时检测,为在线COD检测场景提供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内核主成分分析 极限学习机
下载PDF
黄腐酸钾对灵武长枣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慧 李百云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以5年生的灵武长枣(Ziziphus jujuba Mill. cv. Lingwuchangzao)树为试材,采用15N示踪法进行田间试验,研究0 kg/株(CK)、0.5 kg/株(T1)、1.0 kg/株(T2)、1.5 kg/株(T3)不同黄腐酸钾有机肥施用量对灵武长枣氮素吸收、分配、利用的影响。... 以5年生的灵武长枣(Ziziphus jujuba Mill. cv. Lingwuchangzao)树为试材,采用15N示踪法进行田间试验,研究0 kg/株(CK)、0.5 kg/株(T1)、1.0 kg/株(T2)、1.5 kg/株(T3)不同黄腐酸钾有机肥施用量对灵武长枣氮素吸收、分配、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灵武长枣树体氮积累量随黄腐酸钾供应水平的提高而增加,1.5 kg/株黄腐酸钾处理在果实成熟期氮积累量最高,达59.66 g/株,各处理以叶片、果实氮积累量较高;3个黄腐酸钾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征调能力(NdFF)和15N吸收量(P<0.05),表现为T3>T2>T1>CK,不同器官的NdFF表现为果实最高;不同施肥处理的植株各器官15N分配率存在差异,以贮藏器官(果实)较高;与CK相比,3个黄腐酸钾处理15N当季利用率增加了2.27~5.34个百分点,以T3处理最佳,为8.92%。综合分析认为,配施1.5 kg/株黄腐酸钾有机肥,灵武长枣植株15N的吸收利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腐酸钾 灵武长枣(Ziziphus jujuba Mill.cv.Lingwuchangzao) 氮素 吸收 分配 利用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降低了企业财务风险吗?——基于吸收能力与生命周期的视角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永奎 刘晓康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5-89,共15页
使用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在运用熵权法构建数字经济指数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以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企业财务风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吸收能力在数字经济抑制企业财务... 使用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在运用熵权法构建数字经济指数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以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企业财务风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吸收能力在数字经济抑制企业财务风险的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2)处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不相同。对于成长型和成熟型企业,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抑制企业财务风险具有显著作用,且吸收能力具有中介效应;对于陷入衰退期的企业,数字经济的发展对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没有显著影响,且吸收能力不具有中介效应。(3)数字经济的有效性需要企业内部基本条件的支持。当企业的数字转型良好时,数字经济在遏制企业财务风险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总的来说,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企业提高吸收能力,降低财务风险。研究揭示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数字经济在降低财务风险方面各种差异的作用和机制,为缓解企业财务风险提供了可靠的实证依据和政策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吸收能力 生命周期 财务风险: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惰气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法同时测定无烟煤中氮和氢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琳 王楠 沈峰满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24年第1期39-46,共8页
首次使用惰气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法实现无烟煤中氮、氢元素的同时、快速、准确测定.探究分析条件,发现当称样量为0.0300 g,分析功率为5500 W,氮元素的积分延迟时间为15 s,集成时间为55 s,氢元素的积分延迟时间为5 s,集成时间为85 s,且... 首次使用惰气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法实现无烟煤中氮、氢元素的同时、快速、准确测定.探究分析条件,发现当称样量为0.0300 g,分析功率为5500 W,氮元素的积分延迟时间为15 s,集成时间为55 s,氢元素的积分延迟时间为5 s,集成时间为85 s,且使用石墨套埚时,氮氢元素的释放最完全、合理.方法中氮、氢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9、0.9940,检出限分别为0.321%、0.189%,定量限分别为0.326%、0.194%,精密度分别为3.60%、0.63%,满足线性关系及方法要求.惰气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法重复性好、高效便捷、操作和维护简单,可用于无烟煤中氮、氢元素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气熔融 红外吸收/热导法 无烟煤
下载PDF
配置吸收式热泵的热电联产机组厂级智能运行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永旭 周天羽 +2 位作者 邓庚庚 徐钢 王卓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4年第3期20-28,共9页
为提高配置吸收式热泵的热电联产机组的全厂运行经济性,基于案例电厂的运行历史数据,使用滑动窗口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并提取稳态工况,建立配置吸收式热泵的热电联产机组煤耗预测数学模型。以全厂热电联产机组总煤耗最小为适应度函数,利用... 为提高配置吸收式热泵的热电联产机组的全厂运行经济性,基于案例电厂的运行历史数据,使用滑动窗口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并提取稳态工况,建立配置吸收式热泵的热电联产机组煤耗预测数学模型。以全厂热电联产机组总煤耗最小为适应度函数,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得出配置吸收式热泵的热电机组最佳背压和各台热电机组最佳抽汽量。基于以上研究设计了供热系统智能优化软件,实现供热系统在线监测与优化调节,对各供热单元分别提出优化指导,使机组运行经济性最佳,进而降低整体煤耗。计算结果表明:实行供热系统智能优化策略可为案例电厂供热系统平均每小时节省标准煤约1.81 t,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机组 吸收式热泵 多机组供热 煤耗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监测 背压 抽汽
下载PDF
隐形矫治器设计上切牙压低量对牙根吸收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莹莹 王斌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研究在隐形矫治技术中上颌中切牙的压低量与牙根吸收的关系。方法纳入于合肥市口腔医院正畸一科采用隐形矫治技术治疗深覆牙合的非拔牙患者62例,在正畸治疗前(T0)、压低量1 mm时(T1)和压低量2 mm时(T2)进行三次CBCT追踪检查。测量... 目的研究在隐形矫治技术中上颌中切牙的压低量与牙根吸收的关系。方法纳入于合肥市口腔医院正畸一科采用隐形矫治技术治疗深覆牙合的非拔牙患者62例,在正畸治疗前(T0)、压低量1 mm时(T1)和压低量2 mm时(T2)进行三次CBCT追踪检查。测量三个时期上切牙牙根长度、牙根体积和唇腭侧牙槽骨高度,运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牙根吸收与压低量呈正相关(P<0.05);压低量越大,切牙唇倾度越大(P<0.05);三个阶段的唇侧牙槽骨高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腭侧牙槽骨高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期腭侧牙槽骨吸收明显;牙根吸收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隐形矫治技术中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与压低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吸收 压低量 上颌中切牙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牙槽骨
下载PDF
背角无齿蚌幼蚌对水体铜的吸收特征研究
13
作者 刘凯 陈修报 +2 位作者 刘洪波 姜涛 杨健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为了探究在不同浓度铜(Cu)暴露下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对水体Cu的吸收特征,选定对Cu吸收能力更强的幼蚌作为实验对象,依据Cu对幼蚌96 h-EC50和我国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中Cu限量设定5个浓度梯度2.0、1.0、0.1、0.01和0.00... 为了探究在不同浓度铜(Cu)暴露下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对水体Cu的吸收特征,选定对Cu吸收能力更强的幼蚌作为实验对象,依据Cu对幼蚌96 h-EC50和我国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中Cu限量设定5个浓度梯度2.0、1.0、0.1、0.01和0.005 mg·L^(-1),进行24 h Cu暴露实验及水体Cu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随暴露浓度的升高,幼蚌Cu吸收效率迅速升高,最高值出现在2.0 mg·L^(-1)暴露组为(0.69±0.11)μg/(g·h);幼蚌Cu去除率总体呈现出降低趋势,其中0.005 mg·L^(-1)暴露组去除率最高为84.8%,1.0 mg·L^(-1)暴露组去除率最低为28.9%。综上所述,背角无齿蚌幼蚌具有较强的Cu吸收能力,表明其在淡水渔业水域环境Cu污染防控方面以及开发作为监测评价淡水渔业水域环境Cu污染的模式生物方面具有非常高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角无齿蚌 吸收效率 去除率
下载PDF
林分密度对北京石质山地侧柏人工林碳氮磷化学计量和养分再吸收的影响
14
作者 姜俊 陈长启 +6 位作者 陈贝贝 王浩 胡东阳 张咏 张永福 李杰 郑峻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41,共9页
【目的】探讨北京石质山地不同林分密度对侧柏人工林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及养分再吸收与林分密度的关系,旨在揭示林分密度变化下侧柏人工林主要养分相互作用与制约规律,为侧柏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同密度... 【目的】探讨北京石质山地不同林分密度对侧柏人工林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及养分再吸收与林分密度的关系,旨在揭示林分密度变化下侧柏人工林主要养分相互作用与制约规律,为侧柏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同密度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鲜叶、凋落叶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养分再吸收规律。【结果】(1)林分密度对土壤–鲜叶–凋落叶C、N、P化学计量影响不同,鲜叶N、P和N:P以及凋落叶P含量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而鲜叶C∶N和C∶P总体呈升高趋势。凋落叶C∶N和C∶P随着密度的增大呈升高。(2)土壤的N和P含量随密度先升后降;林分密度和土壤因素的交互作用仅对鲜叶N和凋落叶P有显著影响;(3)不同林分密度的侧柏林N再吸收率明显低于P再吸收率,N再吸收率为18.03%~32.15%,P再吸收率为58.87%~60.13%。【结论】合理的林分密度能缓解侧柏人工林养分限制以及提高N、P重吸收能力。未来应注重林分密度调整、增加阔叶树种比例、实施抚育剩余物处理等措施以改善侧柏人工林养分限制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 养分再吸收 化学计量比 侧柏
下载PDF
干湿交替灌溉和施氮量对粳稻光合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15
作者 付景 马梦娟 +7 位作者 张骐飞 段居琦 王越涛 王付华 王生轩 白涛 尹海庆 王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87-1804,共18页
水分和氮素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有重要影响,但在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水、氮是如何影响水稻叶片和根系氮代谢酶活性、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仍不清楚。探明这一问题对于协同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超级... 水分和氮素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有重要影响,但在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水、氮是如何影响水稻叶片和根系氮代谢酶活性、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仍不清楚。探明这一问题对于协同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超级稻品种南粳9108为材料,大田种植,设置全生育期常规灌溉(conventional irrigation,CI)和干湿交替灌溉(alternate wetting and drying irrigation,AWD)2种灌溉方式及5个施氮水平,不施氮(N0)、施氮90 kg hm^(-2)(N1)、施氮180 kg hm^(-2)(N2)、施氮270 kg hm^(-2)(N3)和施氮360 kg hm^(-2)(N4)。结果表明,与CI相比,AWD增加了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并显著增加了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显著降低了过氧化物酶、内肽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提高了根系中氮代谢酶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AWD的产量较CI平均增加了10.4%。AWD显著提高了氮素转运量、氮素转运率、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均以AWD+N3处理组合的最高。因此,轻度干湿交替灌溉配合一定的施氮量,可以充分发挥水、肥效应,促进根系和叶片的氮代谢水平,提高叶片光合特性,协调地下地上部生长,有利于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协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干湿交替灌溉 施氮量 光合特性 氮代谢酶 氮素吸收利用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和秸秆对砂姜黑土区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碳的影响
16
作者 王静 丁树文 +3 位作者 程益涵 万水霞 吴萍萍 廖斌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25,共10页
为探讨砂姜黑土区养分资源高效管理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连续2 a研究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和秸秆对该区域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碳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①不施肥(CK);②常规施肥(100%NPK);③化肥减量20%(80%NPK);... 为探讨砂姜黑土区养分资源高效管理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连续2 a研究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和秸秆对该区域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碳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①不施肥(CK);②常规施肥(100%NPK);③化肥减量20%(80%NPK);④化肥减量20%+秸秆(80%NPK+S);⑤化肥减量20%+生物炭(80%NPK+B),测定并分析水稻籽粒产量、地上部生物量、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土壤总有机碳(TOC)和微生物量碳(MBC)。结果显示,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炭或秸秆均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且生物炭较秸秆的效果更为显著。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炭(80%NPK+B)处理的水稻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较100%NPK处理分别增加5.2%和4.7%,较80%NPK处理分别增加7.9%和7.2%;化肥减量20%配施秸秆(80%NPK+S)较100%NPK处理的水稻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增加3.4%和3.0%;80%NPK与100%NPK处理的籽粒和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差异;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炭显著提高了水稻地上部N、P_(2)O_(5)和K_(2)O养分累积量,较100%NPK处理分别提高了10.4%、7.2%和20.0%;化肥减量20%配施秸秆可显著提高氮、钾养分累积量,但却同时显著降低了磷素累积量;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炭或者秸秆,均有利于改善土壤总有机碳的累积,并且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其中生物炭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效果优于秸秆,而秸秆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效果优于生物炭。综合来看,在沿淮砂姜黑土区,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炭或者氮钾减量20%配施秸秆可增加或维持水稻产量,提高水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利于固碳培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量 生物炭 秸秆还田 养分吸收 土壤碳 水稻
下载PDF
宽光谱吸收应用中光谱扫描区间的选择
17
作者 陶蒙蒙 吴昊龙 +4 位作者 王亚民 王晟 王科 曹慧琳 叶景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43-3051,共9页
与传统的窄带扫描吸收光谱技术相比,宽光谱吸收技术可以获取更宽光谱范围内的丰富吸收数据,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宽光谱吸收技术测量系统的硬件与传统的可调谐二极管吸收光谱技术测量系统基本一致,唯一不同的是宽光谱吸收技术则使用宽... 与传统的窄带扫描吸收光谱技术相比,宽光谱吸收技术可以获取更宽光谱范围内的丰富吸收数据,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宽光谱吸收技术测量系统的硬件与传统的可调谐二极管吸收光谱技术测量系统基本一致,唯一不同的是宽光谱吸收技术则使用宽带调谐光源。实际应用中,宽光谱吸收光源一般都具有较宽的光谱覆盖范围(>20 nm),而使用全谱段扫描会对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提出较高的要求,从而增加系统成本和测量工作量。因此,选择合适宽度的光谱扫描区间就成为宽光谱吸收应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利用等效下能级概念,提出了针对宽光谱吸收应用的光谱扫描区间选择的数值方法,并针对1.3μm波段和2μm波段开展了扫描区间选择研究。在1.3μm波段,计算给出的优选扫描谱段与文献报道中使用的谱段相重合,验证了选择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在2μm波段,在给定工况条件下,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所选择扫描区间在温度反演精度方面的优越性。针对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宽工况环境,通过计算给出了2μm波段优选的扫描光谱区间。计算结果表明,在1.8μm的短波段和1.9μm的长波段均存在适用的光谱扫描区间,其中,1.86μm附近测温精度最高;更宽的扫描带宽有助于降低系统在全光谱范围内的整体测温不确定度。相关研究可为宽光谱吸收技术在燃烧流场诊断的现场应用提供关键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 宽光谱吸收技术 谱线选择 掺铥光纤激光器
下载PDF
基于金属-介质-金属的可调谐窄带完美吸收的研究
18
作者 王晓坤 李周 梁国龙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70,共8页
为了实现窄带完美吸收,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三层金-二氧化硅-金薄膜(MDM)结构。通过电磁波时域差分算法(FDTD)进行模拟仿真和理论计算,详细分析了该结构的可调谐吸收特性,同时建立了理论模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电磁模式以及窄带完美吸... 为了实现窄带完美吸收,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三层金-二氧化硅-金薄膜(MDM)结构。通过电磁波时域差分算法(FDTD)进行模拟仿真和理论计算,详细分析了该结构的可调谐吸收特性,同时建立了理论模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电磁模式以及窄带完美吸收的物理机制。首先,利用电磁波时域差分算法和传输矩阵算法(TMM)对该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详细地分析了各个结构参数对吸收光谱的影响。然后,对该结构形成的窄带完美吸收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利用磁控溅射制备手段,成功制备了三层结构的样片。实验观测到的结果与理论仿真一致。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窄带完美吸收结构,最窄带宽约为21 nm,最高吸收可达99.51%,基本实现了窄带完美吸收。本文研究成果为相关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完美吸收 超薄薄膜
下载PDF
强吸收纳米粒子团簇的光泳力悬浮及热泳力下的迁移行为
19
作者 黄雪峰 刘敏 +3 位作者 卢山 张敏琦 李盛姬 罗丹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64-174,共11页
为了探索空气中强吸收纳米粒子团簇在激光作用下的悬浮以及迁移行为,提出采用反向传输的双贝塞尔光束对纳米粒子团簇进行捕获及悬浮,而后释放团簇,观察和计算分析团簇的迁移行为.两束贝塞尔光束由锥透镜和偏振分光方式产生,进行反向水... 为了探索空气中强吸收纳米粒子团簇在激光作用下的悬浮以及迁移行为,提出采用反向传输的双贝塞尔光束对纳米粒子团簇进行捕获及悬浮,而后释放团簇,观察和计算分析团簇的迁移行为.两束贝塞尔光束由锥透镜和偏振分光方式产生,进行反向水平布置,形成三维光阱,光阱刚度可通过调节两束贝塞尔光束的功率比进行控制.悬浮室内的粒子通过微弱气流进行流化,而后被光阱捕获和悬浮.采用高速摄像仪对团簇的悬浮及迁移过程进行记录,然后通过图像分析来获取粒子运动参数.以强吸收性超细煤粉粒子团簇为对象,首先对其进行悬浮和释放迁移的实验研究,而后对团簇所受的光泳力、重力、浮力、曳力以及热泳力进行计算和分析.实验和计算的结果表明:强吸收性纳米粒子团簇在激光作用下产生的光泳力占主导作用;团簇能够被稳定地悬浮在反向传输的双贝塞尔光束形成的三维势阱中,通过调整悬浮的位置而达到与重力、浮力、曳力等的动态平衡;利用悬浮的相对不稳定度分析评价强吸收性粒子团簇的稳定性,超细煤粉粒子团簇的最小相对不稳定度可达0.075;通过对团簇释放后的高速图像进行分析,可获得团簇的迁移运动参数,从而测量出团簇所受的热泳力;对于等效粒径为13—21μm的超细煤粉粒子团簇,其热泳力量级为10-11—10-10N,随着团簇粒径的增大,热泳力线性增大,与理论计算结果趋势一致.通过利用激光对粒子进行悬浮和释放的方式为热泳力的测量和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也为气体介质中粒子的控制和输运展现了一种新的操控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悬浮 光泳力 热泳力 吸收性纳米团簇
下载PDF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苦瓜中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庆兰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用微波消解法对苦瓜进行预处理,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苦瓜中钙、镁、铁、锌四种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在最佳条件下测得苦瓜中各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别为Ca:3843.50μg/g,Mg:2545.492μg/g,Fe:93.3415μg/g,Zn:77.685μg/g;RSD为0.1... 用微波消解法对苦瓜进行预处理,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苦瓜中钙、镁、铁、锌四种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在最佳条件下测得苦瓜中各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别为Ca:3843.50μg/g,Mg:2545.492μg/g,Fe:93.3415μg/g,Zn:77.685μg/g;RSD为0.19%~0.85%;检出限为0.0020μg·mL^(-1)~0.0703μg·mL^(-1);相关系数为0.9927~0.9997;加标回收率为94.60%~102.92%,此方法简单、快捷、经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微波消解法 微量金属元素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